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通知
教育部社政司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社政司函〔2003〕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委,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在高校“兩課”教育教學中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工作力度,進一步增強“兩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經教育部黨組批准,我司組織了部分高校的相關學科專家學者對“兩課”教學基本要求進行了全面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附屬檔案:《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教學基本要求》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
二〇〇三年二月十六日
檔案全文
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教學基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前 言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教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準確地把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確立辯證唯物的物質觀和意識觀、唯物辯證的發展觀、科學的認識論和真理觀、唯物辯證的歷史觀,使他們能夠科學地理解毛澤東哲學思想、鄧小平哲學思想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學基礎,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理論思維水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為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打下紮實的哲學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正確解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一、唯物主義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實踐性、創新性與科學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徵。哲學在民族文化中處於核心和靈魂的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世界性”的哲學。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
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隨著時代和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並不斷接受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與時俱進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及其指導下的實踐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辯證統一關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現代哲學中的主導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必然性及其實質。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歷史前提、內在根據與基本途徑。毛澤東哲學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貢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4.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和方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利於從世界觀的高度提高人們的政治素質、思維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強人們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理論聯繫實際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
二、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1.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是批判地繼承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合理因素和對現代科學成果進行科學總結基礎上形成的科學理論成果。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的豐富內涵。物質形態的多樣性和結構的層次性。現代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理論的發展深化了對物質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與相對靜止的辯證關係。時間、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是物質運動的基本特性。
2.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實踐是人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由實踐主體、客體和手段構成。實踐具有創造客體價值和最佳化主體的功能。生產實踐、處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實踐、科學實驗是實踐的基本形式。人把握物質世界的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實踐決策、實踐目標的制定、實踐的組織與管理、實踐結果的檢驗。實踐具有客觀性、自主性、目的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的特點。自在世界、人類世界與人的實踐活動的相互關係。
3.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意識的本質是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機能。意識的結構。意識與人工智慧的區別與聯繫。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特點。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其物質性,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基本觀點。堅持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性的統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三、世界的聯繫、發展及其規律
1.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
世界聯繫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發展的永恆性和普遍性。發展的本質是舊事物的滅亡和新事物的產生。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一個過程。唯物辯證法過程論的內容和意義。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質、必然的聯繫。規律的類別與層次性。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度及其方法論意義。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任何事物都包含著肯定的因素和否定的因素。辯證的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統一性和鬥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矛盾論與系統論的內在聯繫和相互補充。
3.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及其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範疇是事物聯繫和發展的基本環節,把握這些基本範疇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論意義。現象與本質及其辯證關係。科學認識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現象認識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辯證關係。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必須注重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反對形式主義和形式虛無主義。偶然與必然及其辯證關係。科學認識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從偶然性中發現必然性,將偶然性等同於必然性或徹底否定偶然性的觀點都是片面的。原因與結果及其辯證關係。堅持唯物主義的決定論原則,反對唯心主義的非決定論和宿命論。可能與現實及其辯證關係。在努力使可能向現實轉化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條件性,同時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既要注意可能與現實聯繫的複雜性,又要爭取實現最好的可能。
四、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1.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徹底駁倒了唯心主義的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的直觀反映論的根本缺陷,創立了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認識的主體、客體及它們之間的實踐、認識和價值關係。認識的中介。實踐是認識發生的現實基礎,是認識主體認識能力形成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和檢驗其是否真理的惟一標準。反映與信息選擇、建構的關係。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主體在反映中的創造性。認識對實踐具有的導向作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及其現代價值。
2.認識的辯證運動過程
作為認識初級階段的感性認識及其特點。作為認識高級階段的理性認識及其特點。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認識過程中的兩次飛躍。感性認識的局限及向理性認識飛躍的必然性和條件。理性認識向實踐飛躍的必要性和條件。認識辯證運動的總過程。主體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才能實現認識、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應該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就必須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3.認識的真理性及其檢驗標準
真理是標誌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觀真理,既具有客觀性,又具有主觀性,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一致。價值的內涵和基本特徵。真理的價值性就是真理對實踐活動的功能性和意義。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及其辯證關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實踐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辯證統一。實踐標準與邏輯證明的關係。
4.辯證思維的基本方法
辯證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中介,是人們正確進行理性思維的基本方法。辯證思維方法主要有: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五、社會歷史觀及其基本問題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唯心史觀的根本局限是片面誇大了精神因素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沒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後起決定作用的物質因素及其規律的作用,片面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依據科學的實踐觀對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作出了科學的解決。唯物史觀的創立結束了唯心史觀在社會歷史領域中的統治,為人們觀察社會歷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學方法論。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是一個整體。
2.從自然界向人類社會過渡的辯證法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是連線社會與自然的紐帶。勞動在人和人類社會形成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是勞動使人類脫離了動物界,使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區分了開來,是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物質生產是人類歷史的發源地。勞動是解開人類歷史之謎的鑰匙。
3.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
作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地理環境及其在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生產方式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交往實踐及其形式與交往關係。經濟全球化是人類交往發展的結果,其實質是在新科技革命條件下生產的社會化和分工的發展。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必將引起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為維護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生活條件,就必須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4.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的本質特徵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生產實踐和生產方式構成了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文化觀念結構。社會歷史是自然歷史過程。人類社會同自然界一樣,在本質上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
六、社會的基本結構與文明進步
1.社會經濟結構與要素
社會基本結構是指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社會關係總體的基本構成方式。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構成社會經濟結構。生產力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生產力的物質性和社會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生產力是集中體現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並以此為標誌的社會生產力。先進生產力是一個相對的、歷史的範疇,是相對於落後的生產力而言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表現形式。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歷史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過程。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在其建立時就是以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歷史舞台的,在此後它所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發展中國先進生產力。面對新的歷史挑戰,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生產關係的內涵及構成要素。生產關係的基本特徵和類型。階級與階層的聯繫與區別。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生產關係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
2.社會政治結構與要素
在社會結構中,在社會經濟結構的上面豎立的是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社會政治上層建築構成了社會的政治結構。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築及其構成要素。在政治上層建築中,國家政權處於核心的地位。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現代國家的類型。國家的職能和發展趨勢。國體與政體。
3.社會文化結構與要素
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構成了社會的觀念結構。社會意識形式及其作用。文化的本質與功能。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總體功能和作用是塑造社會主義新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具有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調節個人與社會相互關係,維護社會穩定,保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功能和作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傳承和發揚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進行文化創新,滿足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過程中得以不斷發展的。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4.文明進步與社會的發展
文明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成果和財富的總和。人類文明主要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方面。人類在經濟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物質生產和經濟生活的進步,即物質文明。在政治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進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領域中創造的財富和成果,主要表現為社會精神產品和精神生活的進步即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這三個文明的發展狀況是社會發展水平的基本標誌。在社會有機體中,經濟、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著的。實現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協調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基本目標。
七、社會發展規律與歷史主體
