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經世史學》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明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清的經世史學
- 作者:彭明輝
- 出版時間:2002年07月11日
- 出版社:麥田
- 頁數:400 頁
- ISBN:9789867895592
- 定價:360 元
- 裝幀:15cm×21cm
《晚清的經世史學》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明輝
《晚清的經世史學》是麥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明輝內容簡介本書論析晚清經世史學的諸種面向,論題包括從元史研究到邊疆史地的轉折、經今文學運動與變法論、經世思想與史學動向、外國史地引介、改編國史運動與歷史教育等內容。 作者從復...
經世之學,指中國儒學中講求治國利民之道的學問,興起於明末清初和晚清。內容 經世之學即治國之道,治民之術,廣義而言,一切以治國治民、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問,都是經世之學,具體來說,包括政務、財政、教育、科舉、禮制、刑法、工程、屯田、水利、鹽政、軍事、天文、地理、農田等實務,既講求施政功效,又謹守...
《晚清經世實學》是2002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天瑜。內容簡介 晚清經世實學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學問,經世主義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直面社會 反對避世逃世。是經世主義的基石與核心,追求經邦冶國 建功立業,為人生價值的實踐路途和表現手段晚清勃興的經世實學,是傳統精神在古今中西文化融會衝突變局...
“新史學”是以“經世”為價值取向的致用史學,是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關的實踐性史學,這與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實踐性與革命性的品格相銜接。從產生根源上說,“新史學”乃出於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相逼相迫”,而不是從書齋中自發地生長出來的。所以,“經世致用”、愛國圖強是自龔自珍到梁啓超一以貫之的主題。...
《山海經》與近代中國史學 音樂與史學:晚清學術的多旋律並進 ——評介彭明輝著《晚清的經世史學》大綱與史:民國學術觀念的典範轉移 史料的儘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 ——民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象 日記中的民初思想、學術與政治 ——20世紀20年代一位學人的觀察 歷史記憶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陳寅恪史料解讀與學術表述...
2 《山海經》與近代中國史學 3 音樂與史學:晚清學術的多旋律並進 ——評介彭明輝著《晚清的經世史學》4 大綱與史:民國學術觀念的典範轉移 5 史料的儘量擴充與不看二十四史 ——民國新史學的一個詭論現象 6 日記中的民初思想、學術與政治 ——20世紀20年代一位學人的觀察 7 歷史記憶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8 ...
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晚清經世實學》(合著)、《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歲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國觀察》、《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術語生成》等。媒體評論 書評 作者...
說、“文化元典”說。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
此書行世後,開啟了近代經世思潮,續書爭出。其中盛康《皇朝經世文續編》,葛士浚《皇朝經世文續編》,陳忠倚《皇朝經世文三編》,以及《皇朝經世文新編》、《皇朝經世文統編》等,影響較大。作者簡介 1.賀長齡(1785~1848),字耦庚(亦作“耕”),號耐庵。湖南善化(今長沙市)人。官江蘇布政使,著有《...
楊念群:清朝帝王的“教養觀”與“學者型官僚”的基層治理模式 ——從地方官對乾隆帝一份諭旨的執行力說起 引言:從一道諭旨看王權與地方官員的關係 對“教養”觀念的詮釋與“學者型官僚”的職能轉變 “學者型官僚”如何定義 “學者型官僚”與基層政治執行力 餘論:“經世”思潮與清朝中葉的官僚政治 胡恆:清代...
三、晚清漢宋學關係透視 第四章 “以經世之學,濟義理之窮”一、“義理經濟”觀的形成 二、“理學經世”思想的內容剖析 第五章 外來思潮衝擊下的晚清理學 一、理學派的西學觀 二、衝突與衰落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作者簡介 史革新,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
楊念群:清朝帝王的“教養觀”與“學者型官僚”的基層治理模式 ——從地方官對乾隆帝一份諭旨的執行力說起 引言:從一道諭旨看王權與地方官員的關係 對“教養”觀念的詮釋與“學者型官僚”的職能轉變 “學者型官僚”如何定義 “學者型官僚”與基層政治執行力 餘論:“經世”思潮與清朝中葉的官僚政治 胡恆:清代...
