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區(河南省新鄉市原新華區)

新華區(河南省新鄉市原新華區)

原新華區現更名為衛濱區屬新鄉市行政區劃。位於河南省北部。總面積52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轄7個街道、1個鄉:勝利路街道解放路街道、中同街街道、健康路街道自由路街道、南橋街道、鐵西街道平原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衛濱區
  • 外文名稱:Weibin Qu
  • 別名:新華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新鄉市
  • 下轄地區:7個街道、1個鄉
  • 政府駐地:人民路
  • 電話區號:0373
  • 郵政區碼:453000
  • 面積:52平方千米
  • 人口:23萬人(2004年)
  • 著名景點:新鄉市博物館,姜太公故里
  • 區域代碼:410703
歷史沿革,文化景點,

歷史沿革

1948年新鄉市人民政府成立後,1949年本區成立為新鄉市第二區(新華區),後改為第一區,面積4.82平方千米。之後,歷經變革,於1980年重建新華區人民政府。2004年初,新鄉市區劃調整後,新華區更名為衛濱區。
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
2000年,新華區轄10個街道。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203783人,各街道人口: 勝利路街道 10866 、解放路街道 8134、 中同街街道 17563、 健康路街道 27454 、衛北街道 27645、 新輝路街道 31308 、自由路街道 12244、 南橋街道 35631 、鐵西街道 25601、 西工區街道 7337
2003年12月2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34號):新華區更名為衛濱區。將原郊區的平原鄉(不含孟營一村孟營二村孟營三村城關、東關、駱駝灣、馬小營張莊、段村、留莊營、飲馬口、西馬小營、臧營13個村)劃歸衛濱區管轄;將新鄉縣洪門鎮王灣李村趙村、賈屯、梁任旺5個村,大召營鎮的元莊、十里舖、中召、王固城、張固城、丁固城、絡絲潭7個村,合河鄉的東水東、西水東、水南營、水南4個村劃歸衛濱區管轄。調整後,衛濱區轄中同街、鐵西解放路勝利路、健康路、自由路、南橋7個街道和平原鄉。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
2004年,全區轄7個街道(共有26個社區)、轄1個鄉(共有26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19.7萬,其中少數民族6000餘人(回族約5000餘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衛濱區轄7個街道、1個鄉:勝利路街道、中同街街道、解放路街道、自由路街道、鐵西街道、健康路街道、南橋街道;平原鄉。

文化景點

新鄉市博物館地區歷史藝術博物館。館址河南省新鄉市南幹道東段和平路交叉口。創建於1958年8月,前身為原平原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4369件,其中碑帖9439件,歷代書畫作品1700餘件;時代自秦漢至近現代,代表性藏品如趙子昂董其昌、史春薈、李苦禪白雪石等的書畫作品。舉辦明清地方名家書畫展、館藏扇面書畫展、傅樂善書畫作品展等專題陳列。
新華區
位於市區城西北十五公里處。公元前1210年農曆八月初三,姜太公誕生於衛輝太公泉呂村。姜太公亦稱呂太公,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是我國西周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這個傳奇色彩頗為濃厚的歷史人物,單是姓名就有不少叫法,如《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記載他的名字有:太公望呂望周望呂牙呂尚、姜望、望尚、師望、姜公、姜老、呂等等。姜太公故里原是姜氏的一個大部落。一九九五年在太公泉出土的唐代墓碑,曾記載著太公泉原叫“姜塬”。據《竹書紀年》上說,姜太公死於“周康王六年”十月二十日。終年一百三十九歲。葬於衛輝太公泉。至今太公泉境內還保留著許多姜太公的歷史遺蹟,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姜太公墓、姜太公祠、姜太公廟、姜太公呂望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