1.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中不斷發展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和發展變化,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構成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經濟基礎決定著上層建築的產生、性質和發展狀況。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構成了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社會形態及其演化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階段。
3.社會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鬥爭和社會革命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和科技進步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生產力標準”理論及其實踐意義。
4.人民民眾是歷史的主體
社會發展規律的實現離不開人的活動。人民民眾是歷史的主體,主要是指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個人特別是無產階級領袖在歷史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的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八、社會進步與人的發展
1.社會進步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社會發展過程的客觀必然性與主體的選擇性。社會進步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社會發展道路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
2.人的本質與人的價值
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及其關係。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的生活目的和意義。實踐活動是人的價值形成的客觀基礎。人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價值及其特點。中國傳統哲學中關於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養的現代意義。
3.人的全面發展與共產主義理想
自由與必然及其辯證關係。社會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是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根本價值目標。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階段性。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的全面發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質和能力的相對的全面提高。共產主義社會才是馬克思構想的那種自由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二者有著重要的差別,也有內在的一致。現階段,我們需要立足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通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實現創造前提和條件。為此我們應當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前 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以生產關係為研究對象,在揭示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一般原理的基礎上,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經濟運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運行,以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關係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
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認識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把握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客觀要求的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全面認識資本運行和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以及認識在這一趨勢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從而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和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重要文獻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檔案。
導 論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揭示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社會生產關係及其經濟運行客觀規律的科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60年代創立的。它的理論來源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經濟的現實,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發展和滅亡的客觀必然性,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社會的經濟作了原則性的預見。列寧根據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的實際,深刻分析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特徵,並對現實社會主義的經濟關係實質和經濟運行問題作了開創性研究;史達林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許多重大理論問題作了新的探索。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系列創新和重大發展。
2.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社會經濟關係,它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的各種經濟關係。生產資料所有制是這些關係中最基本的問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構成生產方式。
研究生產關係包括研究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研究生產關係的目的在於明確建立怎樣的生產關係以及採取什麼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規律,也有反映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運行共性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特徵,二者是高度統一的。這種科學性和階級性具體體現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制度性、社會性和歷史性上。
3.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辯證法。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兩個基本原則。政治經濟學研究要把握好一般規律與特殊規律的關係,運用科學的抽象方法,堅持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的統一。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還必須借鑑科學研究的其他方法。
一、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1.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人類社會形態的發展表現為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推動社會經濟制度變革最根本的動力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是決定生產關係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關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自身的性質,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經濟制度反映生產關係的性質,經濟體制反映社會經濟採取的資源配置方式。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經濟體制既受經濟制度的制約,同時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2.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
自然經濟和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兩種基本形態。自然經濟是與較低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經歷了簡單商品經濟和發達商品經濟兩個發展階段,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發達階段。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3.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價值是商品經濟最基本的範疇。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二重性。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反比。價值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使用價值與價值、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源於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這一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勞動創造價值是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
價值形式是隨著交換活動的發展而發展的,貨幣形式是價值形式發展的完成形式。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貨幣的職能及貨幣的具體形式也在不斷發展。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和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競爭、供求等市場要素的相互作用構成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市場機制是價值規律的外在表現。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是,調節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促進生產者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形成經濟活動中的優勝劣汰,產生市場經濟中公平與效率的矛盾。
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僱傭勞動制度。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運行的前提條件。勞動者擁有勞動力所有權與喪失生產資料、生活資料,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重要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在於它的使用價值,勞動力的使用過程能夠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剩餘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中,剩餘價值被資本所有者占有。依據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剩餘價值生產中的不同作用,生產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剩餘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追逐超額剩餘價值是個別資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動力。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商業利潤、利息、銀行利潤、地租等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2.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特徵
資本主義經歷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大發展階段。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分為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自由競爭導致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壟斷。壟斷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壟斷的形成並不消除競爭,壟斷與競爭並存,競爭出現新的特點。壟斷的目的在於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壟斷價格是獲取壟斷利潤的主要手段。壟斷利潤的實質是壟斷組織憑藉壟斷地位獲取的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客觀結果。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對緩和資本主義社會矛盾、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為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創造了物質條件。
3.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推動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斷發生調整和變化。科學認識資本主義,必須把握資本主義經濟關係在當代的新變化和新特點。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在不斷提高,經濟關係和政策也作出相應的調整,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取代的歷史趨勢不會改變。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原理科學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三、資本的運行
1.資本運行的一般原理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資本連續不斷循環所需要的條件是資本的各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的並存和時間上的繼起。資本周轉研究的是資本運動的速度,資本周轉時間由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構成。依據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技術進步影響資本有機構成以及資本周轉速度。資本運動速度影響剩餘價值生產。
社會資本運行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關鍵是要解決物質補償和價值補償問題。分析社會資本運行的理論前提是:在物質形態上,社會生產分為生產生產資料和生產生活資料兩大部類;在價值形態上,社會總產品分為C、V、M三個部分。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和實現條件,揭示了社會生產過程中各部門之間必須保持協調的比例關係。
生產的相對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具有周期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具有新的特點。
2.壟斷階段的資本運行
壟斷資本的運行使市場經濟規律發生某些變形,使經濟運行的機制發生新的變化。在壟斷條件下,金融資本實現對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統治。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使經濟運行出現新的變化和特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有國有企業、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合資企業、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和干預。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和干預有其客觀必然性。國家調節經濟活動的目的在於緩和社會經濟矛盾和階級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和壟斷資本的統治。國家對經濟活動的調節採取經濟、計畫、法律等手段。
3.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的擴展
國際分工與生產國際化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擴展的基礎,科學技術進步推動著生產社會化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是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向國際範圍擴展的主要形式。國際貿易和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對不同類型國家,以及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影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中存在著競爭和矛盾、妥協和合作的關係,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矛盾和摩擦、妥協和協調的關係。
四、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與經濟制度
1.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基礎,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體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最終實現目標。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剩餘產品由勞動者共同占有,並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條件。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際狀況是建立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依據。根據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必須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涵義,探索公有制經濟的多種實現形式。
3.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
