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思(生卒年不詳),人稱臨安鬻書人。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時官成忠郎、國史實錄院秘書省搜訪,著有《
書苑菁華》、《
書小史》、《
海棠譜》、《
小字錄》、《
寶刻叢編》等,旁搜博證,用力甚勤。
書籍簡介
所收凡三十二類,共一百六十餘篇。篇目為:
卷一、卷二“書法”上、下,收《秦漢魏四朝用筆法》、晉衛夫人《筆陣圖》、王右軍《筆陣圖》等十一篇;
卷三“書勢”收晉衛恆《四體書傳並書勢》、索靖《草書勢》;“書狀”收晉中書令王珉《行書狀》、梁武帝《草書狀》;“書體”收韋續《五十六種書並序》、成公綏《隸書體》;“書旨”收唐虞世南《書旨述》;卷四“書品”收梁庾肩吾《書品論》、唐李嗣真《書後品》;
卷五“書評”收梁武帝《評書》、梁袁昂《古今書評》和《唐人評書》;“書議”、“書估”收唐張懷瓘所著《書議》、《書估》;卷六“書斷”收唐張懷瓘《十體書斷》;
卷七“書錄”收唐張懷瓘《二王等書錄》、《唐朝敘書錄》、唐韋述《敘書錄》、唐盧元卿《法書錄》;
卷八“書譜”收唐孫過庭《書譜》;“書名”收羊欣《古人能書人名》;
卷九、卷十“書賦”收竇《述書賦》、竇蒙《五言題此賦》及《(述書賦)語例字格》;
卷十一“書論”上收後漢趙壹《非草書說》、晉王右軍《自論書》、南齊王僧虔、梁庾元威、唐徐浩等《論書》、唐張懷瓘《文字論》;
卷十二“書論”下收唐張懷瓘《六體書論》、蔡希綜《法書論》、張懷瓘《書藥石論》;
卷十三“書記”收唐何延之《蘭亭記》、褚河南《樂毅論》、徐浩《古蹟記》、崔備《壁書飛白蕭字記》、張弘靖《蕭齋記》、唐太宗《飛白書記》及韓愈《科斗書後記》;
卷十四“書表”收後魏江式《論書表》、宋虞龢《論書表》;“書啟”收南齊王僧虔《答太祖論書啟》、梁蕭子云《啟》、陶隱居《與梁武帝論書啟》等四篇;
卷十五“書啟”收梁武帝《答陶隱居書》等四篇和陶隱居《論書啟》、梁簡文帝《答江東王上王羲之書啟》、梁元帝《上東宮古蹟啟》、庾肩吾《謝東宮古蹟啟》、顧野王《上玉篇答》;“書箋”收唐李嶠《為鳳閣侍郎王方慶上書法箋表》、《為王相請改六書箋表》;“書判”收《字詁判》、《署書題閣判》、《學書判》、《傭書判》、《丹書判》等;
卷十六“書”收漢許沖《上說文解字書》、唐李陽冰《上採訪李大夫書“書序”收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唐顏元孫《乾祿字書·序》、張參《五經文字·序》、賈躭《說文字源·序》、唐玄度《九經字樣·序》、林韞《撥鐙序》、後蜀林罕《字源偏旁小說·序》;
卷十七“書歌”收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李白《贈懷素草書歌》等四十一首;
卷十八“書銘”收晉劉邵《飛白書勢銘》、宋鮑照《飛白書勢銘》、唐陸龜蒙《書銘》;“書贊”收唐李約壁書《飛白蕭字贊》、唐權德輿秘閣《五絕圖賀監草書贊》、《筆意贊》;“書敘”收唐懷素《自敘》、韓愈《送高閒上人敘》、沈亞之《草書送山人王傳敘》;“書傳”收晉王羲之《筆勢傳》、《羲之別傳》、《唐僧懷素傳》;
卷十九“書訣”收蔡邕《九勢八訣》、白雲先生《書訣》、唐太宗《筆法訣》、唐盧雋《臨池妙訣》;“書意”收梁武帝《觀锺繇書法十二意》、唐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字書優劣體意》;“書志”收宋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唐舒元輿《玉筋篆志》;
卷二十“雜著”收晉楊泉《草書賦》、齊王僧虔《書賦》等十五篇。
文末自跋云:“夫學
先賢聖書,實難為意氣,先知筆理,粗會旨歸。行行皆有活法,字字盡如生動。師資相契,血脈相傳,其理淵澄,不可具載。”可見其意主宏博,但選擇欠精,編次叢雜,未免疏舛。如序古無作敘者,因蘇軾避其家諱而改之,本非二體,昌黎集內所載皆序而非敘。但《菁華》卻列序、敘為二日,且以《韓愈送高閒上人》篇載人敘中,似無根據。《晉書·王羲之傳》即屬“傳贊”之流,而作者別題作《書王羲之傳後》,並列於“雜著”之中。梁武帝《答陶隱居論書》,應屬“書論”之作,但卻歸人“書啟”之類,這些皆為體制不夠嚴密。
然而,自唐以來,惟張彥遠《
法書要錄》、韋續《
墨藪》兼采群言,而篇帙無多,未為賅備。其裒錄諸家諸言,薈萃編排,以資綜合考訂,實始於是編。且欽定《佩文齋
書畫譜》中“論書”一門,多採用此著。雖然其規模草創,內容不及後來之精密,但是《四庫提要》所謂“大輅肇自椎輪,層冰成於積水,其造始之功,則亦不可泯滅”之評語,理應得到公認。尤其是不少古代珍貴的書學原始資料得以歸類保存和傳播,因此,在學術上,仍然很有參考和借鑑等實用價值。唯在引證具體材料來源時,需多加考察、分析而已。
版本
傳世有汪氏振綺堂刊本、明鈔本、張金吾有舊鈔本、八千卷樓有精鈔本、明臥雲山房鈔本、《翠琅殲館叢書》本、《述古叢鈔》本、《四庫全書》本、《藏修堂叢書》本,以及掃葉山房石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