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扭構造體系

旋扭構造體系

由一群弧形的褶皺或斷裂以及被它們所圍繞或半圍繞的岩塊或地塊共同組成的構造。旋扭構造體系由兩個部分組成: 一是旋扭的核心,為筒狀或半筒狀的岩塊或地塊稱為砥柱;一是圍繞著核心的各種弧形褶皺和斷裂,稱為旋迴面,這些弧形的褶皺或斷裂常向一方撒開,向相反的一方收斂。旋扭構造是由旋扭力偶運動造成的。旋扭構造體系按發育程度可分為三種型式:1.渦輪狀構造,是發育極好的一種;2.旋卷構造,是發育較好的一種; 3.帚狀構造,是發育較差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旋扭構造體系
  • 外文名:rotational shear structural system 
  • 形成原因:地殼局部旋轉扭動,或旋轉剪下
  • 構成:旋扭中心、外旋層
  • 類型:帚狀構造、S型與反S型構造
  • 學科:構造地質學
介紹,帚狀構造,反S型和S型構造,蓮花狀構造,渦輪狀構造,連環式旋卷構造,

介紹

旋扭構造體系的組成可分解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旋扭中心,或稱旋扭軸,在地質構造上表現為穹隆狀隆起的稱為砥柱,表現為下凹的盆地或低地的稱為旋渦,但也有許多旋扭中心沒有明顯的地質表現,這樣只是相對的力的作用中心,靠近旋扭中心的部分,一般稱為內旋層;另一部分是圍繞著核心部分出現的向同一方向凸出的弧形褶皺或斷裂,一般稱為外旋層,它們的旋扭軸或水平、或直立、或斜立。規模較大的旋扭構造的旋扭軸大都是垂直或近乎垂直的,也就是說大規模的旋扭構造大都是水平扭動的結果。旋扭構造體系已發現的有帚狀構造、S型與反S型構造、蓮花狀構造、環狀構造渦輪狀構造、歹字型構造和連環式旋卷構造等。

帚狀構造

由一系列弧形結構面組成。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大致向一端撒開,向另一端收斂,有時在其凹且收斂的方面還有砥柱或旋渦,總體形態類似掃帚。帚狀構造是旋扭構造體系最常見的一種構造類型。規模大者可達數十萬平方公里,小者可見於地質剖面或岩石露頭。按其弧形結構面的力學性質可分為張扭性帚狀構造和壓扭性帚狀構造。按各旋迴面的扭動方向,張扭性帚狀構造凹的方面(即內旋方向)對它們凸的方面都是向帚狀構造撒開的方向作相對扭動;其凸的方面(即外旋方向)對它們凹的方面都是向帚狀構造收斂的方向作相對扭動。壓扭性帚狀構造,它的凹的方面與凸的方面相對扭動的方向,與上述情況恰好相反。

反S型和S型構造

由單式或複式褶皺組成的褶皺帶,或由擠壓帶與壓扭帶形成的構造,有時展轉彎曲呈現反S狀或S狀。這種形狀的褶皺帶或構造帶,有的起源於旋扭運動,有的則由兩種不同方向的扭動聯合作用形成的。後者,如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區反 S型背斜構造帶、紅三7旱區反S型背斜構造帶和犬牙溝區反S型背斜構造帶。它們均系先受順時針方向的扭動和旋扭作用,後受反時針方向的扭動作用形成的。中國東部在兩條巨型東西構造帶之間,往往產生巨型s狀構造。如在陰山帶與秦嶺帶之間,北起燕山,向南西連線太行山,再南西連線中條山,終止於華山東北,這幾條山脈相連,呈一明顯巨大的S型構造。

蓮花狀構造

由大致同心的弧形旋扭斷裂面或褶皺群構成的一種旋卷構造。形若蓮瓣。又稱環狀構造。在一般情況下,蓮花狀構造是由直立的或近乎直立的弧形橫衝斷裂面(亦即旋迴面),圍繞著一個核心地塊(亦即砥柱)所組成,通常沒有全部封閉,而留有一個梗子。砥柱大致呈圓形或橢圓形。1955年李四光在大連市西郊白雲山莊首次發現規模較小的蓮花狀構造,波及範圍1公里,全部都發育在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岩中。四川盆地的巴中儀隴蓮花狀構造是規模較大的由褶皺組成的蓮花狀構造實例,面積可達 2萬平方公里。環狀構造(或稱螺旋狀構造)的典型實例,見於江西興國附近的猴王山,它發育於北北東向的兩條扭斷裂間。由幾條環型旋扭裂面構成。最外的一環直徑近4公里,環的旋迴面,外旋呈反時針斜著向下(約35°)扭動,內旋呈順時針斜著向上扭動,越向內向上環徑越小,斜扭升高越大。整個形體呈螺旋狀上升,其最高點,即中心點就是猴王山。

渦輪狀構造

一種發育完好的旋扭構造。主要特徵是,一系列弧形褶皺或斷裂圍繞著砥柱或旋渦大致呈渦輪狀或放射狀展布。又稱旋渦狀構造或輻射狀構造。例如中國湖南香花嶺地區由 3條張扭性大斷裂組成的輻射狀構造;河北青龍縣紅旗桿地區由若干條放射狀和環狀以及介乎它們之間的壓扭性斷裂聯合組成的渦輪狀構造。

連環式旋卷構造

岩塊或地塊發生水平旋扭時,引起相鄰的岩塊或地塊相反的扭動而形成的旋卷構造。它所屬的各旋卷構造所顯示的運動方式是統一的、協調的。出現在中國四川華瑩山脈以西的蓮花狀構造和鄰近的旋卷構造即是一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