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權

曾仲權

曾仲權(1987- ),湖北鹹豐人。復旦大學文藝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後,德國萊比錫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學者,台灣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訪問學者,先後師從張玉能教授、朱立元教授、朱志榮教授獲文學碩士、文學博士、文學博士後,先後跟隨梅家玲教授、倪梁康教授、丁國旗教授訪學,現為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徐州孟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規劃項目1項,主持江蘇省高校哲學社科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7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講本科生課程:文學理論、美學、後現代主義文學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漢字書法等;

主講研究生課程:藝術學理論。

主要研究方向:文藝學、美學、文化思想、藝術學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仲權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87年5月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職務:德國萊比錫大學訪問學者
  • 發表論文數目:40餘篇 
  • 籍貫:湖北鹹豐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人物簡介

曾仲權(1987- ),湖北鹹豐人。復旦大學文藝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後,德國萊比錫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訪問學者,台灣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訪問學者,先後師從張玉能教授、朱立元教授、朱志榮教授獲文學碩士、文學博士、文學博士後,先後跟隨梅家玲教授、倪梁康教授、丁國旗教授訪學,現為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徐州孟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規劃項目1項,主持江蘇省高校哲學社科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7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論點摘編,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講本科生課程:文學理論、美學、後現代主義文學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漢字書法等;
主講研究生課程:藝術學理論。
主要研究方向:文藝學、美學、文化思想、藝術學理論。

人物經歷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讀於湖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曾仲權
曾仲權
2010年9至2013年6月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張玉能教授獲文學碩士學位;
2013年7月至2013年9月,湖北省恩施州郵政管理局,國家公務員。
2013年9至2016年6月就讀於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藝學專業,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朱立元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漢學系交流訪學,2015年2月獲德國萊比錫大學東亞漢學系訪問學者憑證。
2018年7月25日至2019年1月24日,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訪問學者。

主要貢獻

近年來主持或參與的項目:
1、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美育思想史》(項目編號:15ZDB024),撰寫第五卷其中一章。
2、主持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哈貝馬斯公共空間理論視野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公共空間的結構轉型研究》(項目編號:2018SJA0953,經費1萬元)
3、主持江蘇師範大學博士學位教師科研基金項目:《胡塞爾圖像意識哲學視野下中國圖像藝術哲學建構研究——走向中國圖像藝術哲學“四象論”》(項目編號:17XLW012,經費10萬元)
近期發表的期刊論文:
(一)文學理論:
1、《地理空間轉向(Geospatial Turn)與地理空間批評(Geospatial Criticism)的譜系——晚近西學學術術語描述校正兼與陸揚先生商榷(上)》,《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CSSCI來源期刊集刊),2018年第2期,獨撰。
2、《地理空間轉向(Geospatial Turn)與地理空間批評(Geospatial Criticism)的譜系——晚近西學學術術語描述校正兼與陸揚先生商榷(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CSSCI來源期刊集刊),2019年第1期,獨撰。
(二)美學
1、《鮑姆嘉通美學的二重性和美學批評》,《江淮論壇》,(CSSCI來源期刊,北大核心)2014(4),第二作者(導師第一作者)。
2、《論孔子交往行為美學的獨特性及其歷史傳統和重要意義》,《雲南社會科學》, (CSSCI來源期刊,北大核心)2014(4),獨撰。
3、《六朝之理與六朝美學——一以張岱年先生論中國哲學之理的五個意謂為根據》,《內蒙古社會科學》, (CSSCI來源期刊,北大核心,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2014(6),獨撰。
4、《身體的意向性及其批判與“四象論”的提出——“四象論”與身體美學的現象學系列研究(一)》,《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大核心(按錄用時間),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2015(6),獨撰,ISSN:1671-6477。
5、《現象學時間性視野下身體美批判:從向死而在到避死無終——“四象論”與身體美學的現象學系列研究(二)》,《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北大核心)2015(1),獨撰。
6、《身體的空間性及其批判——“四象論”與身體美學的現象學系列研究(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大核心(按錄用時間),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2017,獨撰。
(三)文化思想研究:
1、《巫的分化共存論與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衍生進路》,《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2018年第6期,獨撰。
(四)高等教育:
1、《論優先支持民族自治地區高校更名工作的必要性、合法性及其重要意義——從<普通高等學校設定暫行條例>等高等教育法規檔案談起》.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獨撰,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北大核心。
2、《從“紅七條”到“紅十條”——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長效機制與“新常態”特徵》,《教師教育學報》,2019年第1期。
(五)理論譯文:
1、大衛·斯瓦格爾,著,曾仲權,譯:《意識形態與審美教育》,《美與時代》(SCD期刊),2019年第2期。
2、阿多諾,著,曾仲權,譯:《留聲機唱片的形式》,《中國美學研究》,2019年第2期。
獲獎情況:
2012年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
2012年華中師範大學“余家菊獎學金
2013年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
2013年10月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新生優秀獎學金
2014年11月獲中國教育部頒發復旦大學博士國家獎學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