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乾》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該詞抒寫納蘭對梁汾離去的眷戀不捨之情,從中可見詞人對朋友的深情厚誼。
詞人通過對最平常的情感交流進行描寫,形象生動的描寫了詞人與友人之間感情至深。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品簡介,
作品原文
於中好①
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握手西風淚不乾,年來多在別離間②。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憑③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④。分明小像沉香⑤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於中好: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於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於傳奇劇的結尾處。
②年來句:納蘭為侍衛之臣,扈駕出巡是經常的事,僅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1680—1681年),納蘭即先後隨從皇帝巡幸鞏華城、遵化、雄縣等地,故云與好友“多在別離間”。
③憑:憑藉。
④約重還:約定重陽節的時候回來。
⑤沉香: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
白話譯文
在秋風中執手送顧貞觀南歸,戀戀不捨,想到一年來與好友多次分別,不由得淚流滿面。這一年來我們經常分離。遙想你在家鄉獨坐燈前,聽著窗外淅瀝的秋雨,無人可以相伴;轉念一想,你我曾經同在雪後看山,也可稍解別後獨處的寂寞孤獨。
憑藉“我”的殷勤話語,你要努力加餐飯,別讓身體瘦損。咱們約定,等到明年桂花開放的時候你要再回來。你的畫像在沉香的縷縷輕煙中清晰可見,但是你內心的悲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描畫出來的。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1681),顧貞觀正在京城,逢母喪欲南歸無錫。容若欲留不得,更想到和顧貞觀雖然心心相印,卻聚少離多,此番又將長別,愈發難捨。時值秋雨,納蘭為好友寫了詩詞相贈。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握手西風淚不乾”,劈頭便是一派依依惜別景象,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握手、西風、淚不乾,每個詞都帶著蕭瑟的意境,組合在一起便營造出了極強的感染力。這裡的“握手”不是西方的禮節,而是離別時真情流露的動作,同義的詞是“執手”。
如果說“握手西風淚不乾”通過描寫送別的畫面,奠定了這首詞的基調,那么“年來多在別離間”一句就是通過納蘭容若的怨恨,來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哀傷。每個人都會經歷離別,偶爾的分別尚可接受,但是“年來多在別離間”,知心之人難以聚首。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這兩句描繪出了兩幅迥然不同的畫面——離別後,在風雨之夜不能成眠,獨坐燈前,且聽一窗冷雨;憶曾經,兩人雪後初晴興致盎然,攜手同游,共賞一山銀裝。“遙知”已是人海茫茫,“轉億”便成往事隨風;“獨聽”聽盡淒涼寂寞,“同看”看遍良辰好景。昔日的相聚合樂.與今後一個人鬱鬱寡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愈歡樂,也就愈痛苦。
納蘭容若想像分別之後友人“獨聽燈前雨”,似乎是在寫他的孤獨,其實這是容若的孤獨。這是詩詞中的一種寫法,能夠確定遠方的友人深深地思念自己,這需要勇氣和自信。因為彼此相知,所以知道在想著他的時候,他也一定在想我,所以才敢說的這樣毫不猶豫。
恨離別,無限傷感之中,仍然念念不忘關心友人,反覆叮囑著:“多吃些飯。”“憑寄語,勸加餐”,這句化自王次回“欲寄語,加餐飯。難囑咐,魚和雁”。“勸加餐”真的是個很熟悉的情景。想來知己送別,一定會有很多話囑咐,而納蘭容若偏偏選了“多吃飯”這句最樸素的話,未經雕琢,卻質樸感人。讀來平淡之中感受到濃濃的溫暖。
“桂花時節約重還”,這是容若與顧貞觀相約,在桂花開放的時節.知己再重聚京華.互訴衷腸。約定,似乎是送別時一個不變的情節。因為不捨,也為了給彼此一個慰藉。而約在“桂花時節”,首先想到的便是中秋節,這個月圓人圓的日子,於是便又多了一層期盼。在桂花飄香的時候,希望能與你團圓,共品桂花酒、賞月吟詩。
最後兩句“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與“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的題目切合,也是全詞最動人的兩句,尤其是“一片傷心欲畫難”一句,算得上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剛剛畫好的小像籠罩在裊裊升起的淡淡香菸之中.納蘭容若細細觀察許久,卻還是不滿意,妙手丹青仍然畫不出我的離傷與思念。
該詞上片想到一年來聚少離多,更增添了此次送別的悲傷。三、四兩句遙想別後情景,希望彼此能以相聚時的歡樂戰勝別後的孤獨寂寞,有情有景,情景相生。過片殷勤叮嚀,相約重還的時間。結句寫自己獨對好友小像以慰相思,從中卻看到滿面風霜,感受到“一片傷心”,表達了對好友坎坷遭遇的無限同情和深切理解。
名家點評
近代作家趙明華《納蘭詞典評》:“憑寄語,勸加餐”,這是何等平常的生活瑣事、瑣言!但此情此境攝人詞作,其情之真摯懇切,完全可以觸動人性中最原始,但又是最敏感的情感神經。
作品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複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其家族——納蘭氏,隸屬正黃旗,為清初滿族最顯的八大姓之一,即後世所稱的“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葉赫部首領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爾哈赤為妃,生皇子皇太極。
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參加順天府鄉試,考中舉人。十九歲參加會試中第,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