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記

更衣記

彗星經天般驚鴻一瞥的天才女作家張愛玲,是在小說和散文兩個領域都取得獨樹一幟的巨大成就的極少數二十世紀中國大作家之一。《更衣記》在其散文名作中,她以爐火純青的獨特語言,言簡意賅地描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時裝流變,寄以深切的人性感慨和對時尚的絕妙譏諷。(《私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更衣記
  • 作者張愛玲
  • 文體:散文名作
  • 內容:描述了二十世紀中國時裝流變
全文如下,張愛玲簡介,《更衣記》雙重美學品格論析,雙重美學品格,發掘隱伏在細節事件背後的理性晶體,機警、幽默、感傷、諷刺,參考資料,服飾發展歷史沿革,

全文如下

如果當初世代相傳的衣服沒有大批賣給收舊貨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曬衣裳,該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罷。你在竹竿與竹竿之間走過,兩邊攔著綾羅綢緞的牆--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宮室里發掘出來的甬道。你把額角貼在織金的花繡上。太陽在這邊的時候,將金線曬得滾燙,然而現在已經冷了。從前的人吃力地過了一輩子,所作所為,漸漸蒙上了灰塵;子孫晾衣裳的時候又把灰塵給抖了下來,在黃色的太陽里飛舞著。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我們不大能夠想像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滿清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麼時裝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不覺得厭煩。開國的時候,因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裝還保留著顯著的明代遺風。從十七世紀中葉直到十九世紀末,流行著極度寬大的衫褲,有一種四平八穩的沉著氣象。領圈很低,有等於無。穿在外面的是“大襖”。在非正式的場合,寬了衣,便露出“中襖”。“中襖”裡面有緊窄合身的“小襖”,上床也不脫去,多半是妖媚的桃紅或水紅。三件襖子之上又加著“雲肩背心”,黑鍛寬鑲,盤著大雲頭。削肩,細腰,平胸,薄而小的標準美女在這一層層衣衫的重壓下失蹤了。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過是一個衣架子罷了。中國人不贊成太觸目的女人。歷史上記載的聳人聽聞的美德--譬如說,一隻骼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將它砍掉--雖然博得普遍的讚嘆,知識階級對之總隱隱地覺得有點遺憾,因為一個女人不該吸引過度的注意;任是鐵錚錚的名字,掛在千萬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氣里生了銹。女人要想出眾一點,連這樣堂而皇之的途徑都有人反對,何況奇裝異服,自然那更是傷風敗俗了。
更衣記(張愛玲經典散文)更衣記(張愛玲經典散文)
出門時褲子上罩的裙子,其規律化更為徹底。通常都是黑色,逢著喜慶年節,太太穿紅的,姨太太穿粉紅。寡婦系黑裙,可是丈夫過世多年之後,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裙上的細褶是女人的儀態最嚴格的試驗。家教好的姑娘,蓮步姍姍,百褶裙雖不至於紋絲不動,也只限於最輕微的搖顫。不慣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來便予人以驚風駭浪的印象。更為苛刻的是新娘的紅裙,裙腰垂下一條條半寸來寬的飄帶,帶端繫著鈴。行動時只許有一點隱約的叮噹,像遠山上寶塔上的風鈴。晚至一九二○年左右,比較瀟灑自由的寬褶裙入時了,這一類的裙子方才完全廢除。
