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漢魏時期京師洛陽城的禮制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堂是帝王宣明政教、配祖祭天的場所。明堂遺址位於漢魏洛陽城南牆以南800~1000米處。創建於東漢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東漢的明堂基址又被後代的曹魏、西晉和北魏重修沿用。

東漢明堂是內方外圓、上下兩層、上覆圓蓋、內設九室的殿堂建築,即《東京賦》載“復廟重屋,八達九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堂
  • 地理位置:漢魏洛陽城南牆以南800~1000米處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東漢時期的祭祀制度,根據記載主要是“五供”。如蔡邕《獨斷》載:“祠南郊,祀畢,次北郊,又次明堂、高廟、世祖廟,謂之五供。”
明堂創建於東漢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
永平二年(59年)正月,漢明帝初祀五帝於明堂,以光武帝配祀。卒事,遂升靈台,以望雲物。
曹魏時期承繼漢文化正統,禮制建築也基本重修沿用東漢。
西晉基本沿用了曹魏洛陽的宮室、宗廟、郊壇等舊制。形成了太祖配祀南郊、嚴父配祀明堂的做法。影響了後世東晉南朝的祭祀制度,為隋唐禮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自平城遷都洛陽。宣武帝至孝明帝時,完成了明堂、太學、國子學及四門學的修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