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係

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係

《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係》是2019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係
  • 作者:曾仕強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1日
  • 頁數:254 頁
  • 開本:64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701776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於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台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社會反響強烈,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熱搜榜和百度熱點一度達到榜首,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不到一天就達到3.5億次,官方微信公眾號閱讀量極短時間就達到150萬以上。掌閱、愛奇藝、喜馬拉雅、懶人聽書、 蜻蜓等平台也給與了專欄重點推薦。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典珍藏版圖書。
《論語·學而篇》直接指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不孝敬父母的人、處理不好家庭關係的人,必然無情。
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孝經》有著深刻的研讀和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關係為要義,從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導引出孝治的觀念,更是將孝道擴大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強教授認為:天地是我們的根,父母是我們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飲水才會思源。
相信大家的煩惱、痛苦、恐懼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關係有關,希望你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穫,探索中國式家庭倫理關係,建立更加和諧、友愛的家庭。

作者簡介

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培訓屆泰斗級人物,《百家講壇》主講人。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著有《道德經的人生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家風:遺失的優秀傳統文化》《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

圖書目錄

第八章 第一節
真正的孝道是“有話直說”
大家一直不願意看見的事實就是“愚孝、愚忠”。《論語·里仁篇》記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是孔子的觀點,他覺得只要是人就難免會犯錯,但是犯了過錯就應該及時修正,同樣的過失不能重新再犯第二次。
我們常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對父母不能希望或苛求他們成為不會犯錯的完人。父母同樣是人,也一定會犯錯,身為子女的我們,縱然心裡明白他們錯了也不能對其加以指責。“不二過”的良好修養是“過則勿憚改”。
可是話說回來,盲目地順從父母的過錯,也必將陷父母於不義的境地。更有可能使父母身受牢獄之災,致使全家人都跟著惶恐不安,這便由不孝變成了“大不孝”。“幾諫”的意思是柔聲怡色的對其進行規勸。諫的用意,恰好與順相反。子女對父母進行規勸時,不能疾言厲色地據理力爭。
比諫更深一層的是“父有爭子”的“爭”,這個字含有“父母不聽便不停止”的意思。諫有產生良好效果的作用,因此父母自然願意接受 “孝道”。若是為人子女一勸再勸,父母還是堅決不予採納的時候,恰當時機的陽奉陰違,也不失為隨機應變的另一種方式。
實際拖延,但在表面上順從,等到時機成熟後再找一些理由予以應對。即使父母對你感到失望,只要免於招禍或受辱又能夠不損及健康,仍然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應變之法。當然陽奉陰違是一種不好的方式,但可以為了父母的聲譽將它當成例外看待,偶爾用幾次也未嘗不可,這也是不得已的“下下策”。假使苦苦哀求仍不能見效,
於是以拖、推、拉等方式期待著父母回心轉意,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凡事看情況,“有所可也有所不可,有所變也有所不變”,我們要做出當地當時最合乎義理的應變。子女不該有“反正我已經勸告過,父母仍然堅持,那我就順著他們的指示去做就是”,這樣的應付心態來對待父母是不妥的,畢竟父子之間的親情要濃於朋友之間的友情。對朋友我們可以點到為止、適可而止,對父母卻必須再三哀求,滿心期待著父母能及時醒悟。
法和理最大的差異,在於法是固定的、死的,很難應變;而理是活的,能應變、有彈性。凡事我們都可以“依據法令”,但應該“合理處置”。
意思是將“法”和“理”合起來思考,而不是分開解讀。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衡情論理然後進行合理地處置,才是最佳的抉擇。
當然我們不應該鼓勵“陽奉陰違”這樣的行為,但也不可以全部拋棄。有時合理地陽奉陰違,是可以產生良好的效果。但是“陽奉陰違”的動機必須純正,必須是為了父母的榮辱、利害和安全著想,並不包含其他的不良因素。
即使是這樣,也不應該經常使用,只能偶爾為之。若是失去父母的信任或是養成不良習慣,那便利少害多、得不償失了。
我們有《孝經》講孝道,可以表現出自己恭敬的孝心,這些也都可以放心地進行實踐。對於“孝順”我們必須特別提高警覺,不可順才不順,能順則順。若是實在沒有辦法,還有最後一種方法,那就是暫時躲著父母,讓父母知道子女已經非常為難而及時覺悟。
但是這種方法,必須要先考慮好父母的安全問題,絕對不可以因此而造成任何閃失,不然父母著急生病,便成了子女的不孝。
不義或義,便是不合理或合理,原本這兩點是不容易辨明的。有一次,曾子為了一件小事,被他的父親差點用大杖打死。孔子認為若是父親真的打死了兒子,就會“陷父於不義”,斥為大不孝之舉。告訴我們若“小杖則受,大杖則走”的道理。這件事不能通過法律規定,其大小也沒有固定的標準。
這就告訴我們:只要物、地、事、人、時有變動,那么我們判斷的標準也應該隨之調整。比如義和利常常是連在一起的,不需要勉強加以分隔,說“重利就不能求義,重義就不能求利”。
第三節
“五致、三不”的行孝法則
有五個要求,做到了便可稱得上是孝敬父母。
第一個,居則致其敬。日常起居,對父母應該保持尊崇的態度和心意,要恭恭敬敬。早上起床後,一定要向父母問安。說實話,中國人做事情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比如父母往生的時候,為什麼不可以直接將棺材釘起來,而是要等在棺材板釘上去之前,讓所有的親人圍繞著他們的遺體做最後的瞻仰?這是什麼道理?
父母往生的時候,家裡面所有的親戚都要到場,然後繞棺木一圈,就是為了看看父母有沒有異樣,比如身上有沒有傷,有沒有被毒死的現象,這才是瞻仰遺容的真正用意。你還以為是大家隨便晃一圈就完事了?沒有那么簡單的事。
子女心裡敬不敬自己的父母,可以從外表的態度、行為看出來,因此,我們不要怠慢父母,並且保持著和悅的臉色。我們講敬,外國人講愛。敬是理智的,比較容易持久;愛是感情的,很容易變化。
敬是能包括愛的,相反,愛卻不一定能包括敬。要想維持家庭長期的和諧安樂,敬比愛來得高明,也可靠得多。
第二個,養則致其樂。這裡我們說“養”就是錯誤的。對父母只能提“供養”,不能直接說“養”。對上叫供養,就是供養父母;對下叫養,比如養小孩。不能說供養我的兒子,別人聽到就會笑話你了。供養是什麼?就是“養之供其樂”。
供養父母時,要想方設法使父母感到快樂。不是說兒子升官發財了,回來就給父母臉色看,沒事就告誡父母:您老不用操心我的事情,我有我的辦法。這樣他們就不能身心愉快了,每個人都喜歡快樂,但是真正的快樂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孝道”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自己內心的感覺。就孝道而言,想挑戰人類的極限,除了極少數負有特殊任務的人外,其他人最好還是適可而止,要把握好做事情的分寸。
第三個,病則致其憂。父母生病要等同於自己生病,子女必須請最可靠、最好的醫師為其診治,並且時刻盡其憂慮的孝心,日夜伺候。沒有人願意照顧生病的老人,除了自己的親生孩子,任何人都不敢說百分之百地盡心照料。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