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遷徙,分布,堂號,祠聯,門楣,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七言以上,祖訓,世系,典故,一貫心傳,臥冰求魚,安石之吝,曾子殺人,殺豬示信,耘瓜受杖,伏案苦讀,奉事爭異,思母吐魚,貧而樂道,尊官悲泣,曾參吊黔婁,子夏喪子,曾參更席,名人,
來源
1、
相傳
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
2、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數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遠古帝舜時期,鯀的妻子因夢裡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賜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孫少康中興夏室後,曾把幼子曲烈封於“鄫”地(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從此鄫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大約相襲了兩千多年,直到春秋時代才被莒國所並滅。此時,懷著亡國之痛的鄫國太子巫,出奔於鄰近的魯國為官,其後裔以原國名“鄫”為氏,後去掉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
曾姓最初發源於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一帶。先秦時期,逃至魯國的曾姓後代在魯為官,並且就此繁衍生息下來,同時向四周地區播遷,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東、河北等地。秦漢期間,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稱,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宗聖”,從而聲名顯赫,家族昌盛。曾參長子曾元八世孫曾樂,曾為西漢山陰縣都鄉侯,曾樂之子渙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孫頊家望於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二子玉、昌分別徙於冀州(治今河北省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曾寶之孫曾據,因避西漢末年王莽之亂,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縣(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有二子:闡與王易。曾闡的五世孫曾丞有三子:圭、舊、略。略居撫州南豐(今江西省廣昌縣東),為撫州(治所在今江西省臨川市西)房。曾闡的十世孫曾震忽避亂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廣東省韶關市南),為韶州房,曾圭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贛州市),其十一世孫曾通則徙居交州(今廣東省廣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漢末以前,由於累官或戰亂等原因,不斷遷移,已分別進入了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人口眾多,家族興旺,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連年戰亂頻仍,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加之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所以曾姓在此期間也大量進入南方諸省,其一支徙居於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尚有幾支分別遷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治今江蘇省蘇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從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國,名人不斷湧現,家族勢力日漸壯大的局面,逐漸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時期,社會安定,宗族發展速度加快,擴張、播遷亦為時尚。唐末,曾姓有入遷福建者。至宋末,由於戰亂,外族入侵,曾姓又幾度遷移。元明清時期,曾姓已播遷於各地,且有遠播台灣與海外各地者。當今曾姓在我國人口眾多,尤以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灣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
分布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
山東省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省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
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在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建立鄫國,歷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掉,太子巫逃往魯國,後稱之武城,即今濟寧之嘉祥縣境。“鄫”去邑(阝)為曾,稱為曾氏。曾巫的孫子曾點,字暫,是孔子賢弟子;曾暫兒子曾參傳孔子之學,被後世儒家奉為“宗聖”。武城即為曾姓的遠祖發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遠堂: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曾參“慎終追遠”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號還有:“魯陽堂”、“敦本堂”、“宗聖堂”、“守約堂”、“養志堂”、“若文堂”等。
祠聯
門楣
三省傳家
“三省傳家”典出孔子弟子曾參故事。《論語》“學而篇”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傳家”即由此聞名。
四言
南豐撰史;
西府養親。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字於固,南豐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年間進士,曾奉詔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善於寫文章,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王安石所推許,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豐類稿》。下聯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天聖年間進士,歷官會稽知縣、鄭州知州、開封知府,仁宗時任宰相,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稱。晚年向神宗推薦王安石,共同輔政。為相十五年,歷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號稱老成持重。晚年被兒子曾孝寬(官端明殿學士)接到西府孝養,世人都以為榮耀。
