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旬陽縣人民政府
- 縣委書記:鄒俊傑
- 縣委副書記: 張益民 田麗萍
- 人大主任:陳德智
中共旬陽縣委,旬陽縣人大常委會,旬陽縣人民政府,旬陽縣政協,歷史沿革,部門設定,黨群部門,縣級部門,
中共旬陽縣委
旬陽縣人大常委會
人大主任: 陳德智
人大副主任: 熊生明 華開鋒 楊紀元 周廣清
人大副主任: 熊生明 華開鋒 楊紀元 周廣清
旬陽縣人民政府
縣 長: 張益民
副縣長: 王道祥 王武臣 李 萍 鄒 偉 王擁軍 夏錫寶
副縣長: 王道祥 王武臣 李 萍 鄒 偉 王擁軍 夏錫寶
旬陽縣政協
政協主席: 王 惠
政協副主席: 王成書 朱遠勝 向敏毅
政協副主席: 王成書 朱遠勝 向敏毅
歷史沿革
旬陽因旬水得名。秦時設旬關,漢以旬關置旬陽縣,西魏改旬陽為洵陽,因“洵”字生僻難認,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復改為旬陽縣。1981年,甘溪鎮紅花坪出土的古劍齒象牙化石表明,在數十萬年前的遠古時代,旬陽就具有氣候溫和、林木茂盛、水源充足的自然條件,適宜於古人類生活。
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的幾次文物普查,僅縣城及城關附近,就發現了龔家梁、陳家坎、李家那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各個遺址出土了內容比較豐富的遺物。這些遺物基本上屬於仰韶文化的範疇,其中個別器物具有江漢流域的屈家嶺和大溪文化的特徵。這表明,遠在六七千年之前,就有先民在旬陽地區生息。旬陽屬於新石器時代南北文化接觸地帶之一。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之時,其聯軍中的“庸”人,就活動在今湖北省鄖陽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陽在內的陝西省安康市。
春秋時期,庸人一度為大巴山區先進的族落之一。之後,隨著熊繹受封,楚國日益強盛,庸人逐漸衰弱。公元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楚國大飢,庸人叛逃,楚人依葛賈之計,聯合秦人、巴人,攻滅了庸國。從此,旬陽地區歸屬楚國。
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戰於丹陽,楚敗,秦乘機奪楚漢水上游之地,新置漢中郡(治今安康市),旬陽地區遂歸於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懷王與秦昭王結盟,秦歸還了原屬於楚國的上庸六縣,旬陽地區又重歸於楚。公元前280年(楚頃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敗,割上庸及漢水以北之地子秦,此後,旬陽地區復歸於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旬陽地區屬漢中郡(治今安康市)有秦一代,在今旬陽縣城設有旬關,以關尹守之。
公元前209年,劉邦部下酈商遣將攻克旬關,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始置旬陽縣。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漢立新,曾改漢中郡為新成郡,旬陽屬之。
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其時,今安康地區為公孫述勢力範圍。30年,光武帝劉秀遣李通攻克西城縣(今安康市),旬陽地區歸於東漢。東漢時期,廢旬陽縣,以其地併入西城縣,隸於漢中郡(治今漢中市)。191年,張魯攻取漢中郡,旬陽地區歸屬張魯。211年,曹操打敗張魯,於西城縣治置西城郡,旬陽地區屬之。219年,旬陽地區為益州牧劉備所有。
220年(東漢延康元年),隨著關羽兵敗身死和孟達投降曹魏,西城郡歸屬曹魏。三國時期,旬陽地區一直屬於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並西城、上庸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縣上庸故城),由孟達任郡太守。不久復於原西城郡地設魏興郡,移治洵口(今旬陽縣城)。魏興郡在三國時,隸屬於魏之荊州(治今河南省新野縣)。
