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貿易銀

日本貿易銀

明治8年(公元1875年),日本政府為了便於和清政府、俄羅斯、朝鮮等周邊國家以及美國、墨西哥、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等歐美國家進行貿易,特別鑄造發行了總數為305萬枚的貿易銀。

這種銀幣標準重量為27.216克,成色為90%銀。所選用的版式為美國1877年銀幣的版本。將原來的一圓銀幣改制成貿易銀,並鑄造了三年後終止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 貿易銀
  • 外文名:Japanese Trade Dollar
  • 標準重量:27.216克
  • 成色:90%銀
物品介紹,鑄造歷史,正確欣賞,

物品介紹

明治8年(公元1875年),日本政府為了便於和清政府俄羅斯朝鮮等周邊國家以及美國墨西哥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歐美國家進行貿易,特別鑄造發行了總數為305萬枚的貿易銀。
這種銀幣標準重量為27.216克,成色為90%銀。所選用的版式為美國1877年銀幣的版本。將原來的一圓銀幣改制成貿易銀,並鑄造三年後終止發行。
日本貿易銀
該幣正面中央自上而下鑄有漢字“貿易銀”,反面以中國團龍圖紋取代了美國貿易銀幣坐像。同時反面還分別標有重量(420GRAINS)和成色(900FINE)。這種銀幣較當時日本國內流通的壹圓銀幣要稍重些。
貿易銀鑄造發行時間從民治8年(1875年)到民治11年5月(1878年5月),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貿易銀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特定功能,在日本國內與其他銀幣完全通用。但貿易銀在促進日本與世界各國貿易,文化等方面的往來與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日本貿易銀幣現存世量極少。從明治十一年開始,停止鑄造該款銀幣,而統一鑄造發行正面中央自上而下鑄有漢字“一圓”版本,中國民間稱之為“龍洋”。
該銀元分為大版和小版,大版重26.5克左右,直徑為39.3毫米,含銀量為90%,明治三年至十八年的貿易銀元均為大版;小版重26.96克左右,直徑為38.2毫米,含銀量90%,明治二十一年以後的貿易銀元均為小版。此外,明治十九年和二十年為過渡期,因此貿易銀元的大、小版均存在。
漢書“一圓”版本龍洋漢書“一圓”版本龍洋
在當時清朝,外國貿易銀占有國內流通銀幣九成以上,最多的是墨西哥鷹洋,其次就是日本龍洋、英國站洋以及西班牙本洋。中國內部鑄幣則是在清朝後期的事情,雖雄心勃勃但比重並不大。

鑄造歷史

明治元年,日本由香港購得全套鑄幣機器(英國人的機器,1866至1868年曾在香港鑄造過香港第一套貨幣),在大阪成立國家造幣廠。明治三年,造幣廠落成,馬上開鑄銀圓,大小幣值分為5錢、10錢、20錢、50錢、1圓5種,將“圓”定為日本的本位貨幣,即實行銀本位制度。於是明治八年,日本又鑄造了貿易銀。這種貿易銀與舊版相比,成色不變,重量增加,結果又被民間收藏熔鑄,日本再敗一陣(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
日本貿易銀
日本連敗兩陣後,馬上應變,於明治十一年停鑄貿易銀,回復到明治三年的成色重量水平,唯圖案稍作改變,背面的太陽徽記改成醒目的“一圓”字樣,正面原來標記面值的地方改成英文。明治十一年至三十年,龍洋的鑄造量逐步遞增,進入了日本龍洋的黃金時代。此時的日本龍洋不但成功地在本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而且把影響力擴大到了東亞、東南亞的廣大地區,其中中國東北、華東、華南地區受其影響較深(日本通過《江華條約》、《中日天津條約》,對朝鮮擴張,其後更有《馬關條約》等,將矛頭直指中國,其勢力不斷壯大,1880年成立了橫濱正金銀行後,通過這個經濟侵略的中樞向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不斷傾銷日本龍洋,進行經濟掠奪)。

正確欣賞

欣賞日本貿易銀上的“飛龍戲珠”圖,應將圖片旋轉180度,英文在下,找到下面珠圈邊上的龍尾,龍尾上面就是“龍爪戲珠”,珠的右上方就是龍頭了。
日本貿易銀背面中間是“貿易銀”三個中文字,但“銀”字的寫法與我們中國的寫法有別。圓周邊的圖案,上方中間為16瓣菊花圖案,(日文名:十六八重表菊,日本名義上的國徽及皇室圖案),左邊一束是桐花枝,右邊一束是菊花枝,於下方中間相交,用綢帶紮成同心結。
日本貿易銀工藝精細,雕龍兇猛生動,刻花草枝盛葉茂,線條流暢、圖文清晰,不失為世界貿易銀幣中的美點,為銀幣收藏愛好者所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