酒肉養志;
童冠詠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字子輿,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以孝著稱,奉養父親的時候,必有酒肉;將撤下的時候,必請示父親允許,孟子稱他為“養志”。後被尊為“宗聖”。下聯典指曾參的父親曾點,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這樣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著春裝,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歌,一路走回來。”
武城世第;
魯國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武城世德;
沂水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省身世澤;
傳道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曾參,孔子弟子。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聯典指宋·曾鞏,主張先道後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豐世澤;
魯國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魯郡。下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年間舉進士,嘗奉召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鄶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人亦以其與歐陽修並稱為“歐曾”。著有《元豐類稿》等。另《降平集》也題為其作。
南豐世澤;
東魯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南豐撰史;
西府迎親。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南豐人曾鞏,任史館修撰。下聯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寬為吏部尚書,迎父至西府孝養。
三省門第;
一貫家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聯。
三班判押;
兩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曾公亮為政有能聲,至夜戶不閉。累遷至同中書門下事。下聯典指宋·曾致堯,出為兩浙轉運使,性剛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
墳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曾點,姓曾,名點,字子皙。春秋莫魯國(今山東省平邑縣)人。唐·開元封“宿伯”,宋又封“萊蕪侯”。“舜雩逸致”,謂其收藏經史之豐。下聯典指後周曾崇范,廬陵人。家中藏有九經、子、史諸書。南唐刺史賈皓到崇范家求書,並用自己的錢來抵償書的價值。曾崇范笑曰:“墳典天下公路,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其實一也,何估值以償耶。”曾崇范被詔授官太子洗馬,後遷為東宮使。
大和保合;
萬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通用春聯。
酒肉養志;
童冠詠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春秋魯·曾參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參之父曾點嘗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五言
東魯家聲遠;
南豐世澤長。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魯郡。下聯典指北宋文學家曾鞏,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
魯國家聲遠;
武城世澤長。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大學家聲舊;
萬民氣象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堂聯。
鼎新開國運;
克服振家邦。
——孫中山撰(贈賜)曾姓宗祠通用聯
六言
才遇天麟地鳳;
志在沂水春風。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
宗傳內無雙學士;
聖教中第一名賢。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台灣省屏東市曾氏宗祠聯。聯以鶴頂格鑲嵌“宗聖”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
沂水淵源流九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天下斯文宗一貫;
古今喬木第三家。
——佚名撰廣東省深圳市保全區沙井鎮新橋村曾氏宗祠聯
新橋村曾氏宗祠約建於明代(一說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橋一帶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據說他們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參之後,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進三間,由檐廊、山門、前殿、正殿和後廳等組成,氣勢恢宏,是深圳現存最大的古祠堂。走過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門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額撲進眼帘,兩側柱木上鐫刻著這一副對聯,聯語說的是先聖曾參的事,因為曾參在孔門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後人便自稱“喬木第三家”。據說居住在這裡的曾姓後人崇尚詩書傳家,僅前清時便出過翰林7個進士、數十個舉人和秀才,祠前現存的10多對旗墩,便是彼時族中子弟中舉或升官時升旗慶賀留下的遺蹟。
南北真傳唯一貫;
古今道學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字子輿,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曾氏後裔都尊寫《孝經》的曾子為祖先。古有四大賢人:孔、顏、曾、孟,曾子排行第三,於是便有“古今道學第三家”之說。
