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普列達(普雷達,M.)

馬林·普列達

普雷達,M.一般指本詞條

馬林·普列達(Marin Preda;1922年8月5日——1980年5月16日)羅馬尼亞著名作家,羅馬尼亞作家聯合會副主席、羅馬尼亞圖書出版社社長、大國民議會代表、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通訊院士。

馬林·普列達被羅馬尼亞評論界譽為“當代羅馬尼亞最傑出的小說家”。他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通過深刻的心理分析和一些哲理成分的滲入,創作了二卷本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莫羅米特一家》。這部長篇巨作深刻地反映了社會轉折時期農民的心態和農村的世態,與雷布里亞努的長篇小說《伊昂》和《起義》一同成為羅馬尼亞農村題材小說的典範。普列達的另外一些作品,尤其是他的以知識分子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如《不速之客》、《偉大的孤獨者》、三卷本長篇小說《世上最親愛的人》等)同樣在羅馬尼亞20世紀文學殿堂里閃爍著絢麗的藝術光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林·普列達
  • 外文名:Marin Preda
  • 國籍羅馬尼亞 
  • 民族羅馬尼亞人 
  • 出生地特列奧爾曼縣希利什達-古梅什 
  • 出生日期:1922年8月5日 
  • 逝世日期:1980年5月16日 
  • 畢業院校:布加勒斯特埃卡特琳娜師範學校 
  • 職業作家小說家,編輯,翻譯家 
  • 代表作品:《莫羅米特一家》、《不速之客》、《偉大的孤獨者》、《囈語》、《世上最親愛的人》 
  • 主要成就:當代羅馬尼亞最傑出的小說家 
  • 學術稱號:羅馬尼亞科學院通訊院士 
  • 政黨:羅馬尼亞共產黨
人物傳記,普列達之死,著作,謝幕之作,榮譽,紀念,

人物傳記

1922年8月5日出生於特列奧爾曼縣希利什達-古梅什鄉一個農民家庭。1929年9月10日被老師約內爾·特奧多雷斯庫初次招收入學,但他的父親不讓他去上課,1930年9月1日重新入學,特奧多雷斯庫老師對普列達的影響深遠,由於務農和家境貧寒,普列達經常缺課,但因其認真刻苦,成績一直很優秀。1931年——1937年在鄉村學校讀國小,1933年——1934年四年級時是作家生命中最艱難的時期,由於生活貧困,他沒有錢購買必要的書籍,老師將書借給他並幫助他完成學業,同時他因瘧疾致病。1937年6月15日普列達完成國小七年級學業畢業。
1937年9月1日他避開圖爾努-默古雷萊的亞歷山德拉師範學校,因為那裡的學費太高,他報考肯普隆格-穆塞爾師範學校,但因為近視未能通過體檢,父親打算把他送到一所工藝學校。在來自米羅希的書商康斯坦丁·帕納的幫助下,普列達就讀於阿布魯德師範學校,1939年9月1日轉入克里斯圖爾-奧多爾黑師範學校。在阿布魯德時,他對羅馬尼亞史和數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1940年就讀於布加勒斯特的埃卡特琳娜師範學校,1940年——1941年參加資格考試,由於難以負擔學費,他決定輟學,並返回家鄉作短暫訪問。1940年羅馬尼亞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後,學校被關閉,普列達被重新分配到布加勒斯特一所類似的學校。
1941年——1942年,普列達在《當代》雜誌擔任校對員和秘書。1941年4月1日,普列達在學生雜誌《信天翁》上發表了首篇散文作品,結識了著名作家尼基福爾·克拉伊尼克和維克托·揚·波帕。1942年4月15日,普列達在米隆·拉杜·帕拉斯基韋斯庫的鼓勵下在《當代》雜誌上發表速寫《帕爾圖》。
1942年9月1日,普列達離開《當代》雜誌,在中央統計研究所當公務員。1943年起,普列達參加尤金·洛瓦內斯庫院士組織的文學圈子。1943年3月1日在《戰爭時代報》上發錶速寫《科利納》,同年4月1日在《今日新聞報》發錶速寫《羅蒂拉》。1943年5月1日在洛瓦內斯庫的推薦下,普列達受聘在詩人揚·沃伊內的《今日新聞報》擔任編輯秘書。1943年——1945年在軍隊服役。1945年任《羅馬尼亞自由報》校對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馬林·普列達、米哈伊·貝紐克等為代表的一批年齡不足40歲的年輕作家步入文壇,形成了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文學第三代作家,他們在動盪的戰爭歲月中,向黑暗勢力橫行的舊的社會體制和某些陳舊的文學模式提出挑戰。在譴責法西斯統治和呼喚新時代的同時,他們的文學創作朝著不同方向發展,促成了革命文學、反叛文學和超現實主義文學於 戰後數年在羅馬尼亞的興起。他們與圖多爾·阿爾蓋齊、米哈伊爾·薩多維亞努等為代表的第一代、傑奧·博格扎、扎哈里亞·斯坦庫等為代表的第二代構成了社會主義文學起始時的強大作家陣容,他們保證了羅馬尼亞文學優良傳統的延續性,也為新時期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解放後,馬林·普列達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9年3月成為羅馬尼亞作家聯合會會員,1952年起任《羅馬尼亞生活》雜誌編輯,1957年——1958年任副主編。1957年去越南旅行,回國途中曾在北京停留,此次旅行的經歷將激發他的短篇小說創作。1960年——1961年,他研讀了偉大的小說家的作品,推崇威廉·福克納,認為他的散文具有明顯的親和力。1968年當選為羅馬尼亞作家聯合會副主席。1970年起任羅馬尼亞圖書出版社社長。1974年,他被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語文和藝術學部通訊成員。1980年3月9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八屆大國民議會代表。1980年5月16日在布加勒斯特猝然去世。1990年被追授為羅馬尼亞科學院榮譽院士。
馬林·普列達1942年登上文壇。1948年,他的第一部小說集《四方來相會》問世,該短篇小說集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羅馬尼亞農村的社會生活。集子中的八篇短篇均以鄉村生活為題材,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農民形象。這些短篇小說的創作為作者今後的長篇寫作奠定了基礎。羅馬尼亞解放後,普列達以社會各個領域的變革為題材寫出了一系列長篇小說,真正確立普列達在羅馬尼亞文壇重要地位的是長篇小說《莫洛米特一家》(第一卷,1955;第二卷,1967),這部宏篇巨製生動地展現了一幅羅馬尼亞農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特殊心態,被評論界譽為羅馬尼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傑作之一。普列達也因此躋身於當代羅馬尼亞最著名的小說家的行列。之後,他又創作了涉及工業領域的《不速之客》(1968)、描寫農民出身的知識分子多重性格的《偉大的孤獨者》(1972)、探討歷史問題的《囈語》(1975)等長篇小說。其中《囈語》因受到前蘇聯《文學報》的猛烈抨擊而更使作者聲名大振,1975年第20期蘇聯《文學報》上發表了題為《當“歷史家”使藝術家上當的時候—評馬林·普列達的新小說》的文章,對《囈語》 大肆攻擊,指責普列達“喪失階級標準”。《羅馬尼亞文學》周刊在1975年第2期上發表了回擊文章。1980年春,普列達去世前不久出版的三卷本巨著《世上最親愛的人》為他的小說創作劃上了一個輝煌的句號。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文化和教育委員會、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和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作家聯合會的訃告指出,馬林·普列達這些作品是羅馬尼亞文學寶庫中首屈一指的傑作,是對締造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加強文藝對羅馬尼亞的文明和進步作用的一個重大貢獻。