穿皮子,更是禁不起一些出入,便被目為暴發戶。皮衣有一定的季節,分門別類,至為詳盡。十月里若是冷得出奇,穿三層皮是可以的,至於穿什麼皮,那卻要顧到季節而不曾顧到天氣了。初冬穿“小毛”,如青種羊,紫羔,珠羔;然後穿“中毛”,如銀鼠,灰鼠,灰脊,狐腿,甘肩,倭刀;隆冬穿“大毛”,--白狐,青狐,西狐,玄狐,紫貂。“有功名”的人方能穿貂。中下等階級的人以前比現在富裕得多,大都有一件金銀嵌或羊皮袍子。
姑娘們的“昭君套”為陰森的冬月添上點色彩。根據歷代的圖畫,昭君出塞所戴的風兜是愛斯基摩氏的,簡單大方,好萊塢明星仿製者頗多。中國十九世紀的“昭君套”卻是顛狂冶艷的,-一頂瓜皮帽,帽沿圍上一圈皮,帽頂綴著極大的紅絨球,腦後垂著兩根粉紅緞帶,帶端綴著一對金印,動輒相擊作聲。對於細節的過分的注意,為這一時期的服裝的要點。現代西方的時裝,不必要的點綴品未嘗不花樣多端,但是都有個目的--把眼睛的藍色發揚光大起來,補助不發達的胸部,使人看上去高些或矮些,集中注意力在腰肢上,消滅臀部過度的曲線……古中國衣衫上的點綴品卻是完全無意義的,若說它是純粹裝飾性質的罷,為什麼連鞋底上也滿布著繁縟的圖案呢?鞋的本身就很少在人前漏臉的機會,別說鞋底了。高底的邊緣也充塞著密密的花紋。
襖子有“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之別,鑲滾之外,下擺與大襟上還閃爍著水銀盤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釘著名喚“闌乾”的絲質花邊,寬約七寸,挖空鏤出福壽字樣。這裡聚集了無數小小的有趣之點,這樣不停地另生枝節,放恣,不講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費了精力,正是中國閒階級一貫的態度。惟有世上最清閒的國家裡最閒的人,方才能夠領略到這些細節的妙處。製造一百種相仿而不犯重的圖案,固然需要藝術與時間;欣賞它,也同樣地煩難。古中國的時裝設計家似乎不知道,一個女人到底不是大觀園。太多的堆砌使興趣不能集中。我們的時裝的歷史,一言以蔽之,就是這些點綴品的逐漸減去。
當然事情不是這么簡單。還有腰身大小的交替盈蝕。第一個嚴重的變化發生在光緒三十二三年。鐵路已經不這么稀罕了,火車開始在中國人的生活里占一重要位置。諸大商港的時新款式迅速地傳入內地。衣褲漸漸縮小,“闌乾”與闊滾條過了時,單剩下一條極窄的。扁的是“韭菜邊”,圓的是“燈果邊”,又稱“線香滾”。在政治動亂與社會不靖的時期--譬如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時髦的衣服永遠是緊匝在身上,輕捷俐落,容許劇烈的活動,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因為衣褲過於緊小,肘彎膝蓋,筋骨接榫處非得開縫不可。中國衣服在革命醞釀期間差一點就脹裂開來了。“小皇帝”登基的時候,襖子套在人身上象刀鞘。
中國女人的緊身背心的功用實在奇妙--衣服再緊些,衣服底下的肉體也還不是寫實派的作風,看上去不大象個女人而象一縷詩魂。
長襖的直線延至膝蓋為止,下面虛飄飄垂下兩條窄窄的褲管,似腳非腳的金蓮抱歉地輕輕踏在地上。鉛筆一般瘦的褲腳妙在給人一種伶仃無告的感覺。在中國詩里,“可憐”是“可愛”的代名詞。男子向有保護異性的嗜好,而在青黃不接的過渡時代,顛連困苦的生活情形更激動了這種傾向。寬袍大袖的,端凝的婦女現在發現太福相了是不行的,做個薄命的人反倒於她們有利。那又是一個各趨極端的時代。政治與家庭制度的缺點突然被揭穿。年輕的知識階級仇視著傳統的一切,甚至於中國的一切。保守性的方面也因為驚恐的緣故而增強了壓力。神經質的論爭無日不進行著,在家庭里,在報紙上,在娛樂場所。連塗脂抹粉的文明戲演員,姨太太們的理想戀人,也在戲台上向他的未婚妻借題發揮,討論時事,聲淚俱下。一向心平氣和的古國從來沒有如此騷動過。在那歇斯底里的氣氛里,“元寶領”這東西產生了--高得與鼻尖平行的硬領,像緬甸的一層層疊至尺來高的金屬項圈一般,逼迫女人們伸長了脖子。這嚇人的衣服與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稱,頭重腳輕,無均衡的性質正象徵了那個時代。