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鱘(施氏鱘)

史氏鱘

施氏鱘一般指本詞條

史氏鱘是鱘科鱘屬魚類動物,最大個體可達100千克。身體細長,呈紡錘形,裸露無鱗,為軟骨硬鱗魚。其身體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魚為黑色或淺灰色,腹部均為白色。

史氏鱘為典型的河道魚,喜棲息在水色透明、石砂底質的水域內。性情溫順,其動作緩慢,對外界影響反應遲鈍。生活在水的中下層,除沿池壁和池底遊動外,幾乎不在水層中活動。史氏鱘為肉食性魚類,其消化系統中既有硬骨魚類的幽門盲囊,又有軟骨魚類的瓣腸,因此具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具有個體大、壽命長、幼魚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

史氏鱘分布於俄羅斯境內的黑龍江河口、石勒卡河及額爾古納河,以及中國黑龍江中游、松花江、烏蘇里江。

史氏鱘因形態奇特,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東南亞、台灣省、香港等地均將其視為上等觀賞魚類。由於黑龍江水域污染等原因,史氏鱘資源量減少,於2021年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品種,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養殖技術,魚池建造,選种放養,飼料管理,注意事項,主要價值,新聞事件,

形態特徵

史氏鱘體身體細長,呈紡錘形,裸露無鱗,為軟骨硬鱗魚。腹扁平,體被五行骨板,背部一行,體側和腹側各2行,膏板的行間常有微小骨顆粒,幼魚體上骨板有向後的棘狀突起。口位於頭的腹面,呈管狀伸縮,唇有皺褶,形似花瓣,膜不相連結,口的前方有須2對,橫生並列在一條直線上。吻的形狀有很大變異,有的呈銳三角形,有的象矛頭,吻的腹面,須的前方有若干疣狀突起,由此得地方名為七粒浮魚。
尾為歪型尾,上葉發達,尾鰭的背面上分布棘狀硬鱗一一棘鱗。背部為黑褐色或灰棕色,幼魚為黑色或淺灰色,人工養殖的個體呈黑色較多,腹部銀白色。史氏鱘似西伯利亞鱘,區別在於史氏鱘有普通非扇形的鰓耙。史氏鱘背骨板11-17枚,側骨板32-47枚,腹骨板7-14枚,背鰭條38-55,臀鰭條21-30,鰓耙35-38。幼體及全長在160厘米,體重25千克以下的個體均存在腹骨板。成體除極個別外,多不存在腹骨板。頭長為全長的17.3%-26.8%,尾柄長為全長的3.1%-8.9%,吻長為頭長的32.5%-52.2%。
史氏鱘體長可達290厘米,最重可達100千克。1989年在黑龍江史氏鱘捕撈群體中,9-18齡魚占群體數77.7%,體長100-180厘米魚占群體數的87.1%,體重5-25千克的魚占群體數的81.2%。史氏鱘1-3日齡魚全長多在1.0-1.6厘米之間,4-6日齡魚全長多在1.6-2.2厘米之間,7-9日齡魚全長多在2.2-2.8厘米之間,人工飼養的史氏鱘6個月最大個體重達782克,平均重507克。11月齡的史氏鱘幼魚最大個體重1053克,均重606克,最大體長達69.9厘米,均長56.7厘米。

棲息環境

史氏鱘性溫馴,喜在砂礫底質的江段中索餌,在水體底層遊動。史氏鱘冬季游集在深水區越冬,越冬期亦甚活動。史氏鱘成體很少進入淺水區,幼魚在春季流流解凍後進入淺水水域索餌。