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這一分配製度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相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具有新的特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調整和規範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分配關係。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正確處理好個人收入分配中提倡奉獻精神與落實分配政策的關係、反對平均主義與防止收入懸殊的關係、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係。
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有市場經濟的共性,又有反映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具體國情的特性。我國實現了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轉變。計畫與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實現計畫與市場兩種調節手段的有機結合。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微觀基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決定了企業性質和企業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改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理順國家與國有企業的產權關係,確立企業法人財產權制度,明確企業法人與出資者的權利和義務。加強企業管理,理順企業中出資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關係。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基礎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生產要素市場。進一步完善價格體系和價格管理制度,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控體系
巨觀調控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必須建立和健全巨觀調控體系,加強和完善巨觀調控。巨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進一步健全巨觀調控手段,完善國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巨觀調控體系。深化財政、稅收、金融和投融資體制改革。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有: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確定社會保障的標準和水平。
六、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係
1.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係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產生影響。
2.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經濟關係
經濟全球化對不同類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同影響。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國際經濟關係呈現新的特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進一步複雜化。開發中國家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和鬥爭。
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中國的經濟必須融入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產生著多方面的影響。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經濟發展具有新的特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的規模和改善外貿結構。進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的並存和共同發展是長期的現象,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制度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必須科學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毛澤東思想概論
前 言
“毛澤東思想概論”課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及其基本原理與基本觀點、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作用等的概要的論述。
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和意義:了解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規律,增強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國共產黨人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及其理論成果,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學好本門課程,要做到學習毛澤東同志的重要科學著作和黨的重要文獻與閱讀教材相結合;學習理論與了解歷史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行動指南。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
毛澤東思想是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特別是同教條主義錯誤傾向作鬥爭,並深刻總結這方面的歷史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在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繼續得到發展。
2.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和科學體系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既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
毛澤東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思想體系,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串於這一科學體系各個方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毛澤東同志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毛澤東同志的科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澤東同志的晚年錯誤不屬於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1.近代中國國情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係。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生的歷史必然性。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及其歷史地位。資產階級建國方案在中國的破產及其原因。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發展和人民鬥爭深入的必然結果。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是改變買辦的封建的生產關係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
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對象。官僚資本主義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實現革命領導權的基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和聯繫。
3.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國體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革命的主要經驗和主要綱領。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沒收官僚資本的雙重革命性質。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
新民主主義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中國共產黨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黨的新民主主義基本綱領與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綱領的辯證統一。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基本問題,三個主要法寶。正確地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中國的武裝鬥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武裝鬥爭與其他鬥爭形式的配合。
近代中國的國情規定了中國革命發展道路的特殊性。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基本依據。“工農武裝割據”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必由之路。
黨指揮槍是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軍隊政治工作的方針和方法。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十大軍事原則。
2.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現實可能性。
實現革命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經驗。統一戰線中的兩個聯盟及其關係。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實現自己對同盟者的領導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和對資產階級又聯合又鬥爭的方針。
3.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全民族的先鋒隊。統一戰線、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黨是掌握這兩個武器以戰勝敵人的英勇戰士。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民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黨的建設的基本經驗。在農村和戰爭環境中,把絕大多數黨員來自農民的黨建設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保持黨的先進性。要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堅持民主集中制。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和開展黨內鬥爭。整風是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四、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
1.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
中國革命的全部結果是,一方面有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又一方面有社會主義因素的發展。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與主要矛盾。新民主主義社會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與橋樑。
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條件。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是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壯大是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條件。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政治保證。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及其對中國建設的支援,是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有利國際因素。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並舉。
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當然要求和必要條件。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健全社會主義上層建築,以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創造必要的條件。
3.社會主義改造的經驗總結
對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互助組到初級合作社再到高級合作社的逐步過渡形式。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最後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構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誌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五、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成果
1.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以蘇聯經驗為借鑑,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後,中國國內社會的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工作。
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
2.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學說
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充滿著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矛盾運動特點和解決矛盾的途徑、方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階級鬥爭基本結束但還沒有完全結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造就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3.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階段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
從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到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時間。社會主義可以分為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和發達的社會主義兩個階段,中國還處在不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
中國共產黨致力於中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大國家。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
六、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
1.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建設規模必須同國力相適應。
走適合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係。以工業為主導,以農業為基礎發展國民經濟的方針。
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經濟三個“主體”和三個“補充”的構想。商品生產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價值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學校”。整頓工業企業,改善和加強企業管理,“兩參一改三結合”。
2.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管理國家事務和經濟文化事業,是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最大的權利。
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內涵。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實現民族平等的好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繁榮科學文化事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
科學是關係國防、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決定性因素。知識分子中的絕大部分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發展教育事業,建設宏大的工人階級知識分子隊伍。
3.社會主義國防建設和對外關係的指導方針
建設現代化國防,發展現代化國防技術與國防工業。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
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三個世界”劃分的思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營造和平建設的有利國際環境。
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主張。“長期打算,充分利用”,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
4.執政條件下黨的建設
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反對脫離民眾的官僚主義。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應該接受來自黨內和黨外的監督。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
七、掌握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1.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實事求是的基本內涵與基本要求。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民眾路線的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有無民眾觀點,是中國共產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民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獨立自主的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自力更生和爭取外援的辯證統一。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實事求是、民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串於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表現在毛澤東的全部科學著作中,表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活動中。
