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19年,
榆次商業資本家賈俊臣、徐秉臣、郝星三與山西銀行經理
徐一清、省財政廳長崔文征,以及
榆次縣鄉紳趙鶴年等集資150萬元,在榆次城北門外創辦晉華紡織股份公司。1924年,公司正式建成投產,改名為榆次晉華紡紗廠。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晉華紡織廠,掠奪性生產棉毯、粗布、色布等,並做軍服、軍被供給日軍。8年間,日本侵略者從該廠榨取巨額利潤51577004元(
日元),相當於24個晉華紡織廠。為加緊掠奪,日本侵略者對該廠生產設備只使用,不維修。在超負荷使用下,廠里許多設備損壞嚴重,陷於癱瘓。到後期,日本侵略者竟將機器拆毀,改為“參戰工廠”,用來修理槍械。當時的地下黨組織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無數次的鬥爭。早在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該廠就成立了山西境內較早的共產黨支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抗日戰爭期間,該廠被日本侵略軍占領。1948年
晉中戰役以後,該廠被人民政府正式接收管理,成為山西
輕紡工業的代表。晉華紡織廠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
工人階級反對剝削、反抗
民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也見證了中國
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歷程。晉華紡織廠是中國少見的現存完好有的百年老廠。它的發展歷史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晉華紡織廠舊址的保護,對於我們研究中國
工人運動和
民族工業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926年,注定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個不平凡的年代。這一年,發生了“五卅”慘案震驚全國,中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建的浪潮。榆次,這個小小的縣城,也發生了震撼三晉大地的大罷工。
1926年7月,晉華紡紗廠無緣無故地開除了兩三批工人。在廠南門口貼出了“如有議論國事,煽動工潮者,廠方將送交政府,嚴加查辦……”的布告。一位工人氣憤地想撕去布告,被工友勸住“讓大家看看,他們怎么對待我們工人。”他二人隨後找到了黨支部書記籍中發訴苦。“資本家開除工人,限制我們的活動,我們不能再忍下去了。”“把工人民眾發動起來,密切結合工人們的切身利益,開展一次大規模的鬥爭。” 黨支部書記籍中發問:“我們應該提出一個好的計畫,大家都出出主意,看看咱們怎么個罷工法?咱們印個傳單就叫榆次報吧”對.隨後大量印刷針對布告的報紙工友們廣為傳播。
工人階級的暴動
資本家認為即使是再開除一批工人,也會相安無事。就在這幾天,籍中發等人已經組織了上千人的糾察隊。7月15日,籍中發以工會的名義向廠方提出:反對廠方隨便開除工人,要求每人每天增加工資兩角,實行
八小時工作制。廠方經理惡狠狠地對籍中發罵道:“你們這些臭工人,純粹無理取鬧。增加工資辦不到,想開除工人就開除,和你們有什麼關係!” 籍中發當場據理力爭,但是被廠方經理推出辦公室。
所有的工友在得知情況後都義憤填膺。7月16日,早6時58分,全廠響起了電鈴聲,所有的工人拿起了小紅旗,成群結隊的擁向車間外面並向一起靠攏。秦金翰激動地說:“我們不做牛馬,我們要做人。請工友們選出能代表工人利益的代表和廠方談判,爭取我們應得的利益。”當天下午,籍中發、秦金翰、李春秀、楊繼洪和幾個工人代表正在布置第二天遊行的計畫,突然有人跑來說:“學兵團把工廠包圍了。”幾個工人代表站起來吼道:“和他們拼了。”籍中發立刻攔住了他們。隨後說道:“我們要緊緊依靠上級黨組織,不要蠻幹,我們會有辦法。”
資本家的反撲
罷工後的第四十天的黃昏,
閻錫山的軍隊突然向手無寸鐵的工人發動了武裝襲擊。他們包圍了晉華工人宿舍,挨家挨戶的搜查工人代表。軍隊隨後還包圍了工會,並且把工會砸的亂七八糟。全副武裝的士兵逼迫人們交出工人代表,工人們異口同聲說“不知道”。在同一時刻,北關汾州飯店旁邊的一家鋪子裡,衝進一群持槍的士兵,把共產黨員李儒林和其他罷工積極分子抓住往外拖。整個東順城街戒嚴,持槍的士兵拖著李儒林等人往前走。這天,被抓捕的共產黨員和工人代表共十一人,都被押到了太原陸軍審判處。
保衛戰 !保護紡紗廠!