一部孝經貽世業;
八家文蘊紹宗風。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堂聯。
宗傳內無雙學士;
聖教中第一名賢。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堂聯。聯以鶴頂格嵌“宗聖”堂名。
氣象更新綿世澤;
現歸依舊煥人文。
——佚名撰江西省興國縣三僚村曾氏楊公祠“若文堂”堂聯
“掛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處典型風水建築,位於三僚圩南面與曾氏楊公祠隔河相望,建於明朝,屬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稱是“若文堂”。“若文堂”結構非常怪涎,大門不是開在正房中間,而是在其山牆的一側,其天井分上下兩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間,與普通天井無異。下天井在山牆的正中開大門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牆代替,故名“掛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掛在牆上的意思。天井那扇牆特別高,完全擋住了視線。這座牆上對稱排列著二對燕尾牆,牆上有一種龍頭魚身的雕塑,這種是龍生九子的一種,名叫蚩吻,是龍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專用於屋脊做獸頭裝飾,避邪鎮煞。天井上用蚩吻裝飾,顯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義。“若文堂”是明朝時由三僚曾屋名師曾喬世主持設計的,大門不開在正面,據說是為了維護長房的利益,因為正中開門與長房有礙。大門開以側面,是側面山頭大吉。 “掛壁天井”在風水上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翻肚鯉魚形”,據說這座祠堂的門多次遭雷擊,這裡又有一個講究,叫雷越打,鯉魚籽越多。因為一打雷,鯉魚便產卵,象徵人丁更為興旺。 “若文堂”的山頭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開門,出子口,卯水上堂,對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開大門,正面開門沒有山峰,而側面開門是一個尖峰,甲方開門對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這副對聯,說明曾氏三房建祠時,是盼望後世多出文彩。事實上,三僚的國師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這個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為水池,兩側建有兩排平房,後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閉在祠三面,中間留有卵石鋪成的走廊,連成一氣,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方形圍屋。三僚曾氏這一房人丁很旺,僅長房就達800多丁。
七言以上
投杼逾牆,誤疑賢母;
躍舟赴水,飲恨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有人告曾參母曰曾參殺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懼,投杼逾牆而走。下聯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鍵被清兵所擄,其妃曾氏沒水而死。
道德春秋,學繼一宗聖;
文章唐宋,名揚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堂構相承,維凜修齊盈舊德;
宗公流慶,冀將鐘釜妥先靈。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堂聯。
聖紹尼山,道德文章齊日月;
徽傳魯國,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追遠堂”通用祭祀聯。
衍一貫薪傳,聖道淵源昭萬古;
相三朝誼辟,官勛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聯。
祖德何如東魯,傳經光百代;
家風曷似南豐,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始興縣太平鎮東湖坪村曾氏宗祠聯。
資水如練、鳳嶺如屏,四面盡環淑氣;
孝子在周、忠臣在漢,千秋無愧宗風。
——清·曾國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洞口縣高沙鎮曾氏八支祠聯。
傳大學十章,明德新民,治人當先治己;
衍孝經一冊,敬親思長,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泗水樂從游,親炙既深,道統源流傳一貫;
明堂呈賀表,新奇無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養志堂”通用堂聯。
春風沂水,上下同流,江漢秋陽,後先合撰;
地鳳天麟,孫曾濟美,芝山霞嶼,堂構長新。
——新加坡華僑丘菽園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聯。
道統紹一貫之傳,師孔友顏,來者直開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譽,接韓步柳,同時並駕歐蘇。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通用堂聯。
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傳,萬世成承厥訓;
超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而外,一人獨得其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山東省嘉祥縣曾氏宗祠聯。上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曾參在《大學》一書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誠正(誠意正心)”、“修齊(修身齊家)”、“治平(治國平天下)”。下聯典出春秋末魯國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為孔氏高徒,志可與、道可傳,橋梓聯輝,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碩輔,治有聲、政有績,棣華競秀,堪稱難弟難兄。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宗聖堂”通用聯。
蒲田分派,瓊島移居,百餘年廟貌重新,惟長念水源木本;
閩矯登科,陵陽作宰,廿數世鳳徽共仰,願不忘祖德宗功。
——清·曾對顏撰海南省海口市邁德村曾氏宗祠聯
