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道情

晉北道情

晉北道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道情藝術在中國說唱藝術和戲曲藝術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據南北20個省區的統計,各種俗曲道情仍不下90多種,其中歌曲道情4種,皮影道情3種,說唱道情70種,戲曲道情13種。

山西是個道情藝術比較盛行的地區,在曲種上有晉北說唱道情、晉南說唱道情、陽城說唱道情、長子說唱道情以及太原說唱道情等十幾種。在劇種上有晉北道情、晉西道情(亦稱臨縣道情)、洪趙道情。

2006年5月20日,晉北道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北道情
  • 性質:劇種
  • 所屬:傳統戲曲
  • 內容:道教故事或有關題材
  • 申報地區:山西省右玉縣、臨縣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Ⅳ—71
晉北道情,簡介,圖片,詳細信息,淵源與演變,音樂與劇目,藝人與班社,困境與機遇,

晉北道情

簡介

晉北道情,原系宗教藝術,脫胎於唐代的道觀經韻,最初是以說唱道教故事或有關題材為主要內容牞是道家用以宣傳其宗教思想的藝術形式。到了北宋,隨著說唱藝術的興起,逐漸活躍在民眾之中,並誕生了“道情”這個名稱。後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特別是清代梆子戲的興起,部分道情開始由說唱向戲曲轉化。

圖片

晉北道情圖片如下:
晉北道情晉北道情

詳細信息

淵源與演變

關於晉北道情的源流,沿革,很少有文字記載,只有些口耳相傳的說法。據神池縣道情劇團老藝人吳喜娃同志聽其前輩傳說:“古代終南山上有一種琴音異常優美,人們便仿此琴音編歌演唱流傳民間,後道家蒐集又編為‘道歌’,道情是由道歌發展而來的,據說道歌產生於漢唐時代。”《唐書禮樂志》記載說:(大意)玄宗喜神仙之事,曾召道士司馬承禎等人制曲十餘首,總名“道曲”。道歌、道曲均是與道教有關的曲調,可能是道情的最初形式。道歌、道曲發展成道情之後,一般均為說唱藝術形式,它是以描述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事件為主要演唱內容。這是道情在藝術形式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前者是歌曲,後者為曲藝;前者以抒發感情為主,後者重在說唱故事。
道情由說唱向戲曲轉化,是道情在藝術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晉北道情是山西道情戲中成戲最早的,它是乾隆初年藉助“風攪雪”的組班形式,在與“勾腔”的交流結合中登上戲曲舞台的。“勾腔”又稱“撓勾腔”或“老勾腔”,是與“京腔”齊名、與崑曲同期的一個劇種。
在道光年間,“勾腔”已漸趨衰微。說唱的晉北道情就是經過與“勾腔”的結合,在“勾腔”的幫助下登上戲曲舞台的。在此之前,還曾有過一種叫做“過街道情”的發展過渡階段,實際這是說唱道情與“社火”的相結合。晉北舊俗,每逢元宵佳節,民間便舉辦“社火”活動,高蹺隊或秧歌隊,扮成八仙人物穿街走巷,路經大的店鋪或府衙豪門,便停下來做表演或演唱,扮為八仙者,便演唱說唱道情中的一些有關唱段,形成一種有說、有唱、有扮相、有簡單表演的戲曲雛形。但這種形式還不是正式的道情戲,而僅僅是由說唱走向戲曲的一種過渡。這種過渡,對晉北說唱道情向戲曲的演變,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
由於晉北道情屬於地方土戲,登上戲曲舞台之後,與當地其他民間藝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並經過“風攪雪”的組班形式進行著頻繁的藝術交流,有的在它的帶動下,由民間歌舞登上了戲曲舞台(例如河曲縣的二人台),有的則通過這種交流結合互相吸收、互相借鑑,不斷完善了彼此的藝術結構,由尚不成熟的地方土戲或地攤戲走向了成熟的舞台戲曲(如應縣、朔縣的秧歌戲)。晉北道情更在這種交流結合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劇目,汲取了民間的表演技藝,從而增加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由此形成晉北地區一個獨具風采、獨領風騷的地方劇種。
晉北道情的活動遍及晉北各地。除此之外,北至內蒙古,西至陝北均有晉北道情的足跡,解放後晉北道情南至太原
據說晉北道情在過去曾被視為“神戲”,晉北舊俗廟會第一場戲為敬神戲,人們總用道情敬神。道情若與其他劇種同台或對台演唱時,也總是讓道情先唱,道情不開戲,其它劇種不能開戲。較早期的道情極受人尊重,從事道情的藝人們亦以此自恃,尤其在城市中,非請不演。

