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烈廟(何景明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昭烈廟》是明代詩人何景明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按著時間順序,敘劉備創業之艱;頷聯承上而發議論,漢帝國已徹底瓦解,在這亂世中,唯有劉備有諸葛亮能竭忠為君;頸聯借四川地形生髮,含蓄地概括了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基本國策;尾聯中生出感嘆,以滿目蒼翠掩映下的空山古祠寄託詩人自已的興懷。全詩敘事簡扼,議論正統又耿直,頗有古調,顯得清峻脫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昭烈廟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何景明
  • 作品出處《大復集》卷二十二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昭烈廟1
漂泊依劉計2,間關入蜀身3
中原無社稷4,亂世有君臣。
峽路元通楚5,岷江不向秦6
空山一祠宇,寂寞翠華春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昭烈廟:劉備的廟宇。備死後,謚曰昭烈皇帝。
2.“飄泊”句:劉備起事之初,未有尺寸之地,曾先後依陶謙、依曹操、依袁紹,均不得志。及曹操破袁紹,南擊劉備,備乃使糜竺、孫乾與劉表取得連繫。表親自郊迎,待以上賓之禮並增強其兵力,使屯新野,荊州豪傑多歸之。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3.“間關”句:益州牧劉璋遣法正等以四千人迎劉備,前後賂遺以巨萬計。法正因陳益州可取之策,備乃留諸葛亮、關羽據荊州,自將步卒數萬人入益州。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間關,猶言道路難行,崎嶇展轉而至。
4.“中原”句:言廣大的中原地區,已無劉氏的政權。社稷,土神和穀神,土地和糧食乃立國的要素,因以社稷作為國家政權的標誌。
5.峽路:長江三峽的道路。楚:古國名轄境約有湖北、湖南及江西、安徽的一部分。
6.岷江:江名,在四川省中部。源出岷山北部的羊膊嶺,南流經松潘縣至灌縣,分為內外二江,至江口複合,至樂山流入大渡河,至宜賓併入長江。秦:古國名,奄有今陝西地。
7.翠華:用翠羽飾於旗竿頂上的旗,為皇帝的儀仗,因以代指皇帝。此指廟宇前的旗竿。

白話譯文

劉備漂泊無依,曾投靠荊州劉表,之後又西進,道路崎嶇,輾轉而至益州。
時曹魏代漢,中原已無全國的統一政權,在亂世中劉備卻有竭忠為君之臣。
三峽的道路通向楚國故地,岷江之水不流向古秦國。
這一座昭烈祠廟,在寂寞的空山曠野中,顯得如此的蕭條寂莫。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之間,何景明時由吏部驗封清吏司員外郎升為陝西按察使、提學副使,過昭烈廟,感懷古事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五律是一首懷古之詩。詩人作此詩時,已是詩人一生短暫的三十九年旅程的最後幾年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對歷史、人生、社會的理解和表述也絕不再會是“為賦新詩強說愁”,因而此詩避免了一般感懷古事之詩情辭太濫而缺乏甄陶之力量的通病,顯得清峻脫俗。
首聯按著時間順序,敘劉備創業之艱。漢靈帝末年,劉備在軍閥混戰中曾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而至荊州依劉表,實屬權宜之計。“間關”有崎嶇展轉之意,劉備因得荊州而力量始壯,旋又奪取益州和漢中終於成都,故言“間關”。頷聯承上而發議論,東漢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漢帝國已徹底瓦解,在這亂世中,唯有劉備能盡臣之職,諸葛亮能竭忠為君。敘事簡扼,議論則既正統又耿直。頸聯借四川地形生髮。“峽”“岷江”皆是四川境內之地形特徵。劉備入川後,諸葛亮制定的基本國策是東聯東吳,北拒曹操。所以詩中用“元通”“不向”二詞,概括了這一國策,與三峽、岷江緊密相扣。而劉備最終錯誤地興兵伐吳,大敗而歸,使得漢朝復國無望,所以詩人在尾聯中生出感嘆,將歷史的蒼茫感置於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之中,以滿目蒼翠掩映下的空山古祠寄託自已的興懷。
這首詩中,詩人感嘆劉備歷盡了千難萬險,好不容易才在蜀中找到了安身立業之地,然不幸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待諸葛亮死後,漢祚遂亡,以至使三峽中的劉備之昭烈祠廟,在寂寞的空山曠野中,顯得多么的蕭條冷漠。杜甫所說的那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的哀傷之情,在這首詩中不禁油然而生,使人感到嘆息、惋惜不已。

名家點評

明代文人黃清甫:“匪直僴詞,亦存名教。”(《明詩別裁集》)
湘潭大學教授羊春秋:“中原無社稷,亂世有君臣”,元氣包舉,自鑄偉詞,歷來膾炙人口。(《明詩三百首》)
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馬漢欽:(何景明)其詩亦頗有古調。如本集所選之《昭烈廟》:“漂泊依劉計,間關入蜀身……”(《明代詩歌總集與選集研究》)

作者簡介

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學家。字仲默,號白坡、大復山人,河南信陽人。弘治進士,官至陝西提學副使。與李夢陽同倡復古,後因其反對模仿而發生爭議,為“前七子”代表人物,又為“十才子”之一。有《大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