浪淘歲月,560多個春秋,有動亂也有安寧,有險峻也有平坦,有順遂也有困厄,有榮耀也有屈辱,有豐美也有貧陋,有歡欣也有哀苦。桂林洋上,龍窩坡前,邁德村在這片沃野上,守護著祖先遺訓、“魯國家風”,守護著古典勝跡、移民文化,守護著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譜。走進綠意盎然的村莊,走進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滿了懷古幽思、滄桑之感。木質結構的曾氏宗祠原建於明朝,重建於清代(1787年)。如今門窗破損,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盡皆褪色。拜祭亭已毀,只遺幾個石礎。宗聖殿神台兩邊的圓柱上貼著中國科舉制度末期廣東最後一個解元、清末先進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對顏撰寫的這副楹聯,全聯44個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歷史,濃縮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綿遠,經義流芳,由古至今,錫爵封賢昭閥閱;
基開寧化,念石壁生支,嘉應衍族,邑遷台疆,濃山沂水顧蒸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聯。
祖訓
〖聖宗曾子祖訓〗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省誠身,道傳一貫。
〖曾氏家規〗
孝親悅心,尊師扶幼;世襲立嫡,承嗣立長。
嫡宗不婚,子嗣敏聰;撫子繼嗣,同宗擇侄。
招贅為嗣,宗聖脈混;淫邪亂倫,聖規則罰。
世系
2世
曾元:字子元,仕於魯國,配高陽氏生長子
曾西,二人同葬嘉祥縣南武山;側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3世
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從曾申學《詩經》,仕於魯國,周威烈王元年,見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於魏國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長子曾欽;側室諸葛氏生二子:曾鐸、曾錫;後世追封鎮江侯
4世 曾欽:字子敬,官都檢大夫(都檢吏),配穀梁氏生長子曾旦;繼室周氏生二子:曾莊、曾筐;葬嘉祥縣富春坪
5世 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長子曾羨;繼室歐陽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6世 曾羨:字學余,娶繆氏生曾遐,任撫州都提點、平陽徐州刺史,葬嘉祥縣武山
7世 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揚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煒、曾盈;葬嘉祥縣武山西側
8世
曾煒(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漢尚書,配郯氏生一子:曾樂;葬嘉祥縣南武城祖山
9世
曾樂:字訓韶,官至山陰縣令,因功封都鄉侯,配周氏生長子曾浼,繼娶洪氏生次子曾況,葬東山麓
10世 曾浼:官東陽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長沙);葬東山麓
11世 曾旃:字仲勸(伸勤、仲功),官至中壘校尉、冀州太守、太子東宮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2世 曾嘉:官安縣主簿,配鄭氏生二子:曾寶、曾頊;繼娶歐陽氏;葬武山西
13世
曾寶: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車騎侍郎,配歐陽氏生長子曾琰,繼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4世 曾琰:官提舉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車騎侍郎,封都鄉亭侯;配鄔氏生二子:曾據、曾援;葬武山西
15世
曾據(前42年-公元?年):娶陳、劉二氏,劉氏為漢宗室;官冀州御史,漢平帝封他為都鄉侯,有功加關內侯;因恥事王莽,於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東南下渡長江,避於豫章郡,家江西廬陵縣(今吉安市永豐縣)吉陽鄉,復遷至鶯遷鄉,卒葬於吉水仁壽鄉;東漢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陽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陽郡主,劉氏封吉陽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陽房祖,為蕉嶺曾氏第一遷;有二子:曾闡、曾瑒
16世 曾闡:配文氏生長子曾植,側室王氏生三子:曾橫、曾茂(懋)、曾楫,葬廬陵縣吉陽鄉
17世 曾植:官諫議大夫,配李氏生長子曾耀,繼室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壽鄉
18世 曾耀(曜):一作“
曾萬”,東
漢光武帝時任
諫議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諫議大夫,配胡氏生長子曾培,繼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陽鄉祖山趾南
19世
曾培:字本固,配陳氏生長子曾德,同葬廬陵南籔坪;側室張氏生二子:曾行、曾征,張氏葬魚山
21世
曾絢:字貴文,曹魏時任中郎將軍,配宋氏生二子:曾煥、曾震;繼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壽鄉
22世 曾煥(渙):西晉景陽侯,配劉氏生二子:曾梓、曾耀;葬仁壽鄉
23世 曾梓:字伯其(崎),配丁氏生一子:曾勰(協);葬仁壽鄉
24世 曾勰(287-364):晉朝鎮南將軍司馬,於廣州擊破前交州刺史張璉叛軍,配文氏生子曾端,葬荊田鄉斧形山
25世 曾端:一名瑞仁,字正亦(冀),配胡氏生二子:曾鉉、曾宏(字道始)
26世 曾鉉:字道遠,官至大司馬,配簫氏生一子:曾海;葬仁壽鄉
27世
曾海:又名曾炅、曾吳,字海道,官黃門侍郎、裘州錄事參軍,配楊氏生二子:曾橫、曾椅
28世 曾橫(堭):配謝氏,生二子:曾興、曾田;葬仁壽鄉
29世
曾興:字兆發,配張氏生長子曾隆,羅氏生二子:曾陳、曾陂;葬荊田鄉斧形山;唐太宗貞觀六年(633年)閏八月十八日,中書令溫彥博、太子舍人高士廉奏請命曾氏定譜,曾氏唐譜自曾興始
30世 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一子:曾鈞;葬上羅浣
31世
曾鈞(597-650):字洪舉,官(唐朝)給事中,配王氏生一子:曾謀;葬荊田鄉斧形山
32世 曾謀:字以中(忠),配高氏生二子:曾丞(卺)、曾巴;葬仁壽鄉趾南
33世 曾丞(卺):官至(唐朝)司徒、司空兼尚書令,自廬陵吉陽鄉上黎堡徙螺絲嶺凹宅后里小崤凹大中坑,再遷永豐,為永豐房祖,娶何氏,與何氏合葬石獅嶺上窯岰蜘蛛形;繼娶羅氏,葬廬州吉荻搪;有三子:曾圭、曾舊、曾略,各衍一房,曾圭為廬陵、吉陽房,曾舊為樂安、臨江房,曾略為撫州、南豐、臨川房
34世 曾圭:生五子:曾寬、曾綽、曾豐、曾暉、曾隱
34世 曾舊:生三子:曾德、曾儣、曾宥
34世 曾略:生一子曾煬
35世 曾寬:仍居吉陽上黎堡,死後,葬二十都雞公山;配何氏,生一子:曾莊
36世 曾莊:字子蒞,官吉州都押衙,葬仁壽鄉;配蕭氏,與其合葬;繼娶張氏,葬山灣高坑;生一子:曾慶
37世
曾慶:仕唐為御史大夫,立朝鮫直,遠近憚之,卒葬荊田鄉斧形山;配鄒氏,生二子:曾偉、曾駢