2.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思想不僅過去是、今天和將來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極端重要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重大意義。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前 言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的基本內容是全面論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涵義、形成發展過程、科學體系、歷史地位、指導意義、基本觀點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
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和意義:理解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培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
學習本門課程的方法:認真學習《鄧小平文選》、江澤民同志有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論述和黨的重要文獻,堅持歷史與邏輯、理論與現實、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一、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1.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歷史條件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時代背景、理論基礎、歷史根據和現實根據。鄧小平同志在創立鄧小平理論中的歷史性貢獻。
2.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發展過程
鄧小平理論起始於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初步探討。鄧小平理論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偉大意義。黨的十二大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黨的十三大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與此相聯繫的理論觀點的總結和概括。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談話與黨的十四大對鄧小平理論體系的概括。黨的十五大與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
3.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4.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它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體系。鄧小平理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堅持和發展、創新。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當代世界的新變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歷史依據。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進行了探索。2000年2月,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視察時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深刻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2002年11月,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同志深入論述了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和具體要求。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個代表”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民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1.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毛澤東同志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和全面改革的進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貫穿於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黨的思想路線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尊重實踐、尊重民眾,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體現。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人民民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尊重實踐必須尊重民眾的願望和民眾的首創精神。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是判斷我們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3.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要通過理論創新來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四、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基本理論問題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搞清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同志在總結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在改革開放的實踐過程中,對社會主義各方面的本質要求進行了闡述。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對社會主義本質作了精闢的新概括。
2.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本質論斷的特點。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概括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科學水平。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特別是先進生產力。我國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和時代特點,決定了必須把發展生產力作為全部工作的中心。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都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抓住一切機遇加快社會的全面發展,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
1.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是鄧小平理論立論的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發展及其意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涵義、基本特徵和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整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長歷史過程中的初始階段。
2.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形成及其內涵。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兩者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
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中國共產黨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都既有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鬥目標的最高綱領。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的提出、主要內容及其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
黨的十六大聯繫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科學總結了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條基本經驗。這十條經驗,覆蓋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面,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
六、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1.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目標和步驟
在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步驟。經過努力我國已經勝利實現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21世紀頭20年,是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這一階段的奮鬥目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特點。
2.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鄧小平同志關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想,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及意義。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經濟成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意義及其措施。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及其意義。堅持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在經濟發展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確立。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的涵義及其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體現,積極探索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
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懸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專政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鞏固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緊迫性和長期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地統一起來。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
4.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涵義和重要意義。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社會主義文化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正確認識和處理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相互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內容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箇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性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指導方針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積極吸收世界文化優秀成果,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4.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
十、“一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1.“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
祖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一國兩制”的基礎是一個中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一國兩制”構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的成功解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重大意義。香港、澳門回歸後落實“一國兩制”的實踐。
3.實現台灣與祖國大陸的完全統一
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江澤民同志的八項主張。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係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十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鄧小平同志對當今時代特徵的科學判斷。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
2.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按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的方針和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處理國際事務。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
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障礙而且有新的表現。國際經濟舊秩序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
十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始終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乾成事業的社會氛圍。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衛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3.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面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活力。加強黨的建設的總要求。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前 言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主線,對當代世界經濟、世界政治、時代主題與國際秩序進行巨觀概括和綜合分析,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開發中國家等不同類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對外戰略進行分類介紹和分析,對中國國際地位的發展變化、對外戰略思想以及對外關係進行重點分析。
學習本門課程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當今國際問題的重要論述和我國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這些理論、觀點和方法觀察世界,了解和把握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演變及其發展趨勢、特點和面臨的主要問題;了解和認識主要國際力量在世界經濟、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們的對外戰略;了解和認識蘇聯東歐國家興衰存亡的經驗教訓;全面認識中國的外交戰略、方針、政策與國際地位和作用,樹立為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為人類的共同繁榮與進步而奮鬥的信念。
學習和研究本門課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馬克思主義為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奠定了理論基礎,提供了科學方法。學習和研究本門課程要以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國際問題的重要論述為指南,著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觀、國家觀、民族觀、戰爭與和平理論、歷史發展的“合力論”、經濟與政治相互關係的理論、世界各國相互依賴的思想、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階級分析的方法。
一、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與變化
世界經濟是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與國家集團所組成的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共同運動的經濟有機整體。企業、跨國公司、國家、區域和國際經濟組織是當代世界經濟的主要行為主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世界和區域性經濟組織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特點,並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各國的生產力水平、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國際分工體系、國際經濟制度以及世界政治環境,是影響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戰後,美國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以貿易自由化為基本原則的貿易體制,並通過馬歇爾計畫等加強對歐洲、日本經濟的控制,對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實行新殖民主義政策,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技術封鎖遏制,從而形成了美國獨霸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格局。二戰後,一系列歐亞國家相繼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蘇聯東歐各國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成為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相抗衡的力量。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西歐、日本、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三大經濟中心,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得到較快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區域經濟集團化加速發展。