生活習性

史氏鱘為典型的河道魚,喜棲息在水色透明、石砂底質的水域內。性情溫順,其動作緩慢,對外界影響反應遲鈍。生活在水的中下層,除沿池壁和池底遊動外,幾乎不在水層中活動。
史氏鱘系動物食性魚類,其消化系統中,既有硬骨魚類的幽門盲囊,又有軟骨魚類的瓣腸因此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成魚以水生昆蟲及水生昆蟲幼體、軟體動物、底棲甲殼類八目鰻幼體等為食,有時攝食小魚。幼魚的食物主要以浮遊動物底棲動物及水生昆蟲幼體為主。解剖時,也發觀胃中有時也有水生植物碎屑,因此,史氏鱘在動物性食物較少時偶食水生植物。
史氏鱘攝食動作較緩慢,主要依靠觸.嗅覺捕食。成魚攝食能力較強,親魚繁殖期間停止攝食。史氏鱘的開口攝食水溫4℃,超過13℃攝食能力增強,攝食最佳水溫為18-22℃。經人工馴化的史氏鱘可食人工配合飼料,飼科的蛋白含量在37%-52%之間。史氏鱘具有個體大、壽命長、幼魚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

分布範圍

該物種棲息於從河口到上游的阿穆爾河流域。它發生在石勒喀河鄂嫩河額爾古納河、涅爾奇河(Nerch River)、松花江、嫩江和烏蘇里江等支流中,而在興凱湖中極為罕見。日本北部北海道沿岸也記錄到了一些個體,表明該物種能夠進行長距離海洋遷徙。
史氏鱘(施氏鱘)
史氏鱘分布圖

繁殖方式

黑龍江水域史氏鱘性成熟晚,雌體第一次性成熟年齡為9-13齡,雄體6-7齡。超魚生殖周期長,一般在2-4年之間。長度108-116厘米,重6-8千克的魚性成熟年齡10-14齡。
黑龍江史氏鱘繁殖群體分春季洄游型和秋季洄游型兩種,春季5-6月黑龍江的繁殖群體游往產卵場當年進行繁殖,秋季洄游型每年8-9月游往產卵場,在產卵場附近活動,等到翌年春季進行產卵繁殖。適宜繁殖水溫17-20℃。史氏鱘在水流穩,水深2-3米的沙礫底質江段中產沉黏性卵,雌雄魚的性比約1:1.67。雌性史氏鱘懷卵量一般為3萬-160萬粒,最高可達280萬粒,卵徑為2.5-3.5毫米,1克重的成熟卵粒平均為44粒.成熟卵粒呈橢圓形,顯灰綠色或黑綠色,有光澤和彈性。史氏鱘懷卵重占體重的10%-42%,平均約為25%。
史氏鱘自然狀態下繁殖受精率較低,受精後的鱘魚卵在17-21℃的水溫下積溫達到1800-1980度小時仔魚孵化出膜,剛孵出的仔魚由於帶有較大的卵囊,不能平衡遊動,在水中作間歇性的重直遊動。

主要品種

在黑龍江布域的史氏鱘有褐色和灰色2種類型。褐色種類比灰色種類生長慢,12齡的雌性個體長96-117厘米,尾重3.5-5.6千克,主要生長於黑龍江的中下游,資源量和產量都較低;灰色種類的12齡雌性個體長125-142厘米,尾重8.3-16.4千克,多棲息於流口半鹹水水域,以底棲生物為食。灰色種類的產卵群體,越冬期80%的個體性腺處於IV期,秋季開始產卵洄游。部分未達性成熟的個體也自流口向黑龍江流道洄游,待成熟產卵後再降河至河口地區。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3.1——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種群現狀

史氏鱘由於過度捕撈,其資源已急劇減少。完整的物種數量數據基於直接計數的結果。該物種不存在漁業統計數據。自19世紀末以來,捕撈量一直在下降(Vaisman和Fomenko 2007年)。俄羅斯在阿穆爾河流域的阿穆爾鱘魚捕獲量從1891年的607噸下降到2006年的約14噸(Krykhtin和Svirskii 1997年,Vaisman和Fomenko 2007年)。自2007年以來,該物種的商業捕撈已被禁止,並且不再有可用的上岸數據。科學漁業每年保持在30噸的水平(Ruban 2020年)。

