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古代樂器名)

古代樂器名,是古代碰鈴的簡稱。星,古代也稱鈴鈸。滿、蒙古、藏、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丁夏。因流傳地區的不同,在民間又有碰鐘、雙星、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陝西則稱甩子,也有簡稱為鈴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
  • 全稱:碰鈴
  • 類別:中國古代樂器
  • 流行地區:全國
簡介,演奏方法,

簡介

流行於全國各地。歷史悠久,南北朝時(386年—589年)已在我國流傳。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 壁畫中繪有擊星俑,在北魏雲崗石窟和司馬金龍墓門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鈴的伎樂人形象。唐代貞元年間 (785年—804年)驃國(今緬甸)來我國獻樂,稱其為鈴鈸。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兩手各執一鈴,鈴口朝上仰舉於胸前,互相碰擊而振
碰鈴
碰鈴碰鈴
動發音,有時也用單棰擊奏。碰鈴雖無固定音高,但聲音穿透力強,音響清越,音色優美動聽,常配合幽雅、抒情的曲調演奏。多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十番鑼鼓浙東吹打、福建南音閩南十音、遼南鼓吹、山東鼓吹、西安鼓樂等民間器樂合奏,京劇河北梆子晉劇川劇等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在京劇文場樂隊中,碰鈴用於青衣唱的反二黃里,常在唱腔中隨板作節奏,在過門裡隨鼓打花點。它常與小木魚配合用於合奏或伴奏。碰鈴在藏族地區用於堆諧、囊瑪歌舞中,常由女藝人邊唱邊奏。納西族用於道教洞經音樂。碰鈴也是宗教法器,用於佛教寺院誦經等法事活動中,有的寺院還只用單鈴,由右手執棰敲擊。碰鈴是我國互擊體鳴樂器中具有特殊韻味的色彩性和節奏性樂器。 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亦稱碰鐘、雙磬、鈴鈸等,古代稱。用響銅或黃銅製做。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鐘,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繫繩穿連,兩隻互擊發音,亦有單鈴置於棍端,用金屬簽擊奏,其音色清脆悅耳。響銅製的鈴延音悠長,黃銅製的鈴延音較短。鈴,最早約於南北朝(420~589)時已流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六朝擊星俑”,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後傳至內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