民國初建立,有一時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氣象。大家都認真相信盧騷的理想化的人權主義。學生們熱誠擁護投票制度,非孝,自由戀愛。甚至於純粹的精神戀愛也有人實驗過,但似乎不會成功。時裝上也顯出空前的天真,輕快,愉悅。“喇叭管袖子”飄飄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襖腰部極為緊小。上層階級的女人出門系裙,在家裡只穿一條齊膝的短褲,絲襪也只到膝為止,褲與襪的交界處偶然也大膽地暴露了膝蓋,存心不良的女人往往從襖底垂下挑撥性的長而寬的淡色絲質的褲帶,帶端飄著排穗。民國初年的時裝,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領減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時候也有。領口挖成圓形,方形,雞心形,金剛鑽形。白色絲質圍巾四季都能用。白絲襪腳跟上的黑繡花,象蟲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交際花與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鏡以為美的。舶來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見一斑。軍閥來來去去,馬蹄後飛沙走石,跟著他們自己的官員,政府,法律,跌跌絆絆趕上去的時裝,也同樣的千變萬化。短襖的下擺忽而圓,忽而尖,忽而六角形。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寶一般,沒有年紀的,隨時可以變賣,然而在民國的當鋪里不復受歡迎了,因為過了時就一文不值。
時裝的日新月異並不一定表現活潑的精神與新穎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滯;由於其他活動範圍內的失敗,所有的創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區域裡去。在政治混亂期間,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長袍。發源於滿洲的旗裝自從旗人入關之後一直與中土的服裝並行著的,各不相犯,旗下的婦女嫌她們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較嫵媚的襖褲,然而皇帝下詔,嚴厲禁止了。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在中國,自古以來女人的代名詞是“三綹梳頭,兩截穿衣。”一截穿衣與兩截穿衣是很細微的區別,似乎沒有什麼不公平之處,可是一九二○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心。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實際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政治上,對內對外陸續發生的不幸事件使民眾灰了心。青年人的理想總有支持不了的一天。時裝開始緊縮。喇叭管袖子收小了。一九三o年,袖長及肘,衣領又高了起來,往年的元寶領的優點在它的適宜的角度,斜斜地切過兩腮,不是瓜子臉也變了瓜子臉,這一次的高領卻是圓筒式的,緊抵著下頷,肌肉尚未鬆弛的姑娘們也生了雙下巴。
當時歐美流行著的雙排鈕扣的軍人式的外套正和中國人悽厲的心情一拍即合。然而恪守中庸之道的中國女人在那雄赳赳的大衣底下穿著拂地的絲絨長袍,袍叉開到大腿上,露出同樣質料的長褲子,褲腳上閃著銀色花邊。衣服的主人翁也是這樣的奇異的配答,表面上無不激烈地唱高調。骨子裡還是唯物主義者。近年來最重要的變化是衣袖的廢除。(那似乎是極其艱難危險的工作,小心翼翼地,費了二十年的工夫方才完全剪去。)同時衣領矮了,袍身短了,裝飾性質的鑲滾也免了,改用盤花鈕扣來代替,不久連鈕扣也被捐棄了,改用嵌鈕。總之,這筆賬完全是減法--所有的點綴品,無論有用沒用,一概剔去。剩下的只有一件緊身背心,露出頸項、兩臂與小腿。現在要緊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雲托月忠實地將人體輪廓曲曲勾出。革命前的裝束卻反之,人屬次要,單只注重詩意的線條,於是女人的體格公式化,不脫衣服,不知道她與她有什麼不同。