38世 曾駢:曾慶次子,官御史大夫,配王氏,合葬荊田鄉斧形山,生一子:曾耀
39世 曾耀:官南唐宮檢司旋為真州刺史;配劉氏,合葬上查,生一子:曾崇范
40世
曾崇范:字則模,官南唐太子洗馬,家富與籍有名一時;配劉氏,合葬仁壽鄉;生二子:曾延膺、曾延茂
41世 曾延膺:字膺修,官蔭授御使兼資庫使陛左班殿,直果州兵馬督監;生於同光癸未年四月十一日,於端拱戊子年卒於京,歸葬永豐縣南源添井湖;配魏氏,葬永豐藏陂蛇呼向,生五子:曾頻、曾頊、曾頁、曾顏、曾碩
42世 曾碩:字子沅,號偉夫,淳化壬辰進士,官黃州從事、南雄州軍事判官、榮州觀察判官,旋任大埋寺丞知、永壽導江縣事,累階朝奉郎;生於顯德丁巳年,卒於明道壬申年,葬吉水仁壽鄉原栗山院背,後遷厝永豐縣瀧雲鄉六都墈下闕家屋背後;配江氏,葬青賽郭家莊;繼娶省氏,葬伴前江氏則;有六子:曾淐、曾翰、曾晁、曾順、曾資、曾淑
43世 曾淐(曾承淐):諱雍,生於雍熙乙酉年,卒於嘉佑丁酉年,葬六都馬蹄州高丘墈下雄鵝挽水形;配張氏,生一子:曾敵
44世 曾敵(曾萬敵):字惟仁,生於祥符己酉年,卒於熙寧乙卯年,葬坳上;配徐氏,生子一名:曾整
45世 曾整:字容莊,生於景佑甲戌年,卒於元符己卯年;配羅氏,生一子:曾九思
46世 曾九思:字成義,生於嘉佑癸卯年,沒於紹興壬子年,葬西源;配羅氏,生一子:曾紋傑
47世 曾紋傑:字卓庵,生於元佑丙寅年,沒於紹興乙亥年,葬西坑;配季氏,生一子:曾浩古
48世 曾浩古:字徽柔,號信前,生於大觀己丑年,於淳熙乙未年沒,葬下邊屋後;配劉氏,生一子:曾尚忠
49世
曾尚忠:字省己,好學力行,孝友著於郡邑;生於紹興甲子年四月十三日,於嘉定壬申年十月十七日沒,葬西坑倉庫垥;配張氏,生二子:曾敬父、曾教父
50世 曾敬父:字存誠,號恪恭,邑庠生,最孝,竭力事親,野鳥來巢,生於淳熙丙申年十月初三日,於淳佑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沒,葬山坑飛鳳形;配江氏,生三子:曾德、曾益、曾美
51世
曾德(曾元德):諱旋吉,郡庠生,生於嘉定辛未年六月十九日,於景炎丁丑年三月一日沒,葬屋後,配黃氏,葬渚原飛鳳形;生二子:曾價翁、曾福翁。其八世孫質粹於明嘉靖年間,復歸山東承襲世爵,始為大宗房中興祖
52世 曾價翁:諱琢,邑庠生,生於淳佑己酉四月十五,葬本里庵前象形;配姚氏,葬曬網形;生一子:曾霖
53世 曾汝霖:字雨蒼,生於至元辛卯年二月初一日,於至正癸卯年七月十三日沒,葬西源;配宋氏,生二子:曾崇文、曾崇學
54世 曾崇文:字益雅,生於泰定甲子五月初四日,於洪武乙亥閏九月廿七日沒,葬馬源下店烏鴉抱田形;配羅氏,生一子:曾利賓
55世 曾利賓:字翼輔,邑庠生,孝有忠厚,旎與鄉里,生於申酉年六月廿四,於宣德己酉年十月廿四日沒,葬楊葉信坑燕午抱梁形庚山甲向;配鐘氏,生三子:曾志、曾世、曾佐
56世
曾志(曾輔志):字思修,邑庠生,生於永樂丁亥年五月初九日未時,於景泰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午時沒,葬本里小南蛇形;配張氏,生於永樂甲午年四月十八日,於成化丁酉年閏二月初四日沒;生四子:曾德、曾琠、曾端、曾莊
57世
曾德(曾德胄):字好懿,邑庠生,配彭氏(籍馬源),生四子:曾衡、曾充、曾用、曾治
58 世 曾用(曾奮用):曾德第三子,字志行,號則庵,邑庠生,配金氏,生二子:曾粹、曾青
59世 曾粹(
曾質粹,1492.2.1-1560.2.16):字好古,號南武,世居吉安永豐;初以衣巾奉祀,己亥蒙授翰林院五經博士,仍與世襲;配楊氏(籍永豐縣溫坊),生一子:
曾昊61世 曾繼祖:字繩之
62世 曾承業:字洪福,萬曆五年襲
63世 曾弘毅:字泰東,崇禎元年
64世 曾聞達:字象輿,崇禎十四年襲
65世 曾貞豫:字麟楚,康熙七年襲
66世 曾尚溶:字彙伯,康熙二十九年襲
67世 曾衍肅:字雍若,雍正二年襲
68世 曾興烈:字起祚,乾隆四年襲
69世 曾毓尊: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襲
70世 曾傳鎮:字巨山,嘉慶元年襲
71世 曾紀璉:字仲魯,襲不久,因事革職,並不準其後承襲
71世 曾紀瑚:字六華,嘉慶十八年襲,曾傳鎮之弟曾傳錫的長子
72世 曾廣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襲
73世 曾昭嗣:字伯續,系曾紀瑚次子曾廣莆長子,過繼給曾廣芳;早卒未得承襲
74世 曾憲祏:字奉遠,清光緒十二年襲
75世 曾倩源:字養泉,原名慶源,因“慶”字犯37代祖諱,故改作“倩”
77世 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
世系為:曾紀瑚-曾廣莆-曾昭吉-曾憲祜-曾慶潼-曾繁琪-曾祥符;生於1946年,幼年承襲宗聖奉祀官
79世 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典故
一貫心傳
頌揚曾子精通孔子思想,直接繼承和傳播孔子學說。據說,孔子臨終前,曾子、子貢、陽虎、有若等弟子守護於旁,孔子要將最重要的一句話傳給弟子,可是剛說出“吾道”二字就再也發不出聲音。這時,曾子伏在老師耳旁,恭敬地說:“吾道一貫心傳。”孔子聽罷,欣慰地呼出最後一口氣,合眼而逝。
臥冰求魚
傳說曾子母親臥病中想喝碗魚湯。此時正值隆冬,曾子頂風冒雪趕到集市,變賣了自己的棉袍,欲給母親換幾條小魚,不料尋遍集市,未見賣魚的。他又趕到趙王河邊,毫不遲疑地扒開積雪,脫去上衣,臥冰求魚。當他以赤子之心融開厚厚冰層,一條重逾1斤的鯉魚躍出冰窟。曾母吃了兒子做的魚,病癒如初。人們說,曾子臥冰求魚的誠心感動了上蒼,為此上蒼特命給曾母延壽10年。
安石之吝
曾鞏與人為善,獎勵後學,十分重視推薦人才,王安石就是通過他的推薦而後一步一步走上宰相之位的。然而王安石做了宰相之後,由於政治見解的不同,一度疏遠了曾鞏。在王安石第二次罷相歸居金陵(今南京)的時候,宋神宗召見曾鞏,並問他:“你與王安石是布衣之交,安石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曾鞏很直率地回答說:“安石的文章和行義,確實不在揚雄(漢代著名文學家)之下,不過他為人持吝,所以終不及揚神宗聽了這番話,感到很驚異,因此又問道:“安石為人,是輕富貴的,怎么說是‘吝’呢?”
“我所說並不是這個。”曾鞏回答,“安石勇於有為,而‘吝’於改過。我說的‘吝’,乃是指他不善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而改正自己的錯誤,並不是說他吝惜富貴。”神宗認為曾鞏對王安石的評價很有道理。
曾子殺人
曾子是一個有名的孝子,對母親知寒問暖,十分體貼。母親也愛他,視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離開家鄉到齊國去。他告別母親說:“我要到齊國去,望母親在家裡多保重身體,我一辦完公事就回來。”
母親對他說:“我兒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說話做事,千萬注意,不要違犯人家齊國的規章制度。”
曾子說:“母親放心,兒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後,母親每日在窗前織布,常常抬頭向窗外瞭望,盼望兒子在齊國平安無事,早日回來。
曾子到齊國不久,齊國有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鬥毆殺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來。曾子的一個同鄉,聽到這個訊息,沒有問清楚,就跑去告訴曾子的母親說曾子在齊國殺死人了!
曾子的母親聽了這個訊息,並不相信。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鄰居跑來,說曾子撞下大亂子了,他在齊國殺了人啦!