養殖技術

早在1987年,黑龍江省特產魚類研究所在史氏鱘的人工繁殖方面獲得成功,並在相繼的幾年裡在史氏鱘的苗種培育及人工養殖方面摸索總結出了一套較全面的技術經驗,並且把史氏鱘的人工養殖推廣到全國許多地方。

魚池建造

養殖池建造:要求選擇土地平坦,交通、電力便利,水源充足,水質清新,不受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建鱘魚養殖池。新建池根據地理位置進行安排,形狀呈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均可,長方形、正方形的池四角要建成半圓形,要求池中心的水流旋轉無死角。一般採用磚混結構,池壁、池底要光滑,面積不限,但為了方便管理,以100-500米/口的小型池為好,可多池配組,共建集污池和搭建大棚。池深1-1.2米,養殖時水深控制在80厘米左右,留出一定高度防止鱘魚跳出。閒置、廢棄的鰻、鱉等養殖池經改造後養殖鱘魚也是經濟可行的。
水源與環境:鱘魚對水溫、水質、溶氧等因素要求較高,在建設鱘魚養殖場之前要對場地環境和水源進行評估,水源可利用附近河水和地下水,水樣要事先進行檢驗,水質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標準的要求。養殖場環境要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標準的要求。
養殖用水處理:水處理池在靠近水源和地勢高的地方建造,面積視養殖池規模而定,水深1.6米以上,用水泵抽取河水或井水進入(河水要經80目篩絹做成的網袋過濾),經調節水溫、納米微孔曝氣增氧後用管道連通養殖池。有條件的養殖場要建養殖排放水處理池,通過碳酸鈣石子過濾、微生物掛膜、栽種水培植物等方法處理,實現養殖用水零排放。流程為:養殖池水(通過曝氣增氧並推動池水循環)→沉澱池(部分殘餌、糞便沉澱,無紡布吸附處理部分氨氮、亞硝酸鹽)→過濾池(過濾掉剩餘殘餌、糞便,微生物去除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處理之後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殺菌後流入鱘魚養殖池。
進出水裝置:在池側上方採用PVC圓管加閥門供水,利於水循環。池底呈鍋底形(錐底形),坡度為1%-2%,最低處設帶攔魚柵的排水暗管,排水管與池外控制水位管相連,攔魚柵面積80厘米2左右,可較好地排污並利於排乾池水。
搭建大棚:在整個養殖池上方搭建大棚,一般以鋼材為骨架焊接成拱形大棚,棚面覆蓋優質塑膠薄膜和遮陽網,確保牢固,防止颱風、暴雨摧毀。
配套設施:根據養殖需要,配備水車增氧機、納米微孔曝氣裝置等增氧設施和水泵、製冷等設施。有條件的要建設水質環境遠程監測系統,對水體酸鹼度、溶解氧、溫度、濁度、氨氮等參數進行實時檢測。

選种放養

魚種要求:首選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的苗種,購苗時必須索要《苗種生產許可證》的複印件和苗種檢疫證明。所選購的魚種要求規格整齊,無卷鰭,鰓鮮紅,體色呈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為白色,活動力強。
放養前的準備:新建池用清水浸泡15天脫鹼,放置稻草或麥秸可增強脫鹼效果。魚种放養前2-3天,用刷子將魚池內壁泥苔或其他雜質沖洗掉,然後用濃度為50克/米3的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消毒後用清水反覆沖洗,並認真檢查進排水設施,最後注入新水。
魚種處理與消毒:魚種宜就近購買,運輸時間最好在10小時以內,可用氧氣袋盛裝、空調車運輸。苗種到達後進行緩苗處理,具體做法是:首先測量好培育池的水溫、pH值、氨氮等指標,然後將氧氣袋放在池水中浸泡,待袋內水溫接近於培育池水溫時,再開袋投放魚種。入池12小時後用濃度為2%-3%的食鹽水浸泡魚種10-15分鐘,以殺滅其體表寄生蟲。
放養密度:苗种放養密度為100-300尾/米,隨著鱘魚的生長,分別按規格150克/尾、350克/尾、550克/尾進行分池並逐步降低密度。

