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姓

見姓

[見、覸,讀音作jiàn。

單字意思為:看見、見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見姓
  • 姓氏淵源:源於姜姓姬姓
  • 分布:安徽省的阜陽市山東省的桓台市等
  • 歷史名人:見群力
基本介紹,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見[見、覸,讀音作jiàn(ㄐㄧㄢˋ),不可讀作xiàn(ㄒㄧㄢˋ).
姓氏淵源
見(jiàn)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大峴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清朝方濬師在《蕉軒隨錄》中記載:“王漁洋<池北偶談>載新城舊事云:‘邑有仉、俳姓、其姓、見姓。’”著名的清朝學者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所指的“新城”,就是東海蘭陵郡新城邑,即今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是見氏的發源地之一。近有學者認為見氏發源於蘭陵郡丞縣,即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鎮,後散遷到淄博、濰坊一帶;清朝時期大移民時移出六個支族,兩支去了陝西,另外四支去了安徽太和。
古時齊國有大峴山,在今山東省濰坊市臨胊縣東南部,為齊國重鎮,建有著名的穆陵關,春秋時期稱為齊國天險。東晉末期,大將軍劉裕(後來的南朝宋武帝)率軍進攻南燕國,南燕國君主慕容超手下的大將公孫五樓曾提出建議“宜斷據大峴,堅壁清野,以絕晉軍之資”,可惜慕容超沒有聽從,結果慘敗。大峴山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為姜齊大軍重守之地,以御晉國,常居者以地為姓氏,稱峴氏,後去“山”稱見氏,簡化字為見氏。而今山東省棗莊地區,在夏朝時期其南部屬鄫國,北部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到了商朝時期,其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部則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在西周時期其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郳二國,因而棗莊地區實為鄫(曾)氏、薛氏、蔇氏、逼氏、陽氏、滕氏、郳氏等姓氏的源發地之一,卻沒有任何關於見氏族源的史籍記載。
因而,姜姓見氏實發源於淄博、濰坊一帶,史稱見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古代涀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涀水,古河名,有兩條,一條在今陝西省高陵縣,另有一條在今河南省葉縣,均在當時晉國境內。西周初期,居住於涀水兩岸的住民以涀水名稱為姓氏,稱涀氏,後因水患而陸續遷離其流域,遂將姓氏去“氵”,稱見氏,簡化字為見氏。
該支見氏與姜姓見氏沒有血緣關係。

第三個淵源

源於兵器,出自古代冷兵器時代攻擊武器鋧,屬於以器物名稱為氏。鋧,即小矟,也稱作小矛、小槊。古代冷兵器中的矛,一般長度為一丈,而特別的長至一丈八尺者則稱“矟”。按古代度量衡,一尺為今六寸,丈八尺即今三米六(360厘米)。而不足一丈長的矛(120~200厘米)類兵器,則稱為“鋧”。在春秋、戰國乃至先秦時期,秦國、晉國、楚國軍隊中皆專設有“擲鋧卒”,即標槍手,具有強大的中、短距離攻擊力,在冷兵器時代,鋧主要用來在野戰中對付騎兵、戰車、披甲士等,適於大兵團作戰和圍襲。那些“擲鋧卒”亦被稱為“鋧矟族”,當時即有以其兵器與職能特徵為姓氏者,稱鋧氏,後有去“釒”偏旁簡筆為見氏者,世代相傳。1954年文字簡化改革之後,簡化為見氏。
該支見氏的姓源複雜,有嬴姓、姬姓、羋姓的綜合淵源,亦與姜姓見氏無任何血緣關係。

第四個淵源

景泰皇帝遺腹子傳下見姓。朱棣一支字輩為:高瞻祁見佑......,屬於以字輩為姓氏。考證部分見文章。
景泰傳下見姓嫡長支在山東桓台唐山鎮興旺村,族譜字輩是考證的基礎。另傳有見吉、見成、見義在山東平邑,沂州。

