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內外的經濟學:胡懷國文集》內容簡介:文集向來是學術大家所為,筆者顯然不適合以文集的形式出版作品,不過,6年香港生活確實是一段特殊經歷,朋友們希望對此多些了解;同時,雖說筆者難言已進入學術殿堂,但學術研究畢竟是平生夙願,追求學術過程中亦偶有小得,願意就此同朋友們交流心得。故而,筆者更願意讀者朋友,把這些文章視為筆者在香港工作生活期間的“觀察日記”,以及追逐“學問”夢想過程中的“讀書筆記”。
基本介紹
- 書名:書齋內外的經濟學:胡懷國文集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頁數:397頁
- 開本:16
- 品牌:經濟科學出版社
- 作者:胡懷國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100547, 978751410054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書齋內外的經濟學:胡懷國文集》是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第一卷 國際金融危機面面觀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的蛻變(2007年8月)
貿易戰新殺手鐧:安全標準(2007年8月)
中國股市正在步日本後塵?(2007年9月)
伯南克減息:市場挾持VS暗度陳倉(2008年2月)
越南危機的外部衝擊與內部因素(2008年6月)
金融海嘯觸發“國家破產”危機(2008年10月)
出口急跌打擊亞洲外向型經濟體(2009年2月)
債務危機籠罩東歐(2009年3月)
避稅天堂為何成為富國“眼中釘”?(2009年4月)
金融海嘯重塑世界汽車業格局(2009年4月)
誰來為龐大的財政赤字買單?(2009年5月)
貿易保護主義:暗潮洶湧難成氣候(2009年10月)
第二卷 內地財經熱點探析
解讀中國經濟奇蹟
——寫在新中國成立55周年之際(2004年9月)
兩個“萬億美元”的喜與憂(2004.年10月)
美國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逆差規模(2005年3月)
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多方博弈(2005年4月)
“中國製造”對世界經濟貢獻巨大(2007年8月)
中央企業步人全面整合期(2007年10月)
北京奧運投資及收入將創歷史新高(2008年7月)
諾獎得主解讀“中國奇蹟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2008年10月)
中國開啟地方政府發債大門(2009年3月)
如何看待中央與地方GDP差異(2009年4月)
內地創業板:“首日爆炒”的瘋狂與理性(2009年11月)
內地“加薪潮”背後的深層原因(2010年6月)
第三卷 香港社會經濟解讀
香港經濟已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和沙士衝擊的陰影(2004年7)
邵逸夫獎:彌補諾獎缺憾,彰顯中國實力(2004年9月)
真正的民主具有寬容精神(2004年10月)
評董建華特首2005年《施政報告》(2005年1月)
揭開經濟自由排名的面紗(2005年1月)
香港自由經濟下的財政貨幣政策(2005年2月)
評唐英年2005~2006年度財政預算案(2005年3月)
解決失業問題不應以犧牲比較優勢為代價(2005年9月)
評行政長官曾蔭權首份《施政報告》(2005年10月)
香港正式推出存款保障計畫(2006年10月)
人民幣加速升值,港幣何去何從?(2006年12月)
香港金融高層大換班(2009年6月)
第四卷 經濟學大師的智慧
斯蒂格利茨對新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的貢獻(2001年)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及其套用(2002年)
卡尼曼和史密斯對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的貢獻(2003年)