曾子的母親仍舊不信,安心織布。
這時,門外又來了一個人,他還沒進門,就大呼小叫地嚷道:“曾子殺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親見一連三個人來報告這可怕的訊息,有些沉不住氣了。她想道:“三個人都這么說,恐怕城裡的人都嚷開這件事拉,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殺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聽到街上共哄吵吵,官府來抓殺人犯的母親啦。
於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離開織布機。在兩位鄰居的幫助下,從後院逃跑了。
殺豬示信
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不論曾妻怎樣給兒子說好話,兒子就是不聽,一定要跟著媽媽去趕集。最後,曾妻戲哄孩子說:“別去了,媽媽回來買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就答應不隨母親去了。
但曾妻回來時並沒有買肉,小兒哇哇大哭起來,任憑曾妻怎樣哄勸,兒子就是不依。
曾子回家問明情況後,見天色已晚,去集市上買肉已來不及了,就去廚房拿了菜刀要殺自家的小豬。曾妻見狀,就說:“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我就戲言哄他了。事一過也就算了。不用當真。”曾子正色對妻子說:“孩子幼小的心靈是非常純潔的,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向父母學習。做父母的如果欺騙孩子,說話不算數,孩子就會以為人是可以欺騙的,轉而就會欺騙別人,這就等於父母在教孩子欺騙人。另外,做父母的欺騙了孩子,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以後,孩子就再不會相信父母,對父母的教誨也就聽不進去了。這樣,很難把孩子教育成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對父母失去尊敬,後果是不堪構想的。”
於是,夫妻一起動手磨刀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豬肉。
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簡向外跑。曾子問他乾什麼?孩子說,這是我從小朋友那裡昔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曾子笑著把孩子送出了家門。
耘瓜受杖
雄雞三唱,太陽從山林冉冉升起,農夫們紛紛荷鋤下地。
曾參的父親曾皙荷鋤走出大門,曾參緊跟在後面,來到山腳下瓜地里。那瓜苗一片蔥綠,十分茁壯,迎風搖擺著。
曾皙以教誨地口吻對曾參說:“參兒,鋤地下鋤要穩,拉鋤要勻,切勿忙手忙腳。”說著便做起示範。
曾參用心學習,小心翼翼地耘瓜。
曾皙老當亦壯,遙遙領先。
曾參初學乍練,手腳生疏,遠遠落在後面,但他不甘落後,奮力追趕。稍一不慎,一棵肥壯 的瓜苗被鋤掉了,於是大驚失色。曾皙回頭一看,十分生氣,聲色俱厲地順手拿起木杖就打 兒子。曾參沒有逃避,反而順從地趴倒在地,任憑父親責打。
曾母聽說兒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間,抱住兒子痛哭:“參兒受苦了!參兒受苦了!”曾參忍住疼痛,勸說母親:“請母親不要難過,爹爹是在對我教訓。惹爹爹生氣了。”
曾皙漸漸息怒,回家之後,擔心打傷了兒子,便悄悄到書房門窺視。曾參知道父親走過來了 ,忍住肉體劇痛,撫琴而歌。曾皙看後,才放下心來,緩步又走回屋去。
伏案苦讀
曾參自幼參加勞動,12歲起在父親曾皙培養下,潛心向學。他留著長發,穿著掩衿短褂,繫著腰帶,少年志成。他白天下地勞動,晚間則在油燈下翻閱竹簡,攻讀詩書,直到深夜。
在隔壁草房裡,曾母正在織布,木梭來往飛馳,忙忙碌碌。夜深了,星斗滿天,玉盤西斜,已是三更時辰。曾母離開布機,走進書房,輕聲喊道:“參兒,天色不早了,還不休息!”
曾參很有禮貌地站起身來:“母親,兒就去睡覺。母親織布太勞苦,請母親早早安歇!。曾母答應,轉身又回到織布機上繼續織布。曾參悄悄把門閉上,往油燈里添了些棉籽油,又翻閱起書簡。
過了一個時辰,曾母又去催促兒子休息,推門一看,曾參已經扒在書台上睡了。於是十分疼 愛地喊道:“參兒!參兒!快去睡覺,明日爹爹還帶你下地耘瓜!”曾參猛醒,起身致歉:“母親,讓你掛心,這就去休息!”
母親走後,他就用尖刀在竹簡上刻了四個大字:“志從孝道。”立志終身從孝。
奉事爭異
曾參27歲時,正是魯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了。
孔子死後,曾參、子夏、子張、子游、有 若等弟子們沉痛守喪三年。在滿三年時,共同行了大禮,失聲痛哭而歸。?此時,子夏、子張、子游三個人提出:有若的長相酷似老師,想把有若當作孔子,以對老師的誠意和禮節來 事奉有若,表示對尊師的敬意。
曾參聽後,非常生氣,立即起來反對,嚴正陳詞:“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純潔的江水沖洗過,又象秋天陽光的照耀過,還象廣闊無邊的天地一 樣聖潔,這是任何人都無可比擬的。”?曾參一番言語,眾人聽後不禁嘆服不已,深為曾參敬重老師的真誠所感動。
思母吐魚
春天來到了,樹木青枝綠葉,曾參庭院錦團花簇。
曾妻從門外提來了兩條鮮魚。因為曾參 最愛吃生魚。妻子精心泡製,放進大碗裡,擺在桌子正當中,並在周圍放好了佐料。
曾參的大兒子曾元,二兒子曾申叭到桌旁,饞涎欲滴。
曾妻斥責說:“孩子們可不能亂動,等你爹爹回來一齊吃魚。”
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來吃生魚,爹爹回來吃生魚!”
說話間,曾參從學堂里教學回到家裡。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禮。
曾參一手抱著書簡,一手提著長袍走進屋來。
妻子高高興興地介紹說:“夫子,今天吃生魚,不知你滿意不滿意?”
曾參回答:“滿意!滿意!”說罷,便居中坐下,兩個兒子坐在兩邊,曾妻來回端菜盛飯,一家人歡歡樂樂吃起飯來。
曾參首先用筷子夾了一塊生魚,在熱湯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進嘴裡,味美可口。接著他的臉上從喜悅又變得臘黃臘黃,隨之“哇”的一塊全吐了出來。
曾妻大為吃驚,惶恐不安地問道:“夫子,生魚不好吃嗎?”
