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原始時期,異族統治時期,穆斯林統治,海洋強國時期,共和國時期,自然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區劃,首都,主要城市,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人口民族,政治,政體,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政黨,政要,主權領土,經濟,概況,農牧業,工業,服務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直接投資,文化,語言,宗教,風俗,習俗,勳章,戈雅獎,弗拉門戈,奔牛節,人塔,科卡,節假日,軍事,交通,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社會,醫療,教育,民生,體育,報刊媒體,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領土糾紛,旅遊,景點,文化遺產,美食,博物館,名人,
歷史沿革
原始時期
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
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
庇里牛斯山來到這裡並定居下來,被稱為
伊比利亞人。他們主要定居在地中海沿岸以及更往南的地區,在那裡伊比利亞人創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
古希臘的歷史中對其中最重要的一支有過記載,
希臘人稱他們為“圖爾多人”。他們是伊比利亞人的一個部落,在
瓜達爾基維爾河流域建立了文化燦爛的王國。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
異族統治時期
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
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
公元前1200年,來自中北歐的
凱爾特人從北部進入半島,並且擴展到整個半島。伊比利亞半島歷史上唯一未被任何外來勢力侵入的地區是
巴斯克人居住的北部山區。
公元前1100年,
腓尼基人在半島上建立了殖民地,創建了加迪爾(加的斯城)。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係。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
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鬥爭。
公元前6世紀,來到伊比利亞半島的
凱爾特人和
伊比利亞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
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
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
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裡西班牙成為
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崩潰。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建立
西哥特王國,從而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
公元711年,
西哥特人的結束了對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
穆斯林統治
公元710年,由於爭奪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競爭者尋求
阿拉伯人(又稱
摩爾人)的幫助,從而開始了摩爾人的入侵歷史。
公元711年,
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贏得了
瓜達萊特戰役大捷。只用了7年時間就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從而西班牙開始了為期近800年的
伊斯蘭統治,稱做“安達盧斯國”,中國古代稱之為“
綠衣大食”。初期,西班牙有幾個
酋長國並存,隸屬於大馬士革哈里發帝國。
公元722年,在阿斯圖里亞斯地區的科瓦東加山打響了光復運動的第一役。在這場戰鬥中,基督教軍隊在領袖
佩拉約的領導下戰勝了阿拉伯軍隊。歐洲其它國家的基督教徒也紛紛回響教皇的號召,到西班牙參加反阿聖戰。在同阿拉伯人征戰的同時,基督教形成了
卡斯蒂利亞和
阿拉貢兩大王國。
公元756年,第一位摩爾國王阿夫德拉曼一世,定都
科爾多瓦,同時宣布獨立。
公元10世紀,摩爾人統治達到鼎盛時期。後來,科爾多瓦哈里發帝國分裂為若干個王國。面對阿拉伯人對西班牙的侵略和占領,基督教人開始進行反抗。
1085年,基督教軍隊收復了
托萊多,卡斯蒂利亞將該城定為首都。
1212年,在
阿方索八世的領導下,
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軍隊在拉斯納瓦斯德托洛薩取得了戰勝摩爾人的決定性勝利;此後,又收復了科爾多瓦、
塞維亞、
赫雷斯、加的斯等城市,最後只剩下格拉納達王國。
1469年,
伊莎貝爾嫁給了阿拉貢的王子
費爾南多,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兩個王國聯姻,為兩個王國的最後統一奠定了基礎。
1474年,23歲的伊莎貝爾被立為卡斯蒂利亞女王,她建立起新的法庭和城鎮行政制度。
1479年,費爾南多繼位,成為阿拉貢國王,兩國通過
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戰爭排除了葡萄牙的干預,正式合併為統一的西班牙王國,夫婦二人被稱為“天主教雙王”。
海洋強國時期
1492年1月2日,摩爾人首都
格拉納達陷落,西班牙光復運動宣告完成,西班牙最終實現統一。
1492年,
哥倫布率船隊由西班牙
加迪斯出發,10月12日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登上
巴哈馬的
聖薩爾瓦多島,然後帶了幾個土著人及一些物品返回西班牙。哥倫布發現
西印度群島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此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了對
拉美的征服和占領,將疆土擴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
菲律賓。
1516年,
胡安娜和王夫
腓力一世的兒子
查理一世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納瓦拉等國的王位,是為
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
共主邦聯的國家。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
1588年,
腓力二世對英進行討伐,但西班牙的“
無敵艦隊”被出身海盜的
德雷克率領的英國海軍擊潰,從此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強國的地位,開始衰落。
19世紀初,
拿破崙奪取法國政權後,將擴張的目標對準西班牙。以借路攻打葡萄牙為藉口,派軍隊占領了西班牙並安排自己的兄弟任西班牙國王。西班牙人民奮起抗法。1808年5月2日,獨立戰爭爆發,西班牙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沉重代價,西班牙喪失了絕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1837年,
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ña”(源於