戰後世界範圍內的生產、貿易、金融和國際投資的迅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改革方興未艾。
2.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範圍內生產力發展的客觀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不等於資本主義化,但已開發國家的主導地位十分明顯。經濟全球化可以有兩種發展趨勢。要趨利避害,賦予經濟全球化以互利合作的內涵,促其健康發展。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開發中國家的各國經濟發展也嚴重不平衡。
二、當代世界政治的發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1.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當代世界政治的基本構成。當代世界政治的行為主體及相互關係。聯合國、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國際組織和區域性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影響當代世界政治發展的主要因素。
當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內涵。兩大陣營的形成、對峙使兩極政治格局成為現實。兩極政治格局的對峙,政治上表現為社會主義陣營高舉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的鬥爭;經濟上表現為封鎖和反封鎖的鬥爭;軍事上表現為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並出現全面的冷戰和局部戰爭;意識形態上表現為和平演變和反和平演變的鬥爭。第三世界的崛起、中蘇關係的破裂、美歐日政治關係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兩極政治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導致了兩極政治格局終結,世界政治格局進入重新確立新格局的過渡期。
2.世界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係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趨向於形成多極格局的一種發展趨勢。世界政治多極化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經濟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基礎。當今世界力量對比逐漸朝著相對均衡的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有利於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展。未來的多極化政治格局,不同於歷史上列強爭霸的政治局面。
冷戰結束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國際政治舊秩序仍然是阻礙世界政治多極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政治發展的基本特點
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政治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進入新世紀,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冷戰結束以來最為深刻的變化,但國際形勢走向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總體和平、局部戰亂,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仍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形勢的基本態勢。大國關係深入調整,進入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的新的發展時期。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經濟因素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日益增大。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衝突時起時伏。
三、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1.當今時代主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代主題轉換的條件日益充分。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戰爭的危險雖然存在,但和平力量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美蘇兩個大國誰也沒有完成戰爭的準備;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速發展。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是對戰後國際形勢和時代特徵的新的科學判斷。它是在對當代世界的基本矛盾和時代發展潮流的科學分析基礎上,對當代世界的新變化、新特點的高度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重大發展,為中國制定內外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維護和平,促進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新的世界大戰在可預見的時期內打不起來。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是可以實現的。
和平與發展這兩大課題至今一個都沒有解決。世界仍然很不安寧。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問題突出。
和平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各國的共同發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和平與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南北問題。
2.建立國際新秩序
當代國際秩序的基本內涵。西方主導和不平等性是國際舊秩序的兩個最明顯的特徵。第三世界國家強烈要求改變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舊秩序還未得到根本改變。
開發中國家最早提出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美國主張建立以它為領導的、“一超”獨霸的國際新秩序。西歐、日本等國家主張建立以美歐日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中國主張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黨的十六大報告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四個方面闡明了中國對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系統主張。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積極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和世界政治多極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積極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是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必要條件和途徑。
四、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經歷了曲折發展的過程,得到了長足發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是:科技革命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生產關係的部分調整;相互依存關係的加深和經濟協調的加強;對第三世界廉價原材料的掠奪;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同社會主義國家競爭的推動等。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和比較完善的市場體系,國家通過巨觀調控來干預經濟,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高度發達,產業結構先進。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不動搖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和經濟結構進行了調整,其重點是:經濟政策、經濟結構和經濟關係。在西方形成了四種主要經濟模式:美國的巨觀需求管理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導型模式、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和法國的指導性計畫模式。這四種模式對現代市場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進行的自我調節、改良和改善,並沒有觸動資本主義統治的根基,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這一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經濟領域仍然存在許多突出的現實矛盾和問題。
2.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本質上仍然是維護資產階級根本利益和實行政治統治的工具。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議會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核心,行政制度是資產階級統治的主要工具,司法制度為資產階級統治提供了合法依據和法律保障。戰後西方國家的政黨制度有兩黨制和多黨制。
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階級結構出現了複雜化、多層次化;階級矛盾和鬥爭趨向緩和;各種社會運動不斷發展;分權制衡機制發生變化,行政權力膨脹;利益集團和大眾媒體在當代西方政治生活中作用增強;主流政治思潮和非主流政治思潮出現了新的特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的社會、政治問題仍然突出。
3.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戰略和政策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政策具有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實質。戰後美國謀求領導和控制世界的全球戰略經歷了多次調整和變化。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單邊主義橫行。歐共體和歐洲聯盟的對外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重性。日本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增強及其外交政策調整;20世紀80年代後,日本謀求政治大國步伐加快。
五、戰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意義
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及其涵義。戰後民族解放運動持續高漲和舊殖民體系的瓦解。萬隆會議的召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七十七國集團”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個里程碑。
第三世界的興起,對戰後世界經濟、政治和國際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它促進了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組合,使戰後兩極政治格局受到衝擊;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2.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及其經驗
戰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畸形的經濟結構有所改變,民族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經濟自主性和經濟實力有所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出現了石油出口國、新興工業國、低收入國家、最不已開發國家等不同類型。當前開發中國家經濟仍然面臨許多嚴峻的問題。
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經驗是:必須把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相結合;必須把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必須把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和可持續發展相統一;必須把政治經濟變革和政治社會穩定相統一。
3.開發中國家的政治進步與存在的問題
開發中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各不相同,且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開發中國家的民主化取得明顯的成就:擺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時期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成為國際舞台上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不斷探索與本國國情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和道路;政治參與的民主化程度不斷提高,極權體制逐步向民主體制發展;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實行了有利於民族團結的政策。
開發中國家政黨制度複雜,存在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等政黨制度。
戰後開發中國家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政治思潮,但絕大多數具有民族主義的性質。
在開發中國家的政治生活中存在著政局不穩、局部戰爭頻繁、民族問題複雜、宗教衝突不斷、恐怖活動有所增加等問題。
4.開發中國家的對外政策與對外關係
開發中國家對外政策與對外關係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開發中國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以維護和鞏固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世界和平。開發中國家的對外政策的重點是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關係即南北關係。戰後以來的南北關係主要表現為開發中國家與美日西歐的關係。冷戰後南北關係中政治問題日益突出,南北經濟“數位化鴻溝”加大,矛盾出現新的特點,南北對話和合作關係有所加強。
南南合作指的是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合作。20世紀80年代後,南南合作明顯加強。冷戰結束以來,亞非拉各洲的地區性組織發展迅速,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開發中國家間的合作內容和合作夥伴出現了多樣化;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調整了戰略,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六、戰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及其巨大貢獻
戰後歐亞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保持了較快的經濟成長速度,改善了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勞動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社會主義國家對20世紀人類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戰後社會主義國家對外關係和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20世紀的一段時間內蘇聯曾經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冷戰結束後,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政策具有超越意識形態和全面對外開放的兩個特點。
2.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探索
戰後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因是多方面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實質應是建立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增強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的活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在改革和探索中成功地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發展模式。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社會主義運動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和震盪。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原因及其教訓。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蘇東劇變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可否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社會主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選擇。
社會主義國家要確立適應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戰略;努力把經濟搞上去,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繼續探索各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相互關係。
七、獨立國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1.獨立國協成員國與冷戰後東歐國家的概況
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轉型基本完成。資本主義是東歐國家經濟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價值取向。選擇加入歐盟和北約是東歐國家的突出的外交關係走向。
獨立國協是比較鬆散的國家聯合體。獨立國協國家的經濟與政治發展具有不穩定性。獨立國協各國對獨立國協政策的演變。
2.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和外交
俄羅斯政府從1992年開始從中央高度集權的計畫經濟模式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現已基本完成了從社會主義公有制到資本主義混合型所有制的過渡。十多年來,俄羅斯經濟總體上在衰退和危機中徘徊,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接受了西方為他們設計的激進改革方案;片面信奉西方經濟理論;俄羅斯國內的政治鬥爭干擾了經濟發展;蘇聯解體帶來的原有經濟關係的斷裂;忽視巨觀調控。2001年以來俄羅斯經濟出現了發展和增長的勢頭,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普京政府振興俄羅斯經濟的基本構想。
