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傳說,傳史,遺址,首領,
傳說
有熊國,為黃帝時期的方國,位於新鄭姬水。關於有熊國的來歷有一個傳說。在遠古時代,具茨山(今河南新鄭市西南)姬水河一帶,住著一個少典族部落,人稱有熊氏。《漢書·地理志》記載:河南郡有大隗山,蓋壓禹、密、新三縣也。”北魏時候,大地理學家酈道元通過實地踏勘,在他寫的《水經注》里確切地說:“大隗即具茨山也。”
部落首領名叫少典,系無懷氏所生,善於射獵,經常出入深山密林。有一次,少典進山打獵,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朦朧之中,他覺得有什麼東西輕輕推他的手臂,睜眼一看,原來是一隻大熊站在面前。大熊見少典醒來,連忙跪在地上叩頭,並臥伏在少典的身邊,輕聲吼叫著,少典就騎上了熊的脊背。
大熊馱著少典,進入了一條陰森的大峽谷,看到一頭巨獸。這時,從峽谷里走出來一群熊,一齊趴在巨獸面前。巨獸走進熊群,撲殺了兩隻吃掉。少典目睹這一淒景,終於領悟了大熊求他消滅巨獸的意思,急忙拉弓對準巨獸喉嚨嗖地一箭,將巨獸射死。
少典成了熊的救命恩人,可以任意役使熊群。有一年,居住在箕山(今河南禹州市南)的狼部落向北擴展,與少典部落發生了衝突,少典部落被狼部落打敗,失去了不少土地,損失慘重。後來,少典帶領著群熊趕走了狼部落人,奪回土地,重建家園。少典部落就改名為熊部落,又稱有熊氏。後來,這個部落逐漸強大,發展成為有熊國,少典就成了有熊國的國君。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少典娶有喬氏姐妹為妃,長曰女登,次曰附寶。女登在華亭遊玩,遇神龍來伴而孕,生炎帝,取名榆岡。次妃附寶,到郊外遊玩,忽遇暴雨,有大電光纏身,繞北斗而去,感而受孕,懷胎二十五個月,生下黃帝,起名叫姬雲。這樣說來,少典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和炎帝的共同祖先,而有熊國也是華夏民族的前身。
傳史
史書記載
《帝王世紀》:“(黃帝)有聖德,授國於有熊。鄭也,古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
或曰: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御覽》百五十五),或言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水經・洧水》注)
唐,李泰《括地誌》:“黃帝征戰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宋,《路史·國名記》:“少典,有熊之開國,今鄭之新鄭。
從以上文獻來看,史傳的有熊地望大致在今河南新鄭的周邊,這裡也曾經是祝融之墟。
遺址
這裡應當指出的是:其一,古代“有熊國”的地域,要比當前的河南新鄭市的地域廣,當應包括河南禹州的東北部、河南長葛的北部、河南新密的東部、河南中牟的西南部、河南尉氏的西部、鄭州市區的南部,以及山東省的一部分。
有熊始於少典,黃帝繼為有熊國君(實為部落首領)。黃帝是少典之子,比黃帝早的古文化遺存也應當有。我們已將仰韶文化視為黃帝時代的遺存,比仰韶文化早的裴李崗文化當為少典時期的文化遺存。而裴李崗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新鄭裴李崗而由此得名。經過考古學者近30年的工作,這種文化遺存共有130餘處。分布也比較廣泛,東到項城後高老家,西至嵩縣塢稍嶺,北達林州蒿園、濮陽孫悝城,南抵潢川雙崗。主要分布在嵩山周圍的縣境內,如登封、鞏義、新密、新鄭境內。新鄭除裴李崗遺址外,還有唐戶、西土橋、沙窩李、崗時、洪府、店張等處⑧。特別是唐戶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時期遺存,新石器文化從早期到晚期相連,這樣就將中國歷史上古代的少典、有熊一直到禹的文化連線起來。黃帝的發祥地當是以古新鄭(包含但不限於今河南新鄭)為中心的豫中地區,以後不斷擴大到黃河中下游地區,對周鄰文化有較大的影響,為中華民族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首領
第一任 少典
第二任 姜石年:少典之子,號厲山氏,是第一任炎帝
第三任 姬勖其:少典之子,配蜀山氏,生一子姬巨駓
第四任 姬芒昧:姬勗其之孫、姬巨駓之子,配逿伊氏,生一子姬夷栗
第五任 姬夷栗:姬芒昧之子,配女儀氏,生一子姬柏堅
第六任 姬柏堅:姬夷栗之子,配赤水氏,生一子姬節
第七任 姬節:姬柏堅之子,配鉅閭氏,生一子姬赫胡
第八任 姬赫胡:姬節之子,配摩利氏,生一子姬封胥
第九任 姬封胥:姬赫胡之子,配女娥氏,生一子姬依盧
第十任 姬依盧:姬封胥之子,配九方氏,生一子姬啟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