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拼音:xīng)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星”本指夜晚天空中有光亮的小星體,後也指單獨的星體。古代所說的“星”,包括今天所說的“恆星”、“行星”、“流星”、“彗星”等等。星星在夜空中是細小閃亮的,所以“星”字又指細碎而微小的東西,如:汗星、吐沫星。因為流星划過天空時會發出耀眼的光芒,“星”又引申為在某一領域有特別貢獻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如:歌星、影星、明星。
《說文解字》星作曐,後簡化為星。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
- 外文名:star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ˉ
- 平水韻部:下平九青
- 部首:日
- 筆畫數:4+5
- 筆順:丨㇕一一ノ一一丨一
- 造字法:形聲
- 結構:合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曐、皨、㽮、壘、𠻖、𤯢、𤽛、𤾪
- 統一碼:661F
- 五筆:JTGF
- 倉頡碼:AHQM
- 鄭碼:KMC
- 四角碼:60105
- 字級:一級(編號1488)
字源解說
詳細解釋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star | |||
形狀像星星的東西。 | 《北史·楊播傳附楊津》:“賊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堅城,唯畏公鐵星。’” | 紅星;海星 |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鳥七宿的第四宿。 | 《淮南子·天文訓》:“五星、八風、二十八宿” | |||
泛指二十八宿。 | 《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 | |||
木、火、金、水、土五星的總稱。 | 《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鄭玄註:“星,謂五星;辰,日月所會。” | |||
〈文言〉天文;星體明、暗、薄、蝕等現象。古時多指以星象推算吉凶的方術。 | astronomy | 《後漢書·公孫瓚傳》:“(袁)紹令星工伺望祥妖。” 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 ||
〈文言〉分星,指分星所應的地域。 | constellation | 賈島《送蔡京》詩:“躍蹄歸魯日,帶漏別秦星。” | ||
〈文言〉指星相術。 | astrology | 《漢書·王莽傳下》:“臨妻愔,國師公女,能為星,語臨宮中且有白衣會。” | ||
〈文言〉借指年。 | 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 |||
〈文言〉夜。 | night | 黃元吉《流星馬》第一摺:“到那裡馬得能在手,則要你不分個星晝。” | ||
古代婦人頰輔上塗染的裝飾物。 | 庾信《鏡賦》:“靨上星稀,黃中月落。” | |||
零碎或細小的事物。 | bit | 火星;星子 | ||
秤桿上標記斤、兩、錢的小點。 | 賈島《贈牛山人》詩:“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爭星。” | |||
比喻事業上(多指文藝、體育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 | 明星;球星;歌星;追星族 | |||
用以表示等級。 | 星級;五星上將 | |||
儀仗中的器物名。雕木六瓣交聚,鏤雲蝙蝠,圓頂如星。銜以龍首,塗金。全長八尺七寸。 | 《清史稿·輿服志四》:“……立瓜、臥瓜各十六,星、鉞各十六。” | |||
樂器名。又名碰鐘。狀如小杯。 | 《清史稿·樂志八》:“星,范銅為之,口徑一寸八分,深一寸,中隆起,各穿圓孔,貫以紃,左右合擊。” | |||
形容詞 | 〈文言〉形容多而分散或分散。 | disperse | ||
〈文言〉斑白。多指鬢髮。 | 《詩經·秦風·車鄰》:“有馬白顛”。唐孔穎達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唐寅《聞江聲》詩:“歲事匆匆兩鬢星,坐看檐影下虛屏。” | |||
〈文言〉形容迅疾,像流星一樣。 | rapid | |||
〈文言〉形容明麗、璀燦。 | 章孝標《鷹》詩:“星眸未放撇秋毫,頻掣金鈴試雪毛。” | |||
〈文言〉指與帝王有關的事物。 | imperial | |||
〈文言〉形容細小。猶言一點。 | 白樸《梧桐雨》第四摺:“這待詔,手段高,畫的來沒半星兒差錯。” | |||
動詞 | 〈文言〉(雨止)星出。 |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於桑田。”鄭玄箋:“星,雨止見。” | ||
量詞 | 〈文言〉用於金、銀。 | 蘇軾《與子由書》之二:“程德孺言弟令出銀二百星見借。” | ||
〈文言〉用於細小之物。多與“一”連用。 | 鄭振鐸《取火者的逮捕》三:“他一聲不響的向那一星紅光走去。”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書影 |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小韻 | 反切 | 聲母(紐) | 清濁 | 韻母 | 韻目韻部 | 韻系 | 聲調 | 等 | 呼 | 擬音 | 韻攝 | |
---|---|---|---|---|---|---|---|---|---|---|---|---|
上古音 | 耕 | sleːŋ | ||||||||||
廣韻 | 星 | 桑經切 | 心 | 全清 | 青開 | 下平十五青 | 青 | 平聲 | 四等 | 開口 | sieŋ | 梗 |
中原音韻 | 星 | 心 | 全清 | 庚青 | 陰平 | 齊齒呼 | siəŋ | |||||
洪武正韻 | 星 | 先青切 | 心 | 全清 | 十八庚 | 庚 | 平聲 | siəŋ | ||||
省 | 息井切 | 精 | 全清 | 十八梗 | 庚 | 上聲 | tsiəŋ | |||||
分韻撮要 | 星 | 心 | 英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