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漢語辭彙。
拼音:shī xíng
指方針政策等從某一天發生效力。布施東西與人之行法。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大一·八七七上):‘佛言:“我經中以施行為本,施行善者最為大種。其天下尊貴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種得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行
- 外文名:execute
- 拼音:shī xíng
- 注音:ㄕㄧ ㄒㄧㄥˊ
- 釋義:指方針政策等從某一天發生效力
基本解釋
引證詳解
《荀子·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史記·孝武本紀》:“四月,還至奉高。上念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難施行。”
《漢書·王莽傳上》:“有丹書著石,文曰‘告 安漢公 莽 為皇帝’。符命之說,自此始矣。 莽 使群公以白太后,太后曰:‘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
《世說新語·政事》“沖乃粗下意”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初, 文帝命荀勗、賈充、裴秀等分定禮儀律令,皆先咨鄭衝然後施行也。”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凡文書,非與長吏同簽書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題敘毛文龍奇捷疏》:“行巡按御史覆勘,再為議序以侯俞旨施行。”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其論鐘律、曆法尤極精辨,而喪亂之世,不見施行,惜哉!”
《東觀漢記·馮異傳》:“百姓失望,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
《北史·魏收傳》:“然猶以羣口沸騰,敕魏史且勿施行,令羣官博議。”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詆毀程朱》:“於是以所著初議上獻,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