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缽是新石器時代的陶缽,現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缽
-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缽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缽是新石器時代的陶缽,現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後期馬家窯文化典型器物。高16.4cm,口徑37.4cm。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質紅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繪紋飾,口沿上描繪以點定位的水波紋,腹部描繪兩層三角形幾何紋,兩層紋飾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但方向相反。文物簡介 這種三角形紋飾可能是由魚紋逐漸抽象演變而來。此...
連弧紋提梁彩陶缽 連弧紋提梁彩陶缽,新石器時代, 馬家窯文化, 馬廠類型,甘肅省古浪縣裴家營鄉老城出土,武威市博物館藏。連弧紋提梁彩陶缽,口徑11厘米,底徑6.5厘米,高16.5厘米。施黑彩。口部有橋形提梁。腹部有對稱兩乳釘。口沿內為連弧紋,外壁為雙線連弧紋和平行條紋,提樑上繪雙線連弧紋。
馬家窯文化 名稱來歷 馬家窯文化因最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其深受中原仰韶文化影響,也被稱之為甘肅仰韶文化,時間跨度在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出土的陶器中彩陶約占三分之一,多以橙黃色為地,施黑彩或深灰彩。事實上,馬家窯彩陶藝術較仰韶文化要發達得多。分類 根據器形和花紋的變化,可以把...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歷史介紹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
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4年,安特生(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在甘肅臨洮馬家窯村發現一處遠古文化遺址,定名為仰韶文化馬家窯期,在當地發掘了大量的上古時代代表華夏文化的彩陶器皿。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可知,在甘青地區早於馬家窯文化且與馬家窯文化類型關係最為密切者當屬仰韶文化。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鏤孔;從陶窯結構區分,有橫穴窯與豎穴窯。正是這些風格迥異,不同的類別,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陶器文化。陶器分布 日本青森大平山元文化...
彩陶發源於距今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新石器時代伴隨著相對定居的農耕文化一起發明了燒陶技術。關中地區大約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時期就有了較發達的陶器,有個別缽形器口沿裝飾一條寬彩帶,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時期,人們...
缽內飾以底為中心的漩渦紋,外壁為波浪紋,口沿為三組菱形格線紋。此器造型飽滿,圖案線條流暢,是馬家窯類型彩陶的典型器。馬家窯文化的突出特點是彩陶特別發達,而且可以分為馬家窯、半山、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三個發展時期。馬家窯類型彩陶造型有壺、罐、瓶、缽、盆等,多為細泥橙黃色陶,器表打磨光滑,多以...
馬家窯文化產生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其中包括的幾種主要類型有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它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時期後走向衰落。到公元前的夏、商以後逐漸結束。它 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一帶,因一九二三年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村而得名。 馬家窯文化以...
馬家窯遺址共發掘清理房屋60餘座,窯穴和制陶窯址100多座,墓葬1600多座, 出土文化遺物約6萬件,發現罐、瓮、壺、鬲、尖底瓶,缽、豆、盆、碗等大量彩陶,以及大量陶片和大量石器、骨器和動物遺骸。馬家窯類型的陶器,多為橙黃色,彩陶非常發達,許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裡面都施以彩繪,花紋全部為黑色...
馬家窯文化是以彩陶為特徵的,主要分布在甘肅中部、東部和青海東北部。其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5000年至4000年左右。馬家窯文化又分為馬家窯、半山、馬廠三個相承發展的類型。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紋樣以精美繁麗為特色,並以彩陶紋樣的絢麗多姿被譽為新石器時代彩陶之冠。馬家窯類型的彩陶以濃黑的單彩畫花紋,馬家窯類型早期的...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器,1974年出土於青海樂都柳灣墓地的一座墓葬中,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口徑9.2厘米,高33.4厘米;泥質紅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頸,鼓腹,腹下部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環耳;器正面自領至腹部有堆塑和...
所處時期:新石器時代後期馬家窯文化 出土時間:1974年 出土地點:青海省樂都縣柳灣 詳細信息 此彩陶壺呈小口鼓腹造型,腹部兩側有對稱的雙環形耳。上腹部裝飾黑彩圖案紋飾,特徵和同時期常見的馬家窯文化彩陶壺裝飾差別不大。與眾不同的是它的頸部略高,口沿外侈,在壺身彩繪之間還捏塑出一個裸體人像。人像站立,...
