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

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

一部當代大國的國際關係史

他們如何決定世界的未來

《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是冷戰時期蘇、美、中等大國外交戰略的經典之作。也是施密特與蘇、美、中、日等大國領導內幕交往實錄,描述了毛澤東等那一代大國領導人的性格與風采,他們的思想與憂慮,其中有施密特對國際關係未來走勢的準確判斷。

基本介紹

  • 書名: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
  • 作者:(德國)赫爾穆特·施密特
  • 譯者:梅兆榮 羅國文等
  • ISBN:978-7-5443-3230-9
  • 頁數:492
  • 定價:98.00元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
  • 裝幀:精裝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介紹:,譯者介紹:,主編推薦:,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德國)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
譯者: 梅兆榮 羅國文等
書號:978-7-5443-3230-9
定價:98.00元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0
頁數:492頁

內容簡介

他早已遠離國家權力中心,但他的聲音依然備受世界尊重,
他的預言不斷被這個世界印證……
本書是冷戰時期蘇、美、中等大國外交戰略的經典之作,也是施密特與蘇、美、中、日等大國領導內幕交往實錄,描述了毛澤東等那一代大國領導人的性格與風采,他們的思想與憂慮,其中有施密特對國際關係未來走勢的準確判斷。

作者介紹:

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德國前總理,德國和世界政壇備受尊重的前輩政治家。施密特1975年應周恩來之邀來到中國,結識了毛澤東,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也是唯一一位與毛澤東見過面的德國總理。1990年5月,西方國家制裁中國後同鄧小平進行了私下談話。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一直到今天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數十年來,施密特同北京領導人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政見交換,並持續不斷地跟蹤中國發展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認為是在經濟政策上卓有建樹的“偉人”,政治、軍事上“傑出的戰略思想家”。赫爾穆特·施密特早已離開了國家權力的中心,但他發出的聲音依然備受世界的尊重,所做出的預言也仍然不斷被這個世界印證。

譯者介紹:

梅兆榮
中國駐德國前大使、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資深翻譯家。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首席德語翻譯。也是施密特先生的老朋友。
現為中國國際戰略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所長、上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歐洲研究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主席。翻譯並校訂的著作有《西德外交風雲紀實》《我的特殊使命》《施密特傳》《政治局》《施密特:大國和它的領導者》《施密特:與中國為鄰》《施密特:未來強國》。

主編推薦:

·美國
如果其他國家不能適應他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採取的方法,那么這些國家的處境就會很糟糕了!
·中國
我以與美國和俄國同等的級別來看待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三個大國的政策正影響著整個世界。
·日本
與德國人不同,日本人自1945年以來很少做出努力使鄰國減少對他們的怨恨……

