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範圍
本規定適用於所屬各船舶及海工修造企業生產性有害因素(粉塵、毒物、高溫、低溫、噪聲、放射線等)的控制。
定義
3.1生產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的健康和勞動能力可能產生有危害作用的,稱為生產性有害因素。
3.2
生產性粉塵:在生產中產生的,能較長時間飄浮在環境空氣中的固體微粒。
3.3
毒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與生物體相互作用,引起生物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的化學物質。
3.4
高溫作業:在高氣溫或高氣溫合併高氣濕或在強熱輻射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進行的生產勞動。
3.5
噪聲:物體呈無規律地、無周期性振動所發出的聲音,稱為噪聲。
管理職責
4.1各企業應按要求做好職業安全衛生設備設施的管理及安全衛生設施管理工作。
4.2企業各車間/工區、部門負責各自所屬的場所中的有毒有害作業的管理,防止環境污染,並對排放的各種有毒有害的物質進行監控,進行相應的防護措施,還要負責所屬施工隊的監督管理。
4.3企業應指定部門做好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職業健康體檢及體檢結果存檔。
4.4企業安監部負責本企業有毒有害作業的監督管理。
預防措施
生產性粉塵預防措施
5.1應儘量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降低粉塵擴散,改善勞動條件。
5.2當密閉艙室進行有粉塵產生的作業時應採取機械通風措施,以稀釋艙室內空氣中粉塵的濃度。
5.3為保證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健康,防止外界有害物質侵入人體,施工人員應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等各種保護器具。
中毒預防措施
6.1在生產過程中避免使用有毒物質,以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質。
6.2生產環境中存在有毒物質時,應從工藝和設備方面採取措施,對於在艙室內施工的應有通風排毒措施,降低空氣中含毒物的濃度,施工人員應有個體防護用具並正確使用,儘可能減少毒物進入人體。
6.3嚴格遵守工藝和安全操作規程,消除和減少誤操作。
6.4加強對生產作業現場的管理,根據生產性質、特點,其工藝不僅要滿足生產上的要求,還應有可靠的安全生產措施。
6.5定期監測生產環境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以便觀察毒物污染造成危害的程度,及時改善環境,使毒物濃度控制在對人無害的水平以內。
高溫作業預防措施
7.1艙室內施工應採取機械通風降溫措施,有條件的企業可裝備空氣調節設備降溫。
7.2高溫作業工人應補充與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鹽分。
7.3加強個體防護,高溫作業工人的工作報,應以耐熱、導熱係數小而透氣性能好的織物製成。防止輻射熱,可用白帆布工作服。有條件的企業可裝備攜帶型個人空調等必要的防護器具。
7.4應根據各地區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
噪聲預防措施
8.1從設計、工藝上著手研究控制聲源措施,降低噪聲。
8.2採取吸聲、隔聲、和消聲的方法對傳播途徑進行控制。
8.3在作業環境噪聲強度比較高或在特殊高噪聲條件下工作,給作業人員發放個人防護用品。
放射線預防措施
9.1用減少內、外照射劑量的治本方法,在保證套用效果的前提下,儘量減少輻射源的用量,選擇危害小的輻射源種類。
9.2外防護
主要運用時間、距離和禁止三個要素進行控制。
9.2.1 時間防護:在不影響工作質量的原則下,設法減少人員受照時間。
9.2.2 距離防護:增大與輻射源間的距離,降低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
9.2.3 禁止防護:對輻射源採取禁止隔離的方法,減少對人體的輻射。
9.3內防護
主要運用圍封隔離、除污保潔、個人防護進行控制。
9.3.1 圍封隔離:對開放源及其工作場所採取“包圍封鎖”與外環境隔離的原則,把開放源控制在有限空間內。
9.3.2 除污保潔:套用開放源不可能完全不污染環境,故應隨時監測並清除,使污染保持在國家規定限值以下。
9.3.3 個人防護:開放源工作一定要根據不同工作性質,配用不同的個人防護用品。
其他參考資料
2015年6月12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組織召開了檢維修作業環節氣體檢測預警預報系統專家評審會。協會秘書長路念明出席會議並做總結講話,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副總經理周慶水到會致辭。
會上,系統開發單位哈爾濱東方報警設備開發有限公司介紹了該系統的開發過程、所獲專利及系統在國內石油化工企業的套用情況。作為該系統的套用單位之一,中國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套用工程負責人介紹了系統的使用情況,與會人員還審閱了系統申請專利的相關技術資料。會後,協會組織全體參會人員觀摩了該系統在石家莊煉化柴油加氫等裝置區的現場套用演練。
大家認為,該系統的技術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實現了檢維修作業環境變更狀態信息首先送達作業人員的目標,滿足了危險區域全天候監測、環境變更狀態信息及時送達周圍工作人員的要求。該系統為加強工作環境檢測、強化作業環節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及時處理作業過程中出現的險情贏得了寶貴時間,為搶險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事故擴大提供了及時的警示。該系統技術在國內同行業領域中處於領先水平,值得推廣。
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化工集團、華北製藥等單位的16位安全管理、檢測技術專家,以及相關企業、技術服務機構負責人員等20餘人參加了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