馬家窟遺址因首先發現於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距今約5000--4500年。它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和較晚期的齊家文化,還有更晚期的“寺窪文化”。下部迭壓著廟底溝類型文化層。房屋有方形,圓形,多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隨葬彩陶較多,底色以橙紅為主,主要是黑彩(個別有百彩)花紋。石器有石鏟,石刀...
在歐洲的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了彩陶文化(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中亞、南亞和東南亞中亞大約在...
馬家窯文化彩陶漩渦菱形幾何紋雙系壺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文物簡介 胎質細膩,表面打磨光滑。據科學測試,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600~前2300年。文化背景 彩陶出現於6000多年前,是在燒造紅陶的基礎上,在黃河流域自東向西發展起來的。此件彩陶屬於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半山類型彩陶的特點是用紅...
跨湖橋遺址距今8000—7000年,是東南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重要代表,是我國最早出現彩陶的遺址之一,跨湖橋文化以彩陶為最重要的特徵,陶衣是跨湖橋彩陶文化的構成元素。厚彩、薄彩的彩料之分以及點彩等別具一格的彩紋形式,構成了跨湖橋文化彩陶濃郁的自身特色。此次,馬家窯文化彩陶走進浙江,是跨省兩個博物...
黃河流域主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以彩陶為特徵的,絢麗精美的甘肅遠古彩陶,是黃河文明序章中最輝煌的部分。甘肅彩陶有著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在黃土高原西南麓的隴山山前地帶,由於渭河經久不斷地暴漲泛濫,兩岸沖積出肥沃的土壤,宜於人們居住和耕作,成為中國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純淨細膩的土質,為製作陶器提供...
馬家窯文化彩陶蛙紋壺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尺寸規格為高42cm,口徑13.1cm。文物介紹 壺泥質紅陶,口外侈,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兩側對稱置雙系。於橙紅色陶衣上以黑彩描繪變形蛙紋。圖案線條流暢,富於變化,與造型協調一致。據科學測試,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200~前2000年。文物歷史...
馬家窯文化彩陶鳥紋壺 馬家窯文化彩陶鳥紋壺是新時期時代的一件彩陶文物,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簡介: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以彩陶製作聞名。此壺屬馬家窯文化中最早類型的彩陶,黑彩繪畫,構圖疏朗,看似幾何形的紋飾實為鳥紋的變形,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
新石器時代斂口彩陶缽為新石器時代文物,屬於陶器,是紅山文化時期典型紋飾和造型的盛儲器。通體圓潤,紋飾精美,充分反應了紅山時期的文化特點。現收藏於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屬於陶器,是紅山文化時期典型紋飾和造型的盛儲器。通體圓潤,紋飾精美,充分反應了紅山時期的文化特點。現...
半山型馬家窯文化出土陶器多手制。器型有罐、壺、瓮、盆、杯、缽等,流行大型的小口高領鼓腹雙耳壺和侈口矮頸鼓腹雙耳瓮。彩陶色彩紅黑相間。紋飾嚴謹規整,表現手法多樣繁複,各種編織紋特多。不少彩陶圖面,正面、側面或俯視,都形成一定的藝術效果。二方連續紋樣更是半山型較特殊的一種裝飾手法。
馬家窯文化彩陶弦紋瓶 馬家窯文化彩陶弦紋瓶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瓶陶質,敞口,束頸,鼓腹,腹下漸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繪弦紋六周,紋飾簡潔明快,樸素大方,有很強的裝飾性。此類弦紋是馬家窯文化中馬家窯類型彩陶的常見紋飾。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雙耳罐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雙耳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歷史文化 禮辛鎮遺址屬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其悠久歷史可追溯到距今約6800年前。屬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仰韶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河南蠅池仰韶村而得名,文化分布很廣,延續時間又很長,仰韶文化時期處於母系氏族繁榮階段,因而出現了聚族而居現象。)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在1923年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可分...
馬廠塬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 ,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文化的一處遺址,1924年秋首次發現,並清理了兩座墓葬。建國後,青海省文物處考古隊又對其進行了多次調查。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即由此而得名。根據碳-14年代測定,馬廠類型的時代約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在1924年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出土了4件彩陶...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漢的遺址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種類可分為彩陶、墨陶、白陶、印紋陶、彩繪陶器等。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900~1050℃火燒後,...
1、距今5000年以前,合水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受陝西仰韶文化的直接影響,中原文化是合水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源淵。2、距今5000年以後,甘肅仰韶文化開始影響著合水地區,促進了合水地區形成了既不同於中原文化也不同於馬家窯文化的地方文化。3、距今4000年以後,形成了包括合水地區在內的隴東、陝西西部獨特的齊家文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