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結束了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共和國時期
1873年,爆發
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24日王朝
復辟。
1898年,爆發的美西戰爭以西班牙失敗而告終,古巴獲得獨立,西班牙向美國割讓了
波多黎各、
關島並廉價出售了
菲律賓(2000萬美元)。西班牙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國際大國地位不復存在。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
中立。
1931年4月12日,西班牙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市政選舉中,左翼勢力獲勝;14日在
巴塞隆納、
聖塞瓦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國;在馬德里,革命委員會宣布成立臨時政府;
阿方索十三世自願流亡國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舉行全國大選,宣布宗教自由。同年12月,西班牙通過了新的《憲法》,新政府著手進行農業、教育、區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與此同時,一些右翼政黨相繼成立。
1932年,政變軍人被赦免,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發生衝突。
1933年11月的大選中,右派政黨獲勝,一些新法律(如農業改革基本法)被廢止。
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7月17日
佛朗哥發動叛亂,引發三年的
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
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
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82年西班牙加入
北約。1986年,西班牙加入
歐共體。
1996年至2004年,人民黨連續執政。
2004年至2011年,工社黨重新上台執政。
2011年11月,工社黨在大選中失利,人民黨重掌政權。
2017年10月19日,西班牙政府宣布暫停加泰羅尼亞地區自治權,並於21日正式執行。
2017年10月21日,西班牙政府宣布:解散加泰羅尼亞自治區議會、自治區政府並罷免其領導人,6個月內選出新的自治區議會。
自然環境
位置境域
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絕大部份領土位於
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
庇里牛斯山脈與法國和
安道爾相連,西鄰
葡萄牙。南隔
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
摩洛哥相望。北面
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地形地貌
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
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
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占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
坎塔布里亞山脈和
庇里牛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是西班牙與法國的界山,長430多公里,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
西班牙的最高點在南部的
內華達山,主峰
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屋脊。
由於山脈逼近海岸,平原很少而且狹窄,比較寬廣的只有東北部的埃布羅河谷地和西南部的安達盧西亞平原。
西班牙全國海拔200米以下的土地占11%,201米至600米占31%,601米至1000米占39%,1001米至2000米占18%,海拔2000米以上占1%。
水文
西班牙主要河流有
埃布羅河、
杜羅河、
塔霍河、
瓜迪亞納河和
瓜達爾基維爾河。最長的是塔霍河,長1007公里,下游在葡萄牙境內。埃布羅河長910公里,全程在境內,有時被看作西班牙第一大河。這些河流由於跌宕曲折,只有瓜達爾基維爾河下游可以通航,其他河流均無法航運。
氣候
西班牙中部高原屬
大陸性氣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海洋性溫帶氣候,南部和東南部屬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
西班牙氣候可分作下列部分:
地中海氣候:西班牙東部與南部、加納利群島多屬亞熱帶氣候。
低溫紀錄:加隆拿-13.0℃,巴塞隆納-10.0℃,瓦倫西亞-7.2℃,
穆爾西亞-6.0℃,阿利坎特-4.6℃,馬拉加-3.8℃,特內里費8.1℃。
內陸的
溫帶大陸性氣候:西班牙北部地區擁有寒冷的冬季(通常會降雪)及炎熱的夏季。
低溫紀錄:阿爾瓦塞特-24.0℃,布爾戈斯-22.0℃,
薩拉曼卡-20.0℃,特魯埃爾-19.0℃,馬德里-14.8℃,塞維亞-5.5℃。
北大西洋沿海氣候的
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氣候和暖,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低溫紀錄:畢爾巴鄂-8.6℃,
奧維耶多-6.0℃,
希洪與拉科魯尼亞 -4.8℃。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區劃
首都
主要城市
國家象徵
國旗
國徽
國歌
人口民族
政治
政體
憲法
議會
黨團 | 眾議院 | 參議院 |
---|
人民黨
| 133
| 147
|
工人社會黨
| 84
| 62
|
“聯合起來我們能”
| 67
| 20
|
公民黨
| 32
| -
|
加泰羅尼亞共和左翼
| 9
| 12
|
巴斯克民族主義黨
| 5
| 6
|
民族主義黨團 | - | 6 |
混合黨團 | 19
| 12
|
政府
司法
政黨
政要
主權領土
經濟
概況
國內生產總值 | 1.21萬億歐元 | 貨幣名稱 | 歐元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 2.58萬歐元 | 通貨膨脹率 | 1.67% |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 2.6% | 失業率 | 14.45% |
財政赤字占GDP比重 | 2.63% | 公共債務規模 | 1.17萬億歐元,占GDP97.2% |
(以上表格數據來源於:)
農牧業
工業
服務業
財政金融
對外貿易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進口額
| 2084.4
| 2380.8
| 2608.23
| 2534
|
出口額
| 1582.5
| 1858
| 2144.86
| 2226.43
|
逆差
| -501.9
| -522.8
| -463.38
| -307.57
|
直接投資
文化
語言
西班牙人在經貿往來時一般使用本國官方語言。從事對外事務的政府官員和商人一般會講英語或法語。全球有5億說西班牙語的人口,為世界上使用人數第三多的語言,並且是使用國家第二多的語言。
宗教
風俗
習俗
勳章
戈雅獎
弗拉門戈
奔牛節
人塔
科卡
節假日
軍事
交通
鐵路
公路
水運
空運
社會
醫療
教育
民生
體育
報刊媒體
外交
外交政策
對外關係
領土糾紛
旅遊
景點
文化遺產
美食
博物館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