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尺寸:縱7.6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年 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重量: 縱:8.5厘米 來 源:河姆渡遺址 內 容: 用鳥禽類肢骨中段製成。哨體已殘破,殘存有一橢圓形音孔。哨腔中保存著一根充作拉桿的鳥禽肢骨,以變換音階。收藏單位:浙江省博物館 簡介 精品名稱:骨哨 級 別: 一級 作 者:年 代: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孔骨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河姆渡遺址出土有許多骨哨,這是一件雙孔骨哨,哨身較粗短,雙孔均在正中,上下相對,骨哨有可能是當時的樂器,也有可能用作誘獸圍獵的擬聲工具,現已有音樂家用雞骨仿製出一套骨哨並成功吹奏了樂曲。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時期骨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此器利用鳥禽類肢骨中段製成,中空。截面橢圓形,一端略殘。左右對稱鑽有圓孔,表面光滑,無紋。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單孔骨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單孔骨哨是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一級文物,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詳情 用鳥禽類肢骨中段製成。哨體已殘破,有一橢圓形音孔。哨腔中保存著一根充作拉桿的鳥禽肢骨,以變換音階。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哨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骨哨,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文物。概要 詳情 此器用鳥禽類的肢骨中段製成,中空。器身略成弧曲狀,一側鑽有三孔。一端一圓孔,另一端兩圓孔,表面光滑、無紋。
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河姆渡遺址出土陶片達幾十萬片,還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蹟等大量珍貴文物。河...
河姆渡哨 1973年河姆渡遺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
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 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
帶炭化飯粒的陶片和以夾炭黑陶為主的釜、缽、盤、豆、盆、罐、盉 、鼎、盂等炊、飲、貯器,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種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重要經濟活動,他們的飲食文化已很豐富了。河姆渡先民發明了農業以後,生活狀況有了根本改變,但還是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從陳列的骨哨、骨...
河姆渡 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代表了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73—1974 年和 1977—1978 年曾進行了兩期發掘。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具。骨制工具豐富,其發現總數量遠遠超過石、木、陶...
其次該片用鏡頭強化河姆渡文化符號,拍攝團隊赴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實地取景,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帶藤條骨耜、單耳木碗……復刻原版文物,帶觀眾沉浸式感受河姆渡生活的遠古意境。再次,以骨哨為意象,既是出土最著名實物的複製品,又是劇中浪漫的媒介和意象象徵,其音色和音域之美,增強了真實感和浪漫色彩。該劇以...
中國最早的氣鳴樂器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時期。《詩經》中記載的樂器有塤、管、籥、簫、汫、笙等管樂器。在氣鳴樂器中,多數樂器由某種結構的吹嘴和管狀共鳴體結合組成。管體上裝有改變音高低的裝置。有的管末端裝有喇叭口。製作氣鳴樂器的材料很多,石、土、陶瓷、肢骨、獸角、象牙、海螺、皮革、竹、...
如江蘇吳江梅堰和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經測定,河姆渡骨哨為距今7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在一些古文化遺址中遺存較多的古樂器是陶塤,南京安懷村、浙江河姆渡、西安半坡村、山西萬榮、荊村等地均有發現。西安半坡村的塤,經測定是距今67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的遺物,1吹孔,1指孔,能奏出和兩個音,...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長約20公分,上有七個同規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距今有八千多年的歷史。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一、二...
1986 年浙江歌舞團的一位笛子演奏家用雞骨仿製了一件河姆渡出土的骨哨,創作演奏了“遠古狩獵舞曲”,受到藝術界的高度讚賞①。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氏族先民已經創造出多種原始樂器,對繁榮和推動這一時期原始樂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眾多陶製樂器的出現,一方面是當時制陶術發展的產物,另一方面也反映...
如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陽縣的賈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塤,河南安陽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編鐘、編磬、懸鼓、建鼓、枹鼓、排簫、笙、箎、瑟等等。體鳴 (1)敲擊體鳴樂器:叮咚、木棍...
