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有紋骨片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有紋骨片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尺寸:縱6.2 橫2.6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有紋骨片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有紋骨片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骨片略成亞字形,器形較規整,正面用斜紋和直線刻劃圖案。功用不明。1...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豬紋骨片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豬紋骨片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原器不明,從骨片正面可見雕刻有一隻行走狀的豬紋圖像。頭部的眼睛和腹部陰刻圓圈紋,軀體即以樹葉紋為飾。
豬紋骨片,是一件館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文物。精品名稱: 豬紋骨片 級 別: 一級 作 者: 不詳 年 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重量: 縱:10.9厘米 橫:3厘米 來 源: 河姆渡遺址 內 容: 原器不明。從骨片正面刻有一隻行走狀的豬紋圖像。眼睛和腹部陰刻圓圈紋;軀體飾以樹葉紋。收藏...
河姆渡遺址出土豬紋骨片 精品名稱: 豬紋骨片 內容 原器不明。從骨片正面刻有一隻行走狀的豬紋圖像。眼睛和腹部陰刻圓圈紋;軀體飾以樹葉紋。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陶片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刻紋陶片是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概況 詳情 陶塊表面刻繁密的植物枝葉紋,刻劃紋飾生動,枝桿有呈螺旋捲曲,圓圈兩處。
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河姆渡遺址出土陶片達幾十萬片,還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蹟等大量珍貴文物。河...
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 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
河姆渡文化成就 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東南沿海極為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在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形成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主要有:栽培水稻,從事以稻作為主的農業經濟活動。在第四文化層較大面積內分布著稻穀堆積層,最厚處近1米。伴隨出土的是代表性農具—骨耜,出土170餘件。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鑿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鑿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利用動物肢骨斜剖而成,鑿身呈自然骨壁狀態,下端銼磨成鑿刃狀,雙面平刃,刃寬1厘米。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魚骨珠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魚骨珠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似為某種大魚脊椎骨中的一節,表面稍加磨整處理,兩面均呈內凹形,且保留自然環圈紋,細密而整齊,非常美觀。圓周面上風化較甚,且有四個兩兩相對的孔,孔口略呈方形,孔端小且通中心圓孔。
華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極為豐富的稻穀遺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農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築往往用稻殼摻泥抹牆,陶器胎壁內也摻有大量稻殼,表明稻作農業已有很大的發展。最後一期是銅石並用時代(也可不歸入新石器時代),約當前3500~前2000年。這時華北主要是山東龍山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華中主要...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哨,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文物。概要 詳情 此器用鳥禽類的肢骨中段製成,中空。器身略成弧曲狀,一側鑽有三孔。一端一圓孔,另一端兩圓孔,表面光滑、無紋。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針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針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用鳥類肢骨製成,中空,一端磨成鋒,尾端有一銼磨孔。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虎下頜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保存較完整,保存裂齒及P4。下頜骨水平枝底邊平直,P4略小於M1,下前尖和下後尖發育,較小。M1雙葉型,後葉殘破。但可看前後大小相近。以上特徵,與現生華南虎(Ponthera tigris amoyensis)相似。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鷺鶿太陽紋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鷺鶿太陽紋是槳葉的一塊殘片,其上用黑漆繪有一隻鷺鶿和一個太陽。概況 詳情 可能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此器利用鳥禽類肢骨中段製成,中空。截面橢圓形,一端略殘。左右對稱鑽有圓孔,表面光滑,無紋。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啞鈴形骨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啞鈴形骨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截取鹿角的一段銼磨而成,器表呈鹿角自然狀態,二端保留厚環狀,中間截掉三面存一面。截面都較平整,可見截割痕。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蝶形器殘件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蝶形器殘件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此器似蝶形器的殘件,正面有一個由五個同心圓組成的太陽紋及長短線條組成的羽毛狀紋飾,有多個對鑽的圓孔。背面有一處表面脫落。整器表面光滑,有一長裂紋橫穿中間。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橡子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橡子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殼片,橡子學名Quercussp,富含澱粉,應是當時採集的植物果實。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梭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梭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14.6,直徑1 長條狀,兩頭尖。前端有凸棱一圈,後端有捆綁凹槽。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隨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裝飾盛行期漢、唐時代 ...
田螺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三七市鎮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圍,是浙江省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田螺山遺址考古,從2004年開始持續了十多年,是已發現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環境條件較好、地下遺存比較完整的一處古村落遺址,在空間位置上與河姆渡遺址遙相呼應,並具有與河姆渡遺址...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長約20公分,上有七個同規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一、二...
中國新石器時代農作物品種主要是水稻和粟,這兩種穀物的烹飪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飯即可食用。熱騰騰的粥飯,特別是半流質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於是最簡單的勺子便被發明出來了。有了迫切的需要,於是人們隨手撿來獸骨骨片或蚌殼,起初也許並沒進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人...
已發現兩批:①1983~1984年在遼寧東溝馬家店鄉後窪屯遺址下文化層,出土幾件滑石雕刻的小型圓雕人頭,刻工粗獷,造型古樸生動,屬距今6000年前的遼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石刻藝術作品。②在河北灤平金溝屯遺址,曾出土一批大小不同、姿態各 異的石刻圓雕人像,大者立姿,高 0.334米,眉目清秀,雙手附於胸下,雙足...
杯子是一種專門盛水的器皿。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一般容積不大。或在古代喝茶的杯子被稱為蓋碗。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資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於新石器時代。無論是在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見有陶製杯的存在,這一時期杯型最為...
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今書畫,其中有唐代宗教畫彩繪淨土變圖,元代山水畫大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現藏台灣)。古代書畫多數是明清時期...
這幅畫的表現技法較為豐富,白鸛用沒骨法畫成,鸛眼、魚和長斧的輪廓用黑線畫出。筆法多變,蒼勁有力。鸛鳥形象比例準確,神態生動。這幅鸛鳥含魚圖是原始社會繪畫的傑作。鸛魚石斧罐紋樣(河南臨汝縣出土)新石器時代、陶質彩繪、器高47cm、口徑32.7cm。1978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