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茄

旋花茄,是茄科茄屬直立灌木,高0.5-3米,植株光滑無毛。其它中文名:理肺散(雲南雙柏),滴打稀(雲南屏邊),敷藥(雲南河口),白條花(雲南龍陵),倒提壺(雲南西疇),止咳靈(雲南新平),大苦溜溜、苦冷盤、海苦草(雲南思茅),“帕笠(傣語),山煙木(廣西)。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物套用,醫藥,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高0.5-3米,植株光滑無毛。葉大,橢圓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4-8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葉柄,兩面均無毛,全緣或略波狀,中脈粗壯,側脈明顯,每邊5-8條;葉柄長2-3厘米。
聚傘花序螺旋狀,對葉生或腋外生,總花梗長3-12毫米,花柄細長,達2厘米,開展或彎卷;萼杯狀,直徑約3毫米,長2毫米,5淺裂,萼齒圓、鈍或不明顯,花冠白色,筒部長約1毫米,隱於萼內,冠檐長約6-7毫米,5深裂,裂片長圓形,長5-6毫米,寬3-4毫米;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黃色,長約為花絲長度的3倍,頂孔向內,子房卵形,直徑約11毫米,花柱絲狀,長約7毫米,柱頭截形。
漿果球形,桔黃色,直徑約7-8毫米;種子多數,壓扁,直徑約2.5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冬春。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廣西、湖南。多生長於溪邊灌木叢中或林下,稀生於荒地。海拔500-1900米。分布於印度,孟加拉,緬甸及越南。

主要價值

嫩葉傣族采作蔬食,據云南河口一帶,煮水可治瘧疾。全株為紫膠蟲的寄主,在印度用根作麻醉劑及利尿劑。
全株藥用,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利濕健胃,有利尿、止咳、治哮喘、截症之功。
嫩葉傣族用作蔬食;全株為紫膠蟲的寄主。印度用根作麻醉劑。

藥物套用

漢語拼音:Xuan hua qie
傣藥名:帕利
中藥材基原: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根和葉。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旋花茄 Solanum spirale Roxb. 亞灌木。莖直立,綠色,圓形,嫩枝略有棱,具白色皮孔。單葉互生,有時兩葉對生於枝的一側,橢圓形,長15~18cm,寬2.5~8cm,先端短尖,全緣,基部漸狹下延成葉柄,葉柄長2~3cm。聚傘花序螺旋狀,對葉生或腋外生;花白色,花柄長約1cm;花萼杯狀,長約2.5mm,5淺裂;花冠筒短,裂片5,長卵狀披針形;雄蕊5,花葯黃色;子房卵形。漿果球形,直徑3~4mm,成熟時黃色。花期夏季,果期冬季。 生於海拔500~2200m的河邊沙灘、村邊、路旁。分布於湖南、廣西、貴州和雲南。
採收加工: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切碎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葉含澳洲茄胺(solasodine)[1],番茄烯胺(tomatidenol),15α一羥基番茄烯胺(15α-hydroxytomatidenol),雅姆皂苷元(yamogenin)[2]。根含26,28一斷茄啶-5,22(28)二烯一3,16-二醇(etioline)[2],還含生物鹼[3]。
性味:味苦,微香,性寒。入水塔。
功效:清人解毒,止咳化痰,消腫止痛,降逆止嘔,斂瘡收口。
主治:主治“兵哇皇唉”(風熱感冒咳嗽),“乎糯乎年”(耳鳴耳聾),“攏沙龍接火,說喔”(咽喉腫痛,口臭),“列哈”(嘔吐),“兵洞飛暖龍”(疔瘡涌癤膿腫),“洞賀”(汗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根或葉10~2O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煎水洗。
附方:1.治“兵哇皇唉”旋花茄根15g,黃毛山牽牛根15g。泡於冷開水中內服。 2.治“乎糯乎年”旋花茄根15g,黃毛山牽牛根15g。煎湯內服。(1、2方出自景洪市傣醫波為三驗方) 3.治“攏沙龍接火,說喔”旋花茄葉15g,煎湯含漱。 4.治“列哈”旋花茄根10g,磨於米湯內服。(3、4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康郎侖驗方) 5.治“兵洞飛暖龍”,“洞賀”旋花茄葉、黑心樹葉、臭茉莉葉、番石榴葉各等量,煎水外洗。另取旋花茄根曬研粉,撒於瘡瘍潰爛處。(西雙版納州傣醫院傣醫康郎香驗方)
藥物分類:植物藥
參考文獻:化學成分 [1]Goswami B C,et a1.Indian Drugs,1986,23(12):655 [2]Le T Q,et al.Planta Med,1987,53(3):292 [3]Chakravarti R N,et al.Bull Calcutta School Trop Med,1958,6:162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西雙版納傣藥志》
參考:《中華本草》傣藥卷

醫藥

【彝藥】諾肺莫力氣:葉、果實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咳吐膿血,肺結核《彝藥志》。【拉祜藥】慢地:全株治感冒發燒,喉痛,小便痛《拉祜醫藥》。【傣藥】帕利:用於清熱解毒,祛風解表《傣醫藥》。苦茄茄(德傣):全草治全身腫痛,利尿《德傣藥》。怕利(西傣):根治療藥物或食物中毒,妊娠呃吐,其他原因引起的呃吐,熱濁腹瀉,赤痢,小便結痛,瘧疾,感冒發燒,喉痛,瘡瘍腫痛《版納傣藥》。怕利:根用於藥物和食物中毒,妊娠嘔吐和其它嘔吐,熱濁腹瀉,痢疾,小便結痛,瘧疾,感冒發燒,喉痛,瘡瘍腫痛《傣藥錄》。帕笠,帕利,帕格冷(西傣),扉利(德傣):根治療藥物或食物中毒,妊娠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嘔吐,熱濁腹瀉,赤痢,小便結痛,瘧疾,感冒發熱,瘡瘍腫毒,跌打,膀胱炎《滇藥錄》、《民族藥志三》。【哈尼藥】康思敗核:功用同傣族《滇藥錄》。康思敗核:根治大便不通,瘧疾《民族藥志三》。【佤藥】地考:功用同傣族《滇藥錄》。苦冷盤,旋柄茄:根治感冒發熱,咽喉痛,腹痛,膀胱炎,跌打損傷《中佤藥》。【僳僳藥】海俄哪寡:全株治熱濁腹瀉,赤痢,感冒發熱,喉痛,瘧疾,瘡瘍腫毒《怒江藥》。【基諾藥】昨交生尻:全株治腹痛,瘧疾,感冒發熱,喉痛;外治瘡瘍腫毒《基諾藥》。
全株(大苦溜溜):苦,寒。清熱解毒,利濕。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瘧疾,腹痛,泄瀉,痢疾,小便短赤,小便澀痛,風濕跌打,瘡瘍腫毒。 葉:用於咳嗽,瘡瘍腫毒;外用於皮膚過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