普列達之死

1980年5月16日,馬林·普列達在莫戈索阿亞宮的作家創作室去世,卒年58歲。他的家人認為普列達是死於“塞庫利塔德”(羅馬尼亞秘密警察)的暗殺,原因是他在當時堅決抵制齊奧塞斯庫的文化政策,他的《世上最親愛的人》被視作對當時體制和齊奧塞斯庫獨裁統治的猛烈批判,小說在出版面世短短几周后,就從所有公立大學、學校圖書館和所有書店中撤出。

著作

馬林·普列達的主要著作有小說《四方來相會》(1948、1973)、《安娜·羅希庫列茨》(1949)、《展現》(1952)、《莫洛米特一家》(1955、1967)、《黑暗的窗戶》(1956)、《勇氣》(1959)、《神話》(1963)、《不速之客》(1968)、《偉大的孤獨者》(1972)、《囈語》(1975)、《世上最親愛的人》(1980);散文隨筆《迷戀十年》(1970)、《不可能的愛》(1971);戲劇《馬丁·博曼》;速寫《帕拉圖》(1942)、《妖怪》(1942)、《相思》(1942)、《馬》(1942)、《夜》(1942)、《在田野》(1942)、《羅蒂拉》(1943)、《科利納》(1943)、《離開》、《在死前》、《愛》、《在霧中》、《婚齡》、《孫子》、《安東·圖多塞之死》、《冬天的早晨》、《旅行者的故事》。
羅馬尼亞電影《莫洛米特一家》、《偉大的孤獨者》、《城市的藍門》、《不可能的愛》、《世上最親愛的人》都是基於普列達的作品。
1965年,普列達和妻子伊塔翻譯了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的長篇小說《鼠疫》,1970年,他和尼古拉·加恩翻譯了俄國作家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群魔》。
馬林·普列達(普雷達,M.)
馬林·普列達