265年,晉王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280年(太康元年),復置洵陽縣,並於洧溪口(今蜀河鎮)置興晉縣(一作“晉興”),洧溪(蜀河)以西屬旬陽縣,清溪以東屬興晉縣。旬陽、興晉二縣,在西晉時,先屬荊州(治今湖北省江陵縣),繼屬涼州(治今陝西省漢中市),一直隸於魏興郡(治今湖北省鄖西縣上津)。西晉末年,巴氐族豪強李特率領蜀地流民起義,占據益、涼二州,旬陽地區一度歸屬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國(十六國之一)。
317年,東晉建立。東晉時期,旬陽、興晉二縣,仍屬晉魏興郡(移治西城縣)。379年,前秦(十六國之一)帝苻堅大將韋锺攻陷魏興郡,旬陽地區歸屬前秦漢中郡。384年,東晉車騎將軍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了魏興郡。旬陽地區重歸於晉。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不久,北魏統一北方,中國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即所謂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旬陽地區歸屬多變,沿革紛繁。
420—479年(宋),旬陽的南區、中西區、北區為旬陽縣,東區屬興晉縣,均隸屬於魏興郡(治西城縣)。
479—502年(齊),旬陽境內的旬陽縣和興晉縣仍隸於魏興郡。
502年蕭衍乘齊內亂,奪取帝位,改國號為梁。自宋至梁,旬陽地區一直歸屬南朝的梁州(治南鄭縣,即今漢中市)。
503年(梁天監二年)底,梁州刺史翟遠投降北魏,旬陽地區改歸北朝,屬北魏之東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縣東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底,北魏東梁州刺史元羅降梁,旬陽地區又歸於南朝。梁不久改東梁州為南梁州。552年(梁承聖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將王雄侵略山南1秦嶺以南),攻陷魏興郡(治西城縣),以其地置東梁外卜旬陽地區復歸北朝。
當時,由大巴山一帶進入旬陽境內的巴族流民很多,其酋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統帥其眾。朝廷因其所據之地授之,劃歸東梁州都督管轄。因東梁州都督劉孟良“在職貪婪”,而南洛州(治今鄖西上津)刺史仲遵“出自巴夷”,且“善於撫御”,杜清和遂請求改隸於南洛州。朝廷因“山川不便”,沒有準許,杜清和便與安康(今石泉、漢陰一帶)夷族酋帥黃眾寶等舉兵,共圍東梁州。朝廷雖然復遣王雄討平了叛亂,但還是作出妥協,“改巴州為洵州,隸於仲遵”。(《周書·企泉傳》)。
552年,西魏於洧溪口置洧陽縣,又以洧陽縣置洧陽郡,並於涫陽縣西16公里之漢江南岸黃土山西置黃土縣。同時,以洵州為洵陽縣,並以洵陽縣治置洵陽郡。554年(西魏廢帝三年)改東梁州為金州(州治及西城縣治由今安康市漢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陽郡及洧陽郡均屬之。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稱天王,建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北周初,改洧陽郡為長岡郡,並改洧陽縣為長岡縣,翌年廢長岡郡及長岡縣,將赤石縣、甲縣、臨江縣(均在今湖北省鄖西縣及陝西省白河縣之間)併入黃土縣,移黃土縣治於原長岡郡地,隸於甲郡(治今鄖西縣甲河關)。北周時期,洵陽郡所轄之洵陽縣及甲郡所轄之黃土縣,均隸屬於新置之金州總管府(治金州)。
南北朝後期,史稱當時洵陽境內“俗雜責、渝”(“責”、“渝”均為巴族),“夏夷”並居(《周書·陽雄傳》)。黃土縣境,是巴人“白虎蠻”(即白虎部落,屬巴族的一支)聚居之地。
581年隋朝建立,583年,罷天下郡,洵陽郡和甲郡俱廢。607年,以郡統縣,洵陽、黃土二縣分隸於西城郡、上津郡。
617年底,唐王李淵遣李孝恭為山南道招慰使,占領西城郡。618年,李淵逼恭帝楊侑讓位,建立唐朝,當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為金州,洵陽縣屬之,改上津郡為上州,黃土縣屬之。其年,分洵陽縣為三縣:一曰洵城(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北區旬河流域),一日洵陽(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縣城周圍),一日驢川(一作“閭川”,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南區呂河流域),並於洵陽縣治置洵州,以洵陽、洵城、驢川三縣屬之。624年,廢洵州,其地隸屬金州。627年省驢川縣,併入洵陽縣。634年省洵城縣入洵陽縣。同年,以已廢上州之黃土縣隸屬金州。
