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慮縣,漢代至北魏古縣名, 在今滕州市羊莊鎮土城村。為西漢在原邾國濫邑之地所設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慮縣
- 詞義:漢代至北魏古縣名
- 今屬:滕州市羊莊鎮土城村
- 存在時間:漢代
昌慮縣,漢代至北魏古縣名, 在今滕州市羊莊鎮土城村。為西漢在原邾國濫邑之地所設縣。
昌慮縣,漢代至北魏古縣名, 在今滕州市羊莊鎮土城村。為西漢在原邾國濫邑之地所設縣。...
昌慮故城遺址位於土城村,座落在滕州城東南30公里。地處薛河北岸,與陶山隔河相望。明萬曆和清道光《滕縣誌·古蹟》中均雲:“昌慮城,亦曰濫城,城周十里,有子城...
昌慮之戰,發生於東漢時期的一場戰役。...... 昌慮之戰,桃城戰鬥中龐萌、蘇茂等敗逃,至昌慮(今山東滕縣東南)與董憲、劉紆數百人合兵。建武五年(29)七月,...
背景漢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封魯孝王子劉弘為昌慮侯,置昌慮侯國。簡介昌慮侯國國都位於今滕州東南羊莊鎮土城村,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管轄。劉弘去世,子劉奉嗣...
隨著歷史的演變,漢初為昌慮縣,公元198年(漢獻帝建安三年)設昌慮郡,直到隋朝時才將昌慮劃歸滕地。 薛河出土城村繞陶山半周向西流去,河面到山北突然變寬,集...
西晉將蘭陵郡從東海郡中析置,蘭陵縣屬蘭陵郡管轄。北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分東海之蘭陵、氶、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
建安三年(198年),分東海郡,於昌慮縣置昌慮郡,不久又改為昌慮縣,其他縣照舊。三國時,滕境各縣屬魏,魏沿襲秦制。西晉仍襲漢制。蕃縣、薛縣、公邱縣都屬...
棗莊,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南部,東與臨沂市平邑縣、費縣、蘭陵縣接壤,南與江蘇省徐州市的銅山區、賈汪區、邳州市為鄰,西接濟寧市微山縣,瀕臨微山湖,北與濟...
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
至南北朝時,昌慮縣改屬徐州部蘭陵郡。隋開皇六年,廢昌慮縣置滕縣,從此鎮轄區屬滕。隋朝,羊莊一帶為徐州部彭城郡滕縣。唐,屬河南道彭城郡膝縣。...
《地名大辭典》雲:“濫,春秋時邾國的邑城。”杜注:“濫,西漢時東海郡昌慮縣。”從文獻資料來看,此城為春秋時的濫國邑城,漢時建昌慮縣,王莽改昌聚,以後諸...
秦代在這裡置縣,漢高祖時分小邾為蕃(滕)縣、薛(薛城)縣,不久合併更名昌慮縣,王莽時昌慮縣又更名承縣,小邾國終被淹沒在名目繁多的郡縣制里,最終才從歷史...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將原屬東海郡的蘭陵、氶、戚、合鄉、昌慮析置蘭陵郡,郡名來源於其下轄的蘭陵縣(今臨沂市蘭陵縣),縣郡同名,治所不同地。郡治...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七月,董憲和劉紆帶領全部兵馬數萬人屯駐在昌慮縣。董憲自己率領精銳部隊在新陽縣抵抗。光武帝派吳漢打敗董憲,董憲敗回昌慮縣。吳漢則進兵...
東漢時期,嶧地屬東海郡之承縣、陰平縣、蘭陵縣、昌慮縣、合鄉縣、彭城國之傅陽縣、琅琊國之繒縣等。 光緒版《嶧縣誌》載:“嶧為繒、承、蘭陵之舊疆,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