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柄茄

旋柄茄

旋柄茄,中藥名。為茄科植物旋花茄Solanum spirale Roxb.的全株。分布於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具有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瘧疾、濕熱瀉痢,小便澀痛,瘡瘍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旋柄茄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茄科
  • :茄屬
  • :旋花茄
  • 分布區域: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螺旋茄、百兩金、大苦溜溜、苦冷盤、旋桔茄、跌打西、理肺散、倒提壺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心、胃、大腸、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瘧疾、濕熱瀉痢,小便澀痛,瘡瘍腫毒。

相關配伍

1、治嘔吐:旋花茄根適量。磨於米湯內服。
2、治膀胱炎:旋花茄、車前草各適量。煎水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全草,切段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旋花茄,又名山煙木。直立灌木,高0.5-3米,植株光滑無毛。葉大,橢圓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4-8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葉柄,兩面均無毛,全緣或略波狀,中脈粗壯,側脈明顯,每邊5-8條;葉柄長2-3厘米。聚傘花序螺旋狀,對葉生或腋外生,總花梗長3-12毫米,花柄細長,達2厘米,開展或彎卷;萼杯狀,直徑約3毫米,長2毫米,5淺裂,萼齒圓、鈍或不明顯,花冠白色,筒部長約1毫米,隱於萼內,冠檐長約6-7毫米,5深裂,裂片長圓形,長5-6毫米,寬3-4毫米;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黃色,長約為花絲長度的3倍,頂孔向內,子房卵形,直徑約11毫米,花柱絲狀,長約7毫米,柱頭截形。漿果球形,桔黃色,直徑約7-8毫米;種子多數,壓扁,直徑約2.5毫米。花期夏秋,果期冬春。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溪邊灌木中或林下。分布於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利濕。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痛,瘧疾,腹痛,腹瀉,菌痢,小便短赤,膀胱炎,風濕跌打,瘡瘍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