742年,改金州為安康郡,黃土縣為洧陽縣。757年,肅宗李亨憎惡安祿山,厭見“安”字,改安康郡為漢南郡(又稱漢陰郡)。758年,復改漢南郡(漢陰郡)為金州。771年省涫陽縣。821年復置清陽縣。有唐一代,金州先後隸屬山南道、山南西道(治興元府,即今漢中市)、京畿道(治長安,即今西安市)及昭信軍防禦使。
唐朝末年,朱溫篡唐後,王建於成都稱帝,建立前蜀(十國之一),洵陽縣、洧陽縣為前蜀所有,隸屬金州雄武軍節度使。925年,後唐中宗滅蜀,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唐,隸屬金州戎昭軍節度使。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號為晉,洵陽、洧陽二縣改屬後晉。947年,劉知遠代後晉稱帝,建號為漢,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漢。951年,劉知遠部將郭威代漢,建號為周,洵陽、洧陽二縣又歸於後周。後晉、後漢、後周時,洵陽、洧陽 二縣均隸屬金州懷德軍節度使。
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掌握兵權的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宋朝,是為北宋。966年,省洧陽縣入洵陽縣,今旬陽縣境域蓋從此略定。北宋時期,洵陽縣一直隸於金州,屬京西南路,改昭化軍節度。
南宋時,洵陽縣仍一直隸於金州,先後屬利州路金均房州鎮撫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撫司、金房開達宣撫使及利州路。其間,雖處於宋金兩國分界線邊緣,但自1146年(即紹興十六年)以後,以縣東北鶻嶺關之卓馱坪(今山陽縣南)和縣北乾佑河之清風關(今鎮安縣青銅關)為界,一直為宋所有,未陷入金人之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南宋末年,洵陽縣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滅宋之後,因洵陽縣境民居寥落,遂廢縣,設洵陽巡檢司,隸於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總管府。 1368年,明朝建國之後,派鄧愈率軍由均州、房州一路西進,攻下洵陽縣東部牛心石諸山寨,在蜀河迫使陳友諒“漢''政權平章張子貴投降,占領洵陽。1370年(洪武三年),復置洵陽縣。縣治設今旬陽縣城,轄今旬陽、白河二縣全境及湖北省鄖西縣西部金錢河流域。
1372年,洵陽還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漢中府金州。1376年t改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陽縣白河堡析置白河縣,析洵陽縣東部漢江以北金錢河流域入新置之鄖西縣。第二年,以金州兼屬鄖陽巡撫。1583年(萬曆十一年)以水毀州城,改金州為興安州。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改興安州為直隸州,直隸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屬漢中府。有明一代,曾於洵陽縣東區龍家河與蜀河匯合處設閶關巡檢司,於北區乾佑河與洵河匯合處設三岔巡檢司。明代中期以後,洵陽縣一直是農民起義軍活動頻繁的地區。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際,洵陽地區抗清鬥爭彼伏此起,接連不斷,直至1646年(順治三年)前後,清軍才占領了興安州及所屬的洵陽縣。1662年,興安州不再兼屬鄖陽巡撫。1673年(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興安游擊王可成起兵回響,洵陽縣遂為吳三桂所有。1679年冬,清撫遠大將軍圖海率兵由商州1B縣關南下,在洵陽兩河關出其不意,一舉攻破吳三桂部將韓晉卿七營,乘勝收復了洵陽縣及興安州。興安州於1782年升為興安府,洵陽縣屬之。