謝幕之作

馬林·普列達的《世上最親愛的人》講述了一位青年知識分子的故事。維克多·佩特里尼在某大學哲學系任教。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詩人尼古拉烏的妻子瑪蒂爾達。維克多不禁被她的美貌和氣質深深地打動了。瑪蒂爾達同尼古拉烏早已同床異夢。在維克多身上,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理想。黃昏後的相會,田野間的漫步,公園裡的長談使得維克多和瑪蒂爾達雙雙墜落愛河。經過兩年多的周折,他們終於正式結為夫妻。可婚後不久,他們的愛情生活便出現了危機。維克多悲哀地意識到瑪蒂爾達並不是他原先想像的那種理想的伴侶,而是一個情緒不定、自私自利、追求虛榮的女人。他們對人生的看法也存在著根本的分歧。為了擺脫家庭生活的煩惱。年輕的助教開始埋頭於哲學研究。羅馬尼亞著名詩人盧齊安·布拉加的哲學思想以及處世態度使他深受啟發。他在一篇題為《卑鄙者時代》的文章中指出人可以通過不斷增強自己的悟性而獲得一種心靈上的平衡,一種精神上的超脫。他的文章在大學裡受到了嚴厲的批判。與此同時,他與瑪蒂爾達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他們的女兒茜爾維婭的出世也未能彌合兩人的感情裂痕。一天,警察突然闖入他家,逮捕了維克多,原因是他被控參與了反革命匪幫“黑衫黨”的陰謀。這實在是莫須有的罪名。維克多稀里糊塗地開始了鐵窗生涯。他時常坐在陰暗的牢房裡,追憶逝去的年華,剖析自己的靈魂,思索人生的真謗······經過三年多極為艱苦的勞改生活後,他刑滿釋放,回到家中。為了餬口,他四處奔波,尋找工作。然而卻屢屢碰壁,因為他身上已永遠地打上了刑滿釋放犯的烙印。出於無奈,他到滅鼠隊當上了小工。瑪蒂爾達拋棄了他,投入了一名要人的懷抱。幾經磨難後,維克多在一家企業當上了會計。他同出納員蘇齊相愛了。蘇齊是舊時一個資本家的女兒,因受父母牽連而被開除出大學。相似的坎坎經歷使他們結合在了一起。但是,在一次外出滑雪時,維克多出乎意外地撞見了蘇齊從未提及的丈夫彭恰。維克多受到攻擊,被迫同彭恰格鬥,彭恰從電纜車上摔進了山谷。維克多重又踏進監獄的大門。愛情又一次破滅了。等待他的是無境無止的漫漫長夜······
《世上最親愛的人》於1980年出版後,立即轟動了整個羅馬尼亞文壇。人們爭相購買傳閱,報刊紛紛介紹評論。一時間,幾乎所有階層的人的目光都投向了 《世上最親愛的人》。雖然小說引起了某些爭論和非議,但得到了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肯定和好評。不幸的是,小說出版後僅僅幾個月,作者竟出乎意料地猝然死去,年僅五十八歲。普列達帶有神秘色彩的死亡更加突出了《世上最親愛的人》的影響。巨大的容量、深刻的哲理性、豐滿的人物形象無疑是這部小說成功的幾大要素。整部作品就像一座龐大的立交橋,各種階層的人物,各種社會環境中所發生的事情都在此交會通過。儘管小說的主線是維克多的幾次愛情悲劇,但這條主線又引伸出無數條支線,涉及到教育、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因而敏感的讀者並不把它僅僅看作一部愛情小說,而是稱它為“無所不包的”廣角式作品。在這部長達一千二百頁的小說中,作者的筆自由馳騁,成功地描繪了一幅“苦難的十年”(指五十年代,普列達語)中整個羅馬尼亞社會的全景。以文學的形式,如此全面地反思那個不正常的時代,普列達在這裡實際上承擔起了歷史學家的重任。讀著這部作品,讀者會不知不覺地被介入一場對人生、愛情、理想、真理等的全面思考,小說中時有大段大段的人物獨白和哲理性議論。由於作者很善於變幻敘述手法,回憶、倒敘、對話、內心獨白都運用得恰到好處,因而這些大段大段的獨白和哲理性議論並不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反而調動起讀者的參與意識,讓讀者同主人公一起思索。小說主人公維克多是個有血有肉,有善有惡的立體人物。儘管他有種種弱點、弊病甚至卑劣面,但他身上散發出了強烈的精神力量。他始終坦然地用微笑迎接接二連三的打擊。“你可以消滅他,但你並不能使他屈服。”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海明威所推崇的精神。作者意在通過描寫特定時期這樣一個普通人的悲劇來揭示整個民族的悲劇,因為個人的命運總是和整個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的。《世上最親愛的人》已被羅馬尼亞文學評論界公認為“描寫動盪時期由愛而生髮的歡樂和災難的無與倫比的傑作”,它使羅馬尼亞小說前進了一大步。
馬林·普列達(普雷達,M.)
馬林·普列達院士

榮譽

馬林·普列達曾榮獲“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家獎金”(1952、1955年)、羅馬尼亞作家聯合會獎(1972、1977年)。

紀念

布加勒斯特一所高中被命名為馬林·普列達文理高中,奧多爾黑尤-塞庫耶斯克一所高中被命名為馬林·普列達高中,圖爾努-默古雷萊一所高中被命名為馬林·普列達高中,布加勒斯特大都會圖書館的一個分支以其名字命名為馬林·普列達圖書館,克盧日-納波卡圖爾達奧拉迪亞曼加利亞勒姆尼庫沃爾恰等城市都有一條以馬林·普列達命名的街道。2012年8月10日,羅馬尼亞國家銀行在馬林·普列達誕辰90周年之際,發行面額10列伊的999純銀紀念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