音樂與劇目

晉北道情和其它戲曲劇種一樣,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它包括“唱念做打”四功,不過由於它演唱內容的關係,以“唱念做”三功為主。晉北道情屬“聯曲體”的戲曲音樂體制,擁有豐富的唱腔曲調,它不僅繼承了古老的傳統道情與民間道情曲藝,也融合了民歌及地方小戲的某些音樂成分,同時又兼有地方大戲的部分唱腔曲調,故有“道情72調”之稱,今存套曲13種96曲。道情最早的伴奏樂器以魚鼓、簡板為主,發展成戲曲後仍保留了魚鼓,在文場樂器中增加了橫笛、大板胡、小板胡、揚琴四胡等。
晉北道情戲的劇目約有一百餘部,依其時代、內容、格調分為四類。
早期劇目。內容為道教故事,以反映道家生活、宣揚“無情度有情”的宗教哲理為特點。其中經常上演的有《湘子傳》、《張良傳》、《莊周傳》、《杭州賣藥》(呂洞賓故事)、《<U>[font color=#0000cc]五龍[/font]</U>》等。
中期劇目。內容為修賢勸善故事,以反映全真道教提倡賢孝做人,因果報應的思想為特徵。在這一類劇目中,經常上演的主要有《王祥臥冰》、《郭巨埋兒》、《李翠蓮傳》等等。
中後期劇目。內容為民間生活故事,以反映風趣的家庭矛盾,鄰里風波,兒女情長,時事諷喻,田園嬉戲為特點。此類劇目,多數來自晉北的“大秧歌戲”。經常上演的劇目主要有《三賢》、《四勸》、《打碗罐》、《打灶君》等等。
近期劇目。內容多為宮廷生活,朝廷軼事,以反映忠奸鬥爭、安良除暴為主要特點。此類劇目,多數來自梆子戲。經常上演的主要有《金絲墜》、《玉虎墜》、《金沙灘》、《寧武關》等等。

藝人與班社

“教坊”是晉北道情的活動基地,也是為它培養造就人才的學堂。每年冬季農閒,各村鎮便紛紛開設教坊,或收徒傳藝,或說戲排戲,春節一過便搭台唱戲,直至春和日暖,再度農忙才封箱停戲,這是晉北村民世代沿襲的一種傳統。清道光以來產生了不少在民眾中影響較大的知名藝人:河曲的李有潤(藝名“十六紅”、“蓋河東”)、張興旺(藝名“喜面生”)、鄔聖詳等;神池的李艾圪塔、胡俊、石六十八、王醜娃、黃武成、田存富、胡掛印、王明元等;應縣的老聞潤、鮑佐、李生才等;山陰的張裕(藝名“六指紅”)、傅貴子(藝名“十里麻”)、洪全茂等;右玉的孟占明、曹培富等。
這些名藝人不滿足一村一鎮的季節性活動,於是便打破村鎮自樂班的局限,互相結合組成職業道情戲班進行常年營業演出。這種班社,藝人們叫做“攢班子道情戲班”,意思是具有臨時組合的性質。他們雖屬職業班社,但多數班社一年只演出十個月(十一、十二月散班停演),來年正月重新組合新的班社,人員變動比較頻繁。晉北道情的村鎮業餘班,一般是以村鎮的名稱命名的,名稱僅代表它的隸屬關係,並無藝術流派的含意。職業道情班,多數是以班主的名字命名的,例如“陰來財道情班”、“武為周道情班”等等。
鹹豐以來,晉北道情的職業班社蜂擁而起,有據可考的達20餘個。職業班社和職業藝人是一個劇種的重要支柱,晉北道情擁有如此眾多的職業班社和技藝人員,說明了這一劇種的繁榮和興盛,特別是梆子戲傳入晉北之後,它還能保持如此強大的陣容和旺盛的競爭實力,不僅在晉北絕無僅有,在整個道情家族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指引和黨的文藝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晉北道情得到了新的發展:其一,新型藝術團體的隊伍建設。1954年、1957年分別在神池和右玉建立了地方國營道情劇團,並逐漸出現了女演員。其二,藝術建設及創作、研究隊伍的形成。晉北地區的文藝主管部門適時地給劇團配備了編、導、音、美方面的專業幹部,從而形成一支藝術建設的專業力量;其三,專家學者的介入。他們在晉北道情新劇目的創作、音樂上的改革、資料的挖掘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

困境與機遇

和大部分戲曲一樣,晉北道情近十幾年來的發展遭遇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生活節奏加快,審美要求發生變化,對慢節奏的傳統戲曲的興趣愈來愈淡漠;晉北道情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的民俗日益淡化,傳統節日特別是鄉村廟會逐步由現代節日代替,晉北道情的活動陣地逐漸縮小;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劇本逐年減少,演出場次降低,經濟效益不佳,難以自給;在道情劇團滑坡的十幾年間,沒有培養出後繼演員。一些有造詣的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還有的因維持不了生活而改行,而年輕的演員在觀眾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所幸,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們開始反思傳統文化對於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晉北道情所具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其受到各級政府和民眾的關注。2006年晉北道情戲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系列救助措施已實行,更多的保護舉措也在醞釀之中,晉北道情的生存有了新的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