我們的時裝不是一種有計畫有組織的實業,不比在巴黎,幾個規模宏大的時裝公司如Lelong’sSchiaparelli’s,壟斷一切,影響及整個白種人的世界。我們的裁縫卻是沒主張的。公眾的幻想往往不謀而合,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洪流。裁縫只有追隨的份兒。因為這緣故,中國的時裝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
究竟誰是時裝的首創者,很難證明,因為中國人素不尊重著作權,而且作者也不甚介意,既然抄襲是最隆重的讚美。最近入時的半長不短的袖子,又稱“四分之三袖”,上海人便說是香港發起的,而香港人又說是上海傳來的,互相推諉,不敢負責。一雙袖子翩翩歸來,預兆形式主義的復興。最新的發展是向傳統的一方面走,細節雖不能恢復,輪廓卻可儘量引用,用得活泛,一樣能夠適應現代環境的需要。旗袍的大襟採取圍裙式,就是個好例子,很有點“三日入廚下”的風情,耐人尋味。
男裝的近代史較為平淡。只一個極短的時期,民國四年至八九年,男人的衣服也講究花哨,滾上多道的如意頭,而且男女的衣料可以通用,然而生當其時的人都認為那是天下大亂的怪現狀之一。目前中國人的西裝,固然是謹嚴而黯淡,遵守西洋紳士的成規,即使中裝也長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裡面打滾,質地與圖案也極單調。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單憑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願意做一個男子。衣服似乎是不足掛齒的小事。
劉備說過這樣的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夠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有個西方作家(是蕭伯納么?)曾經抱怨過,多數女人選擇丈夫遠不及選擇帽子一般的聚精會神,慎重考慮。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直到十八世紀為止,中外的男子尚有穿紅著綠的權利。男子服色的限制是現代文明的特徵。不論這在心理上有沒有不健康的影響,至少這是不必要的壓抑。文明社會的集團生活里,必要的壓抑有許多種,似乎小節上應當放縱些,作為補償。有這么一種議論,說男性如果對於衣著感到興趣些,也許他們會安分一點,不至於千方百計爭取社會的注意與讚美,為了造就一己的聲望,不惜禍國殃民。若說只消將男人打扮得花紅柳綠的,天下就太平了,那當然是笑話。大紅蟒衣裡面戴著繡花肚兜的官員,照樣會淆亂朝綱。但是預言家威爾斯的合理化的烏托邦裡面的男女公民一律穿著最鮮艷的薄膜質的衣褲,斗篷,這倒也值得做我們參考的資料。
更衣記(張愛玲經典散文)內容更衣記(張愛玲經典散文)內容
因為習慣上的關係,男子打扮得略略不中程式,的確看著不順眼,中裝上加大衣,就是一個例子,不如另加上一件棉袍或皮袍來得妥當,便臃腫些也不妨。有一次我在電車上看見一個年輕人,也許是學生,也許是店伙,用米色綠方格的兔子呢制了太緊的袍,腳上穿著女式紅綠條紋短襪,嘴裡銜著別致的描花假象牙菸斗,菸斗里並沒有煙。他吮了一會,拿下來把它一截截拆開了,又裝上去,再送到嘴裡吮,面上頗有得色。乍看覺得可笑,然而為什麼不呢,如果他喜歡?……秋涼的薄暮,小菜場上收了攤子,滿地的魚腥和青白色的蘆粟的皮與渣。一個小孩騎了腳踏車衝過來,賣弄本領,大叫一聲,放鬆了扶手,搖擺著,輕倩地掠過。
在這一剎那,滿街的人都充滿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罷?