自乾隆末年以後,洵陽縣境農民戰爭接連不斷,川楚白蓮教起義軍、太平天國西路軍、藍二順農民軍等,均在這裡進行過激烈鬥爭。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清朝的最後一位洵陽縣知事白玉昆(滿族)被逐。同年11月底,陝西軍政府南路安撫招討使張寶麟率部由白河縣西上,派方斌為辛亥革命後首任洵陽縣知事。民國初年,洵陽縣隸屬陝西省漢中道。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廢道,直隸於省。1935年設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為陝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洵陽縣屬之。
1934年底至1936年間,洵陽縣東北部聖駕河、竹筒河一帶,曾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開創的鄂豫陝革命游擊根據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洵陽縣 東區,中共上關縣委、上關縣政府遷至蜀河鎮。至當年8月,洵陽縣境以大棕溪、泥溝、 羊山、洛河一線為界,東部為上關縣人民民主政府領導,西部仍屬國民黨洵陽縣政府管 轄。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東區蜀河、雙河一帶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武裝力量激烈爭奪的地區。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境成立。7月13日,中國人民 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再次解放洵陽縣東區,8月10日,洵陽縣民主政府由鄖西移治蜀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七師解放洵陽縣城。洵陽縣民主政府隨之遷至縣城,隸於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 察專員公署。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陽縣改隸於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改屬陝西省安康地區。“文化大革命”中,地、縣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旬陽縣革委會改為旬陽縣人民政府。
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的幾次文物普查,僅縣城及城關附近,就發現了龔家梁、陳家坎、李家那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各個遺址出土了內容比較豐富的遺物。這些遺物基本上屬於仰韶文化的範疇,其中個別器物具有江漢流域的屈家嶺和大溪文化的特徵。這表明,遠在六七千年之前,就有先民在旬陽地區生息。旬陽屬於新石器時代南北文化接觸地帶之一。
商朝末年,武王伐紂之時,其聯軍中的“庸”人,就活動在今湖北省鄖陽西部的堵水盆地及包括今旬陽在內的陝西省安康市。
春秋時期,庸人一度為大巴山區先進的族落之一。之後,隨著熊繹受封,楚國日益強盛,庸人逐漸衰弱。公元前611年(楚莊王三年)楚國大飢,庸人叛逃,楚人依葛賈之計,聯合秦人、巴人,攻滅了庸國。從此,旬陽地區歸屬楚國。
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戰於丹陽,楚敗,秦乘機奪楚漢水上游之地,新置漢中郡(治今安康市),旬陽地區遂歸於秦。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二年)秦楚和好,第二年,楚懷王與秦昭王結盟,秦歸還了原屬於楚國的上庸六縣,旬陽地區又重歸於楚。公元前280年(楚頃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敗,割上庸及漢水以北之地子秦,此後,旬陽地區復歸於秦。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旬陽地區屬漢中郡(治今安康市)有秦一代,在今旬陽縣城設有旬關,以關尹守之。
