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牛圖
- 作用: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乾支五行等
- 內容:一頭牛及一個牽牛的“芒神
- 牛頭代表:當年的年乾
- 類別:楊柳青年畫
《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乾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圖內畫了一頭牛及一個牽牛的“芒神”,左右兩旁分別載有詩句,這些詩句...
春牛,立春節的中國傳統風俗之一。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用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時習俗,在“立春”日要進行迎春儀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長的...
迎春牛又叫“打春”、鞭春”、“報春”,傳統歲時風俗。即在立春前一天,把耕牛送進宮中(或當地的最高衙門),第二天一早,由皇帝(或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率領文武...
鞭打春牛,傳統歲時風俗。立春節流行最廣的是《鞭打春牛》,又可分為兩個品類:一類是對此活動的寫照;另一類則是對這一活動所含意義的概括與表述,也稱“春牛圖...
春牛,是古代用土製成的象徵農事的土牛。後改作葦或紙紮成。舊時風俗,立春前一日有迎春儀式:地方官行香主禮,由人扮“句芒”鞭土牛,表示催耕迎春。句芒是...
清乾隆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卷是清乾隆時期的圖卷。中文名稱 清乾隆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卷 所屬年代 清乾隆 規格 縱35cm,橫92cm 類別 圖卷...
立春時節在迎春儀式上“打春牛”,又稱為鞭春。民俗,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長8尺,畫四時八節360日12...
舞春牛是廣西浦北縣、邕寧縣等地春節期間的一種傳統民俗遊藝活動。牛身用竹片編織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綿紙做頭和角,畫上中眼。兩人一頭一尾鑽入布套中,邊...
玩春牛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由祭祀活動演變而成的娛樂活動,又通過文化交流,不斷充實和豐富內容,從宗教活動中吸取了音樂營養之後,才有了伴舞的樂隊。不少演奏的...
中國歲時風俗,立春日或春節開年,造土牛以勸農耕,州縣及農民鞭打土牛,象徵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在周代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
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是一件紡織品(納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是一件紡織品(納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文名 本色納紗加繡春牛圖...
每近立春,廟堂人或叫花子到每家每戶報“春牛”。...... 每近立春,廟堂人或叫花子到每家每戶報“春牛”。...兩邊飾以十二生肖圖,中綴以牧童與牛的圖像。據云...
跳春牛也稱唱春牛、舞春牛,中國漢族民間舞蹈,主要流傳在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南方地區。春牛舞又稱牛頭舞,壯語叫“攏婭歪”。“攏”即“跳”或“耍”之...
春官是說春人的俗稱。傳統民間風俗,每逢歲末年初,鄉鎮上活躍著一批說春的人,...“牧牛圖”,亦稱“春牛圖”,此謂“送春”伴以說唱等形式,取材多樣,富有趣味...
每本黃曆通書,內里都載有“春牛圖”和《地母經》。《地母經》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環為排列,一詩一卜,用作預徵該年農作物生產情況的經書。...
中國節令生產習俗。立春前幾日, 有人手執小鑼、竹板,一邊敲擊, 一邊口唱贊春詞,挨戶送一張春牛圖。被送人家相贈幾個小錢,稱為報春。意為報知春已到來, 須...
主要作品:《華山圖》《讀書圖》《踏歌圖》《納涼圖》《春牛圖》《祖母聞鈴》中文名 翁長江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黑龍江省林口縣 出生日期 1961 職業 畫家 ...
1955年,蘇州市手工業聯社成立了雕刻工藝社,刻版藝人葉金生和印刷藝人魏阿毛加入該社,後在畫家顧仲華和徐紹青等人的協助下,先後刻印了《蘭花》信箋、《新春牛圖》...
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或眾農家敲鑼打鼓將小孩拜請回家叫迎春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