赫爾普曼對新貿易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的貢獻(2003年)
恩格爾和格蘭傑對經濟計量學的貢獻(2003年)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對動態總量經濟學的貢獻(2004年)
第五卷 經濟思想史研究
斯密思想體系的一致性
——“斯密問題”略論(1999年)
對斯密研究方法的評價與新評價(1999年)
斯密分工理論及後世的爭論
——兼論《國富論》第一篇與第五篇的“矛盾”(1999年)
從李嘉圖學派解體看古典經濟學價值論的嬗變(1998年)
價值與價格:歷史的考察(1998年)
對我國經濟學說史研究現狀的思考(1998年)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
——我國經濟學研究的世紀末回眸(1999年)
一部值得推介的經濟思想史教科書(2010年)
第六卷 經濟學讀書筆記
亞當·斯密的理論體系(1998年)
從新古典增長到內生增長:基本分析框架(2002年)
人文發展的理論框架與經驗套用
——基於阿馬蒂亞·森能力方法的考察(2003年)
附雜文選錄
梁啓超論中國群治不進之根由(2002年10月)
香港應該捍衛什麼樣的核心價值(2004年6月)
爆竹聲中的文化幻覺(2006年2月)
都是GDP惹的禍(2010年1月7日)
令人困惑的香港人才問題(2010年3月25日)
觀新版三國,侃經濟人生(2010年6月3日)
在韓生活的尷尬事(2010年7月10日)
中韓圖書館二三事(2010年10月2日)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的蛻變(2007年8月)
貿易戰新殺手鐧:安全標準(2007年8月)
中國股市正在步日本後塵?(2007年9月)
伯南克減息:市場挾持VS暗度陳倉(2008年2月)
越南危機的外部衝擊與內部因素(2008年6月)
金融海嘯觸發“國家破產”危機(2008年10月)
出口急跌打擊亞洲外向型經濟體(2009年2月)
債務危機籠罩東歐(2009年3月)
避稅天堂為何成為富國“眼中釘”?(2009年4月)
金融海嘯重塑世界汽車業格局(2009年4月)
誰來為龐大的財政赤字買單?(2009年5月)
貿易保護主義:暗潮洶湧難成氣候(2009年10月)
第二卷 內地財經熱點探析
解讀中國經濟奇蹟
——寫在新中國成立55周年之際(2004年9月)
兩個“萬億美元”的喜與憂(2004.年10月)
美國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逆差規模(2005年3月)
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多方博弈(2005年4月)
“中國製造”對世界經濟貢獻巨大(2007年8月)
中央企業步人全面整合期(2007年10月)
北京奧運投資及收入將創歷史新高(2008年7月)
諾獎得主解讀“中國奇蹟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2008年10月)
中國開啟地方政府發債大門(2009年3月)
如何看待中央與地方GDP差異(2009年4月)
內地創業板:“首日爆炒”的瘋狂與理性(2009年11月)
內地“加薪潮”背後的深層原因(2010年6月)
第三卷 香港社會經濟解讀
香港經濟已擺脫亞洲金融危機和沙士衝擊的陰影(2004年7)
邵逸夫獎:彌補諾獎缺憾,彰顯中國實力(2004年9月)
真正的民主具有寬容精神(2004年10月)
評董建華特首2005年《施政報告》(2005年1月)
揭開經濟自由排名的面紗(2005年1月)
香港自由經濟下的財政貨幣政策(2005年2月)
評唐英年2005~2006年度財政預算案(2005年3月)
解決失業問題不應以犧牲比較優勢為代價(2005年9月)
評行政長官曾蔭權首份《施政報告》(2005年10月)
香港正式推出存款保障計畫(2006年10月)
人民幣加速升值,港幣何去何從?(2006年12月)
香港金融高層大換班(2009年6月)
第四卷 經濟學大師的智慧
斯蒂格利茨對新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的貢獻(2001年)