目錄

目錄
作者新版前言(2014年8月)赫爾穆特·施密特 / 1
譯者新版感言(2014年9月)梅兆榮 / 5
出版前言梅兆榮 / 6
作者中文版序言赫爾穆特·施密特 / 8
譯者的話梅兆榮 / 12
作者德文版前言赫爾穆特·施密特 / 16
第一部分 同俄國人相處 / 1
第一次同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見面——這是一個感情容易衝動而同時又善於政治謀略的大俄羅斯人和一個雖然頭腦冷靜但又並非毫無情感的北德意志人之間建立一種非常特殊的個人關係的開端。
俄—蘇連續性 / 16
蘇聯的外交政策和總戰略在許多方面始終是從16世紀開始的,而後經過17世紀,直至18世紀19世紀,是舊俄國政策的繼續和延伸。
蘇聯的戰略和德國的利益 / 26
我們德國人最後學會了在德國分裂的狀態下過日子,既不過於悲傷和難堪地自我憐憫,也沒有表現出民族怨憤。不過,我們從沒有放棄有朝一日重新在一個共同的屋頂下生活的願望和意志。
第一次訪問勃列日涅夫 / 36
我熟悉愛麗舍宮、白宮和羅馬的宮殿。但是,耗費了巨額資金精心修復的克里姆林宮卻以其至高無上的、歷史的輝煌使西方世界的政府大樓相形見絀。
中間插曲 / 59
關於蘇共領導人柯西金在政治局裡曾反對進軍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謠傳是否確實,我無法判斷。但柯西金對世界相當了解,他縱覽世界政治局勢,是一個主張克制的人。
葛羅米柯是一個出色的策略家,他對細節有驚人的記憶力,並且隨時可以把它們拿來充當論據。
勃列日涅夫在朗根霍恩 / 77
俄國人認識到,德國人是不能被嚇倒的;而德國人則認識到,俄國人——儘管他們有種種實力——還是很有人情味的談話夥伴……
政治局修正了自己 / 88
蘇聯領導始終沒有認識到他給西歐和德國所造成的處境。他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易受傷害,並把完善自己的安全作為他制定軍備政策和總戰略的唯一標準。他們不理解,過分膨脹自己的安全體系,必然會引起西方鄰國的恐懼。
老年體制的崩潰 / 116
勃列日涅夫不像列寧那樣作為預言家遠離人民,不像史達林那樣廣泛地被人憎恨,也不像赫魯雪夫性情乖戾、暴躁、可笑。對於蘇聯以外的觀察家來說,他完全可以是短期的或長期的蘇聯領導人的一個原型。
戈巴契夫推行根本性改革 / 124
赫魯雪夫給西方的印象是狂妄,甚至非常粗野,勃列日涅夫顯得無聊,而戈巴契夫則使人對他有興趣。他說話令人可信,他的符合電視要求的演說影響很大——不僅對蘇聯觀眾,在歐洲東部同樣如此,而且特別在歐洲西部觀眾中以及在整個西方。
裁減軍備——一個歷史性機會 / 133
我們雙方都明白,條約需要夥伴,都願意成為和平的夥伴。我們兩家都希望我們在西方和東方的超級大國成為和平的夥伴,而不是戰爭煽動者。
鄰居關係 / 137
基辛格指出,一個在經濟上和改革方面富有成效的蘇聯,作為權力因素將在世界上擁有比現在更多的分量。這種預言可能是正確的。儘管如此,一個吃飽的鄰居要比一個飢餓的鄰居討人喜歡,這一普遍的生活經驗仍然是正確的。
第二部分 美國——做一個世界大國的難處 / 143
大多數美國人——甚至大多數美國政治家——對世界的認識猶如坐井觀天,他們僅僅局限於自己的國土。由此出發,他們在判斷和對待其他國家的利益時,往往表現得幼稚可笑。
對美國的最初印象 / 152
我體驗到艾森豪總統那種平靜、沉著的威嚴。他結束了韓戰,把美國士兵接回了家。1953年6月,他對民主德國發生的事件沒有進行干預,匈牙利事件時他也表現出謹慎。他尊重實際上存在的蘇聯在歐洲的勢力範圍,但他不允許莫斯科勝過美國人。我信賴他,也信任他的均衡的對外政策。
一個光彩奪目的美國總統——甘迺迪 / 166
這位總統符合許多德國人在政治上對一位政治領袖的最佳想像:一位理想主義者,對未來具有開闊的想像力,帶有一絲浪漫主義,同時又是一位實幹的、成績卓著的人物。
詹森推翻艾哈德 / 169
邦迪給我的印象是有教養、精力充沛、富有決斷力、容易取得人們對他的信任……越南的經驗使他成了一位戰略思想家。麥克納馬拉具有強烈的意志,對戰略上的一切可能性都要進行徹底思考,並且表現出巨大的智力。
尼克森的均勢戰略 / 174
面對尼克森的職業水準,我不禁肅然起敬,而且肯定我不是唯一產生這種感覺的人。這位西方聯盟最重要的人物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幅他即刻創作的、令人信服的世界圖畫——越南形勢、中國日益增長的作用,與蘇聯合作的必要性……西方世界由於它自己的過失而失去了尼克森,從而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戰略家。
第一次美元危機 / 183
喬治·舒爾茨和我都是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反對實行通貨膨脹的經濟政策,把我們連在一起了。他在智力上和政治上都是很強的。當然,他對尼克森的忠誠比他自己超群出眾的判斷力還要突出。十年以後,當他任里根的國務卿時,忠於總統仍然是他的最高準繩。
同傑拉爾德·福特的友誼 / 199
基辛格是東海岸知識界的精英,出生於德國,人們可以指望他對德國歷史有了解,但福特的歷史見地在我看來就極不尋常了。在他後來的兩位繼任人中,我沒有發現哪一位對我國歷史是如此純熟、精通。
吉米·卡特的理想主義和面對現實的搖擺不定 / 219
吉米·卡特總統於1977年1月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卡特從他就職的那一刻起,就使人毫不懷疑他對蘇聯的態度將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尼克森—福特—基辛格時代的戰略將不再繼續。
在通向雙重決議的道路上 / 227
卡特繼續執行了尼克森的對華政策。福特曾把後來的副總統喬治·布希作為私人代表派往北京,卡特則把設在那兒的美國聯絡處升格為通常的大使館,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聯邦德國早就完成了這一步,我們早就估計到中國作為未來世界大國的作用。
在近東的部分成功 / 232
由於歐洲人對近東了解較多,他們對美國人那種經常搖擺不定的、好高騖遠的政策持謹慎態度。我們有時當然也以憂慮的心情注視著華盛頓所推行的不連貫的、部分是一隻眼睛看問題的政策。