公元前209年,劉邦部下酈商遣將攻克旬關,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始置旬陽縣。公元8年,新都侯王莽代漢立新,曾改漢中郡為新成郡,旬陽屬之。
公元25年,東漢建立,其時,今安康地區為公孫述勢力範圍。30年,光武帝劉秀遣李通攻克西城縣(今安康市),旬陽地區歸於東漢。東漢時期,廢旬陽縣,以其地併入西城縣,隸於漢中郡(治今漢中市)。191年,張魯攻取漢中郡,旬陽地區歸屬張魯。211年,曹操打敗張魯,於西城縣治置西城郡,旬陽地區屬之。219年,旬陽地區為益州牧劉備所有。
220年(東漢延康元年),隨著關羽兵敗身死和孟達投降曹魏,西城郡歸屬曹魏。三國時期,旬陽地區一直屬於曹魏。魏文帝曹丕即位初,並西城、上庸諸郡置上庸郡(治今湖北省竹山縣上庸故城),由孟達任郡太守。不久復於原西城郡地設魏興郡,移治洵口(今旬陽縣城)。魏興郡在三國時,隸屬於魏之荊州(治今河南省新野縣)。
265年,晉王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280年(太康元年),復置洵陽縣,並於洧溪口(今蜀河鎮)置興晉縣(一作“晉興”),洧溪(蜀河)以西屬旬陽縣,清溪以東屬興晉縣。旬陽、興晉二縣,在西晉時,先屬荊州(治今湖北省江陵縣),繼屬涼州(治今陝西省漢中市),一直隸於魏興郡(治今湖北省鄖西縣上津)。西晉末年,巴氐族豪強李特率領蜀地流民起義,占據益、涼二州,旬陽地區一度歸屬李特及其子李雄的成國(十六國之一)。
317年,東晉建立。東晉時期,旬陽、興晉二縣,仍屬晉魏興郡(移治西城縣)。379年,前秦(十六國之一)帝苻堅大將韋锺攻陷魏興郡,旬陽地區歸屬前秦漢中郡。384年,東晉車騎將軍桓沖部將郭寶北伐,收復了魏興郡。旬陽地區重歸於晉。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不久,北魏統一北方,中國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即所謂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旬陽地區歸屬多變,沿革紛繁。
420—479年(宋),旬陽的南區、中西區、北區為旬陽縣,東區屬興晉縣,均隸屬於魏興郡(治西城縣)。
479—502年(齊),旬陽境內的旬陽縣和興晉縣仍隸於魏興郡。
502年蕭衍乘齊內亂,奪取帝位,改國號為梁。自宋至梁,旬陽地區一直歸屬南朝的梁州(治南鄭縣,即今漢中市)。
503年(梁天監二年)底,梁州刺史翟遠投降北魏,旬陽地區改歸北朝,屬北魏之東梁州(以安康郡治置,治今石泉縣東南石泉嘴)。535年(梁大同元年)底,北魏東梁州刺史元羅降梁,旬陽地區又歸於南朝。梁不久改東梁州為南梁州。552年(梁承聖元年),西魏大冢宰宇文泰遣大將王雄侵略山南1秦嶺以南),攻陷魏興郡(治西城縣),以其地置東梁外卜旬陽地區復歸北朝。
當時,由大巴山一帶進入旬陽境內的巴族流民很多,其酋帥杜清和自稱巴州刺史,統帥其眾。朝廷因其所據之地授之,劃歸東梁州都督管轄。因東梁州都督劉孟良“在職貪婪”,而南洛州(治今鄖西上津)刺史仲遵“出自巴夷”,且“善於撫御”,杜清和遂請求改隸於南洛州。朝廷因“山川不便”,沒有準許,杜清和便與安康(今石泉、漢陰一帶)夷族酋帥黃眾寶等舉兵,共圍東梁州。朝廷雖然復遣王雄討平了叛亂,但還是作出妥協,“改巴州為洵州,隸於仲遵”。(《周書·企泉傳》)。
552年,西魏於洧溪口置洧陽縣,又以洧陽縣置洧陽郡,並於涫陽縣西16公里之漢江南岸黃土山西置黃土縣。同時,以洵州為洵陽縣,並以洵陽縣治置洵陽郡。554年(西魏廢帝三年)改東梁州為金州(州治及西城縣治由今安康市漢江北岸移至南岸今址)。洵陽郡及洧陽郡均屬之。
556年(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氏代西魏稱天王,建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北周初,改洧陽郡為長岡郡,並改洧陽縣為長岡縣,翌年廢長岡郡及長岡縣,將赤石縣、甲縣、臨江縣(均在今湖北省鄖西縣及陝西省白河縣之間)併入黃土縣,移黃土縣治於原長岡郡地,隸於甲郡(治今鄖西縣甲河關)。北周時期,洵陽郡所轄之洵陽縣及甲郡所轄之黃土縣,均隸屬於新置之金州總管府(治金州)。
南北朝後期,史稱當時洵陽境內“俗雜責、渝”(“責”、“渝”均為巴族),“夏夷”並居(《周書·陽雄傳》)。黃土縣境,是巴人“白虎蠻”(即白虎部落,屬巴族的一支)聚居之地。
581年隋朝建立,583年,罷天下郡,洵陽郡和甲郡俱廢。607年,以郡統縣,洵陽、黃土二縣分隸於西城郡、上津郡。
