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構造

環狀構造

環狀構造(The ring structure)是一種地質術語。是指由若干大致同心的近於直立的弧形橫衝斷裂面或褶皺軸面組合成的一種旋渦狀環形構造,整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形如蓮花,故名。石牛山環狀構造屬此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狀構造
  • 外文名:The ring structure
  • 性質:地質術語
  • 例如:石牛山環狀構造
  • 學科:構造地質學
  • 形態:常呈旋渦狀、蓮花狀
定義,主要特徵,研究意義,舉例,弧形斷裂,放射狀斷裂,分布,

定義

環狀構造是指由若干大致同心的近於直立的弧形橫衝斷裂面或褶皺軸面組合成的一種旋渦狀環形構造,其整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形狀如蓮花,故得此名,也稱蓮花狀構造。其中心部位有砥柱存在。蓮花狀構造是旋扭構造發育相當完好的一種類型。

主要特徵

環狀構造是指在遙感圖像上,反映地質構造的環狀影像(還有非地質成因的環狀影像,如隕石坑等),又稱圓形構造或環形構造。在遙感圖像上,由色調、色彩及其它標誌顯示的圓形、橢圓形、弧形影像(或環形特徵)。經實地驗證,這些環形構造可能是不同環形地質構造體,如沉積岩系的圓形或橢圓形構造、穹隆或短軸背斜、凹陷、火山口侵入體等的地面表征。還有一種推論是地球深部(主要是上地幔)的高熱能核反應引起地球內部物質向外殼衝擊、爆炸所產生的地殼構造。

研究意義

環狀構造不但成因多樣,各個地質時代均可產生,而且規模大小懸殊,排列方式多變。在遙感地質學中,環狀構造具極重要的理論意義。在預測、尋找礦產和活動構造分析方面,它能提供豐富的深部地質作用信息。

舉例

石牛山環狀構造,位石牛山、石柱山一帶,呈近東西向展布,西、東寬窄之橢園形,長33公里,寬20~26公里,面積約600餘平方公里,由一系列展布在石帽山群中的孤形斷裂,孤形分布之脈狀次火山岩及近於直交的放射狀斷裂組成。

弧形斷裂

南北環東起永泰丘演,西至德化棗坑,總體為西北面傾斜,凸出的半圓弧斷裂向面傾斜,傾角50~70度,東北段為井後斷裂,長5公里,走向北西300度轉為東西向弧形展布,傾向南西或北東,呈扭曲狀,北東呈為逆時針扭動,中段自大喜往南西西至大坑一帶,為脈狀次花崗斑岩;走向由北東70度漸轉為北東40度,寬幾十米至1公里,長達21公里,西南段為棗坑斷裂,向西凸出;走向自北東40度急劇轉為北西300度,呈半環狀向面傾斜,長達20公里,為擠壓破碎帶,寬7~13米。

放射狀斷裂

與弧形斷裂伴生之放射狀斷裂,在環狀構造邊緣較發育,自西北而東南主要有隔壟、水口、熊空山、程頭隔等,走向隨地而異,與弧形斷裂基本近於直交,並截切弧形斷裂與脈狀次火山岩。在環狀構造內部,石帽山群火山岩之各岩相均呈環狀展布。

分布

石牛山環狀構造出露於西南部,戴雲山——石牛山東西向構造上,規模最大,較為完整,系在火山構造的基礎上經過後期進一步活動而成,雲山則屬於火山構造。由以上的石牛山,雲山環狀火山構造為中心組成了德化——仙遊——福清——福州——閩清大型火山環狀構造的核心(內環)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