1947年冬,人民解放軍取得汾(陽)孝(義)戰役的勝利。1948年陰曆正月十三,晉華紡紗廠辦公室接到一份太原
綏靖公署的急電,要求紗廠拆除機器,遷往太原。隨後,紗廠召開了各車間工人代表參加的“拆遷”會議。工人們反對拆除機器,並想盡一切辦法阻止
閻錫山搶走人們剛從
日本鬼子手裡奪回來的紗廠。
拆遷開始後,工人們找著各種理由怠工。這時,紗廠地下黨通知工人們要堅持住,等待解放軍的到來。工人們乾脆
罷工,一些工人甚至喊出了“歡迎解放軍”的口號
。這些舉動鬧得國民黨特務心裡非常緊張,還沒有拆了幾個機器,就倉皇逃命去了
解放後的晉華紡織廠
1948年7月18日,榆次解放。7月19日,
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南步達、張民通、寧雲程等代表來廠進行全面的接管工作,並向全廠工人宣布,工廠永遠歸人民所有,工人是工廠的主人,並組織全廠職工開始了迅速復工的熱潮。中共晉華黨組織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在全廠職工中提出“自力更生、克服困難、迅速復工生產”的方針。廣大職工民眾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到10月份修復紗錠2000枚、布機190台,開始了小型生產。年底又將被破壞的引擎機修好,帶動
紗錠1萬枚。
1949年4月太原解放,為晉華紡織廠全部復工生產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閻錫山潰退時劫往太原的機器,除1.2萬枚紗錠被燒毀外,發電機以及剩餘的其它機器全被搬運回廠。到1951年產值已達2091萬元,比1949年提高兩倍以上,接近於抗戰前的水平。
1957年,全國
第一個五年計畫結束,晉華紡織廠取得了提前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畫指標的優異成績,五年計畫總產值達320343元,完成計畫的102.7%。
1959年1月,根據山西省
輕工業廳的批示,晉華紡織廠與正在興建的榆次紡織廠合併。榆次紡織廠是1958年
大躍進的產物,1958年5月開始在安寧村建設,設計規模為紗錠58240枚,從此,
榆次紡織廠成了晉華紡織廠的第二紡紗車間。兩廠合併之後,該廠的
紗錠增加到12.2萬餘枚,職工人數增加到7500餘人。
1959年3月,隨著全國大躍進的開展,晉華職工也卷進了浪潮之中,厂部從生產車間抽出1000餘人開赴榆次北山,開展了
大煉鋼鐵運動,接著又用這些土鐵土鋼在廠里造開了機器。大煉鋼鐵不僅打亂了紡織生產的正常秩序,還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由於1958年的
大躍進,生產上浮誇、瞎指揮、片面追求高速度,再加上連續三年遭受天災人禍,農業減產,棉花產量顯著下降,嚴重地影響了晉華紡織廠生產的發展。1961年至1963年
棉紗產量平均比1960年減少29.42%,棉布總產量平均減少10.42%。
從1968年開始,由於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正常的生產秩序遭到破壞,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混亂,規章制度廢弛,加之兩派民眾組織對立情緒嚴重,武鬥事件不斷發生,生產大幅度下降。1969年的
工業總產值僅為5227.88萬元,只完成當年計畫的78.5%。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擴大了企業自主權,晉華紡織廠狠抓技術革新、挖潛改造、更新設備、調整
產品結構,試製投產了
滌綸半下線、
滌棉細布、滌棉紗卡等6個新產品,實行了以無限計件工資制為中心的多種責任制,提高了生產效率。該廠還組織了質量攻關會戰,開展了萬米無次布競賽和“質量月”活動,被山西省經委和晉中地區分別命名為“質量信得過”企業和質量高產企業,半線卡幾布等3個品種被評為優質產品,8項上檔指標有7項超過了歷史最好水平,達到了全國一檔以上先進水平,全廠還湧現出優質尖兵等先進人物408人,創萬米無次布69人。
“七五”期間,晉華紡織廠從德國引進一條
針刺地毯生產線,填補了我省
丙綸針刺地毯的空白;更新了6萬紗錠,從過去的單一純棉產品變為能夠生產純棉、滌棉、中長、腈綸、滌粘、滌(蒙)麻、化纖丙綸針刺地毯等多種原料的產品,紗布毯之類的產品行銷全國並出口到香港等地。
1980年3月,晉華紡織廠開始實行四班三運轉制,徹底改變了運轉工人的勞動條件,人們稱讚“這是紡織工人的一次解放”。
1981年,該廠實現利潤1800萬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最高年份。
截止到上世紀90年代,晉華紡織廠擁有職工1萬餘人,各種織機2243台,紗錠128320枚,固定資產9000多萬元,動力機械總動力2萬多千瓦,總投資9000多萬元,累計給國家
上繳利稅6億多元,相當於
投資總額的7倍多。
建築特點
隨著國有資產的轉型,由於種種原因,2006年國家批准該廠正式宣布破產。晉華紡織廠現存南門、東門、原厂部舊址、南配房、鍋爐工段樓、水塔、廠房、庫房等建築,均保存比較完整。其主體建築舊厂部坐西向東,面寬5間,
進深3間,南北角樓各1間,建築以木構架和水泥結構為主,內部8根方木支撐,外部
檐柱為科林斯風格,頂為
卷棚式,為中西文化結合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