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爾科沃天文台

普爾科沃天文台

普爾科沃天文台Pulkovo Observatory,俄語全稱:Гла́вная (Пу́лковская) астрономи́ческая обсервато́р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以南約19公里,海拔75米,是俄羅斯科學院下屬的一座天文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爾科沃天文台
  • 外文名:Pulkovo Observatory
歷史,歷任台長,

歷史

普爾科沃天文台由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並撥款修建,1833年動工,1839年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是俄國的第一座天文台。俄國著名天文學家瓦西里·雅可夫列維奇·斯特魯維領導了該天文台的籌建工作,並擔任首任台長。1861年,他的兒子奧托·威廉·馮·斯特魯維接任台長職務。普爾科沃天文台早期的主要觀測設備是一台從德國購置的38厘米(15英寸)口徑的折射望遠鏡哈佛大學天文台購置了一台同樣的望遠鏡,它們在當時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
普爾科沃天文台早期主要從事恆星位置的測量、天文常數的測定,以及雙星的觀測工作,並為俄羅斯的大地測量航海工作服務。1885年,一台口徑76厘米的折射望遠鏡在普爾科沃天文台建成,是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望遠鏡,其主鏡是由著名望遠鏡製造商人克拉克磨製的。1894年,該天文台開始進行天體攝影的工作,1920年開始通過無線電發布精確的報時服務。在大地測量方面,穿越普爾科沃天文台主樓中央的子午線在過去所有俄國出版的地圖上都是起點。
由於普爾科沃天文台地理緯度偏北,無法觀測靠南的恆星,因此在今烏克蘭境內設立了兩個觀測站,分別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西美斯以及尼古拉耶夫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普爾科沃天文台遭到了德軍的猛烈空襲,幾乎所有建築物被摧毀,而一些重要的設備、圖書資料等被轉移到聖彼得堡妥善保存了下來。戰爭尚未結束時,蘇聯政府就已經決定重建普爾科沃天文台。重建工作於1946年在原址的廢墟上開始,1954年5月完工並正式啟用,無論是設備、人員還是研究領域都比以前規模大大拓寬,還成立了射電天文、儀器製造等一些新的部門。原有的儀器設備得以修復,又在此基礎上安裝了65厘米口徑折射望遠鏡、干涉儀太陽望遠鏡日冕儀射電望遠鏡等新的設備。1945年西美斯觀測站併入蘇聯科學院的西美斯天體物理台,現歸屬烏克蘭。
為紀念普爾科沃天文台,第76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普爾科沃”。

歷任台長

  1. 1890–1895費多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布列季欣
  2. 1916–1919阿里斯塔克·貝洛普斯基
  3. 1919–1930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伊萬諾夫
  4. 1933–1937鮑里斯·格拉西莫維奇
  5. 1944–1946格里高利·諾伊明
  6. 1947–1964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哈伊洛夫
  7. 1964–1979弗拉迪米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克拉特
  8. 1979–1982Kiril Nikolaevich Tavastsherna
  9. 1983–2000Viktor Kuzmich Abalakin
  10. 2000–2015亞歷山大·弗拉迪米羅維奇·斯捷潘諾夫
  11. 2015– 尤里·阿納托利耶維奇·納戈維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