卡特外交政策的崩潰 / 241
卡特顯然是出於競選考慮,對俄國人顯示強硬。但這種強硬態度不過是一種假象,因為他並不準備在阿富汗問題上向蘇聯人施加真正有效的壓力。對外政策在美國競選中向來都必須承擔宣傳和相互指責的責任,這比在我們歐洲還要糟糕得多。
外交政策不連貫的內部原因 / 263
美國人對日本人和日本的歷史、文化、氣質的了解比他們對歐洲的了解更少,對中國以及對中國5000年歷史和文化的了解之貧乏更為嚴重,對人口達16000萬以上,由13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的伊斯蘭大國印度尼西亞的了解也同樣如此。美國對亞洲內部的衝突知之甚少,譬如對中國、朝鮮和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仇恨,幾乎一無所知。
變換著的總體戰略 / 280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的對蘇總戰略迄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試圖與蘇聯合作,但遭到失敗……第二階段,冷戰、軍備競賽和試圖“擊退”,但徒勞無益……第三階段,由於兩個超級大國都擁有毀滅對方的核戰略能力,因而相互接受均勢,這個階段伴以雙方之間出現局部性合作;第四階段,又是一個冷戰和軍備競賽的新階段。
里根式的電視民主 / 287
里根不講排場,不假裝顯赫,這有利於他在美國的形象。他的個人舉止不造作、和藹、謙虛、忍讓,說話簡明易懂。一句話:里根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談話夥伴,雖然並不特別給人以啟迪。
試圖推行“經濟霸權” / 316
美國還沒有懂得,在當前相互依賴的世界經濟中推行單純的一國經濟戰略是一種不合時代的錯誤。正如在外交和安全戰略上一樣,美國如果得不到夥伴們的合作,不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至少是在蘇聯面前,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既樂於助人、慷慨大方,又殘酷無情 / 331
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政策是以理想主義、羅曼蒂克以及相信自己的力量和相信自己的偉大為特徵的。如果其他國家不能適應美國人的理想和不能適應他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採取的方法,那么其他國家的處境就會更為糟糕!
第三部分 中國——世界第三大國 / 343
長城的景色超出了我的一切想像,它使我更加敬佩已有四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古老文化。幾年以後,當我在西安參觀上千個兵馬俑以及接著去杭州西湖周圍參觀佛教廟宇時,我也同樣為之傾倒。
毛澤東 / 356
我握著毛澤東的軟弱無力的手向他表示感謝,並且說,他的思想在我觀察世界形勢的馬賽克中是一塊寶貴的石子。然後我補充說:“在我之前已有很多西方國家的政治家拜見過你,以後還將有許多人前來詢問你對世界形勢的估計,這使你承擔了責任。你的話有重大的意義。”
毛澤東之後中國對世界的看法 / 376
70年代末,中國領導已從必須盲目照搬毛澤東的指示中解放出來。因此,當時的中國外交政策呈現出一幅區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的圖畫,其中大部分政策今天仍然有效。
中國的戰略地位 / 383
尼克森1972年訪華之後,北京同華盛頓終於緩和了關係。對北京來說,對毗鄰的蘇聯擴張主義的實際憂慮遠比在意識形態上反對美國資本主義重要得多,受美國威脅的感覺逐漸消失了。總的來看,在本世紀剩下的時間裡,中國的最高戰略目標是儘可能不受干擾地發展經濟。
從革命到改革 / 389
據我所見,中國是唯一一個持久而又成功地為防止人口無控制地增長而做出努力的開發中國家。人口如果無控制地增長,下個世紀恐怕不僅會威脅中國,也會威脅到人類的大部分。
從農業改革到工業改革 / 395
中國所從事的改革,就其複雜性來說,遠遠超過了當年路德維希·艾哈德那種政治家的偉業。在今天的中國,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經驗。我懷疑,那些推動改革的領導人是否完全理解由華人所經營的新加坡和香港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原因和背景。中國人的改革不是依靠經驗,他們必須用想像力來加以代替。
鄧小平 / 404
他已滿80歲,但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神采奕奕、身體極佳,簡直可以說充滿活力。他在談話中思想集中、對答如流、富有幽默,對談話的每一部分都了如指掌。
鄰居,但不是朋友 / 416
與德國人不同,日本人自1945年以來很少做出努力使鄰國減少對他們的怨恨,並通過不斷加強合作來建立信任以代替這種怨恨。許多日本人認為,特別是保守的自由民主黨內的右派認為,廣島和長崎的摧毀,已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得失抵消和了結。這種認識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日本的有限作用 / 420
政治家意識到,日本在世界上首先是在鄰國中缺少朋友這個事實。他們很想有朋友,但不懂得如何去贏得朋友。他們以不理解的態度對待鄰國的懷疑。與此同時,日本以為不對它的侵略和暴行表示悔過就可以矇混過關,這給它要在鄰國中建立信任的努力增加了不必要的困難。
一個歐洲人觀察的結論 / 440
世界政治的三角關係,西方今後必須始終注意已經不再是華盛頓—莫斯科,而是莫斯科—華盛頓—北京。美國、蘇聯和中國在地緣戰略和其幅員遼闊上,它們各自在政治和軍事上的中央集權的手段,都遠遠超過所有其他國家。
附作者及主要譯者介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