《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著。圖書目錄 晚清政治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問題【張海鵬】/1 近五年的國內晚清政治史研究【崔志海】/28 晚清政治變革視角下經世致用史學的研究【劉俐娜】/69 晚清秘密社會史研究【韓志遠】/102 海內外滿漢關係史研究概述【劉小萌】/12...
陶澍[shù](1779年1月17日—1839年),字子霖,一字子云,號雲汀,晚號髯樵,又號桃花漁者,湖南安化人,清朝嘉慶、道光時期重臣、學者,經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陶澍為嘉慶七年(1802年)進士,授庶吉士,任翰林編修,後升御史,曾先後調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撫。道光十年(1830年),任兩江...
第一節 清代史學之發展與《史記》研究的史學語境 一、清初遺民與《明史》編纂 二、《四庫》與清代歷史考據學 三、晚清經世史學與西方史、邊疆志 ……第五章 清代文章學與《史記》文學闡釋 第六章 清代小說評點學與《史記》文學闡釋的互文關係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王曉玲,1972年生,陝西寶雞人。2012年...
全祖望有極強的經世致用思想,趙宗正的《萬斯同、全祖望的經世史學思想》(陳鼓應等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第五十章,齊魯書社1989年7月第1版)、袁元龍的《漫議實學,兼論全祖望在清實學上的貢獻與地位》、李志軍的《全祖望實學思想的特徵及其影響》(二文皆見於《史心文韻》)等文,對此都有詳細論述。張麗珠...
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晚清經世實學》(合著)、《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歲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國觀察》、《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術語生成》、《“封建”考論...
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
著有《中華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千歲丸上海行一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商務印書館,2001)、《明清文化史札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新語探源》(中華書局,2004)等,合著《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辛亥武昌首義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晚清經世實學》(上海...
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
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
長期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探討中國文化史框架構築和明清文化史,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論》、《中國文化史斷想》、《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封建”考論》等。論著曾獲中國圖書獎...
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文化史》(合著)、《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張之洞評傳》、《晚清經世實學》(合著)、《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千歲丸”上海行——1862年日本人的中國觀察》、《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術語生成》、《“封建”考論》等...
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
說、“文化元典”說。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
清代思想史》是2009年11月1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寶千。明季諸子之經世思想、康熙時代之朱學、論清代經學、乾隆時代之士林佛學、清代公羊學之演變、嘉道史學、晚清理學。內容提要 明季諸子之經世思想、康熙時代之朱學、論清代經學、乾隆時代之士林佛學、清代公羊學之演變、嘉道史學、晚清理學。
晚清經世實學的四個階段 經世實學的內容 洋務大吏的經世觀念與實踐 章太炎、嚴復的創造性思想勞作 第十二章 從“文化生態”到“文化生成”/127 《中國文化生成史》的由來 文化生態學說的修訂完善 重要問題探析 明確文化史分期 第十三章 在馬克思的故鄉/139 訪學特里爾 在馬克思故居紀念...
近十餘年來,著重研究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發掘中國文化近代轉換的自身資源和內在動力,注重探討中西文化互動在中國文化近代轉型中的關鍵作用,並注目於從概念的古今轉換、中外對接考察文化近代轉型,代表作為《解構專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合著)、《晚清經世實學》(合著)、《張之洞評傳》、《新語探源》...
第四章清朝文治政策研究評析112 第一節對清朝文治政策的總體評價112 第二節政統與道統之爭:皇權與士大夫的心理博弈120 第三節文化控制與帝王心術130 第五章清朝諸子學、理學、今文經學復興的意義 ——兼及與晚清政治態勢的互動關係137 第一節挑戰理學獨尊羽翼經學復古 ——清代諸子學的作用137 第二節晚清經世型...
曉清民之經世,實體而達用;耀今朝之國學,百花而齊放[17]。吾之國學,歷久隆興。承千年之傳統,續百代之文明。昔伏羲畫卦,洞穿天地;曾姬昌演易,貫通古今[18]。九州英才,薈百家之齊放;四方學派,集諸子之爭鳴[19]。儒墨道法,何止忠孝仁義;縱橫陰陽,亦是捭闔五行[20]。《樂經》不在,撫琴而嘆;《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