俄羅斯的政治轉型是一個過程。俄羅斯根據1993年新憲法確立了以三權分立原則為基礎的西方民主政治體制。新憲法賦予總統廣泛而強大的權力,議會在俄羅斯的權力結構中處於弱勢地位。
黨派之間的政治鬥爭逐漸納入法制軌道,俄羅斯國內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基本平衡的局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方主義膨脹,極端民族主義泛濫。普京政府加強了中央的權力和控制,俄羅斯政治基本趨於穩定。
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調整及其過程。俄羅斯從1993年後開始調整外交政策,實行東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點。葉爾欽於1997年12月簽署《俄羅斯聯邦安全構想》,初步確立了跨世紀的國家戰略構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當今俄羅斯全方位外交的兩根主線是反恐與經濟。俄羅斯在努力改善與西方關係的同時,積極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係。
八、中國對外關係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1.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與調整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和國家確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著重發展與第三世界的關係。改革開放後中國對外關係進行了重大調整,對外工作開創了新局面。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原則和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及其新發展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獨立自主是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係的基本準則。加強和鞏固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兩個戰略問題的思想;關於堅持和發展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關於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思想;關於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解決領土爭端的思想;關於中國永遠不稱霸,堅持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思想;關於加強同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思想;關於正確處理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的關係的思想;關於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思想;等等。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我們黨和國家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按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的方針和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處理國際事務,尊重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形成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基本經驗。
3.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作用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成為當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積極利用聯合國講壇伸張正義,主持公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世界上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國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在經濟上為開發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有益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開發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面臨機遇和挑戰。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抓住機遇,謀求發展,迎接挑戰,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思想道德修養
前 言
“思想道德修養”課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一門課程。
本門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務: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以德治國”的思想,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大學生進行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團隊精神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門課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學習成才等方面的內容。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意義: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從課程的理論和知識中,從歷史和現實的大量素材和生動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料,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提高綜合素質;正確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的理論和方法,加強自我修養。
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原則與方法。堅持以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為指導,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堅持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是大學生必須遵循的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修養方法以及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的修養方法,尤其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積極投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學習先進人物的優良品質,加強自律等。
一、大學是人生髮展的新階段
(一)環境的改變與適應
1.積極適應新的環境
從中學到大學,生活環境、學習狀況、人際關係等發生了變化。應認識大學校園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學教育活動的規律,把握大學人際關係的要求,儘快適應新環境。
2.科學確定新的目標
要邁好大學生活的第一步,大學生應當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和具體的學習生活目標,並為實現新的目標而努力。
3.逐步樹立新的形象
大學生應在新的環境中儘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確立新的形象。應客觀估價自我,正確認識和把握自我,努力按照成才目標塑造自我,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合格的大學生。
(二)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和成才目標
1.時代主題與基本國情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跨入21世紀,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2.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大學生肩負的歷史使命。大學生要堅持和自覺實踐“四個統一”,堅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按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努力做中國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維護者。
3.為完成歷史重任立志成才
當代大學生要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刻苦學習,培養優良學風與高尚的道德情操,最佳化知識結構,強化創新意識,為承擔我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任務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和科學文化基礎,為完成歷史重任立志成才。
(三)健康的心理與成才
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大學生正處於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這一特點反映在大學生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大學生有不同於中學生和一般社會青年的心理發展的基本特點。
2.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備條件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素質的重要內容,是大學生實現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標的前提,是大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必備條件。
3.增進心理健康
正確處理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保持和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自覺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
二、正確處理交往、友誼與愛情
(一)人際交往的作用與發展
1.人際交往與人生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夠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和大學生自我認識的深化,能為大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完善創造條件,是保持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條件。
2.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是當今時代人才的重要素質。正確了解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原則和方法。
3.正確對待競爭與合作
競爭與合作是現實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競爭與合作是對立統一的。正確理解和處理兩者的關係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保證。
(二)友誼的獲得與培養
1.友誼的涵義和價值
友誼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美好而又親密的情誼,是激勵人前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精神力量。大學生之間的友誼對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2.真摯友誼的基礎
共同的理想、志向和追求,是真摯友誼的基礎。共同的興趣、愛好是聯結友誼的紐帶。真摯的友誼經得起時間和風雨的考驗。
3.努力播種友誼
掌握建立和維護友誼的正確方法。友誼需要用真誠和熱情去培育,用諒解去護理。真摯、持久的友誼需要用原則來鞏固和維繫。
(三)愛情的位置與影響
1.愛情與人生
愛情的本質是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是性愛與情愛的統一。愛的核心因素是責任。要擺正愛情在人生髮展中的位置。
2.大學生與戀愛
大學生應正確認識和把握戀愛關係,改變在戀愛問題上的不良認知。
3.樹立高尚的戀愛觀
大學生應樹立高尚的戀愛觀,正確對待戀愛問題,處理好戀愛與學業、集體、道德等的關係。
三、樹立正確的人生目的和態度
(一)科學把握人的本質
1.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正確認識人的本質是解決人生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2.個人與社會的互動
個人與社會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個人既依賴於社會,又能動地作用於社會。社會對個人既有促進作用,又有制約作用。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3.人的本質自私論的認識誤區
人的本質自私論混淆了人與動物的根本界限,否認和抹殺了人的本質的歷史性、階級性。
(二)人生目的的確立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觀的核心
人生目的是人生實踐活動的前提和起點,是人的生命活動的總目標。它決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的根本態度和人生價值,是人生觀的核心。人生目的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2.摒棄錯誤的人生目的
摒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的人生目的。它們的實質都是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它們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中是有害的。
3.確立正確的人生目的
正確的、科學的人生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
(三)人生應有的態度
1.人生態度的涵義與類型
人生態度,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影響和教育引導下,通過生活實踐和自身體驗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態度有不同的類型。人生態度影響和支配著主體的人生行為。
2.正確對待人生境遇
人生境遇會出現順境和逆境。順境和逆境具有兩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關鍵在於正確認識和對待。
3.新世紀新階段對人生態度的要求
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實創新、樂觀向上、助人為樂、艱苦奮鬥、愛國奉獻等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對人生態度的要求。大學生應當選擇和確立科學的人生態度,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奉獻與索取、幸福與不幸以及生與死等人生課題,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人生價值的特點與導向
1.人生價值的涵義
人生價值是一個人在一生中對人類社會的延續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和所起的作用。
2.人生價值的特點
人生價值具有客觀性、社會性和創造性等特點。
3.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生價值導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生價值取向是多樣化的,人生價值導向是一元的。大學生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生價值導向。
(二)人生價值的選擇和評價
1.人生價值的基本內容
人生價值的內容涉及許多方面,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加以考察。其基本內容有: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等。
2.人生價值的科學選擇
人生價值的科學選擇包括兩個方面:人生正確價值目標的確立,最優價值目標的選擇。人生價值目標可分為個人價值目標和社會價值目標。按照社會價值目標的要求,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個人價值目標的最優選擇。這種選擇符合社會需要,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3.人生價值的正確評價
是否符合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評價人生價值的主要標準。堅持貢獻與索取的統一、責任與貢獻的統一、物質貢獻與精神貢獻的統一,是評價人生價值的基本方法。
(三)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
1.人生價值取向和人生社會責任
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關鍵是要在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指導下處理好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係。在當前,尤其要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利益的關係,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實現人生價值的主客觀條件
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主要是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目標,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在實踐基礎上的創新能力,具備良好的健康素質等。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主要是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以及意識形態、輿論環境等。要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對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影響。
3.人生價值的創造和實現
輝煌的人生價值,只有在勞動和創造的社會實踐中,在為社會進步和人民利益的奉獻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程中,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五、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給為人民服務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大力倡導和努力實踐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可以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它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統一,應成為全民道德的準則。
2.團隊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
團隊精神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仍需堅持團隊精神原則。團隊精神原則包含著相互聯繫、相輔相成的三個方面: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促進集體和個人的不斷完善。堅持團隊精神原則,弘揚團隊精神精神,應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等。樹立社會主義義利觀,自覺地克服和抵制個人主義。
