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陶器,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高9.9-10.6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8.5厘米,腹徑12.3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器
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陶器,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高9.9-10.6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8.5厘米,腹徑12.3厘米。
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陶器,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新石器時代三足灰陶罐高9.9-10.6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8.5厘米,腹徑12.3厘米。...
新石器時代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新石器時代灰陶罐底徑8厘米,腹徑16厘米,殘高10.3厘米。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灰陶罐高18厘米,口徑13厘米。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灰陶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灰陶罐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小口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小口灰陶罐是一件新石器時代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小口灰陶罐高11厘米,口徑5.1厘米,腹徑9.4厘米,足徑5.6厘米。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斂口雙耳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斂口雙耳灰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8.2口徑13.2底徑12.1cmcm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耳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耳灰陶罐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11.1口徑15.5底徑11.4cmcm
春秋灰陶鬲,此展品為春秋文物。直徑16厘米,高15厘米。 現收藏於老雒陽飲食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春秋文物。直徑16厘米,高15厘米。陶鬲是陶製炊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流行於商周時期,戰國以後消失。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通體麻布紋,胎質堅硬器壁較厚,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
上海馬橋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和青銅時代遺存為主的遺址。經發掘發現遺址包含著三層不同文化:上層是晚期印紋陶遺存;中層是早期泥質印紋陶遺存;下層疊壓著一層典型的良渚文化。印紋陶遺存在地層上是分為中、上兩層的。根據地層的不同將印紋陶遺存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大部分遺存的年代相當於商。早期遺物...
青堌堆遺址,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小安山鎮董莊村西約500米,屬新石器時代至夏、周時期遺址。青堌堆遺址占地面積2240平方米,發掘面積122平方米,出土了房屋、灰坑、墓葬等遺蹟,並發掘出石器、骨角器、蚌器、陶器等遺物。青堌堆遺址既有海岱龍山文化特點又有中原龍山文化的因素,對研究山東地區與河南地區在龍山...
新石器遺址位於西部,西周遺址位於中部,東周遺址位於東北和北部,墓群位於遺址的中部偏北,漢代遺址位於遺址的南部,文化層厚約0.5~2.5米。斷崖上暴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內採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片;西周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罐殘片;春秋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甗、泥質灰陶繩紋盆、罐殘片;戰國...
7 灰陶罐 新石器時代 該校北陰陽營宿舍區出土 8 圈足陶碗 新石器時代 該校北陰陽營宿舍區出土 9 灰黑陶鼎 新石器時代 該校北陰陽營宿舍區出土 10 紅陶尊、紅陶紅彩豆 新石器時代 該校北陰陽營宿舍區出土 11 青銅龍紋扁足鼎 商後期 傳世品 12 青銅獸面紋柱足鼎 商後期 傳世品 13 青銅獸面紋...
人類起源與發展陳列室,陳列了從猿到人發展路線全景,有各階段古人類模型、古人類和動物化石及復原像等等;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陳列室陳列中國舊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歷史時期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宗教用品、人體飾品、服飾、雕塑品、兵器、樂器、文具、書籍、書畫、古地圖、錢幣、墓誌;...
太子崗遺址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鄧州市穰東鎮南600米的太子崗上,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是研究南陽盆地史前文化的重要遺址。太子崗遺址高出地面9米,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出土有石器、鴨嘴形足鼎、斂口圓唇罐、小口卷沿罐、高領罐、深腹罐、折腹豆、紡輪等文物,文化分屬仰韶和屈家嶺文化。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
[崧澤遺址出土崧澤文化陶器自左至右:劃編織紋罐、鑿形足鼎、折肩折腹壺、鏤孔豆、花瓣足壺]1957年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在青浦縣進行考古調查時,在長闊各約90米、高約4米的假山墩上採集到數片新石器時代的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陶片;1958年市出版局飼養場在村北挖掘魚塘又發現了鹿角、陶片和石器,從而認定該處存在...
湖南湘江流域的考古文化。湘江是湖南省境內最大的水系,近年來,湘江流域相繼發現了一大批新石器時代遺址,對研究這一時期湘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序列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係提供了豐富資料。其中,以長沙縣南托大塘、汨羅市附山園早期、茶陵縣獨嶺坳一期遺存所代表的古代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特徵,被學界命名為大塘文化。...
《周口古陶瓷》梳理了周口地區陶器從新石器時代的興盛,歷三代、兩漢,到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釉陶的發達,以及陶瓷器的大量出現,並用實物形態展現了唐宋以後周口瓷器由盛到衰的發展脈絡,向讀者推介了周口境內考古發掘出土的一批陶瓷器中的珍罕精品。圖書目錄 陶器 概說 夾蚌紅陶鼎 紅陶三足缽 彩陶折腹罐 灰陶帶流罐...
