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文物》是由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刊物。
基本介紹
- 書名:旬陽文物
- 作者:旬陽縣文化文物旅遊廣電局、旬陽縣文物管理所、博物館
- 出版社: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
- ISBN:9787541828003
《旬陽文物》是由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刊物。
《旬陽文物》是由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刊物。近日,《陝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叢書 安康卷 旬陽文物》正式出版發行,這標誌著旬陽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成果出爐。該書由旬陽縣文化文物旅遊廣電局、旬陽縣文物管理所、...
旬陽縣博物館,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人民北路6號,占地面積2369.05平方米,建築面積1458.05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庫房面積210平方米,隸屬於旬陽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是一座社會科學類文物專題博物館。1984年5月,旬陽縣博物館在旬陽文廟基礎上成立。2003年11月,旬陽縣成立文管所,與博物館合署辦公。截...
旬陽紅軍墓 旬陽紅軍墓位於安康市旬陽市。文物保護 2022年12月,入選《陝西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館藏文物 綜述 旬陽縣紅軍紀念館藏品來源於徵集、捐贈,藏品類別主要是木質、碑石。截至2019年末,旬陽縣紅軍紀念館藏品有52件/套。重要藏品 旬陽縣紅軍紀念館重要藏品有:樓梯1架,紀事碑1通。樓梯1架:杉木質,分為11階,系1935年該地一場狙擊戰中,紅軍指導員高中寬(後傳為“紅軍老祖”)與一尚姓班長陣亡,...
東寶塔 東寶塔是陝西省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東寶塔,時代:明,地址:安康市 旬陽市 構元鎮羊山村,A區:塔基外延5米。B區:東、南、西三面A區外延45米,北至民房。2014年6月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東寶塔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洞石窟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七里鄉中溝山樑上,始建年月不詳。座東北,面西南,為一直進平頂的頁岩洞穴。石窟平面呈長方形,深13.8米,高3.75米,寬5.7米。窟正壁及兩側現存大小造像800餘尊。其中正壁上下二層;兩側布局對稱,各分七層,除底層造像與正壁大略相等外,其餘六層,滿布小佛像。石窟歷史 ...
旬陽縣宋代窖藏文物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劉灣村南,南距旬河約300米,北距旬陽火車南站約100米,窖藏在向壽財院內莊基拐角處,距地表0.9米,呈矩形,長0.8米,寬0.65米,深0.7米。器物底層放一大鐵釜,內依次放置爐、盤、碗、壺等,上部用一大敞口陶盆覆蓋後填土封實窖藏。窖藏出土文物29件(組)。其...
世傳近人改“旬陽八景”為:“金線吊葫蘆”、“鐵鎖練孤舟”、“無影橋上走”、“二柏一石榴”、“丹鳳銜書秀”、“柏蔭銅碑久”、“靈崖芝草現”和“環城曲水流”。其中“金線吊葫蘆”是形容縣城的形勢;“鐵鎖練孤舟”說的是大河洲;“無影橋上走”是指河街下的涵洞;“二柏一石榴”(諧音“二八一十六”)謂...
《旬陽縣文物志》是張沛編纂的地方志,1990年2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記述甸相縣文物,是《旬陽縣誌》的重點內容之一。考慮到作為全志一部分,會受到篇幅限制,為了保存較為詳盡的資料和便利讀者,特編纂了自成體系、單獨成書的《旬陽縣文物志》。《旬陽縣誌·文物志》將按《新修方案》的要求另行撰寫。
旬陽文廟位於旬陽縣城關鎮老城之巔的公家梁,有500多年歷史,屬安康市乃至陝南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待公布。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的旬陽文廟,原址在旬陽縣城北門外旬河西岸,百年後的成化八年(1472)毀於洪水,由時任知縣杜琳遷建於公家梁今...
陝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榮欣然為本書致辭,呵護、扶持山區文博事業的情懷溢於言表。原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劉雲輝先生為本書作序,表達了對旬陽文博事業的殷切希望。安康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啟良先生桑梓情深,所作序言表達了關心家鄉文博事業的拳拳之心。中共旬陽縣委梁濤書記、陳紅星縣長為本書的題序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文博...
旬陽汞礦遺址 旬陽汞礦遺址位於安康市旬陽縣小河鎮公館張良村至紅軍鎮廟灣村,時代:秦漢—清。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為A區:東至東溝右坡,南至小蜀公路北坡,西至大胡家溝匯入北溝處,北至油房灣。
楊氏民居是陝西省旬陽縣雙河鎮卷棚村的民居。楊氏民居,時代:清,地址:安康市旬陽縣雙河鎮卷棚村,A區:民居院落整體。B區:南至山根,北至河沿,東、西面A區外延20米。2014年6月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楊氏民居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縣域文博事業發展出現質的飛躍,率先在當時的安康地區成立了旬陽縣博物館、紅軍紀念館,後來又增設旬陽縣文物管理所,組建旬陽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全縣文物事業有了健全的工作機構。旬陽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加強對文物保護、管理、...