張愛玲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煐,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著有《傳奇》、《流言》,有《張愛玲文集》印行。

《更衣記》雙重美學品格論析

1942年,張愛玲在英文雜誌《二十世紀》月刊上發表了散文《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後重寫成中文,名為《更衣記》,刊於1943年12月的《古今》上,1945年收入散文集《流言》中,全文五千餘字,記錄了中國時裝三百年來的變化。厚重的民族文化積澱及獨特的生活閱歷賦於張愛玲散文一股強烈而獨特的文化氣息,古典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西方現代意識的雙重滲透,使《更衣記》具備了雙重美學品格。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切把握與揚棄,使張愛玲的服飾美學思想充滿了濃厚的文化內涵。

雙重美學品格

對東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切領悟賦予了張愛玲服飾美學思想以雙重美學品格。
東西方文化的衝突是現代作家共同面臨的課題,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是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對此深切的領悟賦予了張愛玲作品以雙重美學品格。
①兼用東西方兩種文化視點,而能一語中的,這使張愛玲的服飾美學思想顯示出更令人信服的文化內涵。
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和變化影響極深。就其文化內涵而言,儒家思想中的“禮”的觀念已滲透到穿衣戴帽的許多細節中,尤其是上層社會,無論是“君子”還是貴婦的服飾,無一不受這種觀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對服飾的影響更為顯著。張愛玲對此觀察與體會得相當敏銳。
這些服飾上的規矩與民俗文化息息相關,是中國古代服飾的獨特風貌,對清代仕女服飾至民初服裝文化頗有參考價值,張愛玲的散文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風俗錄。
在《更衣記》中,張愛玲本著對人性的興趣,和對民族性和風俗民情的特殊了解,從談服飾入手,來表現中國人的普遍性格:
與其說張愛玲在談服飾不如說她談的是中國人的民族性。在《更衣記》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張愛玲濃厚的追求“個性化”的服飾情結,或者也可以說,這是張愛玲在此文中有意無意中所做的一個“文眼”:
在這一剎那,滿街的人都充滿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罷了?
追求服飾的自由,追求一種“無所顧忌”的自在人生,這在張愛玲的許多散文中都有體現。受過東西方文化浸染的張愛玲在其服飾美學思想中體現的這種雙重美學品格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本色”的張愛玲。

發掘隱伏在細節事件背後的理性晶體

發掘隱伏在細節事件背後的理性晶體,給讀者展開一片思想的家園。
張愛玲既有獨特、敏銳的感性觀察力,又有獨特、清醒的理性。她的散文差不多成了智慧的凝聚與發現,充滿近乎神秘的哲思意味,閃爍著理性的波光。她總能在讀者面前展開一片思想的家園,但這又不是有意為之,這些知性沉思是性靈之河的流淌中不時露出的一些理性的石子。在《更衣記》中張愛玲對服飾的存在形態進行深邃的哲學思考,它賦予人的已不再是情感的震撼,而是理智的啟迪。
這種衣領根本不可恕。可是它象徵了十年前那種理智化的淫逸的空氣--直挺挺的衣領遠遠隔開了女神似的頭與下面的豐柔的肉身。這兒有諷刺,有絕望後的狂笑。
張愛玲對人對事看得太透太入骨,說起話來擲地有聲,不留餘地她能超越具象化的描寫,自然地發掘隱伏在細節事件背後的理性晶體,給讀者展開一片思想的家園,使讀者獲得智慧的頓悟與提升。她讓讀者對兼具形象描摹與啟人心智功能的文章化境有了更深層的理解,這也是她所有散文的一種審美趨向。可以說,張愛玲的某些散文已成為人類知性和個人經驗的結晶,她那種對人類、民俗等析理奧妙的探尋常使作品流露出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味。“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罷?”一句輕輕的話語便詮釋了她的美學觀念,又使其散文超越了題材上的通俗和凡常,顯露出其析理深度,給人以警醒和啟示。