第五個淵源

蹇姓簡化,建、見、蹇、簡,音太相似,大部分蹇姓未簡化,但是五丈原那裡的蹇子溝的蹇姓族人兩字互用。

遷徙分布

見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三百七十六位,以蘭陵、豫州為郡望。
今安徽省的阜陽市,山東省的桓台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林市,台灣省等地,均有見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蘭陵郡:又稱濟寧、氶縣、棗莊。夏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莊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棗莊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時期,今棗莊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大寶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後,今棗莊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國時期,今棗莊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到了元朝,今棗莊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時期,今棗莊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時期,今棗莊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莊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莊市。1961年棗莊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豫 州:即安徽省太和縣。春秋時期屬於宋國,為鹿上邑。宋襄公十二年(壬午,公元前639年),宋國與齊、楚兩國為鹿上之盟。戰國時期屬魏國,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太和。後歸於楚國,楚考烈王十年(戊子,公元前753年),由陳遷都巨陽。秦國統一中國後,置新陽縣,屬潁川郡。漢朝時期置細陽、樂昌、新妻宋,並屬汝南郡。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益封汝陰侯夏侯嬰細陽千戶。高后(呂雉)二年(己未,公元前182年),封趙王張敖子壽為樂昌侯。漢宣帝地節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為樂昌侯。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封陳彭子陳遵為細陽侯。漢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41年),以軍功封郭亮為新妻侯。漢章帝建初四年(己卯,公元79年),徒封殷後宋公於新妻。三國時期屬魏國,廢宋公國為宋縣,曹魏景初二年(戊午,公元238年),隸屬譙郡。晉朝時期廢細陽。晉武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將宋縣改屬汝陰郡。南北朝時期宋、齊屬西汝陰郡。北魏太和間(公元477~499年),廢宋縣。梁置陳留縣。隋朝時期改陳留為潁陽縣。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潁陽,併入汝陰(今安徽阜陽),境內置百尺鎮(今安徽原牆)。宋朝開寶六年(癸酉,公元973年)於汝陰縣百尺鎮置萬壽縣,屬潁州。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更各泰和縣,移縣治於沙河北岸(今舊縣鎮)。宋紹興末年陷於金國。金國滅亡後復歸宋朝。元朝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省泰和入潁州。元大德八處(甲辰,公元1304年),復置縣,改“泰”為“太”,縣治遷於今地,屬潁州,後屬汝寧府。明朝時期屬鳳陽府潁州。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改屬毫州。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復改屬潁州府。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潁州府,屬安徽省。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屬淮泗道,後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解放戰爭開始,縣境北部屬鹿毫太縣,東北部屬阜北縣。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縣。1949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1951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59年1月與界首縣合為首太縣,同年4月恢復為太和縣。

堂號

蘭陵堂:以望立堂。
豫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太和堂。

歷史名人

見群力:(公元1952~今),山東桓台人。著名冶煉工業工程師。山西臨汾鋼鐵公司設計規劃處副處長。1977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鋼冶系。從事高爐部分的設計工作二十餘年,成績顯著。曾參與了臨鋼煉鋼工程的設計和設計管理以及石灰窯、爐襯、化鐵爐、鋼渣處理等工程的設計工作。主要參加設計項目有:100m3高爐的設計、220m3高爐的設計、300m3高爐的設計,使臨鋼的煉鐵工業得到很快發展,由過去年產二十萬噸生鐵到1996年的五十二萬噸生鐵,各項技術指標得到了很大發展。尤其是1995年220m3高爐擴容為300m3高爐,並套用了國內同類高爐較先進技術,如液壓爐頂、液壓泥炮、炭磚爐襯、高爐全部採用微機控制,修改了布袋除塵器,高爐投產一個月,指標即達到要求。高爐煤氣翿用帇裫除塵器代替傳統的濕式除塵,該項技術最初只在55m3以下的高爐上使用,是臨汾鋼鐵公司首次在國內將該項技術運用於100m3高爐,冶金廳曾於1981年召開鑑定會。
1985年冶金部在臨鋼召開100m3高爐布袋除塵器現場會,之後逐漸推廣到300m3級的高爐,為中國300m3高爐的推廣套用做出了貢獻。
1996年發表了《煤氣布袋除塵技術在小高爐上的套用》一文。協助了地方一些鄉鎮企業建起8m3、15m3、30m3等不同容積的小高爐,為社會經濟建設發揮了很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