曾參眼含熱淚說:“我的老母生前不知生魚美味,今天生魚雖然美味,我卻獨自品嘗,真是 不孝啊!”此後,終生不再食生魚。
貧而樂道
曾參隨孔子從楚國返回魯國後,繼續學習與研究儒學,鍥而不捨,道傳一貫。他這時沒有什 么任職,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魯國的國君聽說後,對他非常關心和同情,決 定贈以“食邑”。但曾參以為“食邑”是只拿奉祿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為好。於是曾參固辭不受。
這時,派來的使者好心地勸說曾參:“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
曾參對使者誠肯地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與人者驕傲於人。縱然對我不驕傲, 我能不畏懼嗎?”經過再三推辭,曾參終於沒有接受國君贈給的食邑。
不久,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參的這種言行。
此後,曾參到了楚國被聘為賓師,教一大批學生。但那裡經常有戰亂,就辭去賓師到了衛國 。當時,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衛國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職有權,顯赫一時。有人勸說曾 參,你到子路那裡走一趟,什麼不用說,也會得到高官厚祿。
曾參卻搖了搖頭說:“我從來不願垂翼求人,寧願在西河教學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不圖小利,以仁為己任,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曾參住在西河岸邊,生活貧困得到了難以維持的程度。面帶 飢色,手足破裂,有時三日不動火,十年沒做過新衣服,帽纓子都斷了,鞋子都露出了腳。儘管如此,他仍然充滿樂觀,怡然自得,還經常散步於西河兩岸,拂著輕風,不禁抒發心懷 ,唱著《商頌》樂曲,如同金鼓玉振,錚錚有聲。
尊官悲泣
曾參質孝,不圖高官厚祿,以孝奉父母為本份。在他晚年的時候,聲譽愈來愈高了。由此,齊國聘他為相國、楚國請他為令尹、晉國請他為上卿,但他都沒有接受。因為他認為,父母 健在時能在跟前孝敬侍奉,做不做官以後還有時間。不過,父母的壽命是不能再增加了,應在家好好事奉父母。所以寧願在齊國當個小官吏,雖然吏祿微薄,只有“三釜”,卻能事奉父母。? 曾參還說過,殺牛來祭祀先人,還不如父母在世時殺只雞孝敬老人更好。
後來,曾參的父母先後病故了,他便離開家鄉到了楚國做了大官。住的是高堂九仞,出門是 車馬百乘,仕祿“三千鐘”。甚為顯貴,可是此時此刻他反而非常悲傷起來,面向正北涕泣,悲傷不已,時常仰天嘆息,因為這時候沒有雙親奉養了。
曾參吊黔婁
黔婁是南武城人,與曾參是同窗好友。黔婁病故了,曾參急忙前去弔喪。
曾參到了黔婁家裡,看到黔婁的屍體靜臥於牖榻上,穿著長袍,用塊白布覆蓋著。由於這塊白布短小,蓋頭就露出腳來,蓋上腳則露出頭來。曾參提議說:“把布斜著蓋,不是頭腳都蓋上了嗎?”
黔婁妻說:“斜而有餘,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不邪,死而邪之,這樣會違背先生的生前意願。”
曾參聽了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哭得更為悲傷。並問黔婁妻:“先生終時,何以為謐靜?”
黔婁妻說:“以康樂為謐靜?”
曾參又說:“先生在時,食不充飢,衣不遮體,死則首足不能覆蓋,棺旁也沒祭祀酒肉,這能算是謐靜、康樂嗎?”
黔婁妻回答說:“先生生前,國君常常想授於他正事,任為國相,但他辭而不為,這算是有餘貴吧!國君還常常要賜與他米粟三千擔,先生還是辭而不受,這也算是有餘貴吧!他願與天地人間共甘苦,寧願為平民百姓,不戚戚於貧賤,而忻忻於富貴,全是為了求仁求義。這樣的謐靜、康樂,不是更好嗎?”
曾參聽了大加讚譽:“有黔婁這樣的先生,才能有黔婁妻這樣的好婦人。”
子夏喪子
曾參在60歲時,與子夏、段乾木設教於西河。子夏的兒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傷,眼睛 都哭瞎了。
曾參聽說後,趕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參也哭。
子夏哭著說:“天哪,我有什麼罪過,這樣來懲罰我呢?”
曾參聽後有些生氣,並直率地說:“子夏,你為何無罪,過去我與你共同跟著孔夫子學於洙、泗那個地方,老了又退居於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這是你的一個罪過吧!當你的父母親去世時,西河人都不知道,這是你的第二個罪過吧!現在你的兒子死了,你卻哭瞎了眼,沒有不知道的,這是你的第三個罪過了。”
子夏聽了,甚為信服,隨之丟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謝說:“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曾參更席
“易簀”是用來作病危將死的典故,源於《
禮記·檀弓上》。
曾參在70歲時得了重病,臥床不能起了。於是,他把兒子曾元到跟前說:“人生的經驗,不 要花多實少,言多行少。比如飛鳥魚鱉,為了追求食餌而身亡。君子不要以利辱身才是。”
有一天,他的學生孟敬子前來問候病情,曾參又語重心長地說:“鳥到臨死時,叫得極為悲 哀,人到臨死時,言語極為善良。君子生養之道,至死也不會忘掉修養才行。”
又過了幾天,他的弟子樂正子春也來看望老師。樂正子春坐在床前,大兒子曾元、二兒子曾 申都坐在他的足下,跟隨樂正子春的書童坐在牆角的凳子上,手端著一尊明燭。書童突然用手指著曾參床上正鋪著的蓆子說:“那華美的竹蓆子是大夫的蓆子吧?”