617年底,唐王李淵遣李孝恭為山南道招慰使,占領西城郡。618年,李淵逼恭帝楊侑讓位,建立唐朝,當年(武德元年)改西城郡為金州,洵陽縣屬之,改上津郡為上州,黃土縣屬之。其年,分洵陽縣為三縣:一曰洵城(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北區旬河流域),一日洵陽(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縣城周圍),一日驢川(一作“閭川”,轄境相當於今旬陽縣南區呂河流域),並於洵陽縣治置洵州,以洵陽、洵城、驢川三縣屬之。624年,廢洵州,其地隸屬金州。627年省驢川縣,併入洵陽縣。634年省洵城縣入洵陽縣。同年,以已廢上州之黃土縣隸屬金州。
742年,改金州為安康郡,黃土縣為洧陽縣。757年,肅宗李亨憎惡安祿山,厭見“安”字,改安康郡為漢南郡(又稱漢陰郡)。758年,復改漢南郡(漢陰郡)為金州。771年省涫陽縣。821年復置清陽縣。有唐一代,金州先後隸屬山南道、山南西道(治興元府,即今漢中市)、京畿道(治長安,即今西安市)及昭信軍防禦使。
唐朝末年,朱溫篡唐後,王建於成都稱帝,建立前蜀(十國之一),洵陽縣、洧陽縣為前蜀所有,隸屬金州雄武軍節度使。925年,後唐中宗滅蜀,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唐,隸屬金州戎昭軍節度使。936年,石敬瑭滅後唐,建號為晉,洵陽、洧陽二縣改屬後晉。947年,劉知遠代後晉稱帝,建號為漢,洵陽、洧陽二縣歸於後漢。951年,劉知遠部將郭威代漢,建號為周,洵陽、洧陽二縣又歸於後周。後晉、後漢、後周時,洵陽、洧陽 二縣均隸屬金州懷德軍節度使。
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掌握兵權的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宋朝,是為北宋。966年,省洧陽縣入洵陽縣,今旬陽縣境域蓋從此略定。北宋時期,洵陽縣一直隸於金州,屬京西南路,改昭化軍節度。
南宋時,洵陽縣仍一直隸於金州,先後屬利州路金均房州鎮撫使、京西南路、西川宣撫司、金房開達宣撫使及利州路。其間,雖處於宋金兩國分界線邊緣,但自1146年(即紹興十六年)以後,以縣東北鶻嶺關之卓馱坪(今山陽縣南)和縣北乾佑河之清風關(今鎮安縣青銅關)為界,一直為宋所有,未陷入金人之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南宋末年,洵陽縣為蒙古所有。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滅宋之後,因洵陽縣境民居寥落,遂廢縣,設洵陽巡檢司,隸於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總管府。 1368年,明朝建國之後,派鄧愈率軍由均州、房州一路西進,攻下洵陽縣東部牛心石諸山寨,在蜀河迫使陳友諒“漢''政權平章張子貴投降,占領洵陽。1370年(洪武三年),復置洵陽縣。縣治設今旬陽縣城,轄今旬陽、白河二縣全境及湖北省鄖西縣西部金錢河流域。
1372年,洵陽還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漢中府金州。1376年t改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1476年,以洵陽縣白河堡析置白河縣,析洵陽縣東部漢江以北金錢河流域入新置之鄖西縣。第二年,以金州兼屬鄖陽巡撫。1583年(萬曆十一年)以水毀州城,改金州為興安州。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改興安州為直隸州,直隸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不再屬漢中府。有明一代,曾於洵陽縣東區龍家河與蜀河匯合處設閶關巡檢司,於北區乾佑河與洵河匯合處設三岔巡檢司。明代中期以後,洵陽縣一直是農民起義軍活動頻繁的地區。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建立。明清之際,洵陽地區抗清鬥爭彼伏此起,接連不斷,直至1646年(順治三年)前後,清軍才占領了興安州及所屬的洵陽縣。1662年,興安州不再兼屬鄖陽巡撫。1673年(康熙十二年)吳三桂起兵反清。1675年,清興安游擊王可成起兵回響,洵陽縣遂為吳三桂所有。1679年冬,清撫遠大將軍圖海率兵由商州1B縣關南下,在洵陽兩河關出其不意,一舉攻破吳三桂部將韓晉卿七營,乘勝收復了洵陽縣及興安州。興安州於1782年升為興安府,洵陽縣屬之。自乾隆末年以後,洵陽縣境農民戰爭接連不斷,川楚白蓮教起義軍、太平天國西路軍、藍二順農民軍等,均在這裡進行過激烈鬥爭。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清朝的最後一位洵陽縣知事白玉昆(滿族)被逐。同年11月底,陝西軍政府南路安撫招討使張寶麟率部由白河縣西上,派方斌為辛亥革命後首任洵陽縣知事。民國初年,洵陽縣隸屬陝西省漢中道。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廢道,直隸於省。1935年設陝西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為陝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洵陽縣屬之。