其他骨樂器 再有就是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期的骨哨。這批骨哨有一百六十件,距今大約有七千餘年的歷史。所謂骨哨,就是以大型禽鳥的肢骨,截去兩頭,在骨管上磨出一、二個或兩、三個吹孔,就製成了。這種骨哨可以吹出幾個簡單的音。”骨哨是用來誘捕獵物還是用來吹奏樂曲的?“這一直是現代人正在...
20世紀70年代末,河姆渡遺址發掘後,在姚江谷地開展的專項考古調查中發現鯔山遺址。1996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組成聯合考古隊,再次對鯔山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約306平方米。遺址特點 綜述 鯔山遺址南北範圍約100 米,東西約25 米,是姚江谷地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
吹管樂器的形制方面,遠在上古時期已有開口管樂器與閉口管樂器兩種類型。開口管樂器如、骨哨(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等;閉口管樂器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塤(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等,由於他們在發音原理上的不同,豐富了我國管樂器的演奏方法,並各自具有不同的藝術表現能力。...
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
陶器文化的產物 銅鈴的祖先 舞蹈紋彩陶盆 陀螺狀的彩陶盆 遠占樂辯的實錄 美的環境與和諧情感 姜寨三孔陶塤 典型的仰韶文化樂器 先民音程感的疑存 陶塤的雛形 河姆渡骨哨 最早的橫吹類管樂器 可以模仿鳥鳴的樂器 功利與審美的雙重價值 永登樂山坪彩陶鼓 馬柬窯文物產物 獨特的造型與多種演奏方式 最早的細腰鼓 ...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它一般由...
山西夏縣東下馮文化遺址出土的石磬。最初可能是耕田用的石犁;河南舞陽縣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骨笛,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留存的骨哨,及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塤,則可能是狩獵時模仿動物鳴叫以便誘獵的工具;陶製的盛物器皿本身就可以敲擊,口部蒙上動物的皮則成了“陶鼓”。發音工具的長期使用,使人們逐漸掌握了發音的手段...
但田螺山遺址也有補充河姆渡文化的地方,如果其第五層下的早期木構建築能夠搞清楚,對研究新石器時代南方地區木構建築的時代特徵和文化傳統具有重要價值,也超越了河姆渡遺址的價值。記者:這次田螺山遺址的挖掘面積為300平方米,據考古隊預計整個挖掘將在6月底前後結束。您認為考古隊結束這次挖掘工作之後,接下來重點應該...
浙江古代瓷業的考古學觀察——遺存形態·製品類型·文化結構 二論馬家浜文化 河姆渡文化研究 良渚文化若干玉器的研究——從反山20號墓談良渚玉器的功能 蔡侯兵器三題 浙江史前考古學文化之環境觀 錢塘江史前文明史綱要 全新世早中期環境下的河姆渡文化與跨湖橋文化關係 河姆渡遺址出土“骨哨”研究 順山集遺址第三期...
北歐和秘魯等地發現有石器時代用動物股骨做的哨笛;20世紀中國在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約七千年前的百餘件骨哨,是用禽類肢骨加工製成;其它還有多處這類發現,包括用海螺做的號,均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器物。據考這些原始管樂器,可能是用於誘捕鳥獸或發信號的。那時也出現了一些對天然材料經較複雜加工的樂器,河姆渡出土...
☆對日益流失的民間傳統文化的搶救 ☆不可複製的口述活歷史,包羅萬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知識性、資料性、趣味性、啟迪性,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妙趣橫生 寧波是一座擁有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歷史文化名城,遠古的骨哨、陶豬、蝶形器、獨木舟木漿等等,都是寧波先民獨特的藝術創造。寧波又是一方充滿夢想、...
在兩層之間淤泥中還出土了30具人骨架,並有部分隨葬品,包括生產工具、飾品等。在發掘中還發現了長文形房屋遺址,南北7米,東西3米,殘存木柱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文化層中還發現了碳化無角菱。餘姚河姆渡文化 幾乎在同一時代發源,下啟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它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考古界的重視,認為這證明了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