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瑜學述

馮天瑜學述

《馮天瑜學述》是20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天瑜學述
  • 作者:何曉明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86330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馮天瑜(1942-2023)是中華文化史領域的學術大家,他提出並論證了“文化生態”說、“文化元典”說、“歷史文化語義學”等,是對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貢獻,其著作《中華文化史》《中國文化生成史》被譽為“新中國文化史研究的扛鼎之作”。2019年馮天瑜榮獲“湯用彤學術獎”,頒獎詞寫道:“考析華夏文脈,究探先賢驪淵;述上哲之誥,益後輩之思;觀瀾索源,振葉尋根;鑽仰中外交流之脈絡,昭晰古今發展之源流;察人文以成化,固彝憲而生知。”
何曉明作為馮天瑜先生的弟子,同為《中華文化史》的合著者之一,追隨馮天瑜研習中國文化四十餘年,對馮先生的學術生涯、社會交往與生活情景有著更為細緻的了解。
本書從馮天瑜少年時代起筆,全面系統地論述了馮天瑜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著作貢獻,為學界同仁領略大家風範,探尋問學路徑提供參考借鑑。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從少年到青年/11
就讀三所名校
湖北省圖書館的小讀者
幼承庭訓
《武漢晚報》的高產作者
第二章 《孔丘教育思想批判》出版前後/10
書稿的投寄
增強批判力度
批孔思想由來
晚年反思
第三章 徜徉在神話世界裡/17
上古神話特色
神話三大系統
上古神話舉要
神話的文化史地位
第四章 思想家論智力/37
智力界說
影響智力形成諸因素
智力結構諸側面
智力培養方法
第五章 文化史研究的報春花/46
中國古文化溯源
中國古文化鳥瞰
以都城發展為線索的古代文化史
古都重心的由西向東移動
第六章 新中國第一部文化通史/63
寫作緣起
文化史研究對象
中國文化生態說的提出
文化歷程與前景展望
第七章 中國學術源流的梳理/71
中國學術的大致路徑
春秋戰國是先秦學術全盛期
吸收了佛學成果的宋代理學
清初之學氣象博大
第八章 元典精神重光/83
“元典”概念創製
元典的內容與結構
中華元典的精神要旨
元典精神的近代轉換
第九章 襲常與新變:明清文化五百年/95
歷史發展的特別節點
“集古”與“萌新”
社會風尚及西學東漸
標桿人物
第十章 解構專制:新民本思想/106
“新民本”的歷史內涵
理論來源
思想內容三層面
標本:《明夷待訪錄》
第十一章 通往近代新學的橋樑/116
晚清經世實學的四個階段
經世實學的內容
洋務大吏的經世觀念與實踐
章太炎、嚴復的創造性思想勞作
第十二章 從“文化生態”到“文化生成”/127
《中國文化生成史》的由來
文化生態學說的修訂完善
重要問題探析
明確文化史分期
第十三章 在馬克思的故鄉/139
訪學特里爾
在馬克思故居紀念館
唯物史觀的理論意義
唯物史觀在中國傳播的成敗得失
第十四章 訪學東瀛/146
訪問愛知大學
與中島敏夫同台講授中國古典研究
完成《“千歲丸”上海行》
感受中西日文化互動的脈搏
第十五章 創立歷史文化語義學/157
實踐基礎與內在邏輯
建立歷史文化語義學的當下意義
三十個關鍵字的文化史
詞語、觀念和思想史三重意蘊
第十六章 文化互動與新詞生成/164
漢語借詞三階段
明清時代西洋術語的譯介
日源漢字新語的厘定與傳入
對漢字新詞的迎受與拒斥
第十七章 “封建”考論/173
“封建”本義
“封建”名實錯位的表現正本清源
“三頂帽子”及其答辯
第十八章 情系桑梓/198
赤子情懷
修撰地方志
盤龍城與武漢
《荊楚文庫》總編輯
第十九章 武昌首義研究/208
幫助賀覺非,完成《首義史》
武昌首義開創歷史先機
短時段首義造因於長時段社會變革
辛亥首義精神不朽
第二十章 為“洋務殿軍”三立傳/215
近代史上的過渡型人物
張之洞與“湖北新政”
張之洞思想諸側面
歷史評價
第二十一章 為了和平與正義/225
解密日本侵略的鑰匙
剖析“神國論”與“武士道”
社會達爾文主義日本版
批判現代日本歷史修正主義
第二十二章 談笑有鴻儒/237
“明清文化史沙龍”
與饒宗頤的交往
文藝界的朋友
為學者速寫
第二十三章 治學理路與方法/249
“即器求道,觀象索義”
義理,考證,辭章
看家書
寫作的“一慢,二快,三慢”
第二十四章 人文精神的透視與力行/256
“人文精神”界定
中西人文精神比較
疫情期間的人文寫作
批判意識與社會關懷
第二十五章 平民本位與學人初心/ 266
父親是人生楷模
“遠權貴,拒妄財”
“馮氏三藏”體現高風亮節
“向著公民的無悔抉擇”
附錄一馮天瑜素描/275
附錄二馮天瑜學術小傳/283
附錄三馮天瑜主要著作名錄/297
後記/ 300

作者簡介

何曉明,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追隨馮天瑜先生習史四十餘年。合著有《中華文化史》《張之洞評傳》,對先生的學術理路和治學精神有較為深入的理解。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在《歷史研究》《哲學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代表性論著有《百年憂患——知識分子命運與中國現代化進程》《返本與開新——近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新論》《中國皇權史》等,獨著、合著約二十種。曾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國家教 委社科成果獎和湖北省、武漢市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