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春牛
- 主要道具:面具
- 也稱:唱春牛、舞春牛
- 主要流傳:廣東、廣西、湖南、雲南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編制、用綿紙裱糊、勾畫有牛頭模樣的面具,另用長約6尺左右的花格布縫製為“牛身”。跳舞時,舞者身穿“牛身”衣,雙手舉著牛頭道具,踩著鑼鼓點,摹仿著牛的各種動作而舞。舞者時而擺頭跺腳,時而將身體旋轉、翻滾,時而又跪拜四方,時而又跳躍奔跑。另一伴舞者頭戴人頭面具,手執刀棍,按鑼鼓點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動作。再一伴舞者頭戴猴頭面具,摹仿猴子的動作,在“牛”前跳來跳去,以示戲牛取樂。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戲牛舞。
跳春牛舞的人,僅限於男性,表演人數各地不盡相同。西疇縣的壯族跳春牛舞為四人表演,有兩人分別舞牛頭,一人戴人頭面具,另人戴猴頭面具。廣南縣的壯族跳春年舞,由三人表演,一個耍牛頭,其餘一人戴碩大的人頭面具,一人戴猴子面具。跳的動作都大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