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生物學現象)

孵化(生物學現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孵化是發生於卵膜中動物胚胎,破膜到外界開始其自由生活的過程。孵化一詞,一般雖指卵生動物,但也適用於卵胎生動物。孵化是指動物在卵內完成胚胎髮育後破殼而出的現象。一批卵從開始孵化到全部孵化結束,稱為孵化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孵化
  • 外文名:incubation
  • 類型:生物學現象
  • 動物類型:卵生
簡介,過程,孵化管理,

簡介

基本解釋:昆蟲、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的卵在一定的溫度和其他條件下變成幼蟲或小動物孵化。
破膜時除各種機械作用外,大多數動物的胚胎,還證明有孵化酶的存在。這裡的機械作用,除指胚體的屈伸動作外,尤其卵膜外裹有卵殼的一些動物,具有破壞卵殼的卵齒(例如鳥類、某些昆蟲)。孵化時的發育狀態可因動物的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大多數動物,孵化時已有相當程度的器官分化,也有最早孵化的,如海膽,在囊胚期便開始了孵化。
囊胚進一步擴大、會導致透明帶的破裂、胚胎從其中伸展出來,這一過程叫做孵化。

過程

特指家禽的受精蛋在母體外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自然孵化是雌禽產蛋後自發的抱孵行為;人工孵化是借一定設備由人工控制進行,是現代家禽業的主要孵化方式。現代大型孵化器每台可孵化 1~10 萬個,其溫度、濕度、轉蛋、通風均可自動控制。家禽的孵化期因禽種而異:雞 21 天,鴨 28 天,鵝 30~33 天,鴿 18 天,鵪鶉 17~18 天。各種家禽適宜的孵化溫度不同,若以雞的 37.8℃ 為基準,則鴨、鵝、火雞等約降低 0.3℃。機器孵化出雛期溫度可降低 0.5℃。孵化的相對濕度宜控制在 40~70% 範圍內,以 53~60% 為宜,出雛期以 65~70% 為宜。孵化過程中,特別是孵化後期要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以利胚胎通過蛋殼不斷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為提高孵化率、防止胚胎粘連需定時翻蛋,每日翻 8~12 次。傳統孵化技術孵化後期還需涼蛋,現代孵化機依靠通風、冷卻系統控制溫度,不需涼蛋。衡量家禽孵化效果用受精率孵化率表示。受精蛋數占入孵種蛋數的百分比為受精率;孵化出殼雛禽數占入孵種蛋數(或入孵受精蛋數)的百分比為孵化率,又稱出殼率、出雛率。孵化率達 85% 即為較高水平。良好的孵化效果除受孵化條件影響外,還取決於種蛋品質或貯藏時間。

孵化管理

引入管理學界,我們賦予孵化管理以“真愛”而撫育、培育、教育的內涵,我們把孵化管理的核心價值觀界定為“因成就他人而成就自我”。孵化的目的是“化”,過程和手段是“孵”。靠什麼去孵?靠奉獻、靠投入、靠各種要素和資源。在管理學上,孵化有孕育新企業之意。通常情況下,接受孵化的企業更容易“破殼而出”,更易獲得成功。 如今,《孵化管理學》已經成為一門學科,被業界譽為“二十一世紀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系中國著名品牌專家、中國社科院市場學會品牌委常務理事劉海銘的最新研究和實踐成果。是在“智本化浪潮”席捲全球,知識型生產要素的智本化進程中,應時應勢而生的基於文化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生態學等多角度的全新的實用的複合功能型學科體系。“孵化管理學”分為五大孵化系統,十項具體孵化內容。全部基於套用和實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創建。五大孵化系統分別為孵化項目,孵化模式,孵化團隊,孵化品牌,孵化市場。
孵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