飼料管理

飼料投餵:宜選用正規飼料廠生產的專用鱘魚配合飼料,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標準的要求。根據魚體大小選用不同蛋白質含量的飼料,規格50克/尾以下時蛋白質含量為48%,規格50-250克/尾時蛋白質含量為47%-40%,規格250克/尾以上時蛋白質含量為37%。投餵量和投餵次數根據魚體的生長情況靈活掌握:個體重50克以下時,每日投餵5次,日投餌率10%;個體重50-100克時,每日投餵4次,日投餌率8%;個體重100-200克時,每日投餵4次,日投餌率6%;個體重200-400克時,每日投餵4次,日投餌率2%;個體重400克以上時,每日投餵4次,日投餌率1%-1.5%。每次投餵應在20分鐘內完成,投餵量以1小時之內吃完為度。飼料投餵應遵循“四定”的原則,投餵後觀察鱘魚攝食情況,若飼料很快被吃完,說明投餵不足,應適當增加投餵量;若很長時間沒吃完,則應適當減少投餵量。
日常管理:鱘魚養成過程中水位應保持為0.6-0.8米,每天早晨通過排污管排除池底污物,每兩天用軟毛刷刷洗池壁、池底1次,防止水質惡化。苗期每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1/2左右;以後視水質情況,每3-5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1/4,始終保持水質清新,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水溫控制在20-28℃,溫度過高時及時開啟水泵,抽取深井水加入蓄水池,逐步降低水溫。養殖全程要全天24小時有人值班巡視,注意觀察鱘魚的攝食狀況和水流、溶氧、水溫變化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水質調控:養殖全程要把握好水體的各項理化指標:溶氧控制在5-10毫克/升之間,溶氧含量過低時鱘魚腹部黃白色的骨板會變成紅色,如不及時增氧搶救會出現死亡,溶氧含量過高則易患氣泡病;pH值應控制在6.5-8之間,偏差過大時鱘魚不能正常生長,甚至死亡;總硬度(CaCO3)控制在50-400毫克/升範圍內,過低不利於生長,過高腸道疾病多發。
病害防治:苗種階段主要預防由氣單胞桿菌引起的出血病,每隔7天用二氧化氯等藥物消毒1次;成魚養殖階段可在餌料中定期添加大蒜素、三黃散等中藥和維生素C、維生素E等,提高鱘魚的抗應激和抗病能力。

注意事項

水溫控制:史氏鱘是亞冷水性魚類,理論上適宜生長水溫為18-26℃,實際生產中水溫最好能穩定在16-20℃。當水溫過高或過低時,可通過使用深井水或河水調節,也可以採取相應的降溫或升溫措施,促進鱘魚快速生長。
搭建遮陽棚:史氏鱘屬底棲魚類,對強光有很強的迴避性。因此,養殖池上方應搭建遮陽棚,形成陰暗環境,夏季還能避免陽光直射造成養殖池水溫升高。
規範養殖與管理程式:從事史氏鱘養殖必須取得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馴養繁殖許可證》。在養殖過程中,必須建立完整的養殖技術操作規範和管理制度,規範使用飼料、藥物等投入品和執行休藥期制度,加強質量檢測,確保商品魚上市符合相關質量要求,並做到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溯、儲運信息可查詢。

主要價值

史氏鱘因形態奇特,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東南亞、台灣省、香港等地均將其視為上等觀賞魚類。

新聞事件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安邊防支隊2016年8月22日發布訊息,黑龍江省同江市漁民2016年8月21日在捕魚作業時捕獲一條罕見史氏鱘,重達400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