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治河概論》是2014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含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清治河概論
- 作者:張含英
-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 頁數:198 頁
- 定價:35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0909892
《明清治河概論》是2014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含英。
《明清治河概論》是2014年12月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含英。內容簡介《明清治河概論》從治河的觀點出發,引用了豐富的史料,以治河的策略措施為綱,進行章節的安排。而在陳述各家議論時,則以年代為序,冀以了解前後的...
《歷代治河方略探討》是2014年11月1日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含英。內容簡介 《歷代治河方略探討》主要探討了上古治河策略、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的治河發展,北宋利河禦敵,金元利河南行,宋元治河成就,明清治河方法,以及潘季馴、靳輔、陳潢、魏源等的業績、觀點,還包括興利除害的構想、歐風東漸後治...
《治河論叢》是2013年12月1日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含英。內容簡介 《治河論叢(精)》是著名水利專家張含英先生1949年以後所作文章,內容包括治河策略之歷史觀,黃河答客問,論治黃、水災與國難,黃河改道之原因,黃河之沖積,黃河之糙率,黃河最大流量之試估,民國二十三年黃河水文之研究,黃河河口...
治河論叢續篇 《治河論叢續篇》是2013年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松遼河與遊牧文化 第七節 內陸河地區的多元文化 第七章 時代水文化 第一節 史前時期的水文化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文化 第三節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水文化 第四節 隋唐至兩宋時期的水文化 第五節 元明清時期的水文化 第六節 近代史時期的水文化 第七節 新中國水文化的建設與創新 後記 ...
主要著作有《學步集》、《歷史教育和史學遺產》、《白壽彝史學論集》、《白壽彝民族宗教論集》、《中國史學史論集》等,主編有《中國通史綱要》、《史學概論》、《回族人物誌》、《中國史學史教本》、《中國通史》等,視野恢宏,器識卓越,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書籍目錄 前言 引言 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的衰老 第...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南直隸崑山人。初名繼紳、絳,字忠清,後改名炎武,字寧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蔣山傭。居亭林鎮,學者尊稱亭林先生。與黃宗羲、王夫之合稱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他在明末為諸生。少時加入復社,閱讀邸報,留心經世之務。二十七歲...
60年代以後,張含英又潛心研究治黃歷史,到80年代,先後出版了《歷代治河方略探討》、《明清治河概論》、《治河論叢續篇》等著作,其中《明清治河概論》一書獲1989年首屆中國科技史優秀圖書榮譽獎。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引用古籍,務求準確,為核訂一句話,一個字,不惜查遍各種卷籍或版本。他為人正直,以自己...
“公司”源流初探——兼論明清時代商船的人員結構及其隸屬關係 清代泉州福全所的眾姓合族 “林日茂”家族及其文化 清代台灣 鄭芝龍對鄭清和議之態度及影響 林則徐眼中的台灣 鹿港金門館之歷史研究——一座清代“班兵伙館”的新發現 清乾嘉間吳沙在三貂之墾務 台灣傳統建築大木匠藝史料圖文手稿架構之剖析 ——以清末...
出版《明清時期山東運河區域民間信仰研究》《山東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研究》《大運河山東段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與策略研究》《明清時期京杭運河區域水神信仰研究》《中國運河水神》《山東運河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與研究》《徐州運河史話》《聊城運河文化遺產概論》《中國運河文化遺產概論》等著作10餘部,參與《山東...
《清代學術概論》後世紀念 梅文鼎墓 梅文鼎墓位於宣州區黃渡鄉柏梘村的獨山。墓地似荷花瓣狀,墓前恰有一池塘叫荷花塘,塘內長滿蓮荷。墓家為圓形,高2.4米,直徑12.2米,坐西向東,南、西、北方築橢圓形羅圍護堤,高0.6米,周長21.4米。整個墓地占地面積9.13畝,墓前原有的石坊、翁仲、祭台等均毀於清...
美國水利專家與近代導淮治運 王健 北洋政府時期的蘇北運河治理 崔建利 ·專題研究二:運河區域經濟與社會·明清京杭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以西人的觀察為視角 尹桂霖 余清良 明代運河與常州區域經濟述論 呂楊 漕運、商業與河患 ——明清時期臨清河神信仰的歷史考察 胡夢飛 ·專題研究三:運河遺產與大運河文化帶...
第六節 白溝、平虜渠、泉州渠的開鑿與海河、潮白河-薊運河水系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章 永濟渠 第一節 永濟渠的開鑿與通航 第二節 永濟渠的位置 第三節 唐代永濟渠與相關運河 第四章 永濟渠的延續——宋、金、元時的御河和明清的衛運河 第一節 宋、金、元御河 第二節 明清衛運河 第五章 永濟渠及相關歷史...
《社會認知與明清小說的理論轉關》,《明清小說研究》,2012年第4期。《理感說與中古詩學的突破》,《文史哲》,2012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12年第3期轉載)。《元明宗唐論與師心說的理論省思》,《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古典鬆動與明清詩論的內在突破》,《古代文學理論研究》...
