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議質量控制
- 外文名:Conference quality control
考慮因素,措施,
考慮因素
會議是否有效取決於:是否具有召開會議的必要;召集會議的單位是否具備必要的行政權力;會議準備是否充分;與會人員範圍與人數是否有利於必要的信息交流;會議期間能否排除各種干擾(打電話、找人、無關人員入場、與會者退場等);主持人、與會者的學識、業務水平、工作作風、情感等條件;環境衛生條件(房間大小、室內溫濕度高低、光線好壞、空氣流動情況、安靜程度、家具是否舒適、會間休息是否合理等);技術設備條件;議程是否合理科學;對會議決議的執行是否實施有效的監督等。
措施
(1)嚴格執行會議審批制度,不合乎標準的會議一律不準開,不能開。能小開的決不大開,能短的決不拖長,能低規格開的,決不搞成高規格的。
(2)建立健全並嚴格實施包括會議規則在內的一整套會議制度,以這些嚴格的制度約束與會議有關的行為,剎住不良會風。特別對動輒請領導陪會,講排場,遊山玩水,大吃大喝,私分、揮霍企業資財,走過場,搞形式主義,小會大開,湊日程,爭高規格等錯誤做法應明令禁止。同時,要規定對違犯禁令者的制裁措施並嚴格實施。
(3)科學、有效、充分地做好會議準備工作,會前應注意使每一位與會者明確會議目的、宗旨、議題,掌握有關檔案材料並做好發言準備,不開“空手”會,不開無準備的會。
(5)嚴格控制會議人數,不允許無關人員與會,儘量將人數控制在能有效交流信息、形成法定有效決議即可的最低限度內。
(6)保證會場秩序,盡最大可能為會議創造各種有利的物質條件、環境條件、衛生條件。
(7)議題應集中,不宜太多,日程務必緊湊,儘量縮短時間,保證與會者能集中精力。有關資料表明,會議連續進行的最佳時間是在3小時之內,超過這一限度,會議效果將呈下降趨勢。
(8)以各種方式如明確制度、舉辦訓練班等,培訓與會者,使其掌握正確與會的要領,掌握有效與會的技巧,提高其與會水平。
(11)提高會議主持人控制會議進程的能力與水平,使其掌握有效主持會議的規則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