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馬龍效應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畢馬龍效應,皮格馬麗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人際期望效應,也稱為教師期望原理,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收到預期效果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馬龍效應
  • 外文名:Pygmalion Effect
  • 別稱:教師期望原理
  • 相關人物:Dave Thomas
  • 屬性:概念
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比馬龍效應,皮格馬麗翁效應),也稱為教師期望原理。
美國快餐業知名企業--溫蒂漢堡的老闆Dave Thomas剛創業時,根本沒有什麼偉大的營運計畫,但是他有一個簡單的夢想,要擁有一家自己可經營的餐廳。於是脫離肯德基炸雞後,就找一些以前同事,一起經營。然後告訴他們:"我付的薪水不高,但我必須開更多的分店,讓你們負責。"結果沒有營運計畫的企業,或許說沒有(願景)的企業變成了世界性的速食連鎖店。因為Thomas倚賴別人、信任別人,則他們就會表現負責。王陽明說:"人人有路通長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就是在領導上,要給予幹部自由、機會、改變的權力,那么,人才就可輩出。
在1975年,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默頓寫了《社會理論與架構》一書,在該書中,默頓提出了一個理念:"一件事的發生,若由於錯誤的定義,則可促成一個錯誤行為變成事實。"當一個期待設定了,人就會朝向那個期待去做事。如許多人認為神會罰人,所以信奉神,對神的話也會努力去實踐,而造成宗教狂。
進一步而言,人會期待別人對我們好印象,就會認真的表現良好行為;若期待別人會討厭我們,就會隨便表現。這種現象稱之為"比馬龍"效應。亦即"人重視我,我自重,人愛我,我自愛。"人家給我們"自由"、"機會"、"改變",我們應"負責"、"尊重"、"向善",如果經營者能由上而下給予自由、機會、改變,幹部就會主動、負責、尊重、向善,這是一個良性反應。
讓人比成龍,自己就會像龍一樣地表現,反之,被比成馬,會像馬一樣地反應。換句話說,高期待就有高表現,低期待,有低成就。基於此現象,企業領導者若是把幹部"比龍",人力資源就可極大化。
但是也必須了解,比龍效應不見得會讓每個幹部都會有高表現,甚至有的幹部自認為"寵愛在一身",反而驕縱難馴,因而必須有個監督機制,讓自恃而驕者,知道、知勢、明理,才能產生"比龍"在領導上的最佳效果。
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或別人對自己)所預期者,常在自己以後行為結果中應驗。此一現象的含意是,事先預期什麼,事後將得到些什麼;自己的作為將驗證自己的預言。
醫學上早有發現,並且在教育上也有證實。如:學生自認為愚笨(或經教師評定),其學業成績將日漸低落;原因是自我預期將直接影響其動機,間接影響其努力,結果將如同其預期。
教師的預期也會產生自驗預言,原因是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差別的態度將影響學生自尊自信,結果形成學生的自驗預言。 教師對學生有意無意間會產生一些期望,這些期望的產生可能因教師本身的經驗學識或偏見,而有好或壞的期望。
如預期者換成別人(如教師預期學生),其後效影響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自驗預言經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 Rosenthal)在國小教學上予以驗證,故亦稱為羅氏效應、羅森塔爾效應(Rosenthal effec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