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及其套用(2002年)
卡尼曼和史密斯對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的貢獻(2003年)
赫爾普曼對新貿易理論和新增長理論的貢獻(2003年)
恩格爾和格蘭傑對經濟計量學的貢獻(2003年)
基德蘭德和普雷斯科特對動態總量經濟學的貢獻(2004年)
第五卷 經濟思想史研究
斯密思想體系的一致性
——“斯密問題”略論(1999年)
對斯密研究方法的評價與新評價(1999年)
斯密分工理論及後世的爭論
——兼論《國富論》第一篇與第五篇的“矛盾”(1999年)
從李嘉圖學派解體看古典經濟學價值論的嬗變(1998年)
價值與價格:歷史的考察(1998年)
對我國經濟學說史研究現狀的思考(1998年)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
——我國經濟學研究的世紀末回眸(1999年)
一部值得推介的經濟思想史教科書(2010年)
第六卷 經濟學讀書筆記
亞當·斯密的理論體系(1998年)
從新古典增長到內生增長:基本分析框架(2002年)
人文發展的理論框架與經驗套用
——基於阿馬蒂亞·森能力方法的考察(2003年)
附雜文選錄
梁啓超論中國群治不進之根由(2002年10月)
香港應該捍衛什麼樣的核心價值(2004年6月)
爆竹聲中的文化幻覺(2006年2月)
都是GDP惹的禍(2010年1月7日)
令人困惑的香港人才問題(2010年3月25日)
觀新版三國,侃經濟人生(2010年6月3日)
在韓生活的尷尬事(2010年7月10日)
中韓圖書館二三事(2010年10月2日)
序言
2004年6月~2010年5月,筆者因工作關係在香港生活了近6年,期間斷斷續續寫作了數百篇小文章,大部分未曾出現於中國內地。返京後,在朋友們的期待和鼓勵下,從中挑選了部分文章,結集出版,呈奉給內地讀者朋友。
文集向來是學術大家所為,筆者顯然不適合以文集的形式出版作品,不過,6年香港生活確實是一段特殊經歷,朋友們希望對此多些了解;同時,雖說筆者難言已進入學術殿堂,但學術研究畢竟是平生夙願,追求學術過程中亦偶有小得,願意就此同朋友們交流心得。故而,筆者更願意讀者朋友,把這些文章視為筆者在香港工作生活期間的“觀察日記”,以及追逐“學問”夢想過程中的“讀書筆記”。
筆者素愛讀書。竊認為,人生是個偶然事件,多看一眼是一眼。自己的眼睛,畢竟受限於時間、空間,而書籍則是千百年來“有心人”對社會人生的觀察思考,棄之豈不可惜。再者,讀書實際上是跨越時空的“交友”,且這些朋友呼之即來(翻開書)、揮之即去(合上書),擇友由我,兼具耐心,間或可覓同道知己,如此人生豈不美哉!
到香港後,筆者卻發現,讀書(包括寫作)原來是件極為奢侈的事。赴港之前,不論身在何處,總會隨身帶一本書,所謂良友相伴,如此才心安理得;有空就翻翻,三兩天總能讀一本;到港以後,工作生活節奏突然加快,全球財經熱點環環相扣、時時轉換,再難有淡泊恬靜之優雅,兼睡眠嚴重不足,何談清茶一杯夜讀書。
文集向來是學術大家所為,筆者顯然不適合以文集的形式出版作品,不過,6年香港生活確實是一段特殊經歷,朋友們希望對此多些了解;同時,雖說筆者難言已進入學術殿堂,但學術研究畢竟是平生夙願,追求學術過程中亦偶有小得,願意就此同朋友們交流心得。故而,筆者更願意讀者朋友,把這些文章視為筆者在香港工作生活期間的“觀察日記”,以及追逐“學問”夢想過程中的“讀書筆記”。
筆者素愛讀書。竊認為,人生是個偶然事件,多看一眼是一眼。自己的眼睛,畢竟受限於時間、空間,而書籍則是千百年來“有心人”對社會人生的觀察思考,棄之豈不可惜。再者,讀書實際上是跨越時空的“交友”,且這些朋友呼之即來(翻開書)、揮之即去(合上書),擇友由我,兼具耐心,間或可覓同道知己,如此人生豈不美哉!
到香港後,筆者卻發現,讀書(包括寫作)原來是件極為奢侈的事。赴港之前,不論身在何處,總會隨身帶一本書,所謂良友相伴,如此才心安理得;有空就翻翻,三兩天總能讀一本;到港以後,工作生活節奏突然加快,全球財經熱點環環相扣、時時轉換,再難有淡泊恬靜之優雅,兼睡眠嚴重不足,何談清茶一杯夜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