1934年底至1936年間,洵陽縣東北部聖駕河、竹筒河一帶,曾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開創的鄂豫陝革命游擊根據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洵陽縣 東區,中共上關縣委、上關縣政府遷至蜀河鎮。至當年8月,洵陽縣境以大棕溪、泥溝、 羊山、洛河一線為界,東部為上關縣人民民主政府領導,西部仍屬國民黨洵陽縣政府管 轄。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東區蜀河、雙河一帶是共產黨和國民黨武裝力量激烈爭奪的地區。1949年5月,洵陽縣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鄖西縣境成立。7月13日,中國人民 解放軍由湖北西進,再次解放洵陽縣東區,8月10日,洵陽縣民主政府由鄖西移治蜀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1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五十七師解放洵陽縣城。洵陽縣民主政府隨之遷至縣城,隸於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 察專員公署。195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洵陽縣改隸於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1959年改屬陝西省安康地區。“文化大革命”中,地、縣行政機構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旬陽縣革委會改為旬陽縣人民政府。
部門設定
黨群部門
縣紀委
縣人武部
縣委組織部
縣委宣傳部
縣委統戰部
縣委政法委
縣委農工部
縣編委辦
縣委黨校
縣檔案史志局
縣總工會
共青團旬陽縣委
縣婦聯
縣科協
縣工商聯
縣殘疾人聯合會
縣級部門
縣政府辦
縣發改局
縣教育體育局
縣科學技術局
縣經濟貿易局
縣公安局
縣監察局
縣民政局
縣司法局
縣審計局
縣財政局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縣城鄉規劃管理局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縣交通運輸局 縣水利局
縣農業局
縣林業局
縣文化文物旅遊廣電局
縣衛生局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局
縣統計局
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縣信訪局
縣環境保護局
縣扶貧開發局
縣移民開發局
縣招商局
縣物價局
縣糧食局
縣生態工業園區
縣雙創辦
縣發改局
縣教育體育局
縣科學技術局
縣經濟貿易局
縣公安局
縣監察局
縣民政局
縣司法局
縣審計局
縣財政局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縣城鄉規劃管理局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縣交通運輸局 縣水利局
縣農業局
縣林業局
縣文化文物旅遊廣電局
縣衛生局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局
縣統計局
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縣信訪局
縣環境保護局
縣扶貧開發局
縣移民開發局
縣招商局
縣物價局
縣糧食局
縣生態工業園區
縣雙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