概論》等。人才培養 治學方法 柳詒徵的治學方法有:一、注重證實,貴在會通,即漢宋兼采,無門戶之見;二、承續浙東經世史學之傳統,講究經世致用;三、史學與哲學相結合。史學有哲學深切著明具體之事例,哲學有史學疏通知遠抽象之原理,彼此互為觀照,兩者相輔 相成。編著教材 柳詒徵編著的《歷代史略》是...
明潘季馴“以黃治黃,以水治水”的理論 第三篇 黃河與水運史 京杭運河史述略 《水經注》中的鴻溝水道 黃河三門峽以下峽谷段兩岸的堆台 唐代幽州至營州的漕運——黃、海、灤水系之溝通 膠萊運河修浚 明代山東、河南的借黃行運——濟寧西河及沙潁運道 明代的引黃濟運 明清時期京杭運河南旺樞紐 第四篇 黃河農田...
清代詞的中興不是起源於清代,而是起源於明代。歷史上政治史斷代與文學史斷代往往並不符合。明末清初的文學就是一個例子。詞在經曆元明二代近四百年的衰微之後,在明末突然煥發出耀眼光芒。以陳子龍、宋征輿、李雯、宋征璧、夏完淳等優秀詞人為代表的雲間詞派扭轉了明代詞衰微的局面,為清詞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況周...
張其昀先生曾這樣評價:“觀品清之詩,遣韻必諧,摘辭必麗,其調必工,結義必遠”,稱讚她“想博綜唐詩、宋詞、元曲與明清傳奇的精神遺產,復吸收西洋文學的新血液,直抒胸臆,由舊轉新,故其作品風格高舉,氣韻生動,詢不愧為文藝創作。”(《胡品清譯詩及新詩選·序》)名評論家史紫忱則說:“胡品清的詩有...
為民俗文化學、海洋文化學,主要著作有《中國民俗文化論》、《後神話解讀》、《海洋文化概論》、《China Ocean Culture》、《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中國海洋文化與社會》(韓國翻譯出版)等。學術兼職:中國俗文學學會、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理事,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青島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人...
第三節清初的墾荒與治河316 第七章清初經營邊疆和鞏固統一的戰爭336 第一節抗擊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入侵和尼布楚條約的簽訂 336 第二節準噶爾部上層分子的叛亂及其平定349 第三節明末清初的耶穌會士365 第八章雍正時期的政治和經濟378 第一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加強378 第二節賦役制度的改革400 第三節西南地區...
《元明清文學》、《中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導讀》、《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學術論文寫作》《戲曲鑑賞》科研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末清初西學東漸視閾中的研究》(項目編號:16BZW067),主持 2.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學術湖南”精品培育項目):《辰河戲老藝人口述史》...
《從史前到明清:中原文化向北方傳播歷程探跡》《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韓國)2009.2。《文化論辯與中原文化的傳播》《鄭州大學學報》2009.5。《論儒家的國家統一思想》《貴州社會科學》2009.9。著作 《兩周民本思想研究》 專著 學苑出版社2004. 12。《中原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形成》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
其治《周易》,一改前人“以經解傳,以傳解經,經傳互解”的舊習,首次經傳分解,開創了我國現代《周易》“義理派”的研究新方法,為學界所推崇;其治《老子》與《詩經》,以傳統文字訓詁學為根基,在校勘訓詁上創發新義;其砥礪基礎,夯實根本,則有《甲骨金石文字通箋》、《文字形義學概論》和《古字通假...
(一)本科生“比較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明清部分)”“論語導讀”“專業外語”“寫作”“中國小說文化研究”“比較文化學”等。(二)碩士研究生“世界文學”“比較文學概論”“專業外語”;對外漢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寫作”“中外文化比較”等。(三)博士研究生“比較文化專題研究”“人文學方法論”等。學術...
馮兆張,明清間醫學家。字楚瞻,浙江海鹽人。十三歲習醫,從師訪道十載,行醫兩浙,六上京師。於內、外、婦、兒諸證均有研究,尤擅治痘症,審證施治,多獲良效。治小兒疾病,初以迅猛峻利之藥,急去新邪;次以寬猛相濟,養正祛邪兼之;末以寬緩,用善藥養正。崇尚溫補,推贊《醫貫》“命門說”。嘗...
《史記》《漢書》,蘇雪林讀過一些選本;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傳奇,以及歷代名家的專集也都涉獵個大概,連當時流行的譯作《天演論》《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十字軍英雄記》等,也都讀得著迷。這一段童年和少女時代的苦讀史,為她後來的創作及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14年,父親為工作方便而遷居安慶。...
1924年6月,又發表論文《明清之際西學輸入中國考略》,分析明清兩代傳入的西方學術的差異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代表作有《中國史綱》 。人物生平 求學清華 1905年,張蔭麟生於廣東東莞石龍鎮。幼年家境頗殷,富於藏書,父親督教極嚴。其父去世後,家道中落。1921年,16歲的張蔭麟考入清華學堂。張蔭麟在清華求學7...
明清武科,對大名武術發展亦有促進,這一時期大名武舉人達303人、進士達54人。另外明清時期大名由人才例貢吏目出仕武職(守備以上)者達 20多人。歷史上有許多大名人尚武精神的記載,出現過許多尚武名人,如宋金之際的抗金武僧李智究、馬和尚;《水滸傳》中的盧俊義是以大名武官李進義為原型演繹而成(見《大宋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