3.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著力點和主要內容。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
1.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二者不可偏廢。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為保持社會的良好秩序和國家長治久安,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
2.以德治國與加強道德建設
以德治國就要通過加強道德建設,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強化道德教育的功能,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氛圍,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要充分認識思想道德素質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建設放在突出的地位,促進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緊密結合,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1.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中華民族具有優良道德傳統。其基本內容包括:強調整體精神與為社會、民族、國家的愛國主義思想;推崇“仁愛”原則和人際和諧;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個人在人倫關係中應盡的道德責任;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對待中國傳統美德的正確態度應當是:批判繼承、棄糟取精、綜合創新、古為今用。
2.繼承和弘揚中國革命道德傳統
中國革命道德傳統是中國共產黨人、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民眾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所形成的優良道德傳統。其基本內容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英勇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國革命道德傳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
要注意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創造人類先進的精神文明。
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道德品質及其形成與發展
1.道德品質涵義及其構成
道德品質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在個人觀念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貫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道德品質是一個綜合性範疇,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五個要素組成。
2.道德品質的特徵與作用
道德品質與道德行為是統一的;道德品質是自覺意志的結果;道德品質是通過道德行為整體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特徵和傾向。道德品質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3.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包括道德規範的認知、道德情感的升華、道德意志的培養、道德信念的確立、道德行為的養成等環節和過程。
(二)努力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1.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使之成為全體公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2.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
誠實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它是人們立身處世之本和事業成敗的關鍵。
(三)加強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境界
1.道德修養及其基本途徑
道德修養是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道德要求在個人品質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道德修養的途徑包括重學、自省、克己、慎獨、力行和積善等。
2.大學生應在道德實踐中培養良好品質
大學生要在學校、家庭、社會各個領域中堅持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積極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範,自覺遵守科技道德、網路道德、環境道德等,在實踐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3.培養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大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努力培養高尚人格,不斷提升道德境界,沿著從合格公民到合格建設者、合格接班人的目標,不斷向上攀登。
七、做堅定的愛國者
(一)愛國主義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1.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愛國主義是以忠誠、熱愛和報效祖國為主要內容的意識形態。它包括愛國的情感、愛國的思想和愛國的行為三個層面的內涵。
2.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華民族富有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範疇。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必須把愛國主義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考察。
3.愛國主義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愛國主義思想是通向共產主義思想的橋樑。
(二)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1.愛國主義的時代特徵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中國人民具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愛國主義與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共同構成社會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旋律。
2.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是:熱愛祖國與熱愛社會主義的統一;熱愛祖國與熱愛中國共產黨的統一;熱愛祖國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統一;熱愛祖國與自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統一。
3.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態
堅持和弘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必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既要反對狹隘的民族排外主義,也要反對崇洋媚外的民族虛無主義。
(三)做堅定的愛國者
1.弘揚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風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著這個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必須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維護祖國統一事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切熱愛祖國的人,都應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繼續奮鬥。中國人民將義無反顧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
3.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繼承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為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不懈奮鬥,努力學習,在艱苦創業中報效祖國。
八、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理想的涵義和類型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和政治立場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理想具有實現可能性、時代性、階級性、實踐性和超前性等特徵。
理想有多種類型。最基本的理想是社會理想。
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我們的遠大理想。
2.信念的涵義和特徵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理論主張和思想見解堅信不移並身體力行的狀態。信念是理想的強化狀態,具有穩定性、執著性等特徵。
3.理想和信念對青年成長的巨大作用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對青年的人生活動具有指導作用。它為青年的成長提供奮鬥目標、前進動力、政治方向和精神支柱。
(二)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
1.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黨在現階段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也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這是遠大理想。
黨的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是辯證統一的。只有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才能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和艱苦奮鬥,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2.科學認識當代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
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和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才能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明前途。
(三)把理想化為現實
1.大學生應有遠大志向
大學生應該立志高遠,樹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信念,在實現理想信念奮鬥的過程中,為人民建功立業。
2.實現理想的艱巨性和曲折性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理想與現實的關係。將理想變為現實是艱苦的,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生要有百折不撓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準備。
3.在實踐中把理想化為現實
大學生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繫在一起,胸懷祖國、服務人民,才能在奮鬥的實踐中把理想轉化為現實。
法律基礎
前 言
“法律基礎”課是我國大學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課。本門課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對大學生進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內容的教育。
本門課程的內容由三部分構成: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包括法的產生和發展、法的本質和類型、法的作用、法的創製和實施、法律意識以及民主政治建設、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民主法制建設等理論;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包括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部門法的基本精神和內容;國際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世界貿易組織法等的基本原則和規範。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大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掌握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內容,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學習本門課程,是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需要;是使大學生正確理解和堅持實行依法治國方略,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是完善和最佳化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文化素質,使他們成為“四有”人才的需要;也是實現黨的十六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需要。
本門課程的學習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學以致用、積極參加法律實踐的原則和方法。
一、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
1.法的基本特徵、本質和歷史發展
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範;是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規定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法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範體系,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它通過規定人們在相互關係中的權利和義務,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是實現階級統治和社會管理的工具。
法是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將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而消亡。法經歷了與道德、宗教、習俗、禁忌等社會規範的分離和由習慣到習慣法再到成文法的歷史演變過程。
法的歷史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規律所決定的。
人類社會存在過奴隸製法、封建製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四種歷史類型的法。
2.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特點和作用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體現,它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於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的社會主義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力工具。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階級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規範性和社會性的統一;科學性和公正性的統一;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國家的強制力和人民自覺遵守的統一;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法的作用分為法的規範作用和法的社會作用。我國社會主義法具有促進、保障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以及促進、發展我國對外關係的作用。
3.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創製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國法的創製的指導思想。我國法的創製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維護法的嚴肅性、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持民眾路線,堅持領導與民眾相結合;結合我國國情汲取和借鑑外國法創製的經驗。
法的形成包括法的準備階段、確立階段和完善階段。
我國的法律體系、法律部門、法律規範和法律淵源。
4.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實施
法的實施的概念。法的實施的方式:法的適用和法的遵守。
我國法的適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合法、及時、合理、公正。我國法的適用的基本原則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我國法的遵守。違法的構成和分類。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類。
5.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的概念和分類。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廣大人民民眾的法律要求、普遍的法律感、法律知識、權利和義務一致性等。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我國法的創製和實施的指導作用。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及其主要途徑。
二、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
1.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與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
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是黨和國家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也是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是統一不可分的和相輔相成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確認和保障。