曾參在朦朧中聽到書童說話,忽然猛省地說:“這蓆子是季孫氏大夫送給我的,還未能更換下來。”曾參猛喊曾元:“元兒!快更換蓆子!”“父親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換了!”曾參說 :“你愛我,不如君子愛人,君子是以德愛人。你這樣姑息我,我還求什麼呢?”曾元聽了,無可奈何,知道父親是不願死在季孫氏大夫贈送的蓆子上,只好遵命更席。曾參起身尚未躺好,便咽了氣。
唐代柳宗元《唐幫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誄》就用這個典故:“恆是懸罄,逮茲易簀。”
名人
曾點:字子皙,亦稱曾皙,春秋時期魯國武城(今魏莊鄉南武城)人。曾參之父,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一。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等並祀於曲阜孔廟後部的崇聖祠。《論語》載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談個人志趣時,他“鏗”然一聲,停止鼓瑟,說暮春時節,換上春裝,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帶上六七個少年,去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歌回來。孔子聽後大加讚賞,喟然嘆曰:你和我想的一樣!魯國大夫季 武子死,曾點弔唁“倚其門而歌”,被稱為魯之狂士。739年(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萊蕪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曾氏”。
曾子:即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費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曾譚:漢代泉陵人。推舉為孝廉,拜官為尚書郎。有文韜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曾參十三代孫二支曾頊的長子、曾嘉的孫子,扶風(今陝西省興平東南)人。拜官漢御史大夫。
曾萬:漢鎮南將軍,曾率兵征討南部邊境,開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後被封為南康逸士。
曾輝:曾駢次子、曾慶的孫子,任吳散騎常侍,鎮南節度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監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唐代曾經任程鄉縣令,當時老百姓為瘴氣所苦,曾芳用藥來接濟百姓。來求藥的人接連不斷。
曾布:北宋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嘉佑進士,曾參與王安石變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間為相,主張調和新舊兩派。
曾慥:今福建晉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詩人,能詩文,曾編有《類說》,又廣輯有關遒教的文獻資料,編成《道樞》。
曾幾:今江西贛州人,南宋詩人,曾歷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詩學江西派,風格清雋。陸游曾從他學詩。
曾鞏:北宋文學家,字子固(1019-1083),南豐(今屬江西省)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 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作。
曾魯:明朝時新淦人,自幼好學,博學古今,以文字聞名於時,後官拜禮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禮》流傳於世。
曾瓊:今福建甫田人,明代傑出的畫家,其人擅畫人像,號稱“如鏡取影,妙得神情”。其畫法曾風行一時,弟子眾多且出眾,被時人稱為“波臣派”。
曾銑:明江蘇省江都人,嘉靖進士,以御史巡撫山東、山西,進兵部侍郎。
曾生:原名曾振聲,廣東省深圳坪山鎮石灰陂人。曾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被推舉為中山大學員生工反抗日救國會主席團主席、廣州抗日聯合會主席團主席,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後參加游擊隊轉入部隊。抗戰時期,歷任香港海員工委書記、工會組織部部長,中共惠(陽)寶安工委書記,廣東抗日游擊總隊總隊長,東江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政大學副校長,渤海軍區黨委副書記兼副司令員,兩廣縱隊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珠江軍分區司令員、政委,華南軍區副參謀長,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廣東省委常委,中共廣州市委第三書記,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街。是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人大常委,中國共產黨十二次全國人大代表並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著有《曾生回憶錄》一書。
曾文迪:後梁雩都人。天文、讖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堯(950-1007):字正臣,南豐人,北宋散文家,曾鞏、曾布祖父,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登進士第,是北宋以來南豐第一個進士。先後任過符離主簿、梁州錄事參軍、著作佐郎、兩浙和京西轉運使;當過壽、泰、泉、蘇、揚、鄂等州知州。官至禮部郎中,後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堯為官期間,減免民間苛捐雜稅,體察百姓疾苦,所到之處,頗有政聲。在壽州當知州離任時,壽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幾天不能成行,後以單騎帶二卒,才悄悄地離開了壽州。曾致堯性格剛直,敢於揭人之過,諫議大夫魏庠知蘇州,所作所為多行不法,別人不敢言,致堯則進行彈劾,魏庠被罷了官,致堯常因奏章言辭激烈,得罪不少權臣,因而屢遭降職或調任。卒後贈諫議大夫、太子太師,封密國公。致堯一生著述甚多,有《仙鳧羽翼》30卷、《廣中台紀》80卷、《清邊前要》30卷、《西陲要紀》10卷、《直言集》10卷、《為臣要紀》3卷,共達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號樂正,北宋名相。泉州晉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稱,曾主編過《武經總要》。
曾國藩: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澤(1839-1890):字頡剛,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群籍,通西文,好西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1878年)出任駐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軍衙門幫辦,旋為兵部左侍郎,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1887年著《中國先睡後醒論》,主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自。1856年起與太平天國軍作戰,1862年進圍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1875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1884年升任兩江總督。
曾運乾:湖南益陽人,音韻學家,曾歷任東北大學、中山大學、湖南大學教授,一生撰有《切韻五聲五十一紐考》、《喻母古讀考》及《尚書正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