機警、幽默、感傷、諷刺

機敏、富麗地設色用詞,兼具“機警、幽默、感傷、諷刺”的特點
《更衣記》的語言風格同張愛玲大部分散文一樣,感覺豐盈,浮想聯翩,韻味盎然,機敏、富麗地設色用詞,深具民族風味,同時也吸收了英國小品文機智幽默的特點。張愛玲被公認為是語言鍊金師,一個個絕妙的譬喻,常令人讚嘆不已。
這些輕鬆隨便灰諧風趣的句子,這些絕妙的比喻,在張愛玲散文中隨處可見,突現了張愛玲散文語言“機警、幽默、感傷、諷刺”的特點。
張愛玲還喜歡套用現成的詩句、俗語、諺語,並認為是中國人語言中重要的纖維。“衣服似乎是不足掛齒的小事。劉備說過這樣的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如果女人能夠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在中國,自古以來女人的代名詞是‘三綹梳頭,兩截穿衣’。”這些民族色彩濃厚的語句,被張愛玲信手拈來,運用得恰到好處。正如余彬所說:“她的散文顯然比她的小說更來得從容不迫,揮灑自如。她的散文則往往可以做到起落無跡,‘行於所當行,止所當止'。”“其雋永的諷刺,尖新的造語,顧盼生姿的行文,使其文章顯得分外妖嬈俊俏。氣盛言宜,她的文章議論風生,神采飛揚,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毫無阻滯。正是傅雷讚嘆的,是‘色彩鮮明,收得住,潑得出的文章。’”③
《更衣記》中還運用了大量的色彩語言辭彙,如“中國十九世紀的‘昭君套’卻是顛狂冶艷的,--一頂瓜皮帽.
映現在讀者眼前的全是這類鮮活的服飾描寫,張愛玲善用色彩描寫的原因在於她的女性氣質,對世俗生活的熱愛和她所受的良好的美術教育,所以運用色彩描寫成了張愛玲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天才夢》的結尾句把生命之樂和生命之悲同時驚現於人們面前,給沉浸於現代文明中的人們以震撼。同樣,“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罷?”《更衣記》中這一句似乎不經意的“文眼”,也道出了張愛玲古典美學思想中的一種現代的文明意識。張愛玲散文中的這種雙重美學品格,在中國現當代散文隨筆中,都堪稱典範。

參考資料

[1]來風儀編.張愛玲散文全編[M].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2]周芬伶.《艷異-一張愛玲與中國文學》[M].中國華僑出版社,2003.
[3]余彬.張愛玲傳.[M].海南出版社,1993.

服飾發展歷史沿革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長袍。發源於滿洲的旗裝自從旗人人關之後一直與中土的服裝並行著的,各不相犯,旗下的婦女嫌她們的旗袍缺乏女性美,也想改穿較撫媚的襖褲,然而皇帝下沼,嚴厲禁止了。
當時歐美流行著的雙排鈕扣的軍入式的外套正和中國人悽厲的心情一拍即合。然而恪守中庸之道的中國女人在那雄
赳赳的大衣底下穿著拂地的絲絨長袍,袍叉開到大腿上,露出同樣質料的長褲子,褲腳上閃著銀色花邊。衣服的主人翁也是這樣的奇異的配搭,表面上無不激烈地唱高調。骨子裡還是唯物主義者。
近年來最重要的變化是衣袖的廢除。(那似乎是極其艱危險的工作,小心翼翼地,費了二十年的工夫方才完全剪去。)同時衣領矮了,袍身短了,裝飾性質的鑲滾也兔了,改用盤花鈕扣來代替,不久連鈕扣也被捐棄了,改用攢鈕。
衣服似乎是不足掛齒的小事。
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英國作家,著有《時間機器》、《隱身人》等科學幻想和社會預言小說。
在這一剎那,滿街的人都充滿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愛的當兒便在那一撒手吧?
--------
①蘆粟,上海話稱一種甜玉米秸稈,可像甘蔗那樣咬吮。
(原刊1943年12月《古今》半月刊第34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