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長橢圓形,體長17—22 mm,寬9—11.3 mm。初羽化成蟲為紅棕色,以後逐漸變為紅褐色或黑色,體被淡藍灰色粉狀閃光薄層,腹部閃光更顯著。唇基前緣中央稍向內彎和上卷,刻點粗大。
觸角10節,紅褐色。前胸背板側緣中央呈銳角狀外突,刻點大而深,前緣密生黃褐色毛。每鞘翅上有4條可辨識的隆起帶,刻點粗大,散生於帶間,肩瘤明顯。前脛節外側有3鈍齒,內側生1棘刺,後脛節細長,端部1側生有2端距;跗節5節,末節最長,端部生1對爪,爪中央垂直著生齒。小盾片半圓形,端部稍尖。腹部圓筒形,腹面微有光澤,尾節光澤性強。雄蟲
臀板後端渾圓,雌蟲則尖削。雄性
外生殖器陽基側突的下部不分叉,上部相當於上突部分呈尖角狀。
卵初產時乳白色,長橢圓形,長2.61 mm,寬1.62 mm。膨大後,長3.2 mm,寬2.48 mm。孵化前可清楚看到卵殼內1端有1對呈三角形的棕色幼蟲上顎。
幼蟲3齡幼蟲平均頭寬5.6 mm,頭部前頂毛每側1根,位於冠縫側,後頂毛每側各1根。
臀節腹面無刺毛列,鉤狀毛多,約占腹面的2/3。肛門孔為三射裂狀。
蛹體長18—25 mm,寬8—12 mm,淡黃色或杏黃色。腹部背面具2對發音器,位於腹部背面4、5節,5、6節交界處中央。1對尾角呈銳角岔開。
生物學特性
此蟲1年發生1代(東北2年1代),多數以3齡幼蟲在深層土中
越冬,少數以成蟲越冬,翌年5月初為
化蛹始期,5月中旬為盛期,終期在5月底,6月初見成蟲,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為產卵期,7月中旬至10月為幼蟲危害期,10月中旬進入越冬期。
成蟲活動的適宜氣溫為25—28℃,
相對濕度為80%以上,7、8月間天氣悶熱或雨後蟲量猛增,取食活動更盛。食性雜,食量大,有
群集取食習性,食聲可聞,故常將某一地段或某一些單株樹的樹葉吃光。1 ha苗圃內有蟲可多達數十萬頭之多;1頭成蟲把1片榆葉吃完僅需15—20分鐘,一夜能連續吃完4—5片榆葉,一般吃飽後就在原地不動,1小時後,又開始取食,天亮前返回林果樹下或農作物田裡,潛伏於土中。成蟲有較強的選擇適應能力,在
榆、
加拿大楊、
柳、
刺槐混交林帶,嗜食榆葉,加拿大楊和柳樹上的蟲量低10倍以上,不食
刺槐。在加拿大楊純林帶中,則集中取食,也可全株被食光,也吃小葉楊,但不吃毛白楊。在梨、蘋果、桃混交果園中,最喜歡食梨葉,紅香蕉蘋果葉則不受害。
成蟲的活動高潮也是
交尾盛期,交尾方式先呈背負式,後呈直角式,歷時20分鐘左右。有時達1小時。有多次交尾習性。雌蟲交尾後,5—7天
產卵。卵經8一10天孵化為幼蟲。1齡幼蟲平均20.1天,2齡平均19.3天,3齡平均270天。
幼蟲食性雜,取食不同植物,幼蟲發育進度也不同,造成的損失也不同;對苗木的危害一般均較重,輕的死苗率達40%,重的可達93%以上。幼蟲的發生量與
越冬蟲基數多少有關。成蟲
產卵、卵
孵化均與降雨量有很大關係。降雨量對初孵化幼蟲的影響是在土壤含水量飽和時,此時幼蟲死亡率提高。
寄主
榆、柳、楊、核桃、桑、蘋果、梨、茼麻、向日葵,大豆等。
分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安徽、陝西、甘肅、青海、四川;朝鮮、日本、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