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道樂(大同)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恆山道樂(大同)
  • 主題詞:傳統音樂,恆山道樂(大同),大同市渾源縣文化館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1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大同市渾源縣文化館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

簡介

北嶽恆山是我國北方地區道教活動的聖地,宗教氛圍濃厚,活動頻繁,北嶽道樂在此基礎上產生,後又不斷吸收民間鼓吹樂,唐宋大曲、法曲而成型。北嶽道樂是我國北方道教音樂的一支,其演奏人員主要由恆山在家道士組成,當地人稱為“北嶽道樂班”。唐宋以後,道樂班社所演奏的音樂,主要為“讚嘆”、“器樂曲”,又有“套曲”和“配曲”之分。“讚嘆”是唱經的音樂,主要有《洞玄贊》、《一盞燈》、《開通贊》、《光明贊》、《返魂香》等,具有很強的旋律性,以笙管伴奏,發聲方法與“晉北道情”相似。“器樂曲”,是道樂中的樂器演奏部分。“套曲”有《一提經》、《山坡羊》、《乾指》、《柳妖精》、《翠竹廉》等五套,要求“正套”必須“大工大尺”,嚴格按字譜拍板演奏,風格莊重典雅。“配曲”有《小八門》、《勸君悲》、《鬼拉腿》等,音樂風格活潑火爆,高亢激烈。主要樂器有笙、笛、管子、蕭、二胡、琵琶、三弦、法螺、鼓、鐃、鈸、雲鑼、銅謦、木魚、法鈴、鐺等。北嶽道樂在山西省渾源縣及其大同、太原、河北、內蒙等周邊省市已自成流派、自立體系,各個派系所保留下來的樂曲和曲目,對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音樂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歷史淵源

恆山道教源於道教中的“北天師道”。東漢順帝時,張陵創“五斗米道”(因奉道者須出五斗米,或因其崇拜五方星斗而名),張陵自稱太上老君降命其為天師,故亦稱天師道。其孫張魯曾雄踞巴郡、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近30年(約公元185—215年)。南北朝時,寇謙之自稱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創立新天師道,後稱北天師道。陸修靜創立較為系統的道教齋戒儀范,後稱南天師道。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與其他道教派別合流,元代後統稱“正一道”。
恆山道教建立於北魏,在齋醮法事儀式中制定了“誦戒新法”和“樂章”,已經有了唱誦經典和部分器樂演奏的結構,被認為是恆山道樂的發端。所謂齋醮,是道教針對水災、旱災、蟲災、雷擊、瘟疫、傷病、死亡、延壽等事舉行的法事活動,並根據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連各種頌、贊、步虛、偈等道曲,音樂也隨之變化。齋醮儀式中使用了很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其中包含了不少文學和音樂資料。唐宋以後,恆山道樂與宮廷音樂、民間音樂相結合,成為固定的法事儀式在齋醮活動中被傳承下來。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仍在民間流行,並吸收了民間十番鑼鼓音樂,內容相當豐富。

基本內容

恆山道樂的基本內容有讚嘆、器樂曲、工尺譜、宮律調系統等幾個部分。讚嘆,是經文的唱誦,也是道樂中的聲樂部分;器樂曲,是道樂中的器樂演奏部分,有“套曲”和“支曲”之分;工尺譜,明洪武七年(1374年)後,道樂採用傳統的工尺記譜法記譜,恆山道樂亦沿用此譜至今;宮、律、調系統,恆山道樂使用傳統的五調、十律和四韻十二宮六十調,是古代漢族民間音樂的活化石。恆山道樂的樂器和法器自成體系。吹奏樂器有管子(包括低音大管、管子、對管)、笙、竹笛(俗稱“梅”)等;打擊樂器有鼓、鐺子、大鐃、大鈸、雲鑼等;法器有木魚、銅磬、法螺、法鈴等。恆山道樂的套曲保存相當完整,“讚嘆”套曲曲目有“一盞燈”“十滅罪”“瑜伽經”“永皈依”“種種無名”“三代贊”“四字真言”等;器樂套曲有“普安咒”“要賬”“水紅花”“大走馬”“駐馬亭”“罵漁郎”等;打擊樂套曲有“天下通”等,“支曲”主要是保存在清光緒《神曲全部》抄本中的“將軍令”“太平年”“粉紅蓮”“棉達絮”“柳搖金”“銀紐絲”“醉太平”“浪淘沙”等89首。

主要價值

恆山道樂自北魏形成至今已歷一千五百多年,它保留著大量古代樂曲,是道教與民間音樂相合的歷史產物,反映了道教的藝術表現形態與美學追求。其宮調系統中五調和傳統十律的存在,為研究我國古代音樂的譜、律、調提供了活的資料。其“套曲”嚴格按譜依板演奏以敬神,“支曲”盡情演奏即興發揮以娛人,莊重典雅與激情活潑兩種風格輔佐融洽的特徵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恆山道樂溶入農村歲時節日和婚喪嫁娶等民俗活動中,對於豐富當地人們的文化生活、創建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恆山道樂在山西大同地區歷代相沿不絕,其“道情”音樂在上世經50年代經過發掘整理,已發展成為晉北一個獨特的地方劇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