短蛸是八腕目蛸科蛸屬頭足動物,俗稱飯蛸、坐蛸、小蛸、短腿蛸、短腳爪、短爪章等。體形小,全長約27厘米。胴部球形或卵圓形,胴背面有密集粒狀突起;頭部短小,兩側各有一個發達的眼,眼通常有小型的棘狀突起;漏斗器呈“W”型;腕較短,各腕的長度相近,中腕較長於側腕,有2列吸盤;內殼退化。兩眼皮膚表面有紡錘形或半月形的斑塊,眼的前方在2—4對腕的區域內,有一橢圓形的金色圈。雄性的吸盤較雌性大,雄性左側第二腕莖化,端器頗小,呈圓錐形,體色褐黃色。
短蛸分布於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日本列島海域。多生活在淺海,營底棲生活,有洄游習性。秋冬水溫下降時群集移向深20—90米的水中越冬,有時隱藏於石塊下。幼體的食餌為端足類、糠蝦類,到成體轉為主食貝類和底棲性甲殼類,也捕食小型的底棲魚類。產卵期4—5月,在砂礫海底交配產卵,通常產卵數可達800—1200個,孵化期約為40—45天。
短蛸為中國黃海、渤海中的重要經濟種類,山東、遼寧沿岸較多,在海鮮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肉質較軟嫩,鮮食、乾制均為佳品。且具有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hortarmoctopus
- 中文學名:短蛸
- 拉丁學名:Octopusocellatus(Gray 1849)
- 界:動物界
- 綱:頭足綱
- 亞綱:鞘亞綱
- 目:八腕目
- 亞目:無須亞目
- 科:蛸科
- 亞科:蛸亞科
- 屬:蛸屬
所屬
中文科名: | 蛸科 |
拉丁科名: | Octopodidae |
中文亞科: | 蛸亞科 |
中文屬名: | 蛸屬 |
拉丁屬名: | Octopus |
拉丁種名: | ocellatus |
定名人: | Gray |
年代: | 1849 |
中文名: | 短蛸 |
原始文獻: | Cat. Mollu. coll. Brit. Mus. Part I, p.15 |
模式產地: | 中國 |
俗名: | 飯蛸, 坐蛸, 短腿蛸,小蛸,短爪章 |
生境: | 海水 溫帶偏北海域, 潮間帶底棲 |
海撥上限: | -5 |
海撥下限: | -20 |
國內分布: |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
國外分布: | 日本群島海域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
地方名
形態特徵
產地、產季
經濟價值
生活習性
繁殖行為及胚胎髮育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 含量參考 | 能量 | 蛋白質 | 脂肪 | 膽固醇 | 飽和脂肪酸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水分 | 碳水化合物 | 灰分 | 葉酸 | αE | 胡蘿蔔素 | 鈉 | 鎂 | 磷 | 鉀 | 鈣 | 錳 | 鐵 | 銅 | 鋅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硫胺素) | 維生素B2(核黃素) | 煙酸(煙醯胺) | 泛酸 | 維生素B6 | 維生素B12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維生素E |
---|---|---|---|---|---|---|---|---|---|---|---|---|---|---|---|---|---|---|---|---|---|---|---|---|---|---|---|---|---|---|---|---|
短蛸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70 千卡 | 14.6 g | 0.8 g | 150 mg | 0.1 g | 0.2 g | 0.1 g | 83 g | 0.1 g | 1.3 g | 37 μg | 2.7 mg | 9 μg | 250 mg | 43 mg | 190 mg | 200 mg | 20 mg | 0.06 mg | 2.2 mg | 2.96 mg | 3.1 mg | 35 μg | 0.01 mg | 0.08 mg | 3.2 mg | 0.7 mg | 0.11 mg | 2 μg | 1 mg | 2.7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