據取土坑北斷壁觀察,文化層距現地表0.30米-0.50米,厚1.2米-1.5米,灰褐色膠土。包含夾蚌紅褐陶罐、紅陶缽(部分有彩繪)、紅頂缽、殘石鑿等具有新石器時代特徵的遺物殘片;包含夾蚌灰褐陶鬲口沿、罐,泥質灰陶罐、夾蚌紅褐陶罐殘片、夾蚌陶粗繩紋陶片、鬲足,泥質灰陶細繩紋陶片、器底等具有商代...
梁村遺址位於古縣鎮梁村。1953年村西崖層斷面上出露灰坑,地面裸露陶片等遺存物,面積約2平方千米。1955年9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協同當地作定點探掘,出土陶、石、骨器多件,有陶鬲、石斧、骨鏃、蚌刀等,確認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196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溫曲遺址 溫曲遺址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
陳列廳(大河村遺址出土文物陳列)的陳展面積約3400平方米,採用出土文物、場景復原及模擬的形式進行陳列展示,以“星空下的村落”為主題,分為六大部分,包括序廳、千年古村、五彩家園、築起輝煌、追夢星空、大河長虹,力求全面展示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大河村先民創造的燦爛遠古文化。序廳 展館特點 1.展館位置特殊 與...
出土遺物有陶罐、瓶、盆、缽和石斧、石刀、蛋丸紡輪等。陶器多為素麵細泥紅陶、夾砂灰陶和彩陶,紋飾有籃紋、繩紋等。屬新石器時代廟底溝、馬家窯文化,兼含齊家文化和寺窪文化。 竇家坪遺址位於靜寧縣賈河鄉竇家坪村東250米處的河谷台地上,面積5.7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6—1.7米,暴露遺蹟有灰坑、灶坑、燒窯...
一 新石器時代遺址 二 青銅時代遺址 三 戰國漢代遺址 四 遼金時期遺址 第二節 古城址 一 漢代城址 二 唐代城址 三 遼代城址 四 金代城址 五 明代城址 第三節 文獻記載的古城堡 第四節 古墓葬 一 漢代墓葬 二 遼金時期墓葬 三 明代墓葬 四 清代墓葬 五 民國時期墓葬 六 有關北寧古陵墓的文獻輯錄 第...
該遺址距今約5000年,文化層堆積自新石器中晚期至漢代,是巨野縣發現年代最久,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遺址。1979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進行調查勘探,發掘出大量遺物,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有柄、鬲足、盆、鼎、花邊罐、方格紋罐等,一些器物從形制、紋飾上看,具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特徵,屬菏澤地區首次發現。還有與...
另有少量的銅器、玉石器、鐵器、骨器,共發現各類遺蹟 396 座,其中灰坑 264 座,墓葬 67 座,瓮棺 31 座,房址 17座,灶2處,灰溝 15 條,264座。灰坑多為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時期,少部為殷墟時期,極少量漢唐時期。本次發掘、出土了新石器時代陶器、玉石器、骨器,殷墟時期銅器、陶器等不同質地文物500餘...
其上多有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古文化遺存。更為重要的是有秦漢烽燧亭障之類的遺蹟遺物,地面或多或少暴露有形制不同的粗繩紋、渦紋、搓板狀弦紋板瓦、筒瓦或條磚等建築構件殘片,還有細繩紋灰陶罐、瓮、壺、甑等生活用具殘片,其中有些殘片與戰國秦長城及秦代直道沿線暴露的同類遺物相似或相同。證明漢承秦制,...
其它粗砂陶片、石斧及碎石料,紅燒土明顯為新石器時代遺物。同時在遺址範圍內,農民曾挖出有三彩陶罐和銅幣,還有明代瓷片。絲銀壩遺址 絲銀壩遺址,位於石泉縣城關鎮絲銀壩社區,為戰國秦漢時期聚落遺址,分布面積約2萬平方米。據史料記載,子午古、新道由境內而過,現西萬公路也隔河相望,自古盛產絲綢得名。採集...
太倉地處揚子江口、東海之濱,歷史悠久,經濟發達,人文薈萃。本書收錄太倉市博物館所藏文物精品140餘件,分陶瓷器、青銅器、書畫碑拓、玉石雜項四個門類,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品類豐富,年代跨度大,較好地展現了太倉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文物風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繼承和弘揚婁東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
土質為黃褐色,底部為灰褐色,較鬆軟,文化層厚約0.5~1.1米。由於歷年耕種翻土,地表暴露遺物較多,採集的陶器有灰陶鼎足、灰陶細繩紋鬲足、罐、豆、網墜等,石器有斧、錛、鑿、紡輪,另有獸骨、鹿角等。遺址現為農田。1977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保護良好,197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