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法制建設,重要的是要進行教育。加強法制首先是全黨必須增強法制觀念,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法制建設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國新時期民主政治建設和法制建設的指導思想。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尊重和保障人權;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立法和決策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加強執法監督,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確保法律嚴格實施。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增強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公平和正義是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內在要求。完善司法體制和訴訟程式。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隊伍。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過程中,要尊重辯證法,避免形上學,正確處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係。
法制、法治和依法治國的涵義。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是:維護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維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德治和以德治國的涵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是教育幹部問題。
法治與德治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三、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1.憲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徵
憲法是規定民主制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係,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根本法。我國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憲法的基本特徵是: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國家生活中最重要原則;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正程式的特殊和嚴格。
我國憲法的產生和發展。
2.我國憲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
我國憲法全面體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集中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認真貫徹社會主義的民主原則和法治精神,切實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權利,科學規範國家權力,充分適應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以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要求,明確提出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宏偉目標。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一切國家權力屬於人民的原則;保障公民權利和義務、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社會主義法制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
我國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有:平等權、政治權利和自由、監督權、取得賠償權、人身自由權、宗教信仰自由、社會經濟權、文化教育權,以及婦女、婚姻、家庭、母親、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保障離退休人員和烈軍屬的權利,保護華僑、歸僑和僑眷的正當權益。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各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主要特點是: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廣泛性、公民權利和自由的現實性、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平等性、公民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我國國家機構在組織和活動中必須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社會主義法制原則,責任制原則,精簡和效率原則,聯繫民眾、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組成和職權。
憲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3.憲法與民主政治建設
憲法與民主制度。我國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我國各族人民奮鬥的成果,是社會主義民主的確認和保障,是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的最基本的形式。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大基層民主,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
憲法與權力制約和監督。憲法規定了我國的立法權、行政權、軍事權、審判權和檢察權分別由不同國家機關行使,它們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權力機關要加強對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工作的監督。要加強各機關內部的監督。要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加強組織監督和民主監督,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憲法與人權保障。憲法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是人民權利享有和實現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要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
憲法與共產黨的領導。憲法是在黨的領導下廣泛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制定的,反映了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方針政策,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黨要堅持依法執政,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要模範地遵守憲法,嚴格按照憲法辦事,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黨的領導是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的根本保證。
4.樹立憲法權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要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
要健全憲法保障制度,特別是要加強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和社會輿論對憲法實施的保障。
四、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據
1.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行政法是國家調整行政關係的法律的總稱。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合法性原則、合理性原則和應急性原則。
行政法律關係的主體、客體和內容。行政法律關係的基本特徵。
2.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
國家行政機關的概念、屬性、權利義務和結構。
國家公務員的概念、義務和權利、錄用和管理。
3.行政行為和行政法制監督
行政行為的概念、內容、屬性和分類。
行政法制監督的概念、內容和分類。我國行政法制監督體系。
4.行政責任和行政賠償
行政責任的概念、特徵和構成。行政責任的追究原則。
行政賠償的概念和賠償範圍。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及其賠償程式。
5.行政法律選介
國家安全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行政處罰法,行政複議法。
五、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的法律依據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的法律的總稱。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則;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原則;禁止濫用民事權利原則。
2.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為及代理
公民(自然人)的概念,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法人的概念、必備的條件和種類,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有效條件和形式。民事行為的無效及其法律後果。
代理的概念、特點和種類。代理的法律後果。代理關係的終止。
3.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
財產所有權(物權)的概念和種類。財產所有權的取得和消滅。財產的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人身權的概念、特徵和分類。
智慧財產權的概念、特徵和種類。
債的概念和債的發生根據。契約的概念及其特徵。契約的訂立、形式和一般條款。契約的履行、轉讓和終止。
繼承和繼承權的概念。遺產及其範圍。我國繼承法的基本原則。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撫養協定。繼承權的喪失。
民事責任的概念和構成要件。違反契約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訴訟時效的概念和種類。
4.婚姻法律制度
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係的法律的總稱。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有:婚姻自由原則,一夫一妻原則,男女平等原則,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原則,實行計畫生育原則,以及禁止家庭暴力原則。
結婚的條件和程式。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
夫妻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父母子女關係。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正確處理離婚問題的原則。離婚登記和離婚訴訟。離婚的特殊規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財產的處理。
救助措施及法律責任。
六、經濟法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法律依據
1.經濟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係的法律的總稱。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有:保障和促進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國家調控原則;鼓勵自由競爭與反不正當競爭相結合原則;提高效率與維護公平相統一原則。
2.企業法和公司法
企業法的概念和分類。
公司法關於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
3.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的規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於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和爭議解決途徑的規定。
4.稅法與稅收徵收管理
稅收的概念和特徵。稅法的概念和構成要素。我國現行的稅收種類。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
5.環境法
自然資源及其特性。自然資源保護法的基本原則。自然資源保護的基本制度。
環境及其特徵。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環境保護的基本制度。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制度
勞動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契約和集體契約。勞動爭議的處理。
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
七、刑法是懲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1.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刑法是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的法律的總稱。我國刑法的任務。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
2.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徵。
犯罪構成的概念。犯罪構成的要件:犯罪客體;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
正當防衛的概念和必須具備的條件。緊急避險的概念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類。
單位犯罪及其特徵和刑罰。
3.刑罰和刑罰的具體適用
刑罰的概念和基本特徵。我國刑罰的種類。
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數罪併罰、緩刑、減刑、假釋及訴訟時效。
4.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種類
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八、訴訟法是實現實體法的程式法律保障
1.訴訟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訴訟法是國家公安、司法機關和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程式制度的法律的總稱。我國的訴訟法包括: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我國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共有的原則主要包括: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兩審終審制;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人民檢察院對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有: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辯論原則;處分原則;社會支持起訴原則。根據自願和合法進行調解原則。行政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有: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原則。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主要有: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原則;審理刑事案件實行專門機關與民眾相結合的原則;保障刑事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的原則;刑事審判實行陪審制度。
2.訴訟證據和舉證責任
訴訟證據的概念和基本特徵。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證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
舉證責任的概念。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刑事訴訟的舉證責任。
3.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中的管轄及其種類。
民事訴訟參加人及其分類。
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
第一審普通程式。簡易程式。第二審程式。特別程式。審判監督程式。督促程式。公示催告程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式。
4.行政訴訟法
受案範圍和管轄。
行政訴訟參加人。
起訴和受理。第一審程式。第二審程式。審判監督程式。執行程式。
5.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中的管轄及其種類。
刑事訴訟參與人。
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程式。第一審程式。第二審程式。死刑覆核程式。審判監督程式。執行程式。
6.司法體制改革
司法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司法體制改革的基本目標。司法體制改革的任務。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
九、國際法是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基本準則
1.國際法
國際法是以調整國家之間關係為對象的有約束力的原則、規則和規章制度的總稱。國際法的特徵:國際法主要是調整國家之間關係的法律,是各國公認的法律,它的強制實施主要依靠國家本身,它的淵源主要是國際條約和國際習慣。
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國家主權平等原則、禁止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原則、不干涉內政原則、善意履行國際義務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國際合作原則、民族自決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現代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國際法與國內法的關係。
國家和國際組織是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的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保權、管轄權。國家的基本義務。
聯合國及其常設機構。
國際人權法及國際人權保護。
2.國際私法
國際私法是以涉外民事關係為調整對象的法律的總稱。國際私法的特徵。
衝突規範和準據法的概念。限制外國法適用的制度。
涉外婚姻中結婚和離婚的法律適用。涉外夫妻關係的法律適用。涉外父母子女關係的法律適用。
涉外繼承的法律適用。無人繼承財產的處理。
3.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其規則
世界貿易組織是全球性的經濟貿易組織,其基本宗旨是規範和制約成員體的對外經濟行為,促進世界貿易的自由化進程,但不能直接干預成員體內部的非經濟事務。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國民待遇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關稅減讓原則;普遍取消數量限制原則;公平競爭原則;透明度原則。
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主要有:馬拉喀什協定;貨物貿易的多邊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式的諒解;貿易政策審議機制;諸邊貿易協定。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法制建設的影響及我國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