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有餘涅槃者,對無餘涅槃而言。有餘無餘其解有三種:一、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餘涅槃
- 類型:唯就小乘說 唯就大相說,相對說
- 解釋: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
- 出處:佛教術語
佛教術語,有餘涅槃者,對無餘涅槃而言。有餘無餘其解有三種:一、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
涅槃是佛教用語,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昵縛男、泥洹、涅槃那,大致指指無為、自在、不生不滅等意思。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因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有生滅相,而僅有一...
涅槃分為兩種: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新譯曰有餘依,無餘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對於惑業而曰余。有餘涅槃者,為生死之因之惑業已盡,猶余有漏依身之...
有餘涅槃界(巴利語: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是阿羅漢所體驗的涅槃界,因為雖然一切煩惱已滅盡,但由於過去執取所產生的諸蘊還存在。...
九諦之一。‘有餘依涅槃’的對稱。舊譯為無余涅槃。指斷除煩惱障,全滅異熟苦果之五蘊所成身,而顯現全無所依處的涅槃。...
有餘依涅槃界(sa-upàdisesà nibbànadhàtu。依(upàdi),即依賴作為過去世渴愛之果報的五蘊。阿拉漢聖者雖然已斷盡煩惱,但在未般涅槃期間,由於身心尚存,仍須...
涅槃即是如來藏之異名:乃是依如來藏不再含藏分段生死煩惱種子,是故舍壽後不復入胎受生,亦不生於天界,不復出生七識心,只余如來藏不生不滅、完全離六塵見聞...
農曆2月15日為紀念釋迦牟尼逝世的佛教節日。東南亞一些國家把釋迦牟尼誕生、成道、涅槃三個節日並在一起,時間定於四五月月圓日,稱為“吠舍法節”。1954年在...
佛陀涅盤涅槃的分類 編輯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種。依分別的根據則成兩種:有餘涅槃界與無餘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種:空、無相與無願。...
涅槃那,佛教教義。又譯作泥日、泥洹。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涅盤原意是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狀態。佛教產生以前就有這個概念;...
【釋迦牟尼佛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在農曆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八十歲時,佛陀在毗舍離城坐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
本書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涅槃概念作一深入而全面的專題研究。從閱讀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入手,挖掘出佛教各個宗派及重要人物的涅檠思想,並從中找出涅槃概念在...
正眼法藏涅槃妙心,所謂正眼,即正五眼,或五眼正。而所謂正眼法藏,亦即為五眼正而萬法藏焉。...
無住涅槃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無住涅盤,亦稱“無住處涅盤”,佛學名詞,為度脫一切眾生,既...
【涅槃節】紀念釋迦牟尼佛逝世的節日。釋迦牟尼是佛佛教的創始人,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
《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容的概括總結,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
《涅槃魔尊》是有朔凡印火創作的一部玄幻題材網路小說。在塔讀中文網首發。...... 《涅槃魔尊》[1] 是有朔凡印火創作的一部玄幻題材網路小說。在塔讀中文網...
涅槃寂靜(佛語)編輯 鎖定 涅盤寂靜,涅盤,譯為圓寂,譯亦為滅。大乘義章雲:“梵語涅盤,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
《涅盤無名論》是古代高僧對涅槃論的概述。...... 《涅盤無名論》是古代高僧對涅槃論的概述。中文名 ...無名曰:《經》稱有餘涅盤、無餘涅盤者,秦言無為,亦...
無余涅槃也是不可住。若住於無餘,執著無餘,即見無餘相,自然不得究竟,落於有餘。故曰“若住無餘卻有餘”。究竟真理,言語道斷而不可言說,心行處滅而不可...
佛滅度涅槃簡介 編輯 阿難在此地說“佛滅度後”,我們要曉得這是對我們這個世間說佛的應身。法身常住,報身有始無終,應化身是示現,有生有滅,是示現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