2002年8月,白柳鎮白柳村一組張家梁出土大量珍貴玉器和銅器,其中一批精美的玉器流失後經安康市公安局查收回移交安康歷史博物館。旬陽縣博物館徵集有殘銅甗,口徑13厘米,高20.4厘米,失甑,鬲為黃銅質,弇口,圓肩,平檔,柱足,肩部有對稱鋪首銜環,其下飾一周凸弦紋,胎體厚重,合范鑄造,為漢代炊食器;...
至同治十二年(1873)全部建築竣工。現存整個建築座西北面東南,面對蜀河,南靠漢江,背依山坡,自前至後依據地形作台階式上升,主體建築皆以中軸線為基準,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基本保持我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布局,尤能鮮明體現出濃郁的南方建築特色。2003年9月24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情·旬陽匾》是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金貴、劉國強。由羅金貴(旬陽博物館副研究員)、劉國強(旬陽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博物館館長、支部書記)主編的《中華情.旬陽匾——旬陽匾聯拾萃》一書,經過多年調查、記錄以及徵集、收藏縣境的古匾聯,並潛心研究,艱辛努力。日前,由陝西出版集團、...
獨孤信的多面球體印是陝西省旬陽縣城東南出土文物,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簡介 一枚多面體印章,由煤精石刻制而成,共有26個印面,包括18個正方形、8個三角形。印章的主人獨孤信(502-557),祖籍雲中縣,鮮卑族。他的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三個皇帝:長女嫁給北周明帝,第七女嫁給隋文帝楊堅,第四女嫁給唐代開國...
趙長江烈士墓,2018年認定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市仁河口鎮橋上村。英雄事跡 在秦嶺南坡,巴山北麓及漢江旬河沿岸一帶的旬陽縣,九十年前,曾有幾批窮人的隊伍。他們在這裡依靠民眾,發動民眾,把黨的火種撒播在這裡,把鮮紅的熱血拋灑在這裡,甚至把寶貴的生命奉獻在這裡,把偉大而崇高的紅軍...
青銅寺 青銅寺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寺廟簡介 青銅寺位於聖駕鄉殿溝西北,據碑文記載,唐貞觀間沙門明惠創修,歷代皆有維修,現廟宇頹廢,大部分坍圯,惟有石塔一座,保存尚完整。始建年代不詳,為密檐式六棱石塔,平面六角形。現存14層,高20餘米,方形座。塔身由下至上逐漸收分。已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太極城民俗博物館位於旬陽市老城社區河街中段,2006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其性質為陝南地方性民俗博物館,主要收藏展示了項勃20餘年潛心徵集收藏的各類區域性民間民俗文物近萬件。發展歷史 旬陽市太極城民俗博物館位於句陽縣老城社區河街中段,暫租用縣新華書店老城舊址兩層房屋布展陳列。籌建於2005年,2006年6月正式...
紅七十四師一心寨活動遺址 紅七十四師一心寨活動遺址位於安康市旬陽市。文物保護 2022年12月,入選《陝西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
旬邑縣博物館內沒有一套相對完備的藏品保護措施,藏品庫房、展室無恆溫、恆濕措施,文物、標本風化現象比較嚴重,彩繪鏽蝕現象嚴重,亟待修復解決。文化活動 學術研究 旬邑縣博物館有一批基礎的科研人才。自1984年建館以來,旬邑縣博物館先後編輯出版了《旬陽縣文物志》(三秦出社出版發行)《博物館簡介》《旬陽文物志...
宋石雕菩薩造像 宋石雕菩薩造像是宋代文物,宗教祭祀用品。旬陽縣徵集。現收藏於安康博物館。文物歷史 高46cm,寬33.5cm。文物特徵 通體飾朱彩,頭戴寶冠、袒胸披帛、面相豐腴、結跏趺於蓮花座。
特別是那99階攀緣而上的青石台階,直通宏偉的清真寺大門,格外令人神往,恰與安康市二級保護文物黃州館,楊泗廟遙相呼應,成為蜀河古鎮的八大景觀之一。維護管理 幾百年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和呵護,該寺不斷進行維修、擴建,使它更顯示民族建築的特異風格和文化底蘊。寺管會引導全鎮回民民眾在黨和國家的法規、法令下...
2015年4月27日,位於安康市旬陽縣老城區原糧食局內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正式開館。建築布局 總面積1600平方米,展廳300平方米。由漢水漢韻、利涉大川、文武輝映、揚帆未來等四大部分組成。展出內容 通過挑選珍貴的歷史照片、珍貴的歷史文物和3處電子互動展項設定,生動展現了漢江悠久的航運文明和厚重的歷史故事,全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