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萬曆青花瓷
- 朝代:明
- 原料:浙江青料
- 早期繼承:嘉靖、隆慶朝風格
胎釉,青料,造型,紋飾,款識,
胎釉
萬曆青花胎土淘煉不夠精細,所以總體質地不如前朝,較粗松,製作工藝也不如前朝精細。
官窯小件器物胎體精細緻密,且白膩,大器稍差,釉面光潤肥厚,足內施亮青釉。
民窯器胎體大多厚重,修胎不規整,琢器類有明顯接痕,碗、盤類的圈足足徑比較大,底足製作粗率,大多為粗砂底,有明顯的跳刀痕,個別的是平底或淺寬圈足,底部中心落款處常有凹陷,露胎處有火石紅和鐵鏽斑點。早期的釉面比較細膩、肥厚,光澤度強烈,玻璃質感極好,晚期的釉質稀薄,還常有縮釉現象。
盒類瓷器多變形,不平整,撇口碗的口沿有極小的凸起邊,盤塌底嚴重,碗、盤足內有跳刀痕和火石紅色。
青料
萬曆早期仍然使用回青青料,發色濃重艷麗,藍中泛紫。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回青料用竭,開始使用浙江產的浙料,由於這個時期對青花鈷土礦料有了新的工藝,從傳統的水選到火煅,迅速提高了青花的發色質量,使得浙料呈色青翠幽藍,藍中泛灰,多有暈散,色調頗具沉靜感。
造型
萬曆朝創造了一些新的器物,有筒瓶、壁瓶、蓮花瓣式盤、四吉祥開光花鳥盆、高達73厘米的大瓶和多棱器。主要造型有花觚,分撇口式、洗口式、倭角式、出戟式、海棠式,有四方形、六方形、瓜棱形,還有帶環耳、獸耳、貼獸紋等。
盒類有四方形、圓形、桃形、銀錠形、雙層、四層、多層式節盒、帶屜式、天蓋地式等。
盤類有八方形、梅花形、蓮瓣形、葵花瓣形和出口外銷大盤(胎體較薄,寬板沿口,器身有蓮花瓣形開光,內繪花卉、雜寶等,這種外銷大盤一直延續製作到清初)。
罐類器形多種,口形分直口、花口、斂口,腹形有扁圓、八方形、瓜棱形,大小、高矮各不相同,還有蟋蟀罐的造型比較多,有圓筒形、扁圓形、方形、梅花形、瓜棱形、葵花瓣形等多種。
瓶類有六棱瓶、梅瓶、蒜頭瓶、筒形瓶、葫蘆瓶、壁瓶。蒜頭瓶比嘉靖朝時開闊,頸部較粗,圓腹,圈足,有的帶獸耳。葫蘆瓶小口細頸,有圓形、瓜棱形腹身,也有上圓下方形。壁瓶有葫蘆形、半圓形、蓮花口式、瓜棱形等造型,大小各異。
紋飾
繪畫技法早期採用類似隆慶朝的手法,線條有陰陽深淺之分;後期繪畫簡單潦草,筆法稚嫩。晚期有代表性的技法是青花淡描、鐵線描和淡水點染,構圖時用線條加極淡的青料單線或雙線勾出圖案的輪廓,線條流暢簡潔,再加以渲染填色,畫面頗有水墨畫的效果。還有一些特有的裝飾手法,如在白地藍花的畫面上加繪藍地白花的紋飾,畫面藍白互映。還有在畫面上預留的空白處用單線描繪主題紋飾,稱為“預留空白”。
構圖上大量採用開光的形式來表現紋樣,錦地開光是萬曆朝青花瓷裝飾的一大特色,錦地開光是借鑑於雲錦,錦地有古錢錦、米字錦、梅花錦等,開光的形式有圓形、長方形、四方花瓣形、長方花瓣形等。
主要紋樣有雲龍紋、雙龍紋、穿花龍紋、穿花團龍紋、龍舟紋、龍鳳紋、雲鳳紋、雙鳳紋、獅球紋、獅子牡丹紋、虎紋、麒麟紋、蟠螭紋、團螭紋、海獸紋、喜鵲紋、仙鶴紋、螃蟹紋、蕉石玉兔紋、鴛鴦蓮荷紋、稚雞牡丹紋、荷塘蘆雁紋、花草蟲蝶紋、垂枝花鳥紋、三魚九秋紋、魚藻紋、花鳥紋、團花紋、朵梅紋、鵲桃紋、瓜果紋、三果紋、葫蘆紋、葡萄紋、白菜紋、石榴紋、秋葵花紋、松竹梅紋、蓮托梵文、盆景紋、月影梅花紋、靈芝紋、八卦紋、進寶圖等。
人物紋主要繪嬰戲、仕女、仙人、高士、八仙祝壽、老子出關、老子說經、四妃十六子、河洛圖書、南極仙翁、魁星、達摩,還有戲曲插圖等,在人物紋旁邊往往還配以山石、梵文、八寶、龍紋等。紋樣的特徵是人物體形比較失真,畫面多有道教色彩。仙翁的腦門很高,像冬瓜。小孩兒的頭大,後腦勺大,和身體不成比例。
花卉與瓜果紋常與“福”、“萬”、“壽”等字結合裝飾。
龍紋繪畫的比較草率,龍嘴畫的比前朝更長,龍口張開,龍鱗簡化成鋸齒形,也有成方格形,大多是側身龍,也有正面龍,頭如獅子頭,龍形大多呆滯,氣勢不足。螭虎、獅子的頭很圓,稀疏的長髮後飄。
具有時代特徵的紋樣還有娃娃攀花紋、獅子穿花紋、靈芝紋、天宮麋鹿圖等。天宮麋鹿圖等繪於器心,意為厚祿。山水風景畫面,絕大多數是背景。
款識
官窯器大多書青花“大明萬曆年制”雙行六字楷書雙圈款,很少使用“萬曆年制”四字款,只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如“古周饕餮,萬曆年制”、“萬曆年制,純忠堂用”等。
民窯器年號款有“大明萬曆年制”、“大明萬曆年造”、“萬曆年制”三種。除年號款外也有古語款、讚頌款、圖記款等,有“福”、“祿”、“壽”、“萬福攸同”、“金玉滿堂”、“玉堂佳器”、“富貴佳器”、“天祿佳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