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的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研究》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圖書目錄
前 編 日本的新感覺派文學
第一節 日本新感覺派緣起
第二節 “新感覺”和“象徵性”
第三節新感覺派的產生與日本文壇之狀況
第四節新感覺派的產生與歐洲文藝思潮
第六節文體的“破舊立新”與社會變異
第七節新感覺派文學與日本“現代文明”
第二章 日本新感覺派的文學理論
第一節橫光利一的《新感覺論》
一、感覺與新感覺
二、官能與新感覺
三、生活的感覺化
第二節伊藤永之介的鼓與呼
第三節赤木健介的“新象徵主義基調”
第四節片岡鐵兵的新感覺理論和主張
一、“新感覺派如斯主張”
二、關於“新感覺派的表征”
三、《告年輕讀者書》
四、不再反覆的論爭
第五節川端康成的新感覺理論
一、呼喚充滿生機的新時代
二、新感覺的內涵
三、關於表現主義的認識論
四、達達主義與新感覺表現手法
第六節小結
第三章 日本新感覺派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橫光利一的文學創作與探索
一、過去的藝術——《被嘲笑的孩子》
二、登龍門之作——《太陽》
三、《蒼蠅》與橫光利一的新感覺傾向
四、新感覺派文學的奠基之作——《頭與腹》
五、代表作——《春天乘著馬車來》
第二節川端康成及其新感覺文學創作
一、命運多舛的童年時代
二、終生陰影和隔輩之愛
三、創作的萌芽與作家之路
四、邂逅橫光利一與《文藝時代》
五、文學創作與思考原點——《感情裝飾》
六、“主客如一”的文學實驗——《螞蚱與鈴蟲》
七、淺草風物誌——《淺草紅團》
八、心靈的洗滌與靈魂的救贖——《伊豆舞女》
第三節片岡鐵兵和《走鋼絲的少女》
第四節 中河與一和《天上的葫蘆花》
第五節今東光和《瘦削的新娘》
第四章橫光利一的集大成之作《上海》
第一節 《上海》的故事梗概
第二節橫光利一的上海之行
第三節上海與《上海》的主題
第四節鮮明迥異的人物形象
一、兩極的存在——參木與甲谷
二、薄命少女阿杉
三、共產黨人芳秋蘭
第五節空間感覺和色調
第六節空間的“流體化”與作者的彷徨
第七節無聲電影般的視覺效果
第八節新感覺的表現手法及其缺陷
第五章橫光利一的文學革命與《上海》
第一節反國語形式論的文學實驗
第二節作品的音聲和節奏特徵
一、音聲特徵
二、節奏特徵
第三節 “無言空間”和“形、音、義”
第四節音聲的雙重性和雙重作用
第五節文本的比喻構造
一、比喻和屬性賦予
二、比喻構造中的“根源隱喻”
三、“水火不容”的五行比喻群
四、“三要素”和橫光利一對無產階級文學的批判
後 編 近30年間日本新感覺派文學在中國的研究
第一章流派研究
第一節1980——1990年間的研究
第二節1990——2000年間的研究
第三節2000年後的研究
第四節小結
第二章 比較研究
第一節影響研究
一、1980——1990年間的研究
二、1990——2000年間的研究
三、2000年後的研究
第二節翻譯研究
第三節流派間的比較研究
一、1980——1990年間的研究
二、1990——2000年間的研究
三、2000年後的研究
第四節作家間的比較研究
第五節平行研究
第六節跨學科研究
第七節小結
第三章作家研究
第一節橫光利一研究
第二節川端康成研究
一、1980——1990年間的研究
二、1990——2000年間的研究
三、2000年後的研究
第三節小結
第四章作品研究
第一節 《蒼蠅》研究
第二節 《上海》研究
第三節橫光利一其他作品研究
第四節 《伊豆舞女》研究
第五節 《雪國》研究
第六節川端康成其他作品研究
第七節小結
第五章理論研究
第六章創作方法與藝術特色研究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宿久高,1953年生,山東省安丘縣人。文學博士,
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日本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省教學名師。曾任吉林大學人文學部學部長、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會長、教育部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吉林省外語學會理事長。現兼任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中日比較文學會副會長、吉林省外語學會名譽理事長、日本國日本語教育學會海外評議員等職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學和中日比較文學。出版專著3部,編著12部,譯著14部,主編辭書4部,國家規劃立項教材等日語教材25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邵艷平,1980年生,山東省臨沭縣